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渡口的事情不是偶然,晉綏軍需要外部兵力的支援,又不願意引入太多的兵力進來,唯恐影響自己的地位。


    也可以用擰巴來形容。


    既要中央軍過來扛大旗,又不想讓中央軍占據主動權。


    一方麵覺得靠晉綏軍能夠守住表裏河山,等被板垣征四郎的兵力突破後,晉北一潰再潰。


    光靠他們的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有點撐不住鬼子第五師團精銳的進攻了。


    師團長板垣征四郎叫囂,根本不需要多少人,半個師團足夠攻克太源。


    沒辦法啊,鬼子的自信,都是靠友軍一點點培養起來的。


    實在是不堪一用。


    直隸府會戰的時候是九月中旬,此刻結束石門戰事,也才堪堪九月底。


    中央軍14集團軍迅速的前往忻口地區,阻擊瘋狂的第五師團。


    張憲的忠勇營從小路進山,山路不比公路,行進的速度並不快。


    剛剛到達南王莊鄉,就碰到了往娘子關增援的第3軍。


    前邊碰到過第三軍,該軍來自滇軍,整編進入中央軍,整體戰鬥力一般。


    直隸府會戰的時候,該軍負責斷後。


    本來沒有什麽交集,大家都是奉命前往戰場。


    偏偏其軍長曾萬中聽過張憲的名字。


    一聽這家夥帶著上千號人馬,立馬來了興趣。


    第三軍整體戰鬥力比較平庸,缺乏核心精銳,在與鬼子的對決中,罕有亮眼之色。


    如果把張憲的忠勇營留在附近協防,這可是一支硬扛過鬼子聯隊進攻的部隊,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曾軍長這個人還是比較爽直的,做事節儉,兩袖清風。


    竟然提出了請張憲吃菌子的理由,邀請正在一同行軍的忠勇營靠攏。


    從滇南帶來的幹菌,一般人都沒吃過。


    菌子?


    有那麽好吃嗎?


    張憲接到友軍通知的時候,人都傻了。


    堂堂一軍的軍長,請自己吃菌子,這個理由你猜我信不信呢?


    對方是軍長,中將軍銜,就算請你吃菌子,你也得屁顛屁顛的過去。


    “第三軍?嘎豆,咱們營內有第三軍潰兵嗎?”


    一旁坐在石頭上揉腳的嘎豆搖了搖頭,從背後拿出一本花名冊。


    潰兵大多來自西北、河北等地,黃河以南的一個都沒有。


    第三軍大多來自於滇軍。


    “那就奇怪了,我們跟第三軍沒有交集啊,我也沒的罪過他們,叫我過去吃啥菌子?”


    嘎豆睜著大眼睛,話很直。


    “沒準就是請你吃菌子呢…”


    張憲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個小小的營長,也配讓人請客。


    帶著一些疑惑,跟著第三軍的通訊兵往前去。


    該軍的隊列比較長,騎了一會馬,才找到了軍長所在的臨時指揮處。


    旁邊一口小鍋,正咕嘟咕嘟的燉著東西。並未加什麽調料,聞著卻是香味。


    曾軍長穿著普通,像山裏采蘑菇的老農,一邊往鍋下加柴火,一邊看作戰地圖,眉宇之間全是憂慮。


    “年輕後生,後生可畏!”


    張憲被人誇,還怪不好意思的。


    自己這條教育的漏網之魚,從沒覺得是個好人,也從沒覺得哪裏優秀。


    唯一值得誇讚的,可能就床上那點本事強一些。


    比讀者老爺們稍弱一點點。


    得知張憲想往炘口方向支援,曾軍長果斷的搖了搖頭。


    “山高路遠,等你的忠勇營趕過去,八成會戰都結束了。”


    “眼下就有大戰,鬼子調集的一個旅團並一個師團的兵力,意圖西進正太線,在這裏可以從容布防。”


    張憲稍微明白點了。


    這位曾軍長請吃菌子,就是為了勸他在娘子關附近布防啊。


    說實話他本人也在考慮,自己這點兵力投入到正麵戰場,怕是連半天都扛不下來,會被鬼子的重炮欺負成小雞仔。


    一定是利用山區,多打伏擊戰,多打陣地防守戰。


    曾軍長拋出了橄欖枝,隻要張憲在他的第三軍附近作戰。


    那第三軍可以撥一個營出來,讓他指揮。


    這樣忠勇營、騎兵營、第三軍步兵營湊在一起,這是團級的規模了。


    以一個營長的身份,去指揮三合個營作戰,想想都覺得刺激。


    “怎麽樣,考慮考慮!”


    張憲嘿嘿一笑。


    “主要是菌子好吃,看在這鍋菌子的份上,聽曾軍長的建議。”


    接下來事情就簡單了,第三軍要到固關附近駐防,位於娘子關的南部山區,在這裏阻擊鬼子西進。


    張憲隻要在固關附近,在正太線沿線準備駐防地點就夠了。


    一頓菌子,吃出一個步兵營出來。


    從第三軍返回自己的忠勇營,嘎豆、菜刀等人紛紛看過來。


    都在好奇,曾軍長請他過去幹嘛了。


    “看我做什麽?難不成我的臉上有花?抓緊休息,稍後繼續行軍。”


    娘子關有三道國防陣地,第一道主陣地是26路軍,該部隊從直隸府會戰潰敗後,一直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又強行拉過來,擔任主要的防守任務。


    第二道是27路軍,關於他甚至不需要用太多的詞匯去描述。


    就能知道,這也是一路整編的魚腩部隊,根本不是所謂的精銳。


    最後一道就是剛剛張憲接觸的第三軍。


    鬼子分兩路進攻,早在20師團主力進攻石門的時候,就抓了39旅團向井陘礦區方向進犯。


    該旅團下是77聯隊,以及跟張憲交過手的野田聯隊。


    這一路的戰鬥已經打響了,旅團兵力向西猛攻,與守關的部隊血戰。


    炮火聲,隔著幾公裏都依稀清清楚楚。


    張憲的兵力隨第三軍進入固關附近,整個人都犯了難。


    確實是山川密布,荒廢的河道眾多,利於防守作戰。


    關鍵沒有路,連山路都不算。


    騎兵在這種地方不可能發揮的。


    武占山的騎兵營幾乎沒有發揮的空間。


    看出了張憲的迷茫,武占山湊過來,說了一句經典的話。


    說是騎兵營也可以下馬戰鬥。


    快他娘的算了吧,下了馬那是步兵還需要狗屁的騎兵。


    需要調整一下戰術,騎兵營減少正麵衝突,需要充當對外偵察的角色。


    發揮騎兵相對靈活機動的優勢,把周邊的山路給摸索清楚。


    更要時刻監控鬼子的動向,如發現日寇沿山路進來,必須提前獲知,提前進行布防。


    鬼子進攻的速度很快,且開辟了第二條進山的路線。20師團拿下石門後,分兵兩路。


    其中一路繼續向南,沿平漢鐵路追擊。與91師等後撤的部隊纏鬥。


    另外一路主力,則從石門向西,沿正太線殺了過來。


    加入到攻防戰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