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進入城內,沒有繼續沿用追擊的策略,而是分散開搶掠城內遺留的物資。


    兵力分散,未形成大股兵力壓進。


    這就給了張憲機會。


    他手上的這些人均得到了一些強化,作戰越發的得心應手。


    從地上繳獲武器,或鬼子的三八大蓋,或其他陣亡弟兄的武器,拿起來就用,趁黑殺向北邊。


    混亂中,遭遇了鬼子小隊。


    瞬間爆發激烈的戰鬥,輕機槍全部開火,噠噠噠的掃射過去。


    相距非常近,張憲第一個跳進鬼子人群裏拚殺。


    宋大壯的刀口都卷刃了。


    不得不換了兩把刺刀,左右手各拿著一把三八大蓋,刺刀向前,不斷的紮鬼子的腦袋。


    他身上被刺了幾刀,傷口血淋淋的,絲毫不影響衝殺。


    200多斤的體型,像人熊一樣,左右手反複的向前搏殺。


    讓人想起了三國時期的惡來典韋。


    鬼子小隊也被揍蒙了,這夥人的刺殺水平非常好。


    體格也都優越,比他們個高力壯。


    刺刀還沒紮出去的時候,對方借著手長的優勢,已經把刀子刺到了臉上。


    刺、挑、紮、剜,朝著小鬼子繼續磨練拚殺。


    楊昭右手受傷,靠左手拿著一把鏡麵匣子,也緊跟著張憲。


    彈無虛發,專門打放冷槍的鬼子,幫助張憲解決正麵的壓力。


    如果右臂沒有傷勢,他也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好手。


    隊伍擰成一股繩,輕而易舉的撕開了鬼子小隊。


    在小隊追擊的死胡同裏,一夥人做好了跟鬼子同歸於盡的準備,忽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小鬼子,操你姥姥…”


    緊接著鬼子小隊潰敗,被殺退了。


    這是一夥西北軍的漢子,在西門布防。


    遭遇鬼子突破以後,也轉入城內苦戰。


    “我是血戰連張憲,你們是哪支部隊的?”


    “43師排長張大彪!”


    西北軍突出兩極分化,不缺跟鬼子拚刺刀的好漢,也不缺願意當漢奸的二五仔。


    對方的大刀隊,也曾讓鬼子領教過膽寒是什麽意思。


    張大彪?


    先愣了一下,是李雲龍的一營長張大彪嗎?


    對方是西北軍大刀隊出身,在29軍當過排長。


    跟眼前西北軍43師的排長是同一個人嗎?


    對方隻有16人,還有人負了傷。


    肯定沒能力殺出重圍。


    張憲一招呼,眼下沒有時間多磨嘰,跟著哥,哥的血戰連帶你們殺出去。


    中央軍2師,僅剩的兩千多兵力苦苦支撐。


    從北門方向試圖擺脫鬼子的追擊。


    奈何小鬼子第六師團的精銳源源不斷的殺上來。


    彈藥消耗完畢,士兵隻能通過白刃戰阻擾敵寇。


    師長鄭峒幗已存殺敵之死誌,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不乏是軍人的最高榮譽。


    “師長,我們後方有槍聲,援軍來了。”


    張憲沿途收繳了不少潰兵,已經聚攏了小八百人,在黑夜中凝聚成一股不俗的力量。


    沿直隸府大街,平直向北推進。


    連續幹翻鬼子的幾個小隊。


    鄭師長豎耳聆聽,好像還真是援兵的聲音。


    槍聲清脆,與鬼子連續對射。


    還夾雜著手榴彈的爆炸聲。


    國軍裝備差,手上能拿的隻有步槍、手榴彈跟大刀。


    夜間反而拉低了雙方武器的差距,適合貼近戰鬥。


    小鬼子的飛機火炮難以發揮。


    再加上直隸府內移動巷戰,鬼子的重機槍沉重,也沒辦法搬著跑。


    近戰交鋒,反倒是手槍、大刀、手榴彈來的幹淨利索。


    三個步兵小隊,被血戰連輕而易舉的吃抹幹淨。


    變成經驗書,交給張憲強化手下。


    每一波戰鬥,都可以讓這夥人戰力加強。


    繳獲的幾具擲彈筒,朝著鬼子猛烈轟炸,毫無準度,全靠運氣,愣是打通了與第2師的路線。


    鄭峒幗有股劫後餘生的感覺。


    叫了半天的支援,到頭來隻有一個血戰連,悍不畏死,幫他們打開了求生之門。


    2師殘存的官兵精神一振,求生的欲望驅使,爆發出不俗的戰鬥力。


    與血戰連配合夾擊,撤出了鬼子的包圍圈。


    兩股兵力融合在一起,聯手往南門方向撤退。


    重火力根本來不及搬走,炸了炸了。


    張憲趁黑看到了一門37毫米戰防炮,假裝過去安放炸彈,實則直接把戰防炮塞進了個人背包內。


    400kg的負重,幾乎瞬間拉爆了。


    其餘來不及帶走的武器,以手榴彈炸毀之,決不能留給小鬼子。


    傷員、潰兵、敗兵一起,混成了一鍋大雜燴。


    鄭峒幗的2師屬於中央軍的精銳,戰鬥力不俗,手上還有幾挺衝鋒槍。


    排在隊伍前,火力猛打,替部隊開路。


    城郭的陣線全崩,能跑的迅速跑出直隸府,信心滿滿的直隸府會戰,才開打一天,12萬大軍便潰敗丟城,僅僅抵抗了12個小時。


    撤出直隸府後,各軍更是沒有統一的指揮,陷入更大的混亂。


    各軍長、師長、旅長攜卷著嫡係主力,順路往石門方向撤退。


    雜牌跟散落的營連兵力,就沒人關心了。


    丟了便丟了,死了便死了,隻要骨幹不丟,日後再補兵員就是了。


    保存實力的想法貫徹人心,這樣的會戰,怎麽可能不敗。


    裝備差,實力弱,內無齊心,必敗無疑。


    “精心”策劃的直隸府大會戰,一瀉千裏。


    槍聲連續不停,仍有小股的鬼子追擊。


    沿途還有不少潰兵不斷的湧入,張憲手上,從最初的三四百人,到七八百人。


    突圍過程中有所損傷。


    等出了城,逃出鬼子的追擊範圍後,已經聚攏了870人。


    依附在血戰連後邊,謀求生存之路。


    鄭師長幾乎跟張憲平行,根本沒把他當一個普通的連長。


    逆境之中,方知誰是真英雄。


    “此次多虧血戰連拚死相搏,若無外力相助,我軍怕是要全滅於日寇之手了。”


    鄭峒幗非常情況,2師激戰許久無援,士氣低落,兵力頹廢。


    想要突圍,幾乎不可能。


    血戰連的到來,並非是帶來了幾杆槍的火力,而是給大家帶來了求生的希望。


    況且張憲這些人是真能打。


    粗略估計,幹掉三四百鬼子。


    看他身後這些人,明明來自於雜牌潰軍,此刻全部帶血,仿佛自發的凝聚成血戰連的一員。


    以張憲為首,精神一致。


    在戰場絕望之中,這就像一杆標槍,帶著人衝出逆旅。


    鄭峒幗有了拉攏的心思。


    “兄弟不如到我2師,營團之職虛位以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