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亂世流民19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時修整的這個城鎮不大,時萋進了城後先去買了身男子成衣回去。
牛大嬸知道她的打算,不由得可惜之前當掉的那些衣物。
說不準有時萋能穿得上的。
時萋扯了扯嘴角。
現如今她已經不是剛來的時候了,什麽舊衣服,死人衣服都扒。
生活條件上去了,就不想過低質量的日子。
她現在有錢,隻穿新衣服。
牛大嬸拿著選好的成衣左右打量:“這成衣還是不如量身做出來的合身,再扯塊布,路上左右無事,我給你縫上兩身。”
時萋點頭,掏了銀錢又扯了些布料。
出了布莊後,二人便找了家客棧歇腳,順便吃點熱乎的湯湯水水。
中午在馬車上,兩人隻吃了些糕點墊肚子,雖軟糯香甜,但不如飯菜吃了舒坦。
至於幹糧餅子,牛大嬸想準備來著,隻是被她拒絕了。
第二天一早。
時萋對著鏡子鼓搗了半個時辰,等捆好了發髻轉頭時。
牛大嬸眼睛瞪的溜圓:“可真看不出來原本的模樣了。”
時萋笑了笑,對著鏡子又打量了一番。
也就是現在年紀小,再化化妝換了衣服和發型。
確實看不大出來。
“牛大嬸,往後我就要叫牛十七了,之後咱們以母子相稱,我是你的兒子。”
牛大嬸愣了愣。
時萋還以為這話刺激到了她。
“那也不該跟我姓啊!我夫家姓曲。”提起夫家,她都覺得有些遙遠了,這些年一直在孩子堆裏忙碌,慢慢的就淡忘了那些傷痛。
時萋……
她想差了。
“沒關係,就說咱們是從牛家村出來的,一個村都姓牛……”
牛大嬸:“行吧。”
出了縣城後,兩人又雇了個馬車往東去。
雖然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但大致的方向是帝城附近。
在達稽山采到的羅布麻,她除了最開始出手了一批給自己的銀錢找了出處後。
其餘的都存了起來。
後麵幾年在那塊地界附近,也都能有所收獲。
羅布麻的生命力強,也較容易繁殖。
沒有出手並不是囤積居奇。
隻因為興陽州離帝城遠,那邊的收購價格甚低。
當然這個低是對於帝城的售價來對比。
隨著現在一路靠近帝城,連續幾個大城藥商給的收購價,比興陽州翻了三倍都不止。
她每個地方都零散賣掉一些。
少量多次的出售,單次的銀錢沒有多到引人注意。
走走停停兩有餘。
因漫無目的,也不著急走。
每日到了傍晚,時萋便就近
武方縣停住了腳步。
此地與帝城有千餘裏。
已經不算遠了。
一路上不斷有帝城的消息傳出來。
比如皇帝病了!
其實也不算是病了,時萋猜測還是吃那些亂七八糟丹藥吃的。
現在的皇帝與他爹一樣。
迷戀長生不老之道。
大約是上一任皇帝活的足夠久,是曆任皇帝中最長壽的一個。
似乎也佐證了丹丸確有奇效。
後上位的這個雖然不是長子,卻也已近不惑之年。
如今又在位五六年了,四十多歲死的皇帝一大把,可不是要惜命了。
去年吃了什麽大力丸,效果極佳。
據說一夜能禦三妃。
隻是到了年後便不成了,人身體的精氣就那麽多,能透支的都提前用完了,身體豈會不虧損。
遊方道士之後再配的藥,即便加大了催發生命力的藥也沒有起色。
皇帝的身體已經沒有可透支的額度了。
醒悟自己上當受騙,這才叫殺了道士。
道士被砍了後,皇帝的身體也快速衰敗。
如今的帝城人心惶惶,不知皇帝還能熬過幾時。
新一輪的奪權又開始了。
從五日前聽說皇帝病重的流言,時萋便快速把自己儲物格裏最後一點羅布麻全部出掉。
果然,原來搶手貴重的長壽聖藥羅布麻,價格是一跌再跌。
好在時萋已經全部換成了銀錢。
時萋猜測,關於皇帝身體情況和皇城混亂局麵這些話能傳的人盡皆知。
就連離京千餘裏的百姓都能聽說。
必是有心之人故意散播的消息。
目前周國看似統一,實際上有多方勢力混跡其中。
現在一直有對周朝不利的消息傳出,極有可能是某一方打算揭竿而起,爭奪政權了。
現下不僅邊界線有敵軍,國內各地起義頻頻,不少地方也是天災人禍不斷,到處都不太平。
如今帝城的這些事一傳出來,周邊少不了要亂起來。
兩人幹脆停下腳步,留在了武方縣。
武方縣過得相對富裕,百姓身上也沒有那麽繁重的賦稅壓著。
時萋買了間臨街的鋪子,打算做老本行,開家醫館。
牛大嬸舉雙手支持。
她在慈安堂打下手也有好些時日了,學了不少東西。
雖然認識的藥材不全,常用的基本都熟悉。
像晾曬、炮製、熬藥等等這些雜活她都能輕鬆上手。
時萋盤過來的店鋪原也不是做醫館的。
想要開起來,前期準備還需要不少。
藥材也沒那麽快準備齊全。
時萋不急著立刻開起來,便沒有從其他藥鋪購買。
買了店鋪、打完櫃子。
從藥商手裏買藥材價格會低一些,也都是些普通的藥,價格並不高。
至於像人參、鹿茸、石斛等珍貴的藥材。
她幹脆沒有準備。
賣掉羅布麻剩下的銀錢不多,買不了多少這樣的藥材。
另外就是些路邊常見的,田野山窪裏隨處長的一些低廉又常用到的藥材。
時萋幹脆在店麵外頭掛了塊木板,寫了要收購的藥材名稱。
一大筐也僅是一兩文錢的東西。
藥商都懶得販賣。
時萋也不想自己去采,不值當的浪費時間。
不如從百姓手裏收購,也算變相打了個廣告。
擴大了知名度。
從這一天開始,不少人就會進來打聽。
有的人不識字,隻知道這裏收購草藥。
有的人聽說收購糊糊草,又不敢確定是不是自家喂豬的那個玩意兒。進來看看有沒有樣品。
時萋被這一波一波人搞得措手不及。
牛大嬸連忙出城挖了些回來做樣品,擺在門口讓詢問的人看。
等藥商把她訂購的藥材送齊,牛大嬸也收購的差不多了。
第一天收到的藥材已經炮製好。
時萋的醫館便正式開張。
因她年歲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麵嫩的緊。
所以即便收藥材的這段時間,醫館的名號是打了出去。
但真上門看病的還沒有。
武方縣裏也有兩家老牌的醫館。
坐診的都是年紀頗大的老大夫。
時萋這樣年輕的少年人,無人信他有什麽本事。
牛大嬸把後院晾著的藥材翻了個麵,便繼續到醫館門口晃悠。
時萋勸了她幾回,見她實在坐不住便由著她去了。
無事可做的時候,她拿出筆墨,要把之前的想法付諸行動。
嗯,醫書名字!
一時也想不起來。
那便叫十七藥籍算了……
牛大嬸知道她的打算,不由得可惜之前當掉的那些衣物。
說不準有時萋能穿得上的。
時萋扯了扯嘴角。
現如今她已經不是剛來的時候了,什麽舊衣服,死人衣服都扒。
生活條件上去了,就不想過低質量的日子。
她現在有錢,隻穿新衣服。
牛大嬸拿著選好的成衣左右打量:“這成衣還是不如量身做出來的合身,再扯塊布,路上左右無事,我給你縫上兩身。”
時萋點頭,掏了銀錢又扯了些布料。
出了布莊後,二人便找了家客棧歇腳,順便吃點熱乎的湯湯水水。
中午在馬車上,兩人隻吃了些糕點墊肚子,雖軟糯香甜,但不如飯菜吃了舒坦。
至於幹糧餅子,牛大嬸想準備來著,隻是被她拒絕了。
第二天一早。
時萋對著鏡子鼓搗了半個時辰,等捆好了發髻轉頭時。
牛大嬸眼睛瞪的溜圓:“可真看不出來原本的模樣了。”
時萋笑了笑,對著鏡子又打量了一番。
也就是現在年紀小,再化化妝換了衣服和發型。
確實看不大出來。
“牛大嬸,往後我就要叫牛十七了,之後咱們以母子相稱,我是你的兒子。”
牛大嬸愣了愣。
時萋還以為這話刺激到了她。
“那也不該跟我姓啊!我夫家姓曲。”提起夫家,她都覺得有些遙遠了,這些年一直在孩子堆裏忙碌,慢慢的就淡忘了那些傷痛。
時萋……
她想差了。
“沒關係,就說咱們是從牛家村出來的,一個村都姓牛……”
牛大嬸:“行吧。”
出了縣城後,兩人又雇了個馬車往東去。
雖然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但大致的方向是帝城附近。
在達稽山采到的羅布麻,她除了最開始出手了一批給自己的銀錢找了出處後。
其餘的都存了起來。
後麵幾年在那塊地界附近,也都能有所收獲。
羅布麻的生命力強,也較容易繁殖。
沒有出手並不是囤積居奇。
隻因為興陽州離帝城遠,那邊的收購價格甚低。
當然這個低是對於帝城的售價來對比。
隨著現在一路靠近帝城,連續幾個大城藥商給的收購價,比興陽州翻了三倍都不止。
她每個地方都零散賣掉一些。
少量多次的出售,單次的銀錢沒有多到引人注意。
走走停停兩有餘。
因漫無目的,也不著急走。
每日到了傍晚,時萋便就近
武方縣停住了腳步。
此地與帝城有千餘裏。
已經不算遠了。
一路上不斷有帝城的消息傳出來。
比如皇帝病了!
其實也不算是病了,時萋猜測還是吃那些亂七八糟丹藥吃的。
現在的皇帝與他爹一樣。
迷戀長生不老之道。
大約是上一任皇帝活的足夠久,是曆任皇帝中最長壽的一個。
似乎也佐證了丹丸確有奇效。
後上位的這個雖然不是長子,卻也已近不惑之年。
如今又在位五六年了,四十多歲死的皇帝一大把,可不是要惜命了。
去年吃了什麽大力丸,效果極佳。
據說一夜能禦三妃。
隻是到了年後便不成了,人身體的精氣就那麽多,能透支的都提前用完了,身體豈會不虧損。
遊方道士之後再配的藥,即便加大了催發生命力的藥也沒有起色。
皇帝的身體已經沒有可透支的額度了。
醒悟自己上當受騙,這才叫殺了道士。
道士被砍了後,皇帝的身體也快速衰敗。
如今的帝城人心惶惶,不知皇帝還能熬過幾時。
新一輪的奪權又開始了。
從五日前聽說皇帝病重的流言,時萋便快速把自己儲物格裏最後一點羅布麻全部出掉。
果然,原來搶手貴重的長壽聖藥羅布麻,價格是一跌再跌。
好在時萋已經全部換成了銀錢。
時萋猜測,關於皇帝身體情況和皇城混亂局麵這些話能傳的人盡皆知。
就連離京千餘裏的百姓都能聽說。
必是有心之人故意散播的消息。
目前周國看似統一,實際上有多方勢力混跡其中。
現在一直有對周朝不利的消息傳出,極有可能是某一方打算揭竿而起,爭奪政權了。
現下不僅邊界線有敵軍,國內各地起義頻頻,不少地方也是天災人禍不斷,到處都不太平。
如今帝城的這些事一傳出來,周邊少不了要亂起來。
兩人幹脆停下腳步,留在了武方縣。
武方縣過得相對富裕,百姓身上也沒有那麽繁重的賦稅壓著。
時萋買了間臨街的鋪子,打算做老本行,開家醫館。
牛大嬸舉雙手支持。
她在慈安堂打下手也有好些時日了,學了不少東西。
雖然認識的藥材不全,常用的基本都熟悉。
像晾曬、炮製、熬藥等等這些雜活她都能輕鬆上手。
時萋盤過來的店鋪原也不是做醫館的。
想要開起來,前期準備還需要不少。
藥材也沒那麽快準備齊全。
時萋不急著立刻開起來,便沒有從其他藥鋪購買。
買了店鋪、打完櫃子。
從藥商手裏買藥材價格會低一些,也都是些普通的藥,價格並不高。
至於像人參、鹿茸、石斛等珍貴的藥材。
她幹脆沒有準備。
賣掉羅布麻剩下的銀錢不多,買不了多少這樣的藥材。
另外就是些路邊常見的,田野山窪裏隨處長的一些低廉又常用到的藥材。
時萋幹脆在店麵外頭掛了塊木板,寫了要收購的藥材名稱。
一大筐也僅是一兩文錢的東西。
藥商都懶得販賣。
時萋也不想自己去采,不值當的浪費時間。
不如從百姓手裏收購,也算變相打了個廣告。
擴大了知名度。
從這一天開始,不少人就會進來打聽。
有的人不識字,隻知道這裏收購草藥。
有的人聽說收購糊糊草,又不敢確定是不是自家喂豬的那個玩意兒。進來看看有沒有樣品。
時萋被這一波一波人搞得措手不及。
牛大嬸連忙出城挖了些回來做樣品,擺在門口讓詢問的人看。
等藥商把她訂購的藥材送齊,牛大嬸也收購的差不多了。
第一天收到的藥材已經炮製好。
時萋的醫館便正式開張。
因她年歲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麵嫩的緊。
所以即便收藥材的這段時間,醫館的名號是打了出去。
但真上門看病的還沒有。
武方縣裏也有兩家老牌的醫館。
坐診的都是年紀頗大的老大夫。
時萋這樣年輕的少年人,無人信他有什麽本事。
牛大嬸把後院晾著的藥材翻了個麵,便繼續到醫館門口晃悠。
時萋勸了她幾回,見她實在坐不住便由著她去了。
無事可做的時候,她拿出筆墨,要把之前的想法付諸行動。
嗯,醫書名字!
一時也想不起來。
那便叫十七藥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