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奪寶奇妙夜24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驚膽戰 作者:一個小羽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家走丟十年的孩子,通過基因庫比對找回來了!
這樣的大消息,引了不少媒體過來采訪。
有些心地善良的,看到劉家過得實在辛苦,不斷往家裏送錢送物。
這讓劉父劉母很苦惱。
每次推回都要撕扯幾百個回合。
對於網友的善意,他心領但不想收財物。
以後不用再全國各地的奔走,夫妻倆靠自己雙手可以重新修整小家,也可以養好娃。
他們不想讓孩子接受他人救濟,也許就會被人以此為嘲笑的理由。
“老三你的腦子就是不變通誒,多好的機會,你瞧瞧送上門的好處,你都不會把握住。”劉老二恨鐵不成鋼。
這個弟弟強的很,當年就不聽勸。
劉父之笑著搖頭:“二哥,旁人的東西我們不要,我自己會買給孩子吃。”
說完他似是想到了什麽,轉頭看向時萋:“菁菁啊,我已經讓你媽去買排骨了,晚上咱們燉排骨吃。”
劉老二伸手指了指,無奈歎氣,沒說別的。
這是那些吃食的事嗎?
吃的才多少錢?
退了就退了,以為他是在意那個?
紅豔豔的毛票票被人硬往兜裏塞,這個弟弟憨的得追出二裏地還。
他也理解三弟不想占便宜的心思。
但現在大環境都是這樣,趁著流量賣賣慘,先把日子過起來再說其他呀!
即便不要別人的東西,發幾個視頻出去就能帶貨了。
用他媳婦的話說,反正那些東西都要買。
還不如看看直播間裏的,還能幫一把那些過不下去的人。
見自己說了一籮筐的話,對方都不為所動。
劉老二將兩兜桃子提進了廚房,然後氣哼哼的離開了。
時萋小跑著把人送出了門:“二伯,您回去路上慢點騎車啊!”
“誒,誒。”劉老二笑著擺手,眼被擠成一條縫:“二伯這就走了,菁菁你快回去吧啊!”
不止是劉父劉母,家裏其他人一見到時萋單獨出門,也會提心吊膽。
雖然已經不是幾歲的小娃了,但這心裏就是不踏實。
等人一走,劉父滿是倔強的臉立刻變了。
“菁菁呀,之前來的那些人你不要在意,他們都是好心。不過咱不能憑白要人家的東西,爸媽能掙錢養活你,那什麽,咱家這房子瞧著是破舊了些,主要是我和你媽有些年頭沒回來住了,等過幾天我找些人把你那屋好好裝一裝,保準你會喜歡.......”劉父小心翼翼的解釋,生怕時萋嫌棄家裏的條件不好。
“爸我房間挺好的,整齊又幹淨,不用再拾掇了。再說新裝修的屋子有甲醛,住久了會生病。”
劉父想了想,點頭。
確實是這麽個事,到時候孩子再病了可就得不償失。
劉父的聲音不同於平時的粗聲粗調,特意放軟了道:“那讓你媽給你買點娃娃之類的,窗簾也扯個你喜歡的顏色.......”
小女孩應該都喜歡那些,擺在床頭上什麽的。
算了,自己這閨女是個貼心的。
回來之後又乖巧又聽話,什麽都不要。
還是兩人自己研究著給買上吧!
時萋怕他又陷入愧疚的怪圈。
笑眯眯的表達了對晚飯的期待,而後繼續整理起自己上學的一應物品。
劉家尋回孩子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後,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就學的問題。
不等劉父劉母四處打聽,為其報名插班。
就有領導主動過來送了溫暖。
時萋隻通過了簡單的入學檢測(做了幾張卷子),之後便被安排到了當地一所教學質量最好的初中插班。
按照她的答題情況和年紀,可以直接就讀初二。
多虧沒有之前的身份入檔案。
不然她就得以13歲的“高齡”,上小學二年級了。
到時候混在一群七八歲的小豆丁裏,不要太顯眼。
可能是某些方麵打過招呼。
關於時萋被人偷走後的十年經曆,並沒有多少人追根究底。
可能也有,不過多是以時萋失憶為總結。
劉家人並沒有像之前的一些家庭一樣,得到關注度後就迅速在網絡上開個賬號,直播或者帶貨賺錢。
一家子過得安穩又低調。
所以不過幾個月,就沒什麽人登門拍攝采訪了。
時萋也舒了口氣。
她還惦記著怎麽找程家那一家子的麻煩。
無奈劉父劉母丟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她每天上下學都有人接送。
生怕她再被拐走了。
平時獨處的時間,大約隻有在學校時下課的那幾分鍾了。
程家兩口子又蹲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溝溝裏。
與她現在所在的城市隔的極遠。
即便她修煉到輕功了得的地步,也不能幾分鍾跑一個來回。
竹子提醒道:“你猜錯了,那一家子已經不住山溝溝了。”
“去哪兒了?”時萋沒想過竹子竟然能找到人。
畢竟隔著這麽老遠,竹子是無論如何都覆蓋不過去的。
“等等,我把畫麵給你倒出來。”
她也是閑來無事,順著網線摸到程實之前所在的村落附近。
又加入了點插件進去。
想著這兩人總會進城什麽的,到時候就能被公共監控捕捉到身影了。
沒成想剛把搜索關鍵字做好,就找到了人。
因為竹子是順著網線扒出來的。
再加上城鎮的公共監控覆蓋麵不算太全。
所以截取到的都是一段一段的影像。
大部分都是在某個路段匆匆走過,隻偶爾進入一些市場、超市、醫院、學校門口等地方時,能看到其短暫停留和交談的內容。
“既然到了城裏,你就多盯著些吧!”時萋略微查看了一下,沒什麽有價值的東西便把這工作交給了竹子。
“好咧,不過也是奇怪了。他們之前在村裏窩了那麽多年,怎麽忽然就進城住了呢?”
時萋並不覺得多奇怪。
估計以前那一家子連夜跑到偏僻的村落,就是因為偷了她,做了虧心事,怕被人找到才藏進村裏。
如今她都不在程家了,他們自然沒有繼續蹲在村裏的必要。
另外程家那個小的今年也有八歲了,正是上小學的年紀。
在那個村上學可不容易,要走很遠的路。
並且教學質量也不怎麽樣。
以程家兩口子心疼兒子的程度,自然要為他多做打算。
再有一個,就是時萋猜的。
之前在村裏,程實頓頓都吃不上飯,就算有剩飯也是可著先喂雞。也就是喂雞這活兒歸程實幹,她才能從雞嘴裏搶下點填飽肚子。
住的屋子就是個窩棚,夏天還行頂多是蚊蟲多點。
冬天最難熬,四下透風還沒有厚衣服厚被子。
能活這麽大真的很不容易。
時萋覺得程家那兩口子大約沒安什麽好心思,也許存著讓程實自己自然死亡的打算......
畢竟養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帶子”之後,程實就成了沒用的。
她活著,他們就得提心吊膽。
當然這隻是時萋的猜測。
但,人心複雜,一切都有可能。
“說不準孩子不丟,也活不過今年了.......”
聽了時萋的分析,竹子很是氣憤。
人怎麽可以壞成這樣,你不想好好養,別偷人家的娃兒呀!還給人家呀!
她勢要盯緊了監控,好捉住那倆人的小辮子。
時萋滿意的勾了勾嘴角,看著竹子氣鼓鼓的忙活去了,感到很是欣慰。
小勞力安排妥當,她隻等現成。
.................................
在家稍微休整了幾天,接待了幾波上門探望的親戚後。
劉家的日子就步入了正軌。
找回孩子的劉父劉母充滿了幹勁。
等時萋上了學的第二天,便決定要努力掙錢了。
以前孩子不在家的時候也就算了,他們吃的差點,住的差點都無所謂。
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閨女,閨女又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憑借自我感覺猜測)。
現在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身邊,一定得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為了方便接送時萋,兩人商量了幾日,最終沒有選擇去親戚介紹的單位打工。
上班的話,肯定是沒有學生回家的早。
即便時萋表示自己能夠獨自來回,她父母依舊堅持要接送。
劉父便決定自己弄個小攤,賣點小吃之類的。
這樣時間靈活,說走就能走。
小城市這邊的生活節奏緩慢,街道也沒有大城市那般擁擠。
上了初中的學生,由家長接送的並不算多。
特別是她這樣的初二學生。
時萋給劉父劉母做了幾次思想工作,見夫妻倆眼巴巴的望著她。
也就無奈不再幹涉二人繼續接送自己了。
這是丟孩子丟出了心理陰影。
幾句話是無法勸動的,隻能靠時間去消磨兩人心底的擔憂情緒。
她隻是覺得每天接來送去的,太過麻煩。
不過等時萋在操場上遠遠看見校門外伸長脖子張望的媽媽\/爸爸,待見到她之後便立即露出笑容。
她就不再提自己走的事了。
隻要這兩人覺得開心就好。
劉父的小吃攤子是做夾餅的。
夾餅並不是北興這邊常見的吃食。
劉父劉母這些年走南闖北的,接觸了許多其他城市的特色。
夾餅的製作沒什麽技術含量,隻要食材新鮮,用料好。
味道就差不了。
劉家兩口子把小攤拾掇的幹淨,即便夾餅攤子上有許多油炸的食物,會濺出來油點子,也很快被兩人順手擦幹淨。
一個餅可以夾上許多炸串、小菜。
花樣還算蠻多的,所以隻是試水的小攤子擺了一段時間後,生意出乎意料的紅火。
北興市沒有那種一二線城市卷。
學校也大都是走讀的學生。
下午放學到晚自習這段時間隻給一半小時吃飯,很多學生都懶得回家折騰,選擇在附近吃這頓飯。
劉父劉母的小吃攤,如果在時萋的學校門口賣應該會更紅火。
接她放學也更方便一些。
但兩人總擔心時萋的同學以此來嘲笑她。
所以都是去另一處更遠的學校附近支攤子。
臨到時萋放學前,會騎上電動車從另一所學校外趕過來。
時萋建議了幾次讓兩人挪到他們這邊。
不過劉父總會笑嗬嗬的借口說那邊是高中,學生更多、生意更好。
全方位包圍式的父母關愛,也體貼的想到了方方麵麵。
這種感覺太過暖心。
...................................
劉家的親戚們,之前勸說過夫妻倆不要繼續找的爺奶、叔伯之類,其實也沒有壞心思。
畢竟立場不同,即便也替劉父劉母心痛,卻無法感同身受。
他們更多是從理性的角度去考慮。
擔心兒子\/兄弟找到最後人財兩空。
時萋被找回來之後,親戚們也是高興的,硬是塞了大大的紅包給她。
前期時常來家裏忙前忙後,或是送些自家種的小菜,或是自家榨的花生油。
劉家的小攤子還沒怎麽起來時,也明裏暗裏的照顧了不少。
“人性還真是複雜。”竹子搖頭感歎。
有這樣互相團結,注重親情的人家。
也有利益至上,恨人有笑人無的小人。
時萋點了點頭,隨著進入的世界越來越多。
她和竹子一同體驗到各色各樣的人。
有時候也挺感慨的。
她們倆誰也不是人,卻比人還要多愁善感。
“時萋,為什麽現在總覺得再說咱倆不是人這個話題時,就感覺在罵人?”
時萋:.......
她也有這種感覺。
“可能,咱們已經把身份帶入了吧!”
竹子碎碎念:“不應該呀,我又沒出去過......”
沒體會過做人的日子,又怎麽會把自己代入呢!
這話多少摻著點渴望的情緒。
這麽多年隻能聽和看,不能切身體會時萋所過的生活。
擱誰誰都難受。
但她現在也沒什麽辦法,頂多說些安慰的話。
“沒事沒事,有誌者事竟成,神話故事你看過沒?”
竹子疑惑她這跨度:“哪個神話故事?”
“哪吒重塑肉身那段。你研究研究,看看三千世界裏有沒有這類型的,咱們去一趟你就能出來了。”
竹子:“你可真敢想。”
這樣的大消息,引了不少媒體過來采訪。
有些心地善良的,看到劉家過得實在辛苦,不斷往家裏送錢送物。
這讓劉父劉母很苦惱。
每次推回都要撕扯幾百個回合。
對於網友的善意,他心領但不想收財物。
以後不用再全國各地的奔走,夫妻倆靠自己雙手可以重新修整小家,也可以養好娃。
他們不想讓孩子接受他人救濟,也許就會被人以此為嘲笑的理由。
“老三你的腦子就是不變通誒,多好的機會,你瞧瞧送上門的好處,你都不會把握住。”劉老二恨鐵不成鋼。
這個弟弟強的很,當年就不聽勸。
劉父之笑著搖頭:“二哥,旁人的東西我們不要,我自己會買給孩子吃。”
說完他似是想到了什麽,轉頭看向時萋:“菁菁啊,我已經讓你媽去買排骨了,晚上咱們燉排骨吃。”
劉老二伸手指了指,無奈歎氣,沒說別的。
這是那些吃食的事嗎?
吃的才多少錢?
退了就退了,以為他是在意那個?
紅豔豔的毛票票被人硬往兜裏塞,這個弟弟憨的得追出二裏地還。
他也理解三弟不想占便宜的心思。
但現在大環境都是這樣,趁著流量賣賣慘,先把日子過起來再說其他呀!
即便不要別人的東西,發幾個視頻出去就能帶貨了。
用他媳婦的話說,反正那些東西都要買。
還不如看看直播間裏的,還能幫一把那些過不下去的人。
見自己說了一籮筐的話,對方都不為所動。
劉老二將兩兜桃子提進了廚房,然後氣哼哼的離開了。
時萋小跑著把人送出了門:“二伯,您回去路上慢點騎車啊!”
“誒,誒。”劉老二笑著擺手,眼被擠成一條縫:“二伯這就走了,菁菁你快回去吧啊!”
不止是劉父劉母,家裏其他人一見到時萋單獨出門,也會提心吊膽。
雖然已經不是幾歲的小娃了,但這心裏就是不踏實。
等人一走,劉父滿是倔強的臉立刻變了。
“菁菁呀,之前來的那些人你不要在意,他們都是好心。不過咱不能憑白要人家的東西,爸媽能掙錢養活你,那什麽,咱家這房子瞧著是破舊了些,主要是我和你媽有些年頭沒回來住了,等過幾天我找些人把你那屋好好裝一裝,保準你會喜歡.......”劉父小心翼翼的解釋,生怕時萋嫌棄家裏的條件不好。
“爸我房間挺好的,整齊又幹淨,不用再拾掇了。再說新裝修的屋子有甲醛,住久了會生病。”
劉父想了想,點頭。
確實是這麽個事,到時候孩子再病了可就得不償失。
劉父的聲音不同於平時的粗聲粗調,特意放軟了道:“那讓你媽給你買點娃娃之類的,窗簾也扯個你喜歡的顏色.......”
小女孩應該都喜歡那些,擺在床頭上什麽的。
算了,自己這閨女是個貼心的。
回來之後又乖巧又聽話,什麽都不要。
還是兩人自己研究著給買上吧!
時萋怕他又陷入愧疚的怪圈。
笑眯眯的表達了對晚飯的期待,而後繼續整理起自己上學的一應物品。
劉家尋回孩子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後,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就學的問題。
不等劉父劉母四處打聽,為其報名插班。
就有領導主動過來送了溫暖。
時萋隻通過了簡單的入學檢測(做了幾張卷子),之後便被安排到了當地一所教學質量最好的初中插班。
按照她的答題情況和年紀,可以直接就讀初二。
多虧沒有之前的身份入檔案。
不然她就得以13歲的“高齡”,上小學二年級了。
到時候混在一群七八歲的小豆丁裏,不要太顯眼。
可能是某些方麵打過招呼。
關於時萋被人偷走後的十年經曆,並沒有多少人追根究底。
可能也有,不過多是以時萋失憶為總結。
劉家人並沒有像之前的一些家庭一樣,得到關注度後就迅速在網絡上開個賬號,直播或者帶貨賺錢。
一家子過得安穩又低調。
所以不過幾個月,就沒什麽人登門拍攝采訪了。
時萋也舒了口氣。
她還惦記著怎麽找程家那一家子的麻煩。
無奈劉父劉母丟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她每天上下學都有人接送。
生怕她再被拐走了。
平時獨處的時間,大約隻有在學校時下課的那幾分鍾了。
程家兩口子又蹲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溝溝裏。
與她現在所在的城市隔的極遠。
即便她修煉到輕功了得的地步,也不能幾分鍾跑一個來回。
竹子提醒道:“你猜錯了,那一家子已經不住山溝溝了。”
“去哪兒了?”時萋沒想過竹子竟然能找到人。
畢竟隔著這麽老遠,竹子是無論如何都覆蓋不過去的。
“等等,我把畫麵給你倒出來。”
她也是閑來無事,順著網線摸到程實之前所在的村落附近。
又加入了點插件進去。
想著這兩人總會進城什麽的,到時候就能被公共監控捕捉到身影了。
沒成想剛把搜索關鍵字做好,就找到了人。
因為竹子是順著網線扒出來的。
再加上城鎮的公共監控覆蓋麵不算太全。
所以截取到的都是一段一段的影像。
大部分都是在某個路段匆匆走過,隻偶爾進入一些市場、超市、醫院、學校門口等地方時,能看到其短暫停留和交談的內容。
“既然到了城裏,你就多盯著些吧!”時萋略微查看了一下,沒什麽有價值的東西便把這工作交給了竹子。
“好咧,不過也是奇怪了。他們之前在村裏窩了那麽多年,怎麽忽然就進城住了呢?”
時萋並不覺得多奇怪。
估計以前那一家子連夜跑到偏僻的村落,就是因為偷了她,做了虧心事,怕被人找到才藏進村裏。
如今她都不在程家了,他們自然沒有繼續蹲在村裏的必要。
另外程家那個小的今年也有八歲了,正是上小學的年紀。
在那個村上學可不容易,要走很遠的路。
並且教學質量也不怎麽樣。
以程家兩口子心疼兒子的程度,自然要為他多做打算。
再有一個,就是時萋猜的。
之前在村裏,程實頓頓都吃不上飯,就算有剩飯也是可著先喂雞。也就是喂雞這活兒歸程實幹,她才能從雞嘴裏搶下點填飽肚子。
住的屋子就是個窩棚,夏天還行頂多是蚊蟲多點。
冬天最難熬,四下透風還沒有厚衣服厚被子。
能活這麽大真的很不容易。
時萋覺得程家那兩口子大約沒安什麽好心思,也許存著讓程實自己自然死亡的打算......
畢竟養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帶子”之後,程實就成了沒用的。
她活著,他們就得提心吊膽。
當然這隻是時萋的猜測。
但,人心複雜,一切都有可能。
“說不準孩子不丟,也活不過今年了.......”
聽了時萋的分析,竹子很是氣憤。
人怎麽可以壞成這樣,你不想好好養,別偷人家的娃兒呀!還給人家呀!
她勢要盯緊了監控,好捉住那倆人的小辮子。
時萋滿意的勾了勾嘴角,看著竹子氣鼓鼓的忙活去了,感到很是欣慰。
小勞力安排妥當,她隻等現成。
.................................
在家稍微休整了幾天,接待了幾波上門探望的親戚後。
劉家的日子就步入了正軌。
找回孩子的劉父劉母充滿了幹勁。
等時萋上了學的第二天,便決定要努力掙錢了。
以前孩子不在家的時候也就算了,他們吃的差點,住的差點都無所謂。
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閨女,閨女又在外麵吃了那麽多苦(憑借自我感覺猜測)。
現在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身邊,一定得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為了方便接送時萋,兩人商量了幾日,最終沒有選擇去親戚介紹的單位打工。
上班的話,肯定是沒有學生回家的早。
即便時萋表示自己能夠獨自來回,她父母依舊堅持要接送。
劉父便決定自己弄個小攤,賣點小吃之類的。
這樣時間靈活,說走就能走。
小城市這邊的生活節奏緩慢,街道也沒有大城市那般擁擠。
上了初中的學生,由家長接送的並不算多。
特別是她這樣的初二學生。
時萋給劉父劉母做了幾次思想工作,見夫妻倆眼巴巴的望著她。
也就無奈不再幹涉二人繼續接送自己了。
這是丟孩子丟出了心理陰影。
幾句話是無法勸動的,隻能靠時間去消磨兩人心底的擔憂情緒。
她隻是覺得每天接來送去的,太過麻煩。
不過等時萋在操場上遠遠看見校門外伸長脖子張望的媽媽\/爸爸,待見到她之後便立即露出笑容。
她就不再提自己走的事了。
隻要這兩人覺得開心就好。
劉父的小吃攤子是做夾餅的。
夾餅並不是北興這邊常見的吃食。
劉父劉母這些年走南闖北的,接觸了許多其他城市的特色。
夾餅的製作沒什麽技術含量,隻要食材新鮮,用料好。
味道就差不了。
劉家兩口子把小攤拾掇的幹淨,即便夾餅攤子上有許多油炸的食物,會濺出來油點子,也很快被兩人順手擦幹淨。
一個餅可以夾上許多炸串、小菜。
花樣還算蠻多的,所以隻是試水的小攤子擺了一段時間後,生意出乎意料的紅火。
北興市沒有那種一二線城市卷。
學校也大都是走讀的學生。
下午放學到晚自習這段時間隻給一半小時吃飯,很多學生都懶得回家折騰,選擇在附近吃這頓飯。
劉父劉母的小吃攤,如果在時萋的學校門口賣應該會更紅火。
接她放學也更方便一些。
但兩人總擔心時萋的同學以此來嘲笑她。
所以都是去另一處更遠的學校附近支攤子。
臨到時萋放學前,會騎上電動車從另一所學校外趕過來。
時萋建議了幾次讓兩人挪到他們這邊。
不過劉父總會笑嗬嗬的借口說那邊是高中,學生更多、生意更好。
全方位包圍式的父母關愛,也體貼的想到了方方麵麵。
這種感覺太過暖心。
...................................
劉家的親戚們,之前勸說過夫妻倆不要繼續找的爺奶、叔伯之類,其實也沒有壞心思。
畢竟立場不同,即便也替劉父劉母心痛,卻無法感同身受。
他們更多是從理性的角度去考慮。
擔心兒子\/兄弟找到最後人財兩空。
時萋被找回來之後,親戚們也是高興的,硬是塞了大大的紅包給她。
前期時常來家裏忙前忙後,或是送些自家種的小菜,或是自家榨的花生油。
劉家的小攤子還沒怎麽起來時,也明裏暗裏的照顧了不少。
“人性還真是複雜。”竹子搖頭感歎。
有這樣互相團結,注重親情的人家。
也有利益至上,恨人有笑人無的小人。
時萋點了點頭,隨著進入的世界越來越多。
她和竹子一同體驗到各色各樣的人。
有時候也挺感慨的。
她們倆誰也不是人,卻比人還要多愁善感。
“時萋,為什麽現在總覺得再說咱倆不是人這個話題時,就感覺在罵人?”
時萋:.......
她也有這種感覺。
“可能,咱們已經把身份帶入了吧!”
竹子碎碎念:“不應該呀,我又沒出去過......”
沒體會過做人的日子,又怎麽會把自己代入呢!
這話多少摻著點渴望的情緒。
這麽多年隻能聽和看,不能切身體會時萋所過的生活。
擱誰誰都難受。
但她現在也沒什麽辦法,頂多說些安慰的話。
“沒事沒事,有誌者事竟成,神話故事你看過沒?”
竹子疑惑她這跨度:“哪個神話故事?”
“哪吒重塑肉身那段。你研究研究,看看三千世界裏有沒有這類型的,咱們去一趟你就能出來了。”
竹子:“你可真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