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四製的加強營,滿編保持在1000-1200人。


    含有營部、通訊排、勤務排、包紮所,旗下是一個機槍連、四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


    每連轄四個排,每排轄四個班。


    既然預備兵力足夠,再加上鬼子不想進攻了,趁機把部隊整編一波。


    進一步提升實力,提升各營獨當一麵的能力。


    機槍連配重機槍六挺,暫時不足的以輕機槍、擲彈筒編入,馱馬16匹,騎乘馬2匹。


    炮兵連配4門炮,2門步兵炮、2門迫擊炮、1門戰防炮。戰防炮不足的,暫時缺編。馱馬103匹,騎乘馬匹20匹。


    馬匹不夠的,先以人力填充。


    張憲手上的物資跟資源,可以優先保證一營、二營的配滿。


    其他三個營隻能緩一緩,但編製可以先推下去,把預備的兵力分配給各個營長。


    如此一來,五個營相當於五個小團。


    在陣地布防中,可以單獨的拉出來使用。


    日後發達了,隨時可以擴編成正兒八經的大團。


    另外的騎兵營可能考慮拆掉,馬匹緊張難以補充,糧食物資也緊張,能不能養得起還是問題。


    炮兵營必須擴建,速射炮、山炮統一歸楊昭管理。


    雖然這小子還是願意用迫擊炮。


    剩餘的迫擊炮,單獨編成迫擊炮連,歸團部直屬。


    “劉芸,清點我們手上的軍械物資,已修複跟待修複的也要列出來。看一下重機槍、火炮、槍支、輕機槍、衝鋒槍各差多少。”


    大部分武器裝備靠繳獲,每一次血戰都會消耗一批,如果光消耗,沒有補充,隻能拿著竹槍跟鬼子搏殺了。


    成立了後勤維修部門,也僅僅是拆卸零件,做一些簡單的維修。


    張憲能依靠的,就隻有每天簽到積累一些武器。


    駐紮進太源,從軍工廠拿一批武器裝備,就能解決開源節流的問題。


    先整編,提升了兵力,才好提升話語權。才有可能拿下這座重城,把軍工廠據為己有。


    鬼子進攻兩日沒有收獲,立馬玩起了田忌賽馬的戰術。


    打不過544團,那就突破側翼,突破其他的部隊。


    留下兩個聯隊,緊盯著張憲的陣地。


    來一波小規模的進攻,有了傷亡立馬終止進攻。


    傷亡控製在兩位數以內,絕不超過兩位數。


    剛剛折損7人,古藤少將就立馬終止了進攻,保持對峙的姿態,意思性的放幾炮。


    戰鬥的烈度下降,得以清理陣線。還有不少小鬼子的屍體需要掩埋,否則腐爛產生傳染病,也足夠嚇人的。


    這時候的醫療條件差,衛生條件更差,以生石灰撒了一遍,仍然能聞到腐爛的臭味。


    鬼子不進攻,張憲就安心整編部隊,一直到夜晚時分,進行簽到。


    搓了搓手,既希望拿到槍械,又希望拿到火炮,也指望拿到負重增加的獎勵。


    【簽到成功,獲得中正式步槍600支,彈藥30萬發!領取後生效!】


    連續對峙2天,


    張憲也連續簽到2天,出現了讓人頭疼的事情。


    【簽到成功,獲得中正式步槍600支,彈藥30萬發!領取後生效】


    【簽到成功,獲得中正式步槍600支,彈藥30萬發!領取後生效!】


    從鬼子分兵當天開始,連續三天的簽到獎勵都是中正式步騎槍。


    尼瑪啊,跟中正式結下了不解之緣。


    獎勵出品的槍械質量沒的說,完全體中正式步槍,比軍工廠生產的質量都高,論槍的水平,跟小鬼子的三八大蓋各有優劣。


    使用7.92毫米步槍彈,威力遠超鬼子步槍。


    它是短槍,利於行軍跟巷戰,但白刃戰不占便宜,槍身短,不如三八大蓋。


    最關鍵張憲手上槍械裏邊,相對沒那麽貧瘠的是步槍。


    繳獲了鬼子的三八大蓋,還有原有的一些老舊步槍,湊合一下還能用。


    真正缺少的是輕重機槍、迫擊炮、衝鋒槍這些。


    給了就要吧,要啥自行車啊。


    還挑三揀四上了,有就不錯了。


    1800支中正式步騎槍,90萬發子彈,進入張憲的腰包當中。


    卡一下bug,暫時沒有領用,就不用承擔運輸問題。


    先在獎勵那掛著,需要的時候再隨時領用。


    因為鬼子分兵,正麵壓力驟減,提出的5000人的預備兵力,隻兌現了3000人。


    加上張憲原有的5000兵馬,湊成了如今的超級加強團。


    五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


    經過三天調整跟整編,基本把預備兵力瓜分完了。


    幾個營長喜笑顏開的,表麵是營長,過的可都是團長的日子。


    趁機把手上的經驗書全部使用,針對性的對士兵做提升。


    每個班必須有1-2位提升了射擊水平的。


    也就是小鬼子說的精準射手。


    然後再培養2-3名擲彈手,班組交火,手榴彈就是最有效的地毯式轟炸手段。


    這是張憲在遊戲裏學來的技術,兩名類似於狙擊手,負責定點瞄殺。


    三名作為擲彈手,利用投擲武器猛攻。


    其餘的班組成員,有衝鋒槍的拿衝鋒槍,有輕機槍的拿輕機槍,如果都沒有,拿著步槍衝殺上去拚刺刀。


    這就是544團的班組戰術,由幾位營長推行下去,按照這個戰術貫徹。


    至於三三製這些,教給他們,也領悟不了。


    士兵的戰術水平太差。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張憲發現了根本問題。


    最先解決的不是隊列問題,不是射擊問題,更不是拚殺問題,而是體能。


    吃不飽,吃的差,體能差,背著槍衝鋒,跑幾步就喘上了。


    還沒小鬼子撤退跑得快,那還打個屁。


    除了補足糧食、油水、鹽巴外,張憲準備攢一批單兵經驗書,統一給大家提升一下體能,平均體能至少得達到80才算合格。


    現在的士兵,大部分皮包骨頭,要力氣沒力氣,要耐力沒耐力,戰鬥力很難提升的。


    用了單兵經驗書也是浪費。


    儲備的糧草消耗很快,多了幾千口子人,不是當初忠勇營區區幾百人的情況了。


    一睜開眼,都是一張張嘴巴,等著吃喝拉撒。


    不管如何,這幾天先管包飯,讓戰士吃飽了,調整調整狀態。


    繳獲的罐頭、油、鹽之類也拿出來,大鍋菜燉進去。


    聯係跟新一團合作的武副團長,找合適的時機,打劫鬼子的後勤運輸隊。


    騎兵營打野,除了殲滅鬼子外,還兼顧著繳獲物資的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