第24章 第一次擴張 我們不是叛亂 是鄉村械鬥
位麵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作者:愛吃醃芹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341年春,蘇星雲麵臨新的問題:隨著部隊的消耗越來越大,而供應不足,尤其是土硝產量成為了問題的瓶頸。麵對這個情況,蘇星雲甚至開玩笑地說恨不得和臨縣搶大糞去了,但顯然,這解決不了問題。
實際上,蘇星雲所麵臨的問題遠不止硝石短缺那麽簡單。勞動力同樣短缺,在醫療條件極其落後的時代,人口壽命普遍較短,青壯年勞動力成為了極為寶貴的資源。蘇星雲轄區內共有兩萬三千人,其中青壯年男子約八千人,盡管他們大多身體強健、能夠勝任繁重的工作,但麵對增長的軍事和工業生產需求,這一數字遠遠不夠。
為了維持工廠的運轉和護村隊的力量,蘇星雲不得不從農業部門抽調了大量勞動力,使得本就緊張的農業生產更加吃緊。他深知,如果不解決生產力不足的問題,未來的發展將受到嚴重製約。因此,擴張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擴張並非易事。蘇星雲需要仔細規劃擴張的方向和策略,以避免招惹更強大的敵人。東南方向是北京的糧食供應基地,杭州和南京駐有重兵,顯然不是理想的擴張方向。向西擴張則可能遭遇元朝在安徽的軍事重鎮安慶,以及著名的冶煉廠銅陵,這些地方同樣危機四伏。
經過深思熟慮,蘇星雲決定將擴張的目標定在了西北方向的巢湖地區。這一地區相對較為偏遠,元朝的軍事力量相對較弱,且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潛在的農業開發價值。同時,巢湖地區的地理位置也有利於蘇星雲未來的戰略發展和物資運輸。
當然,擴張不是張開嘴就行的。蘇星雲需要精心準備,逐步推進,同時加強內部建設,提升生產力水平,以確保在擴張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的物資供應和強大的軍事實力。隻有這樣,他才能戰爭中不敗,最終實現與江南蒙元勢力抗衡的宏偉目標。
蘇星雲為接下來的兩年製定了明確的擴張與發展計劃,並立即著手準備實施。隨著春耕結束,他親自率領由400名精銳護村隊成員和500名經過嚴冬刻苦訓練的長槍民兵組成的隊伍,開始對和縣境內各大小勢力的清剿。
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和縣縣令陳大人關注,他急忙親自拜訪蘇星雲,當麵問道:“蘇當家,最近閣下動作實在太大,你想要如何”。麵對陳縣令的詢問,蘇星雲輕鬆而直接的回應:“我是在搶劫啊,我要更多的土地。”陳縣令聞言大驚失色,,蘇星雲的行動已經觸及到了和縣內眾多有背景、有勢力的紳縉階層,這些人背後都有著強大的靠山,他們已經開始向壽春府乃至更高級別的官府去告狀了。
蘇星雲向陳縣令說到“我們不會少向朝廷納賦,同時也不會忘記縣衙的例錢”。“您隻需回縣城緊閉城門,向上級如實匯報我的行為,但要強調我按時交糧。至於那些派來的官軍,我自會打發妥當。”陳縣令問到你怎麽打發?
當陳縣令聽到蘇星雲要“像幾個月前打發你們一樣打發”時,他害怕極了,高聲大喊:“蘇星雲你這是意圖造反。”蘇星雲卻笑說道:“我隻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強盜”,不是造反”。
陳縣令離開蘇星雲的居所時,一邊為蘇星雲的瘋狂感到震驚,一邊又不得不承認對方實力。在返回縣城的路上,他不停地說道:“瘋子,真是一群瘋子。”
陳縣令匆匆返回和縣後,立即下令緊閉城門,並緊急向壽春府遞交了一份關於和州地區盜匪猖獗的公文,請求援助。這份公文迅速傳到了壽春府,落在了淮南西路最高長官莫日根的案頭。
莫日根接過公文,匆匆瀏覽一遍後,眉頭微皺,自語道:“和州盜匪橫行?竟需我等出兵助剿?”這時,一旁的官員適時插話,說近期從和州逃難而來的民眾都是被賊軍所害的情況,似乎為公文內容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然而,莫日根並未立即被表麵現象所迷惑。他指著公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這公文倒是寫得有趣,說這些盜匪在鄉間為非作歹,但對朝廷的糧稅卻一分不少,嗬嗬 。”
“他們害怕朝廷吧。”有官員試探性地說道。莫日根卻搖了搖頭,打斷了他的話:“那些寺廟的高僧,平日裏何等囂張,一出事就急著找我們撐腰,哼,這群禿驢。”言語間,他對那些高僧的輕視與不屑溢於言表。
幕僚又說,這會不會引起上級的責問?麵對幕僚的擔憂,莫日根展現出了老練的政治手腕。他微微一笑,說出了那句經典的“拖字訣”:“漢人們有一招叫拖。給無為軍發報,讓他們做好準備,但不要急於行動,待到夏收之後,再去和州‘剿匪’。這樣,半年過去了,既給了上麵一個交代,又不至於讓局勢失控。”
幕僚聞言,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對莫日根的深謀遠慮表示欽佩。然而,莫日根的布局並未就此結束。他緊接著又下了一道命令:“再給和縣發報,敦促他們務必完成今年的夏征任務。這樣一來,即使蘇星雲他們在和州搞些小動作,隻要糧食按時入庫,朝廷那邊也就無話可說。”
蘇星雲在和縣令緊急發出求援公文後,內心雖緊繃如弦。然而,幾日過去,他注意到周圍縣城,特別是他尤為關注的無為軍戶所,並未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跡象,這讓他心中稍感寬慰。
就在這時,陳縣令派遣的捕快匆匆而至,手中緊握著一封來自壽春府莫日根大人的公文。蘇星雲接過公文,迅速瀏覽一遍後,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神色。他明白,這封公文的內容正是他所期待的“緩兵之計”。為了表示對捕快辛勤傳遞消息的感謝,他爽快地賞了一兩銀子,隨後便讓捕快退下了。
這封來自莫日根的公文,其核心信息十分明確:要求和縣務必堅持到夏收之後,確保夏糧的順利征收。這一指令背後,隱藏著莫日根對和縣匪患嚴重程度的試探。在蘇星雲看來,所謂“嚴重”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和縣最終能夠征收上來的糧食數量。如果糧食充足,那麽匪患或許就被視為可控;反之,莫日根就可能出兵了。
因此,至少在夏收之前,他暫時是安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完全放鬆警惕。他深知,夏收之後,隨著糧食的入庫和局勢的變化,很可能還會有一場硬仗要打。於是,他立即著手調整策略,一方麵加強內部防禦,確保糧食生產和儲存的安全;另一方麵,也暗中積蓄力量,做好充分準備。
蘇星雲在確認暫時安全後,開始著手整合新納入的地盤與人口,首要任務便是加強護村隊的建設,將其視為穩固根基的重中之重。他果斷地將護村隊規模擴大至兩千人,並配備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一百名士兵操作著三十三門一式火炮,這樣的火力配置在當時可謂相當可觀。
然而,要維持如此規模的火炮訓練,火藥的需求量自然不小。蘇星雲一方麵利用“收藥材”的名義以掩人耳目,在各地秘密收購火藥原料;另一方麵,他更是親自出馬,在江浙行省的軍事重鎮倉庫,利用識海空間悄無聲息地竊取了大量火藥。
在軍隊訓練方麵,心理素質與實戰技能同樣重要。為了克服新兵們初上戰場的恐懼心理,一方麵,他強化了命令服從的訓練,讓士兵們習慣於無條件執行命令,。另一方麵,他采用“活人訓練”的方式,利用死囚及罪大惡極的地主、狗腿子作為靶子,讓新兵們在實戰模擬中見血、殺人。雖然這一做法在現代看來或許有違人道,但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隻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罷了,新兵們在見血後,不僅克服了恐懼心理,還激發了強烈的戰鬥意誌。
當然,蘇星雲也意識到這種訓練方式可能帶來的心理創傷。因此,在每次訓練後,他都會安排專人進行心理疏導與安撫工作,幫助士兵們調整心態、緩解壓力。同時,他也注重培養士兵們的團隊精神與榮譽感,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在為正義而戰、為家鄉而戰。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物質需求逐步增加,這逼迫蘇星雲提高產量,蘇星雲深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重要性。於是,他的作坊開始逐步向現代化工廠轉型,一場農業與工業的雙重革命在和縣悄然興起。
在農具生產方麵,蘇星雲引入了流水線作業模式,這是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特征之一。他設計了完整的生產流程,從模具製作、澆鑄、打磨到安裝,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高效運轉的生產體係。這種轉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使得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要知道,在過去,由於人力有限,作坊裏隻有二三十個工人,根本無法實現如此精細的分工與協作。
而在鐵生產領域,蘇星雲更是投入巨資,建起了二十座高爐,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鋼鐵廠。一千名工人在這裏辛勤工作,高爐中冒出的滾滾黑煙,成為了和縣大工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為了保障鋼鐵生產的原料供應,蘇星雲還精心規劃了運輸體係。馬鞍山上開采的鐵礦石,通過四輪馬車運送到碼頭,再由船隻運送到小黃洲鋼鐵基地。同時,上遊的運煤船也順流而下,為鋼鐵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鋼鐵廠之外,蘇星雲還在三月到六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裏,迅速建立了簡易的水泥窯和磚窯。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各類工人的數量也急劇增加,達到了驚人的人。為了更好地管理這些工人,將原先每一個識字的工人都提拔為管事。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讓工人覺得有盼頭,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蘇星雲在公社擴張中,采取了更為務實的管理方式。他繼續分發鐵質農具,但改為貸款形式,秋收後需以收成的十分之一償還。同時,公社從播種到收成的夥食,也不再由蘇星雲全包,而是由農戶自行承擔,同樣以收成的十分之一支付。
此外,蘇星雲還製定了稅收新規:交糧後的公社,三成稅最高限額為四十斤。這意味著,無論收成如何,稅收都不會超過這個數;若三成收成少於四十斤,則按實際收成比例計算。這一舉措,既確保了稅收的穩定,也避免了對農戶的過度負擔。
從表麵上看,蘇星雲的這些做法似乎讓他在經濟上吃了虧。但實際上,他深諳“投資未來”的道理。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民眾親身體驗到勞動的價值,認識到付出與回報的等價關係。這種經濟激勵與約束機製,正是現代經濟學中“效率與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蘇星雲憑借擊退官軍名聲大噪,而縣官對此保持沉默,未將蘇星雲定性為反叛,使得他的社會改革之路少了不少外部阻力。那些敢於反對的聲音,早已在蘇星雲的鐵血手腕下消散無蹤。在蘇星雲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廣泛民意的支持下,和州的民眾紛紛響應土地改革。
這場變革中,大多數人因未見明顯損失,反而收獲了些許實惠,便隨波逐流,加入了這場社會實驗。而那些小地主,按家庭人口平均擁有超過30畝地的,被強製調整至這一限額,這無疑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同時,蘇星雲對“族田”否定,以及火槍這一現代武器的震懾,讓穩固的宗族體係也紛爭不斷,為了分配田地而打得不可開交。
至1341年六月,蘇星雲已成功掌控了和州的大部分區域,僅留四分之一靠近無為縣的地帶作為緩衝區。其管轄範圍擴展至2000平方公裏,人口激增至25萬。盡管對新納入的土地有點消化不良,但社會秩序已在這片土地上初步建立。
實際上,蘇星雲所麵臨的問題遠不止硝石短缺那麽簡單。勞動力同樣短缺,在醫療條件極其落後的時代,人口壽命普遍較短,青壯年勞動力成為了極為寶貴的資源。蘇星雲轄區內共有兩萬三千人,其中青壯年男子約八千人,盡管他們大多身體強健、能夠勝任繁重的工作,但麵對增長的軍事和工業生產需求,這一數字遠遠不夠。
為了維持工廠的運轉和護村隊的力量,蘇星雲不得不從農業部門抽調了大量勞動力,使得本就緊張的農業生產更加吃緊。他深知,如果不解決生產力不足的問題,未來的發展將受到嚴重製約。因此,擴張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擴張並非易事。蘇星雲需要仔細規劃擴張的方向和策略,以避免招惹更強大的敵人。東南方向是北京的糧食供應基地,杭州和南京駐有重兵,顯然不是理想的擴張方向。向西擴張則可能遭遇元朝在安徽的軍事重鎮安慶,以及著名的冶煉廠銅陵,這些地方同樣危機四伏。
經過深思熟慮,蘇星雲決定將擴張的目標定在了西北方向的巢湖地區。這一地區相對較為偏遠,元朝的軍事力量相對較弱,且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潛在的農業開發價值。同時,巢湖地區的地理位置也有利於蘇星雲未來的戰略發展和物資運輸。
當然,擴張不是張開嘴就行的。蘇星雲需要精心準備,逐步推進,同時加強內部建設,提升生產力水平,以確保在擴張過程中能夠保持穩定的物資供應和強大的軍事實力。隻有這樣,他才能戰爭中不敗,最終實現與江南蒙元勢力抗衡的宏偉目標。
蘇星雲為接下來的兩年製定了明確的擴張與發展計劃,並立即著手準備實施。隨著春耕結束,他親自率領由400名精銳護村隊成員和500名經過嚴冬刻苦訓練的長槍民兵組成的隊伍,開始對和縣境內各大小勢力的清剿。
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和縣縣令陳大人關注,他急忙親自拜訪蘇星雲,當麵問道:“蘇當家,最近閣下動作實在太大,你想要如何”。麵對陳縣令的詢問,蘇星雲輕鬆而直接的回應:“我是在搶劫啊,我要更多的土地。”陳縣令聞言大驚失色,,蘇星雲的行動已經觸及到了和縣內眾多有背景、有勢力的紳縉階層,這些人背後都有著強大的靠山,他們已經開始向壽春府乃至更高級別的官府去告狀了。
蘇星雲向陳縣令說到“我們不會少向朝廷納賦,同時也不會忘記縣衙的例錢”。“您隻需回縣城緊閉城門,向上級如實匯報我的行為,但要強調我按時交糧。至於那些派來的官軍,我自會打發妥當。”陳縣令問到你怎麽打發?
當陳縣令聽到蘇星雲要“像幾個月前打發你們一樣打發”時,他害怕極了,高聲大喊:“蘇星雲你這是意圖造反。”蘇星雲卻笑說道:“我隻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強盜”,不是造反”。
陳縣令離開蘇星雲的居所時,一邊為蘇星雲的瘋狂感到震驚,一邊又不得不承認對方實力。在返回縣城的路上,他不停地說道:“瘋子,真是一群瘋子。”
陳縣令匆匆返回和縣後,立即下令緊閉城門,並緊急向壽春府遞交了一份關於和州地區盜匪猖獗的公文,請求援助。這份公文迅速傳到了壽春府,落在了淮南西路最高長官莫日根的案頭。
莫日根接過公文,匆匆瀏覽一遍後,眉頭微皺,自語道:“和州盜匪橫行?竟需我等出兵助剿?”這時,一旁的官員適時插話,說近期從和州逃難而來的民眾都是被賊軍所害的情況,似乎為公文內容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然而,莫日根並未立即被表麵現象所迷惑。他指著公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這公文倒是寫得有趣,說這些盜匪在鄉間為非作歹,但對朝廷的糧稅卻一分不少,嗬嗬 。”
“他們害怕朝廷吧。”有官員試探性地說道。莫日根卻搖了搖頭,打斷了他的話:“那些寺廟的高僧,平日裏何等囂張,一出事就急著找我們撐腰,哼,這群禿驢。”言語間,他對那些高僧的輕視與不屑溢於言表。
幕僚又說,這會不會引起上級的責問?麵對幕僚的擔憂,莫日根展現出了老練的政治手腕。他微微一笑,說出了那句經典的“拖字訣”:“漢人們有一招叫拖。給無為軍發報,讓他們做好準備,但不要急於行動,待到夏收之後,再去和州‘剿匪’。這樣,半年過去了,既給了上麵一個交代,又不至於讓局勢失控。”
幕僚聞言,立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對莫日根的深謀遠慮表示欽佩。然而,莫日根的布局並未就此結束。他緊接著又下了一道命令:“再給和縣發報,敦促他們務必完成今年的夏征任務。這樣一來,即使蘇星雲他們在和州搞些小動作,隻要糧食按時入庫,朝廷那邊也就無話可說。”
蘇星雲在和縣令緊急發出求援公文後,內心雖緊繃如弦。然而,幾日過去,他注意到周圍縣城,特別是他尤為關注的無為軍戶所,並未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跡象,這讓他心中稍感寬慰。
就在這時,陳縣令派遣的捕快匆匆而至,手中緊握著一封來自壽春府莫日根大人的公文。蘇星雲接過公文,迅速瀏覽一遍後,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神色。他明白,這封公文的內容正是他所期待的“緩兵之計”。為了表示對捕快辛勤傳遞消息的感謝,他爽快地賞了一兩銀子,隨後便讓捕快退下了。
這封來自莫日根的公文,其核心信息十分明確:要求和縣務必堅持到夏收之後,確保夏糧的順利征收。這一指令背後,隱藏著莫日根對和縣匪患嚴重程度的試探。在蘇星雲看來,所謂“嚴重”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和縣最終能夠征收上來的糧食數量。如果糧食充足,那麽匪患或許就被視為可控;反之,莫日根就可能出兵了。
因此,至少在夏收之前,他暫時是安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完全放鬆警惕。他深知,夏收之後,隨著糧食的入庫和局勢的變化,很可能還會有一場硬仗要打。於是,他立即著手調整策略,一方麵加強內部防禦,確保糧食生產和儲存的安全;另一方麵,也暗中積蓄力量,做好充分準備。
蘇星雲在確認暫時安全後,開始著手整合新納入的地盤與人口,首要任務便是加強護村隊的建設,將其視為穩固根基的重中之重。他果斷地將護村隊規模擴大至兩千人,並配備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一百名士兵操作著三十三門一式火炮,這樣的火力配置在當時可謂相當可觀。
然而,要維持如此規模的火炮訓練,火藥的需求量自然不小。蘇星雲一方麵利用“收藥材”的名義以掩人耳目,在各地秘密收購火藥原料;另一方麵,他更是親自出馬,在江浙行省的軍事重鎮倉庫,利用識海空間悄無聲息地竊取了大量火藥。
在軍隊訓練方麵,心理素質與實戰技能同樣重要。為了克服新兵們初上戰場的恐懼心理,一方麵,他強化了命令服從的訓練,讓士兵們習慣於無條件執行命令,。另一方麵,他采用“活人訓練”的方式,利用死囚及罪大惡極的地主、狗腿子作為靶子,讓新兵們在實戰模擬中見血、殺人。雖然這一做法在現代看來或許有違人道,但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隻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罷了,新兵們在見血後,不僅克服了恐懼心理,還激發了強烈的戰鬥意誌。
當然,蘇星雲也意識到這種訓練方式可能帶來的心理創傷。因此,在每次訓練後,他都會安排專人進行心理疏導與安撫工作,幫助士兵們調整心態、緩解壓力。同時,他也注重培養士兵們的團隊精神與榮譽感,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在為正義而戰、為家鄉而戰。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物質需求逐步增加,這逼迫蘇星雲提高產量,蘇星雲深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重要性。於是,他的作坊開始逐步向現代化工廠轉型,一場農業與工業的雙重革命在和縣悄然興起。
在農具生產方麵,蘇星雲引入了流水線作業模式,這是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特征之一。他設計了完整的生產流程,從模具製作、澆鑄、打磨到安裝,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高效運轉的生產體係。這種轉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使得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要知道,在過去,由於人力有限,作坊裏隻有二三十個工人,根本無法實現如此精細的分工與協作。
而在鐵生產領域,蘇星雲更是投入巨資,建起了二十座高爐,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鋼鐵廠。一千名工人在這裏辛勤工作,高爐中冒出的滾滾黑煙,成為了和縣大工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為了保障鋼鐵生產的原料供應,蘇星雲還精心規劃了運輸體係。馬鞍山上開采的鐵礦石,通過四輪馬車運送到碼頭,再由船隻運送到小黃洲鋼鐵基地。同時,上遊的運煤船也順流而下,為鋼鐵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鋼鐵廠之外,蘇星雲還在三月到六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裏,迅速建立了簡易的水泥窯和磚窯。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各類工人的數量也急劇增加,達到了驚人的人。為了更好地管理這些工人,將原先每一個識字的工人都提拔為管事。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讓工人覺得有盼頭,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蘇星雲在公社擴張中,采取了更為務實的管理方式。他繼續分發鐵質農具,但改為貸款形式,秋收後需以收成的十分之一償還。同時,公社從播種到收成的夥食,也不再由蘇星雲全包,而是由農戶自行承擔,同樣以收成的十分之一支付。
此外,蘇星雲還製定了稅收新規:交糧後的公社,三成稅最高限額為四十斤。這意味著,無論收成如何,稅收都不會超過這個數;若三成收成少於四十斤,則按實際收成比例計算。這一舉措,既確保了稅收的穩定,也避免了對農戶的過度負擔。
從表麵上看,蘇星雲的這些做法似乎讓他在經濟上吃了虧。但實際上,他深諳“投資未來”的道理。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民眾親身體驗到勞動的價值,認識到付出與回報的等價關係。這種經濟激勵與約束機製,正是現代經濟學中“效率與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蘇星雲憑借擊退官軍名聲大噪,而縣官對此保持沉默,未將蘇星雲定性為反叛,使得他的社會改革之路少了不少外部阻力。那些敢於反對的聲音,早已在蘇星雲的鐵血手腕下消散無蹤。在蘇星雲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廣泛民意的支持下,和州的民眾紛紛響應土地改革。
這場變革中,大多數人因未見明顯損失,反而收獲了些許實惠,便隨波逐流,加入了這場社會實驗。而那些小地主,按家庭人口平均擁有超過30畝地的,被強製調整至這一限額,這無疑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同時,蘇星雲對“族田”否定,以及火槍這一現代武器的震懾,讓穩固的宗族體係也紛爭不斷,為了分配田地而打得不可開交。
至1341年六月,蘇星雲已成功掌控了和州的大部分區域,僅留四分之一靠近無為縣的地帶作為緩衝區。其管轄範圍擴展至2000平方公裏,人口激增至25萬。盡管對新納入的土地有點消化不良,但社會秩序已在這片土地上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