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走丟十年的孩子,通過基因庫比對找回來了!


    這樣的大消息,引了不少媒體過來采訪。


    有些心地善良的,看到劉家過得實在辛苦,不斷往家裏送錢送物。


    這讓劉父劉母很苦惱。


    每次推回都要撕扯幾百個回合。


    對於網友的善意,他心領但不想收財物。


    以後不用再全國各地的奔走,夫妻倆靠自己雙手可以重新修整小家,也可以養好娃。


    他們不想讓孩子接受他人救濟,也許就會被人以此為嘲笑的理由。


    “老三你的腦子就是不變通誒,多好的機會,你瞧瞧送上門的好處,你都不會把握住。”劉老二恨鐵不成鋼。


    這個弟弟強的很,當年就不聽勸。


    劉父之笑著搖頭:“二哥,旁人的東西我們不要,我自己會買給孩子吃。”


    說完他似是想到了什麽,轉頭看向時萋:“菁菁啊,我已經讓你媽去買排骨了,晚上咱們燉排骨吃。”


    劉老二伸手指了指,無奈歎氣,沒說別的。


    這是那些吃食的事嗎?


    吃的才多少錢?


    退了就退了,以為他是在意那個?


    紅豔豔的毛票票被人硬往兜裏塞,這個弟弟憨的得追出二裏地還。


    他也理解三弟不想占便宜的心思。


    但現在大環境都是這樣,趁著流量賣賣慘,先把日子過起來再說其他呀!


    即便不要別人的東西,發幾個視頻出去就能帶貨了。


    用他媳婦的話說,反正那些東西都要買。


    還不如看看直播間裏的,還能幫一把那些過不下去的人。


    見自己說了一籮筐的話,對方都不為所動。


    劉老二將兩兜桃子提進了廚房,然後氣哼哼的離開了。


    時萋小跑著把人送出了門:“二伯,您回去路上慢點騎車啊!”


    “誒,誒。”劉老二笑著擺手,眼被擠成一條縫:“二伯這就走了,菁菁你快回去吧啊!”


    不止是劉父劉母,家裏其他人一見到時萋單獨出門,也會提心吊膽。


    雖然已經不是幾歲的小娃了,但這心裏就是不踏實。


    等人一走,劉父滿是倔強的臉立刻變了。


    “菁菁呀,之前來的那些人你不要在意,他們都是好心。不過咱不能憑白要人家的東西,爸媽能掙錢養活你,那什麽,咱家這房子瞧著是破舊了些,主要是我和你媽有些年頭沒回來住了,等過幾天我找些人把你那屋好好裝一裝,保準你會喜歡.......”劉父小心翼翼的解釋,生怕時萋嫌棄家裏的條件不好。


    “爸我房間挺好的,整齊又幹淨,不用再拾掇了。再說新裝修的屋子有甲醛,住久了會生病。”


    劉父想了想,點頭。


    確實是這麽個事,到時候孩子再病了可就得不償失。


    劉父的聲音不同於平時的粗聲粗調,特意放軟了道:“那讓你媽給你買點娃娃之類的,窗簾也扯個你喜歡的顏色.......”


    小女孩應該都喜歡那些,擺在床頭上什麽的。


    算了,自己這閨女是個貼心的。


    回來之後又乖巧又聽話,什麽都不要。


    還是兩人自己研究著給買上吧!


    時萋怕他又陷入愧疚的怪圈。


    笑眯眯的表達了對晚飯的期待,而後繼續整理起自己上學的一應物品。


    劉家尋回孩子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後,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就學的問題。


    不等劉父劉母四處打聽,為其報名插班。


    就有領導主動過來送了溫暖。


    時萋隻通過了簡單的入學檢測(做了幾張卷子),之後便被安排到了當地一所教學質量最好的初中插班。


    按照她的答題情況和年紀,可以直接就讀初二。


    多虧沒有之前的身份入檔案。


    不然她就得以13歲的“高齡”,上小學二年級了。


    到時候混在一群七八歲的小豆丁裏,不要太顯眼。


    可能是某些方麵打過招呼。


    關於時萋被人偷走後的十年經曆,並沒有多少人追根究底。


    可能也有,不過多是以時萋失憶為總結。


    劉家人並沒有像之前的一些家庭一樣,得到關注度後就迅速在網絡上開個賬號,直播或者帶貨賺錢。


    一家子過得安穩又低調。


    所以不過幾個月,就沒什麽人登門拍攝采訪了。


    時萋也舒了口氣。


    她還惦記著怎麽找程家那一家子的麻煩。


    無奈劉父劉母丟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她每天上下學都有人接送。


    生怕她再被拐走了。


    平時獨處的時間,大約隻有在學校時下課的那幾分鍾了。


    程家兩口子又蹲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溝溝裏。


    與她現在所在的城市隔的極遠。


    即便她修煉到輕功了得的地步,也不能幾分鍾跑一個來回。


    竹子提醒道:“你猜錯了,那一家子已經不住山溝溝了。”


    “去哪兒了?”時萋沒想過竹子竟然能找到人。


    畢竟隔著這麽老遠,竹子是無論如何都覆蓋不過去的。


    “等等,我把畫麵給你倒出來。”


    她也是閑來無事,順著網線摸到程實之前所在的村落附近。


    又加入了點插件進去。


    想著這兩人總會進城什麽的,到時候就能被公共監控捕捉到身影了。


    沒成想剛把搜索關鍵字做好,就找到了人。


    因為竹子是順著網線扒出來的。


    再加上城鎮的公共監控覆蓋麵不算太全。


    所以截取到的都是一段一段的影像。


    大部分都是在某個路段匆匆走過,隻偶爾進入一些市場、超市、醫院、學校門口等地方時,能看到其短暫停留和交談的內容。


    “既然到了城裏,你就多盯著些吧!”時萋略微查看了一下,沒什麽有價值的東西便把這工作交給了竹子。


    “好咧,不過也是奇怪了。他們之前在村裏窩了那麽多年,怎麽忽然就進城住了呢?”


    時萋並不覺得多奇怪。


    估計以前那一家子連夜跑到偏僻的村落,就是因為偷了她,做了虧心事,怕被人找到才藏進村裏。


    如今她都不在程家了,他們自然沒有繼續蹲在村裏的必要。


    另外程家那個小的今年也有八歲了,正是上小學的年紀。


    在那個村上學可不容易,要走很遠的路。


    並且教學質量也不怎麽樣。


    以程家兩口子心疼兒子的程度,自然要為他多做打算。


    再有一個,就是時萋猜的。


    之前在村裏,程實頓頓都吃不上飯,就算有剩飯也是可著先喂雞。也就是喂雞這活兒歸程實幹,她才能從雞嘴裏搶下點填飽肚子。


    住的屋子就是個窩棚,夏天還行頂多是蚊蟲多點。


    冬天最難熬,四下透風還沒有厚衣服厚被子。


    能活這麽大真的很不容易。


    時萋覺得程家那兩口子大約沒安什麽好心思,也許存著讓程實自己自然死亡的打算......


    畢竟養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帶子”之後,程實就成了沒用的。


    她活著,他們就得提心吊膽。


    當然這隻是時萋的猜測。


    但,人心複雜,一切都有可能。


    “說不準孩子不丟,也活不過今年了.......”


    聽了時萋的分析,竹子很是氣憤。


    人怎麽可以壞成這樣,你不想好好養,別偷人家的娃兒呀!還給人家呀!


    她勢要盯緊了監控,好捉住那倆人的小辮子。


    時萋滿意的勾了勾嘴角,看著竹子氣鼓鼓的忙活去了,感到很是欣慰。


    小勞力安排妥當,她隻等現成。


    .................................


    在家稍微休整了幾天,接待了幾波上門探望的親戚後。


    劉家的日子就步入了正軌。


    找回孩子的劉父劉母充滿了幹勁。


    等時萋上了學的第二天,便決定要努力掙錢了。


    以前孩子不在家的時候也就算了,他們吃的差點,住的差點都無所謂。


    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閨女,閨女又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憑借自我感覺猜測)。


    現在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身邊,一定得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為了方便接送時萋,兩人商量了幾日,最終沒有選擇去親戚介紹的單位打工。


    上班的話,肯定是沒有學生回家的早。


    即便時萋表示自己能夠獨自來回,她父母依舊堅持要接送。


    劉父便決定自己弄個小攤,賣點小吃之類的。


    這樣時間靈活,說走就能走。


    小城市這邊的生活節奏緩慢,街道也沒有大城市那般擁擠。


    上了初中的學生,由家長接送的並不算多。


    特別是她這樣的初二學生。


    時萋給劉父劉母做了幾次思想工作,見夫妻倆眼巴巴的望著她。


    也就無奈不再幹涉二人繼續接送自己了。


    這是丟孩子丟出了心理陰影。


    幾句話是無法勸動的,隻能靠時間去消磨兩人心底的擔憂情緒。


    她隻是覺得每天接來送去的,太過麻煩。


    不過等時萋在操場上遠遠看見校門外伸長脖子張望的媽媽\/爸爸,待見到她之後便立即露出笑容。


    她就不再提自己走的事了。


    隻要這兩人覺得開心就好。


    劉父的小吃攤子是做夾餅的。


    夾餅並不是北興這邊常見的吃食。


    劉父劉母這些年走南闖北的,接觸了許多其他城市的特色。


    夾餅的製作沒什麽技術含量,隻要食材新鮮,用料好。


    味道就差不了。


    劉家兩口子把小攤拾掇的幹淨,即便夾餅攤子上有許多油炸的食物,會濺出來油點子,也很快被兩人順手擦幹淨。


    一個餅可以夾上許多炸串、小菜。


    花樣還算蠻多的,所以隻是試水的小攤子擺了一段時間後,生意出乎意料的紅火。


    北興市沒有那種一二線城市卷。


    學校也大都是走讀的學生。


    下午放學到晚自習這段時間隻給一半小時吃飯,很多學生都懶得回家折騰,選擇在附近吃這頓飯。


    劉父劉母的小吃攤,如果在時萋的學校門口賣應該會更紅火。


    接她放學也更方便一些。


    但兩人總擔心時萋的同學以此來嘲笑她。


    所以都是去另一處更遠的學校附近支攤子。


    臨到時萋放學前,會騎上電動車從另一所學校外趕過來。


    時萋建議了幾次讓兩人挪到他們這邊。


    不過劉父總會笑嗬嗬的借口說那邊是高中,學生更多、生意更好。


    全方位包圍式的父母關愛,也體貼的想到了方方麵麵。


    這種感覺太過暖心。


    ...................................


    劉家的親戚們,之前勸說過夫妻倆不要繼續找的爺奶、叔伯之類,其實也沒有壞心思。


    畢竟立場不同,即便也替劉父劉母心痛,卻無法感同身受。


    他們更多是從理性的角度去考慮。


    擔心兒子\/兄弟找到最後人財兩空。


    時萋被找回來之後,親戚們也是高興的,硬是塞了大大的紅包給她。


    前期時常來家裏忙前忙後,或是送些自家種的小菜,或是自家榨的花生油。


    劉家的小攤子還沒怎麽起來時,也明裏暗裏的照顧了不少。


    “人性還真是複雜。”竹子搖頭感歎。


    有這樣互相團結,注重親情的人家。


    也有利益至上,恨人有笑人無的小人。


    時萋點了點頭,隨著進入的世界越來越多。


    她和竹子一同體驗到各色各樣的人。


    有時候也挺感慨的。


    她們倆誰也不是人,卻比人還要多愁善感。


    “時萋,為什麽現在總覺得再說咱倆不是人這個話題時,就感覺在罵人?”


    時萋:.......


    她也有這種感覺。


    “可能,咱們已經把身份帶入了吧!”


    竹子碎碎念:“不應該呀,我又沒出去過......”


    沒體會過做人的日子,又怎麽會把自己代入呢!


    這話多少摻著點渴望的情緒。


    這麽多年隻能聽和看,不能切身體會時萋所過的生活。


    擱誰誰都難受。


    但她現在也沒什麽辦法,頂多說些安慰的話。


    “沒事沒事,有誌者事竟成,神話故事你看過沒?”


    竹子疑惑她這跨度:“哪個神話故事?”


    “哪吒重塑肉身那段。你研究研究,看看三千世界裏有沒有這類型的,咱們去一趟你就能出來了。”


    竹子:“你可真敢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小羽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小羽毛並收藏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