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羌人俘虜,大多數是貴族,或者是部落中的利益者。
王玄根本沒打算叫他們登記注冊,而是等到道路修繕完成後,就用他們來修一座新的長安城。
如果羌人俘虜不夠,匈奴那邊也可以提供。
……
而黃河幾字灣以內的一些並州郡縣,見到王玄派兵而來,紛紛開城投降。
河套地區這一帶的匈奴人,立刻投降,希望能給他們一塊放牧的地方。
對於這樣的要求,王玄是不同意的,他需要的是真正成為自己的治下百姓。而這些匈奴人的首領,則是希望在自己的庇護下,他們依舊是一個獨立的勢力。
這些匈奴本來是投靠大漢的南匈奴部族,但也是相對獨立的一個政體。
可以說他們現在是極其弱小的部族,經常被強大起來的鮮卑族欺負。
欺負了就欺負了唄!這對高層貴族而言,隻是損失了一點利益,而他們就會將這些損失強加在底層民眾身上。
比如滿清後期被各種洋人欺負,結果統治者將他們的損失全部附加在基層民眾身上。人家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至於底層牛馬,又與這些人何幹。
同樣的道理,放在哪裏都適用。
而王玄絕不允許自己治下有這樣的存在,所以他隻有一個指示,那就是將匈奴貴族和反抗之人全部拉來做勞力,然後再收編這些過著豬狗不如生活的底層匈奴百姓。
想必他們會比高原上的羌族更加好統治,畢竟南匈奴已經深受漢文化影響好幾百年了。
“主公好消息,北邊張繡將軍和文聘將軍那便傳來了好消息。”
王玄打開下人遞過來的書信,越看上麵的內容,嘴角無法壓製。
生活在黃河以內,也就是黃河幾子彎內的匈奴人口有將近10萬人。去除那些反抗的俘虜和貴族,還有7萬多人願意恢複投降。
涼州的羌人已經被平定,北部的匈奴被解決。
隻要守住潼關和武關,整個關中地區就十分的安全了。
至於說更加以北的鮮卑,在這片地界,他可不僅有自己一個敵人,還有曹操的存在。
再加上以黃河為防禦,生活在草原上的鮮卑想要打過來其實沒有那麽容易。
看完張繡和文聘傳來的消息,王玄笑著說道:
“關中地區無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涼州的羌族和北部的匈奴,這兩個禍患終於解決了。
近憂已經被解決了,王玄又擔心起派往西域的商隊。
自從漢安帝召回都護、屯田官和戍卒,再次封閉玉門關,意味著放棄了西域都護府。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西域都護府與中原沒有聯係了。
他王玄之所以派出這支商隊,不僅僅是為了打通絲綢之路,而且還是為了再次收服西域都護府做準備。
帶著王玄的擔憂,我們將目光移到玉門關。
一群幾百人的駝隊,在玉門關稍作休息之後再次出發了。
“李兄到玉門關再往前走就已經算是進入西域了,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小心。”
“張兄你還是太膽小了,我們主公兵精將廣,錢糧無數。小小的西域諸國,他們要是敢動一下,我們就等著主公派大軍而來吧!”
這兩人正是這支駝隊的領隊,是從益州學宮出來的,妥妥的算是王玄的死忠。好歹來說王玄是益州學宮名義上麵的院長,他們私下裏以學生自居,還得叫王玄一聲院長。
出了玉門關之後,要是沒有熟悉的人帶路,那就是真的一抹黑了。
所以他們找了一個經常來往西域的玉門關之人作為向導。
“二位大人,我們繼續往西行走兩三日,就能到達樓蘭國了。”
……
畫麵一轉。
“來人去給我拿一張有關西域都護府的地圖。”
王玄吩咐完之後,下人很快便將地圖拿來了。
打開地圖後,王玄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心中想著。
出了玉門關,第一個所遇到的西域諸國便是樓蘭國,他們的位置應該就是後世的羅布泊。
這裏應該並不是後世的死亡之地,恰恰相反,這裏應該牧草鮮美湖泊清澈。
到時候一定要將這個地方保護起來,進行一定的科學方麵的管理,讓它不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當中。
他可就是為了純純的想保護羅布泊,可並不是因為什麽樓蘭出美女啊!
哎!
精絕國?
精絕古城?
也不知道他們的精絕女王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麽漂亮?
要不然我就真的不客氣了。
……
就在王玄胡思亂想的時候,他派到江東完任務的錦衣衛,現在已經搞起事情來了。
“聽說了嗎?吳候過幾天要去徐家大小姐了。”
“我當然聽說了,許家大小姐可是我們這裏最有名的才女。”
“你們兩人的消息,這也太落後了吧。吳候因為徐小姐更加的美麗漂亮,所以他打算將自己的正妻降為側室,讓徐小姐成為正妻。”
又有另外一人十分不屑的說道:
“你們三人的這消息也太沒有意思了,我知道一個更加勁爆的。
吳候孫策被刺殺身亡之後,留下了遺孀“大喬”。可是現在的吳候不是個東西啊,竟竟然著深夜跑進了自己寡嫂的房間。
由於深夜時分由燈昏黃,而大喬便將其看作他已死的丈夫來找他了。”
“我不相信你這分明就是謠言啊!有人怎麽能會將自己的丈夫和小叔子看錯。”
麵對有人質疑,此人再次開口說道:
“怎麽不可能。
午夜時分在那昏黃的燭光下,人是最疲乏的時候,分不清楚伯符和仲謀也很正常啊。”
“不可能,孫策高大威猛,而孫權身長腿短像柯基,有人怎麽可能會伯仲不分呢。”
從這兩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應該就是王玄派來的錦衣衛,要不然怎麽可能會蹦出一些新鮮的詞語。
至於另外兩人,一看就是本地的吃瓜群眾。
像這樣的傳言在江東的很多地方都發生著。百姓對吃瓜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要不了多長時間,整個江東都有可能知道伯仲不分的故事了。
王玄根本沒打算叫他們登記注冊,而是等到道路修繕完成後,就用他們來修一座新的長安城。
如果羌人俘虜不夠,匈奴那邊也可以提供。
……
而黃河幾字灣以內的一些並州郡縣,見到王玄派兵而來,紛紛開城投降。
河套地區這一帶的匈奴人,立刻投降,希望能給他們一塊放牧的地方。
對於這樣的要求,王玄是不同意的,他需要的是真正成為自己的治下百姓。而這些匈奴人的首領,則是希望在自己的庇護下,他們依舊是一個獨立的勢力。
這些匈奴本來是投靠大漢的南匈奴部族,但也是相對獨立的一個政體。
可以說他們現在是極其弱小的部族,經常被強大起來的鮮卑族欺負。
欺負了就欺負了唄!這對高層貴族而言,隻是損失了一點利益,而他們就會將這些損失強加在底層民眾身上。
比如滿清後期被各種洋人欺負,結果統治者將他們的損失全部附加在基層民眾身上。人家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至於底層牛馬,又與這些人何幹。
同樣的道理,放在哪裏都適用。
而王玄絕不允許自己治下有這樣的存在,所以他隻有一個指示,那就是將匈奴貴族和反抗之人全部拉來做勞力,然後再收編這些過著豬狗不如生活的底層匈奴百姓。
想必他們會比高原上的羌族更加好統治,畢竟南匈奴已經深受漢文化影響好幾百年了。
“主公好消息,北邊張繡將軍和文聘將軍那便傳來了好消息。”
王玄打開下人遞過來的書信,越看上麵的內容,嘴角無法壓製。
生活在黃河以內,也就是黃河幾子彎內的匈奴人口有將近10萬人。去除那些反抗的俘虜和貴族,還有7萬多人願意恢複投降。
涼州的羌人已經被平定,北部的匈奴被解決。
隻要守住潼關和武關,整個關中地區就十分的安全了。
至於說更加以北的鮮卑,在這片地界,他可不僅有自己一個敵人,還有曹操的存在。
再加上以黃河為防禦,生活在草原上的鮮卑想要打過來其實沒有那麽容易。
看完張繡和文聘傳來的消息,王玄笑著說道:
“關中地區無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涼州的羌族和北部的匈奴,這兩個禍患終於解決了。
近憂已經被解決了,王玄又擔心起派往西域的商隊。
自從漢安帝召回都護、屯田官和戍卒,再次封閉玉門關,意味著放棄了西域都護府。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西域都護府與中原沒有聯係了。
他王玄之所以派出這支商隊,不僅僅是為了打通絲綢之路,而且還是為了再次收服西域都護府做準備。
帶著王玄的擔憂,我們將目光移到玉門關。
一群幾百人的駝隊,在玉門關稍作休息之後再次出發了。
“李兄到玉門關再往前走就已經算是進入西域了,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小心。”
“張兄你還是太膽小了,我們主公兵精將廣,錢糧無數。小小的西域諸國,他們要是敢動一下,我們就等著主公派大軍而來吧!”
這兩人正是這支駝隊的領隊,是從益州學宮出來的,妥妥的算是王玄的死忠。好歹來說王玄是益州學宮名義上麵的院長,他們私下裏以學生自居,還得叫王玄一聲院長。
出了玉門關之後,要是沒有熟悉的人帶路,那就是真的一抹黑了。
所以他們找了一個經常來往西域的玉門關之人作為向導。
“二位大人,我們繼續往西行走兩三日,就能到達樓蘭國了。”
……
畫麵一轉。
“來人去給我拿一張有關西域都護府的地圖。”
王玄吩咐完之後,下人很快便將地圖拿來了。
打開地圖後,王玄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心中想著。
出了玉門關,第一個所遇到的西域諸國便是樓蘭國,他們的位置應該就是後世的羅布泊。
這裏應該並不是後世的死亡之地,恰恰相反,這裏應該牧草鮮美湖泊清澈。
到時候一定要將這個地方保護起來,進行一定的科學方麵的管理,讓它不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當中。
他可就是為了純純的想保護羅布泊,可並不是因為什麽樓蘭出美女啊!
哎!
精絕國?
精絕古城?
也不知道他們的精絕女王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麽漂亮?
要不然我就真的不客氣了。
……
就在王玄胡思亂想的時候,他派到江東完任務的錦衣衛,現在已經搞起事情來了。
“聽說了嗎?吳候過幾天要去徐家大小姐了。”
“我當然聽說了,許家大小姐可是我們這裏最有名的才女。”
“你們兩人的消息,這也太落後了吧。吳候因為徐小姐更加的美麗漂亮,所以他打算將自己的正妻降為側室,讓徐小姐成為正妻。”
又有另外一人十分不屑的說道:
“你們三人的這消息也太沒有意思了,我知道一個更加勁爆的。
吳候孫策被刺殺身亡之後,留下了遺孀“大喬”。可是現在的吳候不是個東西啊,竟竟然著深夜跑進了自己寡嫂的房間。
由於深夜時分由燈昏黃,而大喬便將其看作他已死的丈夫來找他了。”
“我不相信你這分明就是謠言啊!有人怎麽能會將自己的丈夫和小叔子看錯。”
麵對有人質疑,此人再次開口說道:
“怎麽不可能。
午夜時分在那昏黃的燭光下,人是最疲乏的時候,分不清楚伯符和仲謀也很正常啊。”
“不可能,孫策高大威猛,而孫權身長腿短像柯基,有人怎麽可能會伯仲不分呢。”
從這兩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應該就是王玄派來的錦衣衛,要不然怎麽可能會蹦出一些新鮮的詞語。
至於另外兩人,一看就是本地的吃瓜群眾。
像這樣的傳言在江東的很多地方都發生著。百姓對吃瓜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要不了多長時間,整個江東都有可能知道伯仲不分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