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簪纓女將(二十二)
【快穿】我替炮灰找場子 作者:偏心老母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景桓要來北疆?他來幹嘛?”已經榮升正四品榮威將軍的負霜坐在案前處理軍務,聽到屬官傳信,她持筆的手一頓,抬起頭,不屑地擰起眉毛,詢問傳信的屬官。
江汀休婚假了,是威國公早年間為他定的指腹為婚的親事兒,那姑娘剛出了祖母的孝期,年歲漸長,耽擱不起了。
況江汀與女方雙雙成人,早有婚事卻遲遲不履行,總有些人議論是非,猜測江汀是否要退婚另尋親事雲雲,威國公索性便向燕青陳情,讓江汀回平陽成親去了,他一走,落在負霜頭上的軍務就更多了。
來北疆前線已有兩年光景,負霜的仕途走得極順,雖也有一些酸話和嫉妒,可她武力強悍,於軍事上也頗有些見解,更是時常學習,勤於實戰。
參與的幾次抵禦邊防摩擦都大獲全勝,她在其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從不會對齊匪擾民之事坐視不理,而是主動出擊,埋伏截殺齊國小隊軍匪,如今的齊匪已經不敢再像以往那般肆意劫掠,乖覺了了許多。
負霜立下的功績是士卒百姓們均看在眼裏的。
她身後又有燕青、燕景昭父子作為依仗,隻要立了功就不會被埋沒,而江家對她也算公允,軍中之事隻看大局不看親疏,她提出的可行之策必能被采用,故而幾次升遷俱有負霜,她現在可比季玉容她爹的官兒大了。
“靖王母家使了力氣,對陛下言道其想來鎮北軍裏學些行軍打仗的軍事本領,好報效國家,為君父分憂。”屬官一邊悄悄抬頭,覷著負霜的神色,一邊回憶收到的消息,麵色遊移不定。
皇帝兒子、當朝王爺要空降軍隊前線,擺明了就是來蹭功鍍金的,到時候流血流汗、要死要活的當然是他們這些無名小卒,若是僥幸得了些軍功,大頭必然是人家的,自己落不到多少,這誰能開心接受?
況且錦衣玉食的皇子能吃得了苦頭嗎?又有多少本事呢?他若真有能力,像負霜一樣能打仗武力強,自然沒人說嘴,可他真的有嗎?
蹭功勞倒是還能忍耐,就怕他不甘心做一個吉祥物,想要憑借身份奪權,回頭瞎指揮一通,死的可都是人命啊。
屬官漫無目的地思索著,就聽到負霜質疑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陛下也同意了?”
屬官回神點頭,細細補充道:“靖王姿態擺得低,求了好幾回了,其母家幫腔不說,還仿佛在陛下麵前上眼藥,矛頭直指威國公,故而——”
負霜無語的翻了個白眼,燕青其他方麵都還行,就是帝王通病擺脫不掉。
“就他?報效國家、為君分憂?嗬嗬,話說得這麽大也不怕閃著舌頭,崽賣爺田心不疼,他不把大燕送出去都算好的了,還指望他多在意大燕?看見那個蠢貨就不爽。”
野豬成精的傻逼玩意裝什麽乖兒子呢,前世賣國賣得最歡快的就是靖王和他母家了。
鎮北軍和威國公被江宜萱攪得兵敗身死,北齊大軍直擊大燕腹地,兵臨平陽城下的時候,燕青言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寧死不降,誰料燕景桓一意投降,在其母家的幫助下製住了燕青,隨後他親自打開城門,迎北齊鐵騎入城。
他母家是純純地看大燕打不過北齊,想向北齊賣好,所以才拋卻道義廉恥,隻求活命。
而他燕景桓呢?
都撿漏當上太子了,一國儲君啊,不思索如何富國強兵,不考慮如何在北齊鐵騎下保住家國黎民,反倒一直心疼彼時已嫁給男主的江宜萱,為男主仍然留有側室姬妾而鬱憤。
搞搞清楚,都什麽時候了,快亡國了啊喂!再搞搞清楚對象,那特麽是敵國準太子妃啊喂!輪得著他一個快國破家亡的儲君心疼?鹹吃蘿卜淡操心的大怨種。
北齊大軍兵臨城下,但平陽城能作為國都,必然是有其獨到之處的,此時它易守難攻的優勢就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燕青作為皇帝並不差勁,此時也顯露了願與大燕共存亡的骨氣,統帥有如此決心,也引得士氣大振,士兵和百姓都受到鼓舞,齊齊上陣,為守護家人而作戰。
北齊啃了兩個月都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士氣有所低落。
更麻煩的是打仗它是個燒錢的事兒,糧草輜重頂頂要緊,自古以來便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平陽城的地理位置距離北齊糧食產區太過遙遠,因此輜重常常受到延誤。
且北齊大軍一路燒殺劫掠,經過的地方寸草不生,想就地獲得糧草補給也沒辦法進行。
這種尷尬的局麵使得作為北齊主帥的楚定淮被動了起來,於是此時女主就站出來為夫分憂了,她寫了一封信給燕景桓。
她在信中慷慨陳詞,表示自己很珍惜燕景桓這個知己好友雲雲,勸他不要再負隅頑抗,最好主動投降,並承諾他投降後北齊不會對城裏的人怎麽樣,北齊大軍進城後不僅不殺他們,還會讓平陽百姓繼續安居樂業雲雲。
於是燕景桓就當真了,他真的就綁了燕青,然後開了城門。
他投降北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不讓江宜萱在知己和丈夫之間作難,也借此表達自己對女主的愛有傾盡天下、不求回報之意。
二則是為了不要再有無辜之人殞命,他說繼續死戰下去會死很多人,他不忍心見到百姓受苦,所以才忍辱負重,率先投降的。
就在女主被他感動,求了楚定淮,救下燕景桓之後,北齊鐵騎屠城了,整個平陽城,上至燕青這個皇帝,下到路邊的乞兒,無一幸存。
對此,江宜萱在燕景桓麵前哭了幾聲,說了幾句不得已之後,燕景桓就原諒她了。
殺父滅國之仇就這麽原諒了?不得已?燕景桓連這都信?
當時的楚定淮離間大燕朝廷與鎮北軍立了一功,滅了鎮北軍又是一大功,搞敗了他哥楚定源,還悄悄吞了周朝寶藏,率軍攻下大燕國都,重重buff疊一起,腰板子簡直比齊國皇帝還硬,他能有什麽不得已?
江汀休婚假了,是威國公早年間為他定的指腹為婚的親事兒,那姑娘剛出了祖母的孝期,年歲漸長,耽擱不起了。
況江汀與女方雙雙成人,早有婚事卻遲遲不履行,總有些人議論是非,猜測江汀是否要退婚另尋親事雲雲,威國公索性便向燕青陳情,讓江汀回平陽成親去了,他一走,落在負霜頭上的軍務就更多了。
來北疆前線已有兩年光景,負霜的仕途走得極順,雖也有一些酸話和嫉妒,可她武力強悍,於軍事上也頗有些見解,更是時常學習,勤於實戰。
參與的幾次抵禦邊防摩擦都大獲全勝,她在其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從不會對齊匪擾民之事坐視不理,而是主動出擊,埋伏截殺齊國小隊軍匪,如今的齊匪已經不敢再像以往那般肆意劫掠,乖覺了了許多。
負霜立下的功績是士卒百姓們均看在眼裏的。
她身後又有燕青、燕景昭父子作為依仗,隻要立了功就不會被埋沒,而江家對她也算公允,軍中之事隻看大局不看親疏,她提出的可行之策必能被采用,故而幾次升遷俱有負霜,她現在可比季玉容她爹的官兒大了。
“靖王母家使了力氣,對陛下言道其想來鎮北軍裏學些行軍打仗的軍事本領,好報效國家,為君父分憂。”屬官一邊悄悄抬頭,覷著負霜的神色,一邊回憶收到的消息,麵色遊移不定。
皇帝兒子、當朝王爺要空降軍隊前線,擺明了就是來蹭功鍍金的,到時候流血流汗、要死要活的當然是他們這些無名小卒,若是僥幸得了些軍功,大頭必然是人家的,自己落不到多少,這誰能開心接受?
況且錦衣玉食的皇子能吃得了苦頭嗎?又有多少本事呢?他若真有能力,像負霜一樣能打仗武力強,自然沒人說嘴,可他真的有嗎?
蹭功勞倒是還能忍耐,就怕他不甘心做一個吉祥物,想要憑借身份奪權,回頭瞎指揮一通,死的可都是人命啊。
屬官漫無目的地思索著,就聽到負霜質疑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陛下也同意了?”
屬官回神點頭,細細補充道:“靖王姿態擺得低,求了好幾回了,其母家幫腔不說,還仿佛在陛下麵前上眼藥,矛頭直指威國公,故而——”
負霜無語的翻了個白眼,燕青其他方麵都還行,就是帝王通病擺脫不掉。
“就他?報效國家、為君分憂?嗬嗬,話說得這麽大也不怕閃著舌頭,崽賣爺田心不疼,他不把大燕送出去都算好的了,還指望他多在意大燕?看見那個蠢貨就不爽。”
野豬成精的傻逼玩意裝什麽乖兒子呢,前世賣國賣得最歡快的就是靖王和他母家了。
鎮北軍和威國公被江宜萱攪得兵敗身死,北齊大軍直擊大燕腹地,兵臨平陽城下的時候,燕青言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寧死不降,誰料燕景桓一意投降,在其母家的幫助下製住了燕青,隨後他親自打開城門,迎北齊鐵騎入城。
他母家是純純地看大燕打不過北齊,想向北齊賣好,所以才拋卻道義廉恥,隻求活命。
而他燕景桓呢?
都撿漏當上太子了,一國儲君啊,不思索如何富國強兵,不考慮如何在北齊鐵騎下保住家國黎民,反倒一直心疼彼時已嫁給男主的江宜萱,為男主仍然留有側室姬妾而鬱憤。
搞搞清楚,都什麽時候了,快亡國了啊喂!再搞搞清楚對象,那特麽是敵國準太子妃啊喂!輪得著他一個快國破家亡的儲君心疼?鹹吃蘿卜淡操心的大怨種。
北齊大軍兵臨城下,但平陽城能作為國都,必然是有其獨到之處的,此時它易守難攻的優勢就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燕青作為皇帝並不差勁,此時也顯露了願與大燕共存亡的骨氣,統帥有如此決心,也引得士氣大振,士兵和百姓都受到鼓舞,齊齊上陣,為守護家人而作戰。
北齊啃了兩個月都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士氣有所低落。
更麻煩的是打仗它是個燒錢的事兒,糧草輜重頂頂要緊,自古以來便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平陽城的地理位置距離北齊糧食產區太過遙遠,因此輜重常常受到延誤。
且北齊大軍一路燒殺劫掠,經過的地方寸草不生,想就地獲得糧草補給也沒辦法進行。
這種尷尬的局麵使得作為北齊主帥的楚定淮被動了起來,於是此時女主就站出來為夫分憂了,她寫了一封信給燕景桓。
她在信中慷慨陳詞,表示自己很珍惜燕景桓這個知己好友雲雲,勸他不要再負隅頑抗,最好主動投降,並承諾他投降後北齊不會對城裏的人怎麽樣,北齊大軍進城後不僅不殺他們,還會讓平陽百姓繼續安居樂業雲雲。
於是燕景桓就當真了,他真的就綁了燕青,然後開了城門。
他投降北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不讓江宜萱在知己和丈夫之間作難,也借此表達自己對女主的愛有傾盡天下、不求回報之意。
二則是為了不要再有無辜之人殞命,他說繼續死戰下去會死很多人,他不忍心見到百姓受苦,所以才忍辱負重,率先投降的。
就在女主被他感動,求了楚定淮,救下燕景桓之後,北齊鐵騎屠城了,整個平陽城,上至燕青這個皇帝,下到路邊的乞兒,無一幸存。
對此,江宜萱在燕景桓麵前哭了幾聲,說了幾句不得已之後,燕景桓就原諒她了。
殺父滅國之仇就這麽原諒了?不得已?燕景桓連這都信?
當時的楚定淮離間大燕朝廷與鎮北軍立了一功,滅了鎮北軍又是一大功,搞敗了他哥楚定源,還悄悄吞了周朝寶藏,率軍攻下大燕國都,重重buff疊一起,腰板子簡直比齊國皇帝還硬,他能有什麽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