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個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真是好呀!沒想道王爺能有如此高的才學,比那朝中的大儒唯恐不讓,本總管真是自愧不如呀!”
李恪聽到秦瓊的聲音不由的苦笑一聲,這哪裏是我作的呀!我隻是把他讀了出來,不過想想也算是吧!王昌齡估計現在還是蝌蚪狀態呢!我就替你先把這首詩弄出來試試水吧!(王昌齡:用得著你嗎?這可是本人的巔峰之作,你給我還回來!)
“哎呀!秦總管讚略了,末將隻是有感而發,有感而發!不值一提!”
“嘖嘖!這可不是值不值的一提的的事,王爺大才呀!”,這時因為吃過李恪送的元宵的孝傑也過來給李恪送回禮,正好也聽到了秦瓊對他的誇獎,本身是軍伍出身腦子裏也沒讚美的詞句隻能附和著誇了一句。
“孝總管您這是……?”,李恪見到他不由的詢問道。
“是這樣,前兩天他們出去巡邏,正好遇見了一群野黃羊,打了幾隻給本總管,想著正好給王爺送過來打打牙祭!”
“哎呀!孝總管這可使不得呀!末將豈能特殊照顧!”
“王爺不必擔心,本總管打算讓每支巡邏的隊伍都打點回來,過幾天等差不多了全軍一起改善一頓,王爺這不算特殊!”
李恪還想拒絕秦瓊開口:“既然孝總管一片心意,王爺就不必推脫了,反正到時全軍也會吃上就不存在特殊不特殊了。”
李恪見秦瓊說話也就沒在推辭,對孝傑拱了拱手道:“那末將恭敬不如從命了!回頭讓小全子弄個火鍋,到時候請二位總管一起過來嚐嚐!”
“好!好!本總管早就聽說王爺在長安開了個酒樓叫全城居,早就想嚐嚐了,那本總管就恭候了!”……
長安城太極宮偏殿,一個衣著華麗的婦人躬身對著李世民道:“前隋太後楊蕭氏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蕭氏免禮吧!”,李世民仔細的端詳著這位傳說中的蕭太後,心中暗歎:別看她已經六十有餘但仍然風韻猶存,怪不得當年的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的老可汗,小可汗……哎!也是個可憐的女人呀!看在蕭瑀的份上,看在你把傳國玉璽保護如此完好又獻與朕的份上,隻要你不提出太過分的要求朕就隨了你的心願吧!
“謝大唐皇帝陛下!不知陛下此次召見本宮有何事?”,別看現在麵對李世民,蕭太後一點也不發怵,畢竟見過的皇帝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個,再者她對李世民甚至李唐也沒有多麽的怨恨。
而李世民也對她自稱本宮也沒有說什麽,畢竟不是他李唐直接奪得大隋的江山,怎麽說呢,就好像大清對待大明一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好好的保存了下來,至於那些反清複明的不過都是為了自己利益而已。
“蕭太後!朕再最後這樣稱呼你一次吧,念你獻玉璽有功,朕可以允許你提一個要求,隻要不是太過分朕就能答應,但從此以後就不要再本宮自居,否則就算是朕也保不了你!你若願也可入住宮中,楊妃可以照顧你一二,畢竟當年……”
蕭太後聽完李世民的話心中感歎了一下隨即打斷道:“妾身無任何要求,有胞弟在想我也可安度餘生,唯有我那可憐的孫兒讓我放不下心,當初保護玉璽他就差點喪命,不知陛下如何安置?”
“這嘛……”,李世民其實想將蕭太後安置在宮中的,聽她如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本來想著給楊政道一個文散官,在長安賜個宅子朝廷養著的,但現在這蕭氏直接提出可見她十分重視,又想了想此子與楊妃的關係,再加上將來百姓們的輿論,於是想了下繼續道:“這樣吧,楊政道保護傳國玉璽有功冊封為弘農郡王,賞良田三百畝,食邑百戶十萬金,長安城內開府建衙!你看如何?”
“啊!陛下這可使不得,道兒封至郡公即可,望陛下收回成命!”,蕭太後一聽心中雖然欣喜,但當了這麽多年皇後也聽出了話裏麵的意思,就是官可以給大點,至於好處也就那樣,三百畝良田百戶食邑,也就是個莊子的事,錢財也就十貫,雖然給了長安的一套宅子,隻怕一輩子別想出長安了!
“無妨,畢竟當年竇建德不還給了個鄖國公呢嘛,到了朕這豈能比那手下敗將還要小氣!”
“那臣妾就替弘農王謝過陛下天恩!”,說著蕭太後就對著李世民跪拜了下去,這一拜從此便是蕭氏,她心裏清楚,可她心甘情願!這一拜她從此就放下所有,安穩生活,不用再提心吊膽!這一拜也預示著大隋王朝從此退出曆史長河,她的對與錯由後世評說!
視角拉回武州李恪大營,此時正值午後,也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李恪的備選親軍們正在營中校場上站立的整整齊齊,這時李恪走上了小高台,將那個鐵皮喇叭舉起高喊道:“各位袍澤咱們又見麵了,這次是本王親軍的最後一次考核了,希望你們都能通過,這次的考核很簡單,那就是識字者優先,一會兒讓孫校尉和李信給你們統計一下,如果都識字那就看誰認識多,如果識字的不到千人,那剩下的名額就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看誰學的快學的多為準,如果不識字的也不願學的可以直接離開,本王絕不勉強!”
李恪的話剛一說完,底下就傳來了一片哀嚎之聲,但也有一些麵露喜色,總之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混亂場麵。
“都安靜點!本王還有話說!”,李恪喊完,原來的護衛們都跟著高喊,場麵慢慢的安靜了下來,李恪清了清嗓子繼續喊道:“有的人會問,我一個拿刀砍人的大頭兵為什麽還要我識字!有人也會說我的馬上功夫好!甚至會有人說我陣斬過突厥人!但這隻證明了你的英勇,可親王的親軍要的不止是這些,將來會有很大好處!……”
李恪聽到秦瓊的聲音不由的苦笑一聲,這哪裏是我作的呀!我隻是把他讀了出來,不過想想也算是吧!王昌齡估計現在還是蝌蚪狀態呢!我就替你先把這首詩弄出來試試水吧!(王昌齡:用得著你嗎?這可是本人的巔峰之作,你給我還回來!)
“哎呀!秦總管讚略了,末將隻是有感而發,有感而發!不值一提!”
“嘖嘖!這可不是值不值的一提的的事,王爺大才呀!”,這時因為吃過李恪送的元宵的孝傑也過來給李恪送回禮,正好也聽到了秦瓊對他的誇獎,本身是軍伍出身腦子裏也沒讚美的詞句隻能附和著誇了一句。
“孝總管您這是……?”,李恪見到他不由的詢問道。
“是這樣,前兩天他們出去巡邏,正好遇見了一群野黃羊,打了幾隻給本總管,想著正好給王爺送過來打打牙祭!”
“哎呀!孝總管這可使不得呀!末將豈能特殊照顧!”
“王爺不必擔心,本總管打算讓每支巡邏的隊伍都打點回來,過幾天等差不多了全軍一起改善一頓,王爺這不算特殊!”
李恪還想拒絕秦瓊開口:“既然孝總管一片心意,王爺就不必推脫了,反正到時全軍也會吃上就不存在特殊不特殊了。”
李恪見秦瓊說話也就沒在推辭,對孝傑拱了拱手道:“那末將恭敬不如從命了!回頭讓小全子弄個火鍋,到時候請二位總管一起過來嚐嚐!”
“好!好!本總管早就聽說王爺在長安開了個酒樓叫全城居,早就想嚐嚐了,那本總管就恭候了!”……
長安城太極宮偏殿,一個衣著華麗的婦人躬身對著李世民道:“前隋太後楊蕭氏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蕭氏免禮吧!”,李世民仔細的端詳著這位傳說中的蕭太後,心中暗歎:別看她已經六十有餘但仍然風韻猶存,怪不得當年的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的老可汗,小可汗……哎!也是個可憐的女人呀!看在蕭瑀的份上,看在你把傳國玉璽保護如此完好又獻與朕的份上,隻要你不提出太過分的要求朕就隨了你的心願吧!
“謝大唐皇帝陛下!不知陛下此次召見本宮有何事?”,別看現在麵對李世民,蕭太後一點也不發怵,畢竟見過的皇帝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個,再者她對李世民甚至李唐也沒有多麽的怨恨。
而李世民也對她自稱本宮也沒有說什麽,畢竟不是他李唐直接奪得大隋的江山,怎麽說呢,就好像大清對待大明一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好好的保存了下來,至於那些反清複明的不過都是為了自己利益而已。
“蕭太後!朕再最後這樣稱呼你一次吧,念你獻玉璽有功,朕可以允許你提一個要求,隻要不是太過分朕就能答應,但從此以後就不要再本宮自居,否則就算是朕也保不了你!你若願也可入住宮中,楊妃可以照顧你一二,畢竟當年……”
蕭太後聽完李世民的話心中感歎了一下隨即打斷道:“妾身無任何要求,有胞弟在想我也可安度餘生,唯有我那可憐的孫兒讓我放不下心,當初保護玉璽他就差點喪命,不知陛下如何安置?”
“這嘛……”,李世民其實想將蕭太後安置在宮中的,聽她如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本來想著給楊政道一個文散官,在長安賜個宅子朝廷養著的,但現在這蕭氏直接提出可見她十分重視,又想了想此子與楊妃的關係,再加上將來百姓們的輿論,於是想了下繼續道:“這樣吧,楊政道保護傳國玉璽有功冊封為弘農郡王,賞良田三百畝,食邑百戶十萬金,長安城內開府建衙!你看如何?”
“啊!陛下這可使不得,道兒封至郡公即可,望陛下收回成命!”,蕭太後一聽心中雖然欣喜,但當了這麽多年皇後也聽出了話裏麵的意思,就是官可以給大點,至於好處也就那樣,三百畝良田百戶食邑,也就是個莊子的事,錢財也就十貫,雖然給了長安的一套宅子,隻怕一輩子別想出長安了!
“無妨,畢竟當年竇建德不還給了個鄖國公呢嘛,到了朕這豈能比那手下敗將還要小氣!”
“那臣妾就替弘農王謝過陛下天恩!”,說著蕭太後就對著李世民跪拜了下去,這一拜從此便是蕭氏,她心裏清楚,可她心甘情願!這一拜她從此就放下所有,安穩生活,不用再提心吊膽!這一拜也預示著大隋王朝從此退出曆史長河,她的對與錯由後世評說!
視角拉回武州李恪大營,此時正值午後,也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時候,李恪的備選親軍們正在營中校場上站立的整整齊齊,這時李恪走上了小高台,將那個鐵皮喇叭舉起高喊道:“各位袍澤咱們又見麵了,這次是本王親軍的最後一次考核了,希望你們都能通過,這次的考核很簡單,那就是識字者優先,一會兒讓孫校尉和李信給你們統計一下,如果都識字那就看誰認識多,如果識字的不到千人,那剩下的名額就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看誰學的快學的多為準,如果不識字的也不願學的可以直接離開,本王絕不勉強!”
李恪的話剛一說完,底下就傳來了一片哀嚎之聲,但也有一些麵露喜色,總之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混亂場麵。
“都安靜點!本王還有話說!”,李恪喊完,原來的護衛們都跟著高喊,場麵慢慢的安靜了下來,李恪清了清嗓子繼續喊道:“有的人會問,我一個拿刀砍人的大頭兵為什麽還要我識字!有人也會說我的馬上功夫好!甚至會有人說我陣斬過突厥人!但這隻證明了你的英勇,可親王的親軍要的不止是這些,將來會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