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工業挑戰與突破
位麵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作者:愛吃醃芹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05 年,鏈錘社的鋼鐵產量達到了 385 萬噸,一舉甩掉俄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四大鋼鐵生產強國。當這個數據上報到蘇星雲那裏時,他卻潑了一盆冷水,說道:“以後加個數字,那就是歐洲的總鋼鐵產量。咱們現在這個規模,可別和小國家比啦。兩億五千萬人口,居然還比不上一個英倫三島,這簡直就是我們頭上的恥辱帽子。在這頂帽子摘掉之前,沒什麽可高興的。”見識過後世高達 7.8 億噸鋼鐵產量的蘇星雲,對這個數字一點都不感興趣,反而覺得這個鋼鐵生產速度太慢了。但事情急不來呀,現在的教育和人才培養還在起步階段,到目前為止,才培養出一部分優秀的工人。
這麽多鋼鐵被生產出來,從側麵說明鏈錘社治下的工業體係已經起步了。一個工業體係起步的關鍵在於,龐大的工業生產鏈中有一部分有技術的數量工人支撐著這套體係,他們能為新加入的工人充當領路人。整個工業體係不需要外國工程師就能完成產業擴張和升級。中國人這麽多,隻要確保大教育計劃的推行,為工業輸送人才血液,產業的擴張速度將是歐洲國家無法想象的。
1906 年,終於有了一批讓蘇星雲滿意的工人。一些高技術產業開始發展,合成氨工業逐步擺脫氰化法,向著氫氣與氮氣直接合成的方法邁進。雖說蘇星雲有金手指,也隻能將速度提到這個程度了。首先,蘇星雲給出了一係列合格的錳鋼生產過程中的數據,但在操作時需要重新設計爐子進行試驗。煉鐵的過程中,工人需要不斷磨合,把握工藝標準,有時候鋼爐出鐵就是那幾秒決定成敗。接下來是對錳鋼進行鍛壓,最後還需要讓合格的工人掌握焊接的方法。
整套複雜的工序實踐出來,整整花了兩年時間。這可不是一般的設備,高壓化工設備隻要一個管子不合格都有可能產生爆炸,設備損失是小,人才損失才是大。為了這個合成氨工業,蘇星雲的原話是“寧願出一百個次品,不降一絲標準。”
終於,在 1906 年 4 月份,隨著加壓設備的啟動,第一套合成氨設備開始投產了。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整套循環加料係統運轉一切正常,隨後又啟動了部分設備進行使用觀察,最後宣布所有產品合格,一座新式合成氨工廠正式投產了。隨著硝酸工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的炸藥被廣泛應用於貴州和雲南。這兩個西南省份資源豐富,但道路阻隔重重。鏈錘社在重慶和貴州附近規劃了一個巨大的工業區。整個工業區所需的物資,除了少部分依賴長江線路運輸外,其餘的都要靠“作弊”來解決。東部各個工廠生產出的物資,被蘇星雲一一收走,然後他火速飛往西南各大工地附近的倉庫,迅速將物資放下。這一奇特現象曾被工人們察覺,幾十年後,有人據此寫了一部名為《聚寶盆倉庫》的故事,不過這些都隻是閑聊罷了。
關於軍隊的運輸,蘇星雲不願承擔,因為他不想讓軍隊後勤在戰爭中失去鍛煉的機會。但在建設過程中的運輸,蘇星雲實在不想考驗自己的工人們。他堅信,鐵路遲早會有的,隻要鋼鐵產量跟上,將來修鐵路對國家來說會更輕鬆。
識海攝物這個功能,在未成長之前隻能為蘇星雲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但現在,它展現出了對國家建設的戰略性作用。蘇星雲現在的運輸能力甚至超過了大型星級運輸艦,後者還需要大量人工和輔助設備來卸貨。
在西南地區是這樣,在西北地區,蘇星雲的做法更為誇張。眾所周知,在西北修鐵路的最大難題是缺水,缺水無法支撐大規模築路隊的存在。築路隊隻能沿著鐵路線一點一點推進,但鏈錘社直接從河南、陝西動員了八十萬工人,組成鐵道部隊,沿著西北鐵路線采取分段建設的模式推進。
蘇星雲更是將識海空間的雜物全部清空,放入一個倉庫中儲存起來。除了給這些築路工人運輸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讓他們感受到在繁華地區一樣的補給外,蘇星雲還做了幾次令人驚歎的事情。1906年夏季,由於清朝治下的水利工程做得非常糟糕,夏季降水量暴增,太湖水位急劇上升。
蘇星雲來到太湖中央,打開了自己的識海空間,一個旋渦在太湖中央出現。這是蘇星雲首次全力施展攝物能力。剛開始,攝物能力的施展還算順利,但隨後隨著大量物質進入識海,一股撕裂的疼痛出現在蘇星雲的精神中。蘇星雲立刻終止了收取湖水。經過幾次試驗,他發現一旦流入量超過五千噸每秒,這股刺痛就會產生。但奇怪的是,每次刺痛過後,下一次的刺痛就會減弱一些。這說明這是一個鍛煉的過程。經過不斷的嚐試,蘇星雲終於達到了六千噸每秒的流量標準。他不知道這樣做究竟會產生什麽影響,但他知道這樣的鍛煉並無壞處。
的確是這樣,超感和攝物能力是蘇星雲靈魂和空間法則融合產生的,這種鍛煉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兩者融合的方向。太湖的常年水位通常不會超過五十億噸,但蘇星雲一次性取走了十億噸,這個過程耗費了三天,導致太湖水位顯著下降,減輕了下遊江蘇地區的澇災壓力。然而,裝載了如此巨量水的蘇星雲日子並不好過,他感覺自己隨時都可能像炸彈一樣爆炸,如果此時有人來襲,蘇星雲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一周後,蘇星雲忍受著不適來到西北,在鐵路沿線凡是看到凹坑的地方就放水,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才將水全部釋放。沿著鐵路線兩側出現的一個個人工湖讓當地人驚歎不已,他們認為這是神跡。有些回民發現湖水是沿著國家規劃的鐵路線出現的,便開始臆想這是真主對世俗政府的保佑,而漢族村莊則解釋為聖皇到達西北,普降吉兆,神秘論調隨之出現。這樣一來,西北少數民族的抵抗心理大大減弱,但蘇星雲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如何在幾十萬工人心中重塑唯物主義思想,他意識到自己的行動規模過大,應該更加隱秘一些才好。
在當地民眾的支持和物資保障下,西北的鐵路建設速度之快,後世難以想象,堪比中原地區修建鐵路的速度。蘇星雲之後又運了幾次水,但這次並沒有裝滿識海空間,隻裝了十分之一,這樣來回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對自己也更為安全。
軍隊開始向祖國的西北段挺進,青海和新絳兩個省份被納入統治範圍。由於左宗棠在新絳的餘威尚存,這裏的少數民族對漢族軍隊仍有些畏懼。在地主惡霸被擊敗並分得實惠後,這裏的人民懷著忐忑的心情加入了鐮錘社的治理之下。新絳的石油蘇星雲原本還不太感興趣,但這裏的硝石礦讓他眼前一亮。此時合成氨工業剛剛起步,硝石礦依然是極具價值的產業。西南的大開發需要大量炸藥,整個鐮錘社治下的農田需要大量的化肥。西北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隻要解決水源和交通問題,發展速度就會非常快。為了推動發展,蘇星雲開始大規模地“作弊”。在運輸上玩了“作弊”手段的同時,黃金也在發揮著類似的作用。鐮錘社每年從美國進口大量糧食,保持著貿易逆差,這使得美國的羅斯福政權對亞洲這片土地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大量的貿易往來促使羅斯福提出了保衛亞洲貿易線的口號。美國公使多次提出租借青島港灣的要求,但都被鐮錘社拒絕了。隨後,他們主動提出出售一批戰艦給鐮錘社。蘇星雲查看了價格,簡直就像是成本價一樣。然而,他還是婉言拒絕了。蘇星雲認為,當前大陸上的事務還未處理妥當,現在還不是投入力量發展海軍的時候。況且,即便要發展海軍,也必須自行建造。海軍是一項精密工程,是國家鋼鐵工業衍生至造船業的高級階段。在甲午戰爭前期,海軍購買的技術含量還不算太高,蒸汽鍋爐和船用鋼板的技術尚不複雜。但如今,海軍艦隊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複雜,不是僅憑圖紙就能搞定的。這玩意兒跟合成氨工業一樣,複雜程度高出一個數量級。如果現在購買美國的海軍艦艇,將來在海軍方麵就要采用美國標準,國內的後續海軍發展就要專門修改工業標準,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1906年下半年,無畏艦下水了。這艘戰列艦所包含的工藝和產業鏈遠遠超出了鐮錘社當前造船業所能承載的水平。
然而,對於美國的那份熱情,蘇星雲卻是心知肚明的。隨著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勝利,美日之間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麵。美國的所作所為,與後世如出一轍,繼承了他們英國祖宗的那份狡黠,企圖讓日本的後院陷入混亂。對此,鐮錘社迅速作出反應,提出希望美國能提供技術工人和專家,指導他們建造3000噸級別的驅逐艦。
對於鐮錘社不願購買戰列艦,反而關注起這個時代不被重視的驅逐艦,美國人大為不解,隨後將鐮錘社描繪成一個保守的陸權國家形象。不過,這次美國的外交努力也是一次突破,他們是首個說服鐮錘社建立海軍的國家,盡管隻是勉強達到戰艦的門檻。
日本的伊藤博文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鐮錘社與羅斯福政府的外交動向。當他得知中國引進的是驅逐艦製造技術而非購買戰列艦時,皺著眉頭說道:“東亞暫時沒有威脅了。”東鄉平八郎則回應道:“以後也不會有威脅,支那的激進組織目光還是太短淺,帝國海軍已經遠遠將他們甩下了,以後他們沒機會趕上了。”
伊藤博文接著說:“但是中國,已經走上了自造戰艦的道路。我不喜歡用‘支那’來稱呼那個馬主義政府。過去我認為中國墮落了,以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未來將是西方人的世界。我們以後用西方人的稱呼來說中國,但1905年我推翻了這個想法。黃種人不遜色於白種人,中國人隻是發了一百年的呆,一旦他們清醒過來,那將是可怕的。別忘了,上千年來中國一直是這個世界的巔峰。日本國力還弱,一旦染上了歐美鬼畜的自大,整個日本就完了。”
東鄉平八郎說道:“首相閣下,你的意思是我們一直要警惕西邊嗎?”伊藤博文回答:“對,但警惕不代表敵對。隻要中國一天沒有走上用海軍和帝國爭霸的道路,我們就要保持友好。東鄉,現在還是白人的世界。”
這段對話生動地展示了當時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和各國之間的微妙關係。伊藤博文和東鄉平八郎的對話,既體現了他們對中國的複雜情感,也揭示了他們對未來國際格局的擔憂和期待。
此刻,蘇星雲站在武漢一片江邊的大工地上,眼前的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得如火如荼。這座橋計劃在1906年啟動,蘇星雲想到後世新中國為建造這座大橋耗費了一百萬噸鋼鐵和五十萬噸水泥,不禁感到抓狂。他無語地想到,中國擁有長江這一天然屏障,哪有閑工夫去跟世界強國玩海軍爭霸的遊戲呢?
這麽多鋼鐵被生產出來,從側麵說明鏈錘社治下的工業體係已經起步了。一個工業體係起步的關鍵在於,龐大的工業生產鏈中有一部分有技術的數量工人支撐著這套體係,他們能為新加入的工人充當領路人。整個工業體係不需要外國工程師就能完成產業擴張和升級。中國人這麽多,隻要確保大教育計劃的推行,為工業輸送人才血液,產業的擴張速度將是歐洲國家無法想象的。
1906 年,終於有了一批讓蘇星雲滿意的工人。一些高技術產業開始發展,合成氨工業逐步擺脫氰化法,向著氫氣與氮氣直接合成的方法邁進。雖說蘇星雲有金手指,也隻能將速度提到這個程度了。首先,蘇星雲給出了一係列合格的錳鋼生產過程中的數據,但在操作時需要重新設計爐子進行試驗。煉鐵的過程中,工人需要不斷磨合,把握工藝標準,有時候鋼爐出鐵就是那幾秒決定成敗。接下來是對錳鋼進行鍛壓,最後還需要讓合格的工人掌握焊接的方法。
整套複雜的工序實踐出來,整整花了兩年時間。這可不是一般的設備,高壓化工設備隻要一個管子不合格都有可能產生爆炸,設備損失是小,人才損失才是大。為了這個合成氨工業,蘇星雲的原話是“寧願出一百個次品,不降一絲標準。”
終於,在 1906 年 4 月份,隨著加壓設備的啟動,第一套合成氨設備開始投產了。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整套循環加料係統運轉一切正常,隨後又啟動了部分設備進行使用觀察,最後宣布所有產品合格,一座新式合成氨工廠正式投產了。隨著硝酸工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的炸藥被廣泛應用於貴州和雲南。這兩個西南省份資源豐富,但道路阻隔重重。鏈錘社在重慶和貴州附近規劃了一個巨大的工業區。整個工業區所需的物資,除了少部分依賴長江線路運輸外,其餘的都要靠“作弊”來解決。東部各個工廠生產出的物資,被蘇星雲一一收走,然後他火速飛往西南各大工地附近的倉庫,迅速將物資放下。這一奇特現象曾被工人們察覺,幾十年後,有人據此寫了一部名為《聚寶盆倉庫》的故事,不過這些都隻是閑聊罷了。
關於軍隊的運輸,蘇星雲不願承擔,因為他不想讓軍隊後勤在戰爭中失去鍛煉的機會。但在建設過程中的運輸,蘇星雲實在不想考驗自己的工人們。他堅信,鐵路遲早會有的,隻要鋼鐵產量跟上,將來修鐵路對國家來說會更輕鬆。
識海攝物這個功能,在未成長之前隻能為蘇星雲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但現在,它展現出了對國家建設的戰略性作用。蘇星雲現在的運輸能力甚至超過了大型星級運輸艦,後者還需要大量人工和輔助設備來卸貨。
在西南地區是這樣,在西北地區,蘇星雲的做法更為誇張。眾所周知,在西北修鐵路的最大難題是缺水,缺水無法支撐大規模築路隊的存在。築路隊隻能沿著鐵路線一點一點推進,但鏈錘社直接從河南、陝西動員了八十萬工人,組成鐵道部隊,沿著西北鐵路線采取分段建設的模式推進。
蘇星雲更是將識海空間的雜物全部清空,放入一個倉庫中儲存起來。除了給這些築路工人運輸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讓他們感受到在繁華地區一樣的補給外,蘇星雲還做了幾次令人驚歎的事情。1906年夏季,由於清朝治下的水利工程做得非常糟糕,夏季降水量暴增,太湖水位急劇上升。
蘇星雲來到太湖中央,打開了自己的識海空間,一個旋渦在太湖中央出現。這是蘇星雲首次全力施展攝物能力。剛開始,攝物能力的施展還算順利,但隨後隨著大量物質進入識海,一股撕裂的疼痛出現在蘇星雲的精神中。蘇星雲立刻終止了收取湖水。經過幾次試驗,他發現一旦流入量超過五千噸每秒,這股刺痛就會產生。但奇怪的是,每次刺痛過後,下一次的刺痛就會減弱一些。這說明這是一個鍛煉的過程。經過不斷的嚐試,蘇星雲終於達到了六千噸每秒的流量標準。他不知道這樣做究竟會產生什麽影響,但他知道這樣的鍛煉並無壞處。
的確是這樣,超感和攝物能力是蘇星雲靈魂和空間法則融合產生的,這種鍛煉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兩者融合的方向。太湖的常年水位通常不會超過五十億噸,但蘇星雲一次性取走了十億噸,這個過程耗費了三天,導致太湖水位顯著下降,減輕了下遊江蘇地區的澇災壓力。然而,裝載了如此巨量水的蘇星雲日子並不好過,他感覺自己隨時都可能像炸彈一樣爆炸,如果此時有人來襲,蘇星雲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一周後,蘇星雲忍受著不適來到西北,在鐵路沿線凡是看到凹坑的地方就放水,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才將水全部釋放。沿著鐵路線兩側出現的一個個人工湖讓當地人驚歎不已,他們認為這是神跡。有些回民發現湖水是沿著國家規劃的鐵路線出現的,便開始臆想這是真主對世俗政府的保佑,而漢族村莊則解釋為聖皇到達西北,普降吉兆,神秘論調隨之出現。這樣一來,西北少數民族的抵抗心理大大減弱,但蘇星雲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如何在幾十萬工人心中重塑唯物主義思想,他意識到自己的行動規模過大,應該更加隱秘一些才好。
在當地民眾的支持和物資保障下,西北的鐵路建設速度之快,後世難以想象,堪比中原地區修建鐵路的速度。蘇星雲之後又運了幾次水,但這次並沒有裝滿識海空間,隻裝了十分之一,這樣來回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對自己也更為安全。
軍隊開始向祖國的西北段挺進,青海和新絳兩個省份被納入統治範圍。由於左宗棠在新絳的餘威尚存,這裏的少數民族對漢族軍隊仍有些畏懼。在地主惡霸被擊敗並分得實惠後,這裏的人民懷著忐忑的心情加入了鐮錘社的治理之下。新絳的石油蘇星雲原本還不太感興趣,但這裏的硝石礦讓他眼前一亮。此時合成氨工業剛剛起步,硝石礦依然是極具價值的產業。西南的大開發需要大量炸藥,整個鐮錘社治下的農田需要大量的化肥。西北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隻要解決水源和交通問題,發展速度就會非常快。為了推動發展,蘇星雲開始大規模地“作弊”。在運輸上玩了“作弊”手段的同時,黃金也在發揮著類似的作用。鐮錘社每年從美國進口大量糧食,保持著貿易逆差,這使得美國的羅斯福政權對亞洲這片土地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大量的貿易往來促使羅斯福提出了保衛亞洲貿易線的口號。美國公使多次提出租借青島港灣的要求,但都被鐮錘社拒絕了。隨後,他們主動提出出售一批戰艦給鐮錘社。蘇星雲查看了價格,簡直就像是成本價一樣。然而,他還是婉言拒絕了。蘇星雲認為,當前大陸上的事務還未處理妥當,現在還不是投入力量發展海軍的時候。況且,即便要發展海軍,也必須自行建造。海軍是一項精密工程,是國家鋼鐵工業衍生至造船業的高級階段。在甲午戰爭前期,海軍購買的技術含量還不算太高,蒸汽鍋爐和船用鋼板的技術尚不複雜。但如今,海軍艦隊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複雜,不是僅憑圖紙就能搞定的。這玩意兒跟合成氨工業一樣,複雜程度高出一個數量級。如果現在購買美國的海軍艦艇,將來在海軍方麵就要采用美國標準,國內的後續海軍發展就要專門修改工業標準,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1906年下半年,無畏艦下水了。這艘戰列艦所包含的工藝和產業鏈遠遠超出了鐮錘社當前造船業所能承載的水平。
然而,對於美國的那份熱情,蘇星雲卻是心知肚明的。隨著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勝利,美日之間的矛盾逐漸浮出水麵。美國的所作所為,與後世如出一轍,繼承了他們英國祖宗的那份狡黠,企圖讓日本的後院陷入混亂。對此,鐮錘社迅速作出反應,提出希望美國能提供技術工人和專家,指導他們建造3000噸級別的驅逐艦。
對於鐮錘社不願購買戰列艦,反而關注起這個時代不被重視的驅逐艦,美國人大為不解,隨後將鐮錘社描繪成一個保守的陸權國家形象。不過,這次美國的外交努力也是一次突破,他們是首個說服鐮錘社建立海軍的國家,盡管隻是勉強達到戰艦的門檻。
日本的伊藤博文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鐮錘社與羅斯福政府的外交動向。當他得知中國引進的是驅逐艦製造技術而非購買戰列艦時,皺著眉頭說道:“東亞暫時沒有威脅了。”東鄉平八郎則回應道:“以後也不會有威脅,支那的激進組織目光還是太短淺,帝國海軍已經遠遠將他們甩下了,以後他們沒機會趕上了。”
伊藤博文接著說:“但是中國,已經走上了自造戰艦的道路。我不喜歡用‘支那’來稱呼那個馬主義政府。過去我認為中國墮落了,以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未來將是西方人的世界。我們以後用西方人的稱呼來說中國,但1905年我推翻了這個想法。黃種人不遜色於白種人,中國人隻是發了一百年的呆,一旦他們清醒過來,那將是可怕的。別忘了,上千年來中國一直是這個世界的巔峰。日本國力還弱,一旦染上了歐美鬼畜的自大,整個日本就完了。”
東鄉平八郎說道:“首相閣下,你的意思是我們一直要警惕西邊嗎?”伊藤博文回答:“對,但警惕不代表敵對。隻要中國一天沒有走上用海軍和帝國爭霸的道路,我們就要保持友好。東鄉,現在還是白人的世界。”
這段對話生動地展示了當時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和各國之間的微妙關係。伊藤博文和東鄉平八郎的對話,既體現了他們對中國的複雜情感,也揭示了他們對未來國際格局的擔憂和期待。
此刻,蘇星雲站在武漢一片江邊的大工地上,眼前的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得如火如荼。這座橋計劃在1906年啟動,蘇星雲想到後世新中國為建造這座大橋耗費了一百萬噸鋼鐵和五十萬噸水泥,不禁感到抓狂。他無語地想到,中國擁有長江這一天然屏障,哪有閑工夫去跟世界強國玩海軍爭霸的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