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不能沉迷溫柔鄉,朕授張擇端密詣


    趙吉在與華國靖恭夫人李春蘭的深入接觸過程中,


    他看到這位膚白貌美的李氏,


    雖然才十八九歲,


    但是,她心機深沉.


    李春蘭為了逢迎朕,可謂是百依百順的同時;


    她還會使一些小聰明,故作欲拒還迎、欲迎還拒之勢……


    特別是李春蘭那雙水汪汪的眼睛,好似會說話一樣。


    他望眼欲穿地深情看著趙官家,讓趙吉欲罷不能……


    趙吉麵對這隻好似會勾人心魂的狐媚,還能如何呢?!


    …………


    這一夜,穿越者趙吉以大宋皇帝的尊貴身份


    …………


    即便如此,


    趙吉心中依然有一杆稱;


    朕是教過她了;


    但是,朕絕對不會讓這位愛慕權力地位的李氏,想以朕今夜之施教,而挾寵橫行於後宮。


    李春蘭的華國靖恭夫人封號,也算是到頭了。


    朕日後還是少見這個狐媚般的李春蘭吧!


    …………


    翌日清晨,


    趙吉輕聲走下了龍榻,他看到榻上的美人,還在沉睡著。


    他環視著寢宮內的奢華裝飾,輕歎一聲。


    “唉!”


    趙吉思忖著:


    若按史書上的記載,金軍滅掉了北宋後,宋徽宗的很多女人,都被擄去金國,送到了官辦的妓~館“洗衣院”了……


    當然,像宋徽宗的皇後和幾個姿色略差的嬪妃,金國皇帝“開恩”,把她們留在宋徽宗的身邊。


    趙吉知道,自己麵前,躺在龍榻之上,這名衣衫不整的華國靖恭夫人李春蘭,若按史書上的記載,並沒有被金軍擄去金國,而是送給了他們扶立起來的大楚皇帝張邦昌了。


    這李春蘭,因其姿色出眾,據史書上的記載,她還深受老賊張邦昌的寵愛。


    曆史上的張邦昌,居然大逆不道地立李春蘭,為大楚國的皇後……


    雖然,穿越者趙吉來到這個世界後,借著招安反賊方臘之際,


    派張邦昌、劉豫和劉麟父子出使賊營,


    迫使他們這些軟骨頭的奸臣,為了保命而提前背叛了朝廷,朕又趁機射殺了他們三人。


    令這世上再無以後的偽楚皇帝張邦昌和偽齊皇帝劉豫了。


    但是,宋金開戰後,若朕的大宋官軍打不過如狼似虎的金軍,


    那麽,金軍再扶植其他軟骨頭的大宋朝臣為帝,結果也是大同小異的。


    朕的江山、朕的美人、朕的一切,若曆史上的靖康之恥還會發生,那麽朕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也都將不複存在了。


    思至此處,趙吉不再留戀溫柔鄉,他穿上衣服,推開房門,邁步而出。


    等候在門口的那幾個哈欠連天的小宦官和宮女,萬萬沒有到趙官家起得這麽早。


    他們立即跪拜見禮,自責自己侍候不周……


    趙吉道:“爾等隨朕,起駕文德殿。”


    皇城內的文德殿在大慶殿的西側,這裏是皇帝主要政務活動的場所。


    大慶殿和文德殿,也是舉行大典的殿堂。


    趙吉進入文德殿,坐在龍椅之上,對內侍宦官道:


    “宣圖畫院翰林待詔張擇端,入文德殿見朕。”


    趙吉下完旨意後,借著大宋著名的畫家張擇端還沒有到來之際,他繼續批閱著昨夜沒有批完的奏折……


    ……


    負責傳旨的幾個宦官騎上快馬,來到京城內張擇端的宅院大門前,急扣門環……


    此時,摟著小妾正在睡夢中的張擇端,被了院外的叫門聲,給驚醒了……


    他急忙起身,披上衣服,告別同樣被剛剛驚醒、不知所措的嬌美小妾。


    今年三十六歲的張擇端,急步出門,來到院中察看……


    仆人通報道:“扣門者乃是宮中的宦官,說是要入院傳聖旨的……


    張擇端對仆人道:“速速開門。”


    ……


    張擇端跪接聖旨,聽著傳旨宦官念道:


    “宣圖畫院翰林待詔張擇端,入文德殿麵聖……”


    張擇端心中疑惑:此時,天色才蒙蒙亮,這麽早,趙官家急招微臣入宮,不知有何要事呢?


    ……


    半個時辰過後,張擇端跪在空曠的文德大殿中,他叩首見禮道:


    “微臣張擇端叩拜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吉看著張擇端如此卑躬屈膝地向他叩拜,他心中暗歎:


    這可是曆史中的著名繪畫大師張擇端啊!


    朕坐在皇帝寶座之上,任憑什麽樣的著名大師見到朕,也必須要叩拜的。這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趙吉放下批完的最後一本奏折,微微一笑,道:


    “張愛卿免禮平身。”


    “微臣擇端,謝主隆恩。”張擇端謝恩後,站起身來,小心謹慎,低頭不敢仰望天顏。


    趙吉先是跟張擇端拉起了家常,問道:“正道,貴庚幾何?”


    張擇端聽到趙官家居然如此親切地叫他的字,他受寵若驚地回答道:


    “微臣擇端,虛度三十六個春秋。”


    趙吉一聽張擇端今年三十六歲了。


    雖然,穿越者趙吉沒記住張擇端的生卒年,


    但是,他卻記住這位曆史上著名的大畫家去逝時的年齡,正好是六十歲。


    那麽,今年是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張擇端今年三十六歲了,可以推算出他是在公元1085年出生的。


    大畫家張擇端還能活二十四年。


    穿越者趙吉想讓張擇端發揮其特長,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趙吉微微一笑,說道:


    “朕知張愛卿原本是琅琊東武縣人,自幼好學,擅長繪畫。


    張愛卿成年後,遊學於汴京,遍訪繪畫名師,終於學有所成,畫出了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


    故此,朕在宣和初年,得到張愛卿所畫的《清明上河圖》,命人徐徐展開那巨幅畫卷。


    朕觀看後,愛不釋手,歎為觀止!


    《清明上河圖》此等巨幅畫卷,向世人展示了我大宋京城開封的盛世繁華!


    朕覽之,甚喜也!


    當即,朕在《清明上河圖》的卷首,禦筆親題五簽,並加蓋雙龍小印。


    命人將此畫,收入禦府中。


    張愛卿也憑《清明上河圖》此等曠世巨幅畫卷,為朕所知,被朕詔入翰林圖畫院,任翰林待詔,專工界畫宮室。”


    張擇端聽到趙官家如此誇讚《清明上河圖》,他誠惶誠恐,叩首再拜道:


    “微臣擇端何德何能?


    隻是擅長作畫而已。


    承蒙陛下誇讚,


    微臣感激涕零。


    微臣擇端供職翰林圖畫院,定當再接再厲,作出新畫,以報陛下洪恩!”


    趙吉點了下頭,憑著自己腦海裏原主宋徽宗留下的記憶,他說道:


    “張愛卿在供職翰林圖畫院後,亦有大作問世。


    前年端午節,朕帶領近臣,在金明池岸邊觀水戰、看賽龍舟時,也帶上了張愛卿。


    張愛卿當場作畫一幅,名為《金明池爭標圖》,畫出了朕觀水戰、看賽龍舟爭標時的熱鬧場麵。


    朕甚是喜歡《金明池爭標圖》這幅畫作。”


    張擇端再次謝恩……


    “唉!”趙吉突然話鋒一轉,長歎一聲,說道:


    “張愛卿精於作畫,然則愛卿之大才,若用於利國利民之事,則更為完美!”


    張擇端是一個聰明人,他聽著趙官家先是褒獎讚揚他,如今趙官家卻話鋒一轉,這是對他有所點撥啊!


    “撲通”一聲,張擇端再次跪下,恐慌道:


    “微臣擇端,誓死效忠陛下。


    微臣擇端不才,卻願做利國利民之事!”


    趙吉看著氣氛已經烘托到位,他高聲道:


    “如此甚好!”


    ……


    方才,趙吉與張擇端看似嘮家常般的談話時,觀察其言行,再結合他所知道的曆史知識;


    趙吉看出:張擇端絕對是一個忠於大宋有良知的愛國大畫家。


    據趙吉所知的曆史知識,對於張擇端的身世,史書上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千百年來一直是個難解之謎。


    有關《清明上河圖》及作者的資料隻有85個字的信息,這些信息就是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這幅長畫後麵張著所題的第一個跋文。


    那跋文共計85個字: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


    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


    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


    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


    《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


    ……


    而在趙吉所學的曆史知識中,隻是看到了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在靖康之變中被金軍擄走了;


    他並未看到過大畫家張擇端被金軍俘虜,也沒有看到張擇端投敵變節的任何記載。


    反而,在靖康之變以後,張擇端還畫有《西湖爭標圖》傳世,證明他去過南宋的杭州西湖。隻是此畫後來失佚。


    這就可以證明,張擇端在靖康之變中沒有被金軍擄走,他也沒有投敵,而極有可能是南渡了。


    故此,趙吉是相信張擇端所言‘要誓死效忠,願做利國利民之事’的!


    趙吉把張擇端叫到近前,屏退大殿中侍候的幾位內侍宦官,他對張擇端說道:


    “當今,天下大勢,金國崛起。


    金軍攻下了遼國半壁江山,


    朕看遼國必將被金國所滅。


    故此,我大宋應該早做準備。


    今日,使臣李若水領朕的旨意,將要出使遼國。


    使遼團中,還缺少一位副使。


    朕想派出一位擅長繪畫之人,去當那出使遼國的副使。


    順便讓其在出使遼國的沿途,畫下遼國的山川河流、關隘城防圖,以備日後朕的大宋官軍所用。


    朕不知張愛卿敢不敢領此密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我成了趙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讀史明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讀史明智並收藏北宋:我成了趙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