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回到榆次的時候,就聽到了小道消息,統帥部的任命已經迅速批準了。


    正式的任命還在路上,但他已經可以行使旅長的職位了。


    少將軍銜的委任狀也在簽發當中。


    不足一個月時間,張憲完成了職位的三連跳。


    連長就不提了,這玩意也算軍官?


    至少是副營長,軍銜得校官以上才能算的上中層軍官。


    營長、團長、旅長三連跳,躋身於正兒八經的將官之列。


    因為要走流程,不同於上校職務,上校軍銜是遍地走的情況,隨便拉一個出來都可能是上校。


    少將好歹也是將官了,需要軍政部銓敘廳來進行評定,根據你的資曆跟功勞,確定是否提升為少將。


    然後簽發委任狀,還要在各大報刊通知說明。


    正兒八經的軍銜是受認可的,不管你手下有沒有兵,給了你少將,哪怕你賦閑在家了,也依然是少將。


    張憲的資曆一般,沒啥背景,不屬於任何一派,反倒是優勢了。


    當然了,東北軍出身影響不大。


    已經不算派係了,派係的根兒都沒了,派係的頭頭還在關著喝可樂呢。


    假如你是統帥部的,發現手底下出現一支能打的部隊,還沒有任何標簽,不屬於任何派係。


    可以放心的拉攏,


    放心的提拔任用。


    272旅原有544團跟543團,臨時抽調358團歸入該旅指揮。


    張憲單獨要358團,一個是看上了楚雲飛的5000人加強團。隻要有兵力,在他手上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其他的部隊缺編嚴重,號稱一個軍,一個師,實際有多少人,估計隻有他們自己心裏知道了。


    花名冊上七大姑八大姨,拐不著的親戚都能填上去。


    能夠保證70%編製的,都得算主力師了。


    另一個原因是楚雲飛這人還行,有點刷子。


    路野一戰,被鬼子阪田聯隊猛揍,可後來碰上吉野聯隊,358團也能打個旗鼓相當。


    說明他楚雲飛整兵還是有點能力的。


    如能收入到麾下,也算如虎添翼。


    至於李雲龍這種,當個營長綽綽有餘,打一打小規模的戰鬥,耍點小手段。


    真硬碰硬的打仗,小聰明沒屁點作用。


    第二天一早,鬼子板垣師團兵臨城下,而負責依城野戰的部隊,竟然控製不住的開始逃竄。


    還沒開打,有晉綏軍官員就收拾細軟準備跑路。


    軍官尚且如此,丟光了士氣的底層士兵,還有強行征召上來的新兵,更不知所措了。


    還有更操蛋的一點,為了保存僅有的實力,晉綏軍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始撤往太源南部。


    這是什麽道理?


    想讓各軍頂上來,自己先跑了?


    內心裏是想著14集團軍頂上來,由中央軍幫忙堅守。


    算盤打得非常響。


    守是肯定守不住的,不管誰來守城,都要背上一個丟失重城的失責。


    別人也不是傻子,主張撤退,不要守一個孤城。


    第二戰區沒的選,需要一支精銳兵力頂上來。


    張憲的544團是目前最佳選擇,也是唯一選擇。


    不對,現在應該稱呼272旅了。


    除了張憲提出的兩個要求外,額外還補充了一項,城內儲備的槍械彈藥,優先給272旅補充。


    此時此刻,已經開始安排物資、百姓轉移了。


    張憲召集了自己的手下營長,得先說清楚狀態,表明他的態度。


    否則友軍整體南撤,自己孤軍北進,會極大的影響大家心態。


    旅指揮部內,


    五位步兵營長,張大彪、宋大壯、宋有力、曾世秉、李連勝。


    其次是炮兵營長楊昭,負責後勤的劉嘎豆。


    除了武占山帶著騎兵營在鬼子後方遊鬥,主要的軍官全都到了。


    “守城的任務是我親自接的,不是帶著大家送死,而是給各位謀求新的富貴。”


    “此一戰艱險,隻要堅守住,我得師長乃至軍長的職務,諸位至少是人人團長。”


    “另外,鬼子的戰鬥力也就那樣。一群被打怕了潰兵,就讓他們往南跑好了。”


    “我544團出來的漢子,都是挺著刺刀猛衝的真男兒。”


    張憲話鋒又一轉,


    “如果戰事真的一發不可收拾,我也必不可能帶大家送死,情況不妙,隨時可以突圍撤離。”


    “在北進之前,我能給諸位保證的唯有一點,打贏此戰,人人升官發財。”


    動員工作做完,由張大彪的一營先行,其次是其他各營,按順序往太源城靠攏。


    此時,晉綏軍358團,也奉命進入城內。


    團長楚雲飛騎在一匹快馬上,眉頭緊緊皺著,眉毛像漆塗的一般濃厚,雙目有神。


    如果配上一柄方天畫戟,就跟呂布一個樣了。


    可惜沒有方天畫戟,隻有馬鞭子,還有腰間的一把勃朗寧手槍帶子。


    副官孫銘也是一臉菜瓜相,


    小聲嘟囔。


    “這個張憲與團座並不相識,為何獨獨坑害我358團,傻子都知道,此時堅守重城是自跳火坑。”


    楚雲飛心中也有疑惑,他跟這位544團的張團長連麵都沒見過。


    點名要358團配合作戰。


    莫非得罪過他?


    仔細想來,也沒有的罪過此人的經曆。


    故作鎮定的說道:“既來之則安之,我亦神交張團長久矣,倒要看看這傳說中的人物,如何在第二戰區闖出了赫赫威名。”


    帶隊入城,進城的人少,帶著細軟逃命出城的人多。


    高官厚祿的一群先跑,隨後是富商們,最後才是拋家舍業的百姓。


    272旅也就是張憲的544團,依然是一個團的規模。


    但在張憲的帝國成長手冊上,已經變成了兩個團,旅長張憲,轄544團、358團兩個。


    本身應該歸屬272旅的543團,跟著91師作戰呢,並不在第二戰區戰場。


    358團是5000人的加強團,路野一戰遭遇阪田聯隊,傷亡過半。


    但戰後立刻得到了兵員補充,還是幾乎滿編的狀態。


    手下的幾個營長,以及各個單兵的信息,都呈現在張憲麵前。


    說實話,很多人容易被亮劍給誤導,認為楚雲飛屢戰屢敗,不如李雲龍。


    但仔細想一下,能夠在忻口會戰的時候,帶一個團跟鬼子阪田聯隊血戰,還能完好的撤下來,並不簡單的。


    要知道阪田聯隊狂的沒邊,一個聯隊打垮了兩個中央師。


    能抗一抗正兒八經的甲種師團聯隊,盡管打輸了,也撐得起加強團的名號了。


    如果放入張憲手裏再調教調教,又是一支精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