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不見了?”寧哲略微歪頭,看向施雨柔的左手。
她的左手係著兩圈紅繩,紅繩上穿著4枚銅錢。
“按你說的,屍體不見後,你和你弟弟隨身帶著的銅錢也各自少了一枚,說的就是手上這個麽?”
“是的。”施雨柔走近前來,將潔白的手腕伸到寧哲麵前,好讓他看清楚紅繩上係著的銅錢的模樣。
正常的銅錢一般外圓內方,取天圓地方之意,也包含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意思,但施雨柔手腕上係著的4枚銅錢卻是恰恰相反的,4枚銅錢皆是外方內圓,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黃銅的金屬色。
“方便把繩子解下來讓我看看嗎?”寧哲問。
施雨柔輕輕搖頭:“抱歉,家父死前特意叮囑過,這串銅錢一定要隨身攜帶,絕不可以交給其他任何人,哪怕是家母也不行。”
“這樣啊……”寧哲擺擺手,示意她將手腕抬高些,好讓自己有角度觀察這4枚外方內圓的顛倒銅錢上的刻字。
銅錢兩麵都有字,一麵是【平安喜樂】,一麵是【萬事如意】,也不知道哪麵才是正麵。
“這串銅錢在我和弟弟記事起就一直貼身帶著了,原本是有5枚的,但是昨晚守靈之後就少了一枚。”施雨柔接著說道,向寧哲展示紅繩上空缺的一個結口。
消失的屍體,和少掉的一枚銅錢,這其中有什麽關係麽?
“伱父親還有說過別的什麽嗎?”寧哲將視線從她的手腕上移開,問道。
“沒有了。”施雨柔搖頭說:“家父說隻要在他死後把名單上的人請來,將他們帶到書房來告知遺囑,他們就知道該做什麽了。”
寧哲撓頭。
如果是於子千本人或是名單上的其他升格者在這裏也許真的已經懂了什麽,但寧哲知道的於子千的記憶內容十分有限,聽了季伯嚐的遺囑之後不能說恍然大悟吧,至少也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
他甚至連季伯嚐是誰都不知道。
還是從目前已知的信息開始捋吧……
首先,季伯嚐死後,他的屍體發生異動,半夜消失。
介於之前在碧水灣莊園時,特讓也曾附身操縱莊園內死者的屍體。在已知季伯嚐認識複數升格者,其本人也極大概率是一名升格者的情況下,寧哲可以合理地認為是季伯嚐所駕馭的鬼在他死後占據了他的屍體,宏觀展開成了一場詭異事件。
但這場詭異事件的危險程度似乎並沒有特讓那樣極端,季伯嚐的屍體發生異變時施雨柔與季雲英姐弟倆都在場,但兩人均成功存活。
“又也許是他們的存活是與那串隨身攜帶的銅錢有關……”寧哲心中補充了一段。
季伯嚐死前立下遺囑,讓子女按照名單邀請升格者前來參加他的葬禮,大概率便是知道自己死後,規則將會失控,故而邀請其他升格者來幫忙解決由他的死亡所引發的詭異事件。
升格者之間的關係十分鬆散,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或是什麽機構來管理,升格網絡隻是一些升格者們聚集起來偶爾交流的暗區論壇,而不是一個組織名稱。
故而升格網絡也不會像異世界冒險番劇那樣,往板塊上掛一個委托說xx地爆發xx詭異事件,誠邀升格者前去解決,委托報酬xxxx……這種事情在升格網絡上是不存在的。
每一名升格者都是無拘無束的獨行俠,換算成仙俠世界那就是一片沒有宗門,隻有散修的無主之地。
“是嗎?‘把人帶到書房,告知遺囑,他們就知道該做什麽了’……是這樣嗎?”
寧哲輕聲自語,環視四周,開始觀察這間書房的環境。
如施雨柔所說,這間書房依然保持著季伯嚐死前的樣貌,沒有半點變動,桌上筆墨紙硯陳列俱全,鎮紙下麵還壓著還半幅沒寫完的字,內容是: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
沒有下一句。
寧哲多看了兩眼,覺得這字寫得也就那樣,軟綿綿的筆觸跟腎虛了一樣,還沒古碑鎮裏15塊錢一幅幫人寫春聯的老頭抖擻有力,這就是雲州的大書法家?
可能這就是藝術吧,凡人不懂。接著往周圍看,靠牆的架子上林林總總擺著一些瓷器跟文玩擺件,淨瓶、茶寵、茶壺、龍血樹盆栽,還有幾塊掛在架子上的無事牌,四周的牆壁上貼著季伯嚐自己的字畫。
離書桌不遠處的原木茶幾上,擺開了全套的汝窯茶具,火力柔和的小炭爐上放著一個圓滾滾的陶製水壺,施雨柔挽了袖子坐在茶幾旁邊的藤椅上,正在用一根竹製茶針拆茶餅。
動作不怎麽嫻熟,看樣子不常給人泡茶。
寧哲走近前去瞅了瞅水壺下麵旺盛而穩定的爐火,輕聲道:“棗核炭?倒是講究……不過你在這煮茶,不算是動了你父親的東西嗎?”
他可是記得季伯嚐的遺囑是讓施雨柔姐弟倆將他常用的東西全都保持原樣的。
“客人來了要上茶款待,禮數是不能少的。”施雨柔的聲音很好聽,柔柔軟軟的讓人心曠神怡:“而且家父平常用的其實是另一款紫砂茶具,這套茶具是母親的,招待完客人另外收起來就是。”
“原來如此。”寧哲的視線從小炭爐上移開,掃過桌上的全套茶具,最終將視線停留在了那個布滿裂痕的茶壺上:“雖然知禮數是好事,不過七焗壺一般不會真拿來泡茶,這玩意是文玩。”
“咦?”施雨柔睜大了眼睛,隨後才反應過來自己匆忙間拿錯了茶壺。
她連忙把桌上這個布滿裂縫的壺收了起來,換上一個普通的瓷質壺,謙聲道:“真是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
寧哲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麽,彎下腰拿起了放在茶盤上的一隻蟾蜍。
這是一隻用黃石雕成的茶寵,拳頭大小的吞金蟾蜍,嘴巴裏麵含著一枚銅錢,和施雨柔手腕上的銅錢一樣是外方內圓的,背上的鼓包手感溫潤,養了很多年了。
寧哲將吞金蟾蜍放回原位,繼續觀察書房裏的環境。
除了剛才被施雨柔收起來的那個壺以外,放文玩的架子上還擺著幾個其他的茶壺,小口大肚,布滿裂痕。
“看得出來季伯嚐生前很喜歡附庸風雅,隻可惜盡學了些糟粕。”寧哲輕歎一口氣,對季伯嚐此人的性格多少有了些了解。
這些布滿裂痕的茶壺是一種特殊的文玩,源於古時的補壺匠。
那時的瓷器還比較金貴,不小心摔裂了也舍不得丟,而是會送到瓷器師傅那兒修修補補接著用,師傅會將裂開的瓷器重新拚接好,用拘碗釘咬合裂縫,就算是能接著用了。
補壺本隻是門糊口的手藝活,但古時候的達官顯貴不知道是不是吃飽了撐的,覺得修補後的茶壺比起完整的反而別有一番殘缺的美感,居然開始故意摔碎名貴的茶壺,修補之後擺來賞玩。
這個補壺的過程就稱作‘焗’。
發展到後來,焗壺甚至都整出了行業規範和標準產業鏈,因為手動摔壺裂開的方向和裂痕走勢都不可控,影響美觀,進而有了往茶壺裏裝滿幹黃豆然後倒上水捆好,等泡發一夜後的黃豆將壺漲裂的標準流程。被黃豆漲裂的茶壺,裂得均勻美觀,修補好後的觀賞性也更高。
在此基礎上,還有人會將已經漲裂修補過一次的茶壺重新放入黃豆再次漲裂,再重新修補。
裂了補,補了裂,如此反複七次,就是這架子上擺著的名為‘七焗壺’的文玩。
寧哲的評價是這幫人還是吃太飽了。
數了數,擺在架子上的七焗壺不多不少,正好5個,而在這5個壺的中央c位上,則擺放著一尊小小的雕像,隱隱成眾星捧月之勢。
雕像由黃石雕成,是一個盤坐著的孩童,看上去五六歲的樣子,天庭飽滿,臉蛋圓潤,耳垂厚實有肉,一副吉祥的長相,一身富貴的穿著。
“這是家父生前最喜歡的神像。”施雨柔從茶幾前站起身,來到寧哲的身邊介紹道。
“神像?”寧哲輕嘶一口氣:“這小孩是什麽神。”
這個盤坐著的孩童雕像屁股下麵並沒有坐著蓮台之類的東西,很顯然不是佛像或是佛教的童子像,寧哲印象裏其他宗教,也少有符合這個形象的神。
施雨柔想了想,答道:“以前聽父親說過,這是——財神。”
(本章完)
她的左手係著兩圈紅繩,紅繩上穿著4枚銅錢。
“按你說的,屍體不見後,你和你弟弟隨身帶著的銅錢也各自少了一枚,說的就是手上這個麽?”
“是的。”施雨柔走近前來,將潔白的手腕伸到寧哲麵前,好讓他看清楚紅繩上係著的銅錢的模樣。
正常的銅錢一般外圓內方,取天圓地方之意,也包含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意思,但施雨柔手腕上係著的4枚銅錢卻是恰恰相反的,4枚銅錢皆是外方內圓,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黃銅的金屬色。
“方便把繩子解下來讓我看看嗎?”寧哲問。
施雨柔輕輕搖頭:“抱歉,家父死前特意叮囑過,這串銅錢一定要隨身攜帶,絕不可以交給其他任何人,哪怕是家母也不行。”
“這樣啊……”寧哲擺擺手,示意她將手腕抬高些,好讓自己有角度觀察這4枚外方內圓的顛倒銅錢上的刻字。
銅錢兩麵都有字,一麵是【平安喜樂】,一麵是【萬事如意】,也不知道哪麵才是正麵。
“這串銅錢在我和弟弟記事起就一直貼身帶著了,原本是有5枚的,但是昨晚守靈之後就少了一枚。”施雨柔接著說道,向寧哲展示紅繩上空缺的一個結口。
消失的屍體,和少掉的一枚銅錢,這其中有什麽關係麽?
“伱父親還有說過別的什麽嗎?”寧哲將視線從她的手腕上移開,問道。
“沒有了。”施雨柔搖頭說:“家父說隻要在他死後把名單上的人請來,將他們帶到書房來告知遺囑,他們就知道該做什麽了。”
寧哲撓頭。
如果是於子千本人或是名單上的其他升格者在這裏也許真的已經懂了什麽,但寧哲知道的於子千的記憶內容十分有限,聽了季伯嚐的遺囑之後不能說恍然大悟吧,至少也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
他甚至連季伯嚐是誰都不知道。
還是從目前已知的信息開始捋吧……
首先,季伯嚐死後,他的屍體發生異動,半夜消失。
介於之前在碧水灣莊園時,特讓也曾附身操縱莊園內死者的屍體。在已知季伯嚐認識複數升格者,其本人也極大概率是一名升格者的情況下,寧哲可以合理地認為是季伯嚐所駕馭的鬼在他死後占據了他的屍體,宏觀展開成了一場詭異事件。
但這場詭異事件的危險程度似乎並沒有特讓那樣極端,季伯嚐的屍體發生異變時施雨柔與季雲英姐弟倆都在場,但兩人均成功存活。
“又也許是他們的存活是與那串隨身攜帶的銅錢有關……”寧哲心中補充了一段。
季伯嚐死前立下遺囑,讓子女按照名單邀請升格者前來參加他的葬禮,大概率便是知道自己死後,規則將會失控,故而邀請其他升格者來幫忙解決由他的死亡所引發的詭異事件。
升格者之間的關係十分鬆散,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或是什麽機構來管理,升格網絡隻是一些升格者們聚集起來偶爾交流的暗區論壇,而不是一個組織名稱。
故而升格網絡也不會像異世界冒險番劇那樣,往板塊上掛一個委托說xx地爆發xx詭異事件,誠邀升格者前去解決,委托報酬xxxx……這種事情在升格網絡上是不存在的。
每一名升格者都是無拘無束的獨行俠,換算成仙俠世界那就是一片沒有宗門,隻有散修的無主之地。
“是嗎?‘把人帶到書房,告知遺囑,他們就知道該做什麽了’……是這樣嗎?”
寧哲輕聲自語,環視四周,開始觀察這間書房的環境。
如施雨柔所說,這間書房依然保持著季伯嚐死前的樣貌,沒有半點變動,桌上筆墨紙硯陳列俱全,鎮紙下麵還壓著還半幅沒寫完的字,內容是: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
沒有下一句。
寧哲多看了兩眼,覺得這字寫得也就那樣,軟綿綿的筆觸跟腎虛了一樣,還沒古碑鎮裏15塊錢一幅幫人寫春聯的老頭抖擻有力,這就是雲州的大書法家?
可能這就是藝術吧,凡人不懂。接著往周圍看,靠牆的架子上林林總總擺著一些瓷器跟文玩擺件,淨瓶、茶寵、茶壺、龍血樹盆栽,還有幾塊掛在架子上的無事牌,四周的牆壁上貼著季伯嚐自己的字畫。
離書桌不遠處的原木茶幾上,擺開了全套的汝窯茶具,火力柔和的小炭爐上放著一個圓滾滾的陶製水壺,施雨柔挽了袖子坐在茶幾旁邊的藤椅上,正在用一根竹製茶針拆茶餅。
動作不怎麽嫻熟,看樣子不常給人泡茶。
寧哲走近前去瞅了瞅水壺下麵旺盛而穩定的爐火,輕聲道:“棗核炭?倒是講究……不過你在這煮茶,不算是動了你父親的東西嗎?”
他可是記得季伯嚐的遺囑是讓施雨柔姐弟倆將他常用的東西全都保持原樣的。
“客人來了要上茶款待,禮數是不能少的。”施雨柔的聲音很好聽,柔柔軟軟的讓人心曠神怡:“而且家父平常用的其實是另一款紫砂茶具,這套茶具是母親的,招待完客人另外收起來就是。”
“原來如此。”寧哲的視線從小炭爐上移開,掃過桌上的全套茶具,最終將視線停留在了那個布滿裂痕的茶壺上:“雖然知禮數是好事,不過七焗壺一般不會真拿來泡茶,這玩意是文玩。”
“咦?”施雨柔睜大了眼睛,隨後才反應過來自己匆忙間拿錯了茶壺。
她連忙把桌上這個布滿裂縫的壺收了起來,換上一個普通的瓷質壺,謙聲道:“真是不好意思,讓你見笑了……”
寧哲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麽,彎下腰拿起了放在茶盤上的一隻蟾蜍。
這是一隻用黃石雕成的茶寵,拳頭大小的吞金蟾蜍,嘴巴裏麵含著一枚銅錢,和施雨柔手腕上的銅錢一樣是外方內圓的,背上的鼓包手感溫潤,養了很多年了。
寧哲將吞金蟾蜍放回原位,繼續觀察書房裏的環境。
除了剛才被施雨柔收起來的那個壺以外,放文玩的架子上還擺著幾個其他的茶壺,小口大肚,布滿裂痕。
“看得出來季伯嚐生前很喜歡附庸風雅,隻可惜盡學了些糟粕。”寧哲輕歎一口氣,對季伯嚐此人的性格多少有了些了解。
這些布滿裂痕的茶壺是一種特殊的文玩,源於古時的補壺匠。
那時的瓷器還比較金貴,不小心摔裂了也舍不得丟,而是會送到瓷器師傅那兒修修補補接著用,師傅會將裂開的瓷器重新拚接好,用拘碗釘咬合裂縫,就算是能接著用了。
補壺本隻是門糊口的手藝活,但古時候的達官顯貴不知道是不是吃飽了撐的,覺得修補後的茶壺比起完整的反而別有一番殘缺的美感,居然開始故意摔碎名貴的茶壺,修補之後擺來賞玩。
這個補壺的過程就稱作‘焗’。
發展到後來,焗壺甚至都整出了行業規範和標準產業鏈,因為手動摔壺裂開的方向和裂痕走勢都不可控,影響美觀,進而有了往茶壺裏裝滿幹黃豆然後倒上水捆好,等泡發一夜後的黃豆將壺漲裂的標準流程。被黃豆漲裂的茶壺,裂得均勻美觀,修補好後的觀賞性也更高。
在此基礎上,還有人會將已經漲裂修補過一次的茶壺重新放入黃豆再次漲裂,再重新修補。
裂了補,補了裂,如此反複七次,就是這架子上擺著的名為‘七焗壺’的文玩。
寧哲的評價是這幫人還是吃太飽了。
數了數,擺在架子上的七焗壺不多不少,正好5個,而在這5個壺的中央c位上,則擺放著一尊小小的雕像,隱隱成眾星捧月之勢。
雕像由黃石雕成,是一個盤坐著的孩童,看上去五六歲的樣子,天庭飽滿,臉蛋圓潤,耳垂厚實有肉,一副吉祥的長相,一身富貴的穿著。
“這是家父生前最喜歡的神像。”施雨柔從茶幾前站起身,來到寧哲的身邊介紹道。
“神像?”寧哲輕嘶一口氣:“這小孩是什麽神。”
這個盤坐著的孩童雕像屁股下麵並沒有坐著蓮台之類的東西,很顯然不是佛像或是佛教的童子像,寧哲印象裏其他宗教,也少有符合這個形象的神。
施雨柔想了想,答道:“以前聽父親說過,這是——財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