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既然鬼子想撤,那可就開始爆裝備了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大多數人而言,鬼子撤退是好事。
尤其是城內的平民百姓,懸在頭頂的一根弦總算鬆開了。
為了防止是鬼子的詭計,特意多觀察了一日,才安排兵力向外反推,奪回城郊陣地。
確認了鬼子已經撤的幹幹淨淨了,連進攻準備的戰壕都用泥土掩埋。
地麵遺留了大量的子彈殼跟炮彈殼,小鬼子看不上,張憲得考慮節省。
以大洋收購這些,讓城內居民,紛紛挎著籃子前去漫山遍野的尋找。
城門沙袋全部挪開,街道上的掩體陸續處理掉,立刻組織人手,重新加固城垣。
並立馬建設碉堡,於城郊修築新的防守線。
吃一塹長一智,如果當初老摳在城郊修建好防守工事,來點混凝土碉堡,小鬼子哪那麽容易打進來。
加固城防,重新構建城郊工事的同時,張憲則是到了兵工廠,盤點手上的武器裝備,看如何給部隊調配,步槍方麵的問題不大。
既有繳獲三八大蓋,也有晉造65式步槍,別管質量糙不糙,關鍵它能用。
而利用電爐煉鋼得到的槍用鋼,新生產的65式步槍,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能達到三八大蓋七八成的性能跟精度。
嚴格約束生產規範後,最主要是責任製劃分後,又增加了獎懲製度。
步槍的精度、質量,直接關乎到工人能拿多少額外的錢。
生產出來的步槍分為三檔,合格、良、優,技術工人的水平也有高低,有人靠手搓都能搓出精度極高的零件。
合格的標準是鬼子步槍的七八成精度,良品步槍能夠達到三八大蓋八九成的標準,而優品步槍與三八大蓋無異。
這一點大家佩服的不是兵工廠的工人,而是佩服張憲,不僅仗打的好,管理兵工廠也有這麽大的本事。
張憲當牛馬當慣了,最明白一家企業裏齷齷齪齪的東西,砍掉30%的無用人,效率會嘎嘎提升。
以前的舊槍,損壞的其他步槍,都可以回爐重造。
隨手拿起一支生產的步槍,要跟以前的槍支區分開,以前叫晉造65式步槍,現在就得叫新65式步槍。
好吧,張憲承認沒有起名字的天賦。
劉嘎豆卻覺得這名字挺好,得考慮士兵、工人的知識水平,變動太大了也容易弄混。
前邊加個新,區分新舊就夠了。
不知道是不是馬屁,姑且信了。
“這種質量的步槍勉強能拿出來列裝,但月產600支遠遠不夠,至少得2000支以上。”
“現在鬼子退了,鋼廠、兵工廠可以正常運轉,把產能提上來。”
“把精力放在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上來,其他的全部可以停一停。無關緊要的仿造生產線,沒有意義。”
以前老西窮摳搜,摳也就算了,還玩的挺花,各種垃圾生產線都買過來,仿造的玩意兒沒一個靠譜的。
好貨不便宜,但便宜肯定沒好貨。
張憲接手後,肯定要走精品路線,以往的垃圾東西沒必要仿造。
把這幾項解決了,就可以解決部隊的日常消耗問題,能夠支撐持久作戰。
等奪回了更多地盤,等他回去弄點萊陽鋼管來,再考慮75毫米山野炮、105毫米榴彈炮、150毫米榴彈炮這些。
撿回來的炮彈殼兒、子彈殼完全可以複裝,但有一點,複裝的子彈跟炮彈質量差,自己人不能用,賣給其他軍隊。
82毫米迫擊炮月產30門,現在工人大部分都能回來,必須達到100-200門。
迫擊炮不需要特殊的炮鋼,製作技術也是現成的,提升質量跟規範流程,月產一百多門沒有問題。
每個團至少得12門,身管火炮不夠,就用曲射火力來補。
擲彈筒也需要多多的造,兵工廠沒有點出50\/60毫米迫擊炮,那隻能拿擲彈筒湊合。
張憲穿越之前是項目經理,最擅長的一件事情就是盤點資源,選擇最優解。
兵工廠無關緊要的東西廢棄掉,甚至生產線都可以熔了煉鋼,隻保留有用的槍、炮、彈生產就夠了。
精力要放在刀刃上,陳舊的設備,融了煉鋼。
炮廠的另外一個精力,就是修補繳獲的日式火炮,迅速將其修補完畢。
曾世秉急匆匆的過來,有重要的事情找張憲商量。
看對方一臉著急的,發生什麽事兒了?鬼子也沒重新殺回來啊。
兩人走到一邊,確定周圍沒人,曾世秉才請示關起來的那些人,該怎麽處理。
鬼子包圍的時候,很多事都可以壓下去,現在鬼子撤了,聽說有人要去告狀了。
這些人關係網比較複雜,誰還沒有個有權的親戚。準備去第二戰區、統帥部告張憲掠奪財產,欺壓百姓,貪贓枉法。
這事情要是爆出來,對張憲的影響可就太大了。
張憲抬頭看了看曾世秉,然後詢問對方的年紀,懷疑他是不是沒成年。
成年人誰會擔心這種事?
連兵工廠他都搶占了,倉庫內彈藥物資全都占了,區區幾百萬大洋的私財,算個屁的事情啊。
巴不得他們去告狀,張憲就有理由說服自己,對這群人趕盡殺絕,抄家挖元寶了。
不過曾世秉的話倒是提醒張憲,鬼子撤退後,四方城門的防守不能鬆懈,依舊要由心腹部隊駐防。
沒有他的命令,任何物資不可輕易的進出。凡是進出車輛,必須有城防司令部的通行證,除此之外其餘的一概不認。
“還有一件事,讓你的543團盯住城內,優先恢複米麵糧油的供應,讓苗會長想辦法。”
“解決了糧食供應問題,我放他一馬,不然老子的鏡麵匣子可不是吃素的。”
作為第一個往城外跑,又第一個被逮住的人,苗景勝會長可謂是倒黴透頂。
心裏已經做好了破財免災的想法,有些獄友已經被贖出去了,標準是10萬現大洋,亦或者同等價位的物資。
張憲鐵了心要從這群人身上撈一筆,弄了幾百萬大洋還不爽,還要繼續的壓榨壓榨,看一看太源富商們的極限。
他既沒有家族,也沒有親戚,更沒有老婆孩子。
光腳一個人,無牽無掛的,可不管什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可不怕得罪人。
手上有槍,規矩依然是持槍人說了算。竊珠者鉤,竊國者侯的道理心裏門清。
部隊握在手上,把他們捏幹了,都沒人敢拿你怎麽樣。
尤其是城內的平民百姓,懸在頭頂的一根弦總算鬆開了。
為了防止是鬼子的詭計,特意多觀察了一日,才安排兵力向外反推,奪回城郊陣地。
確認了鬼子已經撤的幹幹淨淨了,連進攻準備的戰壕都用泥土掩埋。
地麵遺留了大量的子彈殼跟炮彈殼,小鬼子看不上,張憲得考慮節省。
以大洋收購這些,讓城內居民,紛紛挎著籃子前去漫山遍野的尋找。
城門沙袋全部挪開,街道上的掩體陸續處理掉,立刻組織人手,重新加固城垣。
並立馬建設碉堡,於城郊修築新的防守線。
吃一塹長一智,如果當初老摳在城郊修建好防守工事,來點混凝土碉堡,小鬼子哪那麽容易打進來。
加固城防,重新構建城郊工事的同時,張憲則是到了兵工廠,盤點手上的武器裝備,看如何給部隊調配,步槍方麵的問題不大。
既有繳獲三八大蓋,也有晉造65式步槍,別管質量糙不糙,關鍵它能用。
而利用電爐煉鋼得到的槍用鋼,新生產的65式步槍,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能達到三八大蓋七八成的性能跟精度。
嚴格約束生產規範後,最主要是責任製劃分後,又增加了獎懲製度。
步槍的精度、質量,直接關乎到工人能拿多少額外的錢。
生產出來的步槍分為三檔,合格、良、優,技術工人的水平也有高低,有人靠手搓都能搓出精度極高的零件。
合格的標準是鬼子步槍的七八成精度,良品步槍能夠達到三八大蓋八九成的標準,而優品步槍與三八大蓋無異。
這一點大家佩服的不是兵工廠的工人,而是佩服張憲,不僅仗打的好,管理兵工廠也有這麽大的本事。
張憲當牛馬當慣了,最明白一家企業裏齷齷齪齪的東西,砍掉30%的無用人,效率會嘎嘎提升。
以前的舊槍,損壞的其他步槍,都可以回爐重造。
隨手拿起一支生產的步槍,要跟以前的槍支區分開,以前叫晉造65式步槍,現在就得叫新65式步槍。
好吧,張憲承認沒有起名字的天賦。
劉嘎豆卻覺得這名字挺好,得考慮士兵、工人的知識水平,變動太大了也容易弄混。
前邊加個新,區分新舊就夠了。
不知道是不是馬屁,姑且信了。
“這種質量的步槍勉強能拿出來列裝,但月產600支遠遠不夠,至少得2000支以上。”
“現在鬼子退了,鋼廠、兵工廠可以正常運轉,把產能提上來。”
“把精力放在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上來,其他的全部可以停一停。無關緊要的仿造生產線,沒有意義。”
以前老西窮摳搜,摳也就算了,還玩的挺花,各種垃圾生產線都買過來,仿造的玩意兒沒一個靠譜的。
好貨不便宜,但便宜肯定沒好貨。
張憲接手後,肯定要走精品路線,以往的垃圾東西沒必要仿造。
把這幾項解決了,就可以解決部隊的日常消耗問題,能夠支撐持久作戰。
等奪回了更多地盤,等他回去弄點萊陽鋼管來,再考慮75毫米山野炮、105毫米榴彈炮、150毫米榴彈炮這些。
撿回來的炮彈殼兒、子彈殼完全可以複裝,但有一點,複裝的子彈跟炮彈質量差,自己人不能用,賣給其他軍隊。
82毫米迫擊炮月產30門,現在工人大部分都能回來,必須達到100-200門。
迫擊炮不需要特殊的炮鋼,製作技術也是現成的,提升質量跟規範流程,月產一百多門沒有問題。
每個團至少得12門,身管火炮不夠,就用曲射火力來補。
擲彈筒也需要多多的造,兵工廠沒有點出50\/60毫米迫擊炮,那隻能拿擲彈筒湊合。
張憲穿越之前是項目經理,最擅長的一件事情就是盤點資源,選擇最優解。
兵工廠無關緊要的東西廢棄掉,甚至生產線都可以熔了煉鋼,隻保留有用的槍、炮、彈生產就夠了。
精力要放在刀刃上,陳舊的設備,融了煉鋼。
炮廠的另外一個精力,就是修補繳獲的日式火炮,迅速將其修補完畢。
曾世秉急匆匆的過來,有重要的事情找張憲商量。
看對方一臉著急的,發生什麽事兒了?鬼子也沒重新殺回來啊。
兩人走到一邊,確定周圍沒人,曾世秉才請示關起來的那些人,該怎麽處理。
鬼子包圍的時候,很多事都可以壓下去,現在鬼子撤了,聽說有人要去告狀了。
這些人關係網比較複雜,誰還沒有個有權的親戚。準備去第二戰區、統帥部告張憲掠奪財產,欺壓百姓,貪贓枉法。
這事情要是爆出來,對張憲的影響可就太大了。
張憲抬頭看了看曾世秉,然後詢問對方的年紀,懷疑他是不是沒成年。
成年人誰會擔心這種事?
連兵工廠他都搶占了,倉庫內彈藥物資全都占了,區區幾百萬大洋的私財,算個屁的事情啊。
巴不得他們去告狀,張憲就有理由說服自己,對這群人趕盡殺絕,抄家挖元寶了。
不過曾世秉的話倒是提醒張憲,鬼子撤退後,四方城門的防守不能鬆懈,依舊要由心腹部隊駐防。
沒有他的命令,任何物資不可輕易的進出。凡是進出車輛,必須有城防司令部的通行證,除此之外其餘的一概不認。
“還有一件事,讓你的543團盯住城內,優先恢複米麵糧油的供應,讓苗會長想辦法。”
“解決了糧食供應問題,我放他一馬,不然老子的鏡麵匣子可不是吃素的。”
作為第一個往城外跑,又第一個被逮住的人,苗景勝會長可謂是倒黴透頂。
心裏已經做好了破財免災的想法,有些獄友已經被贖出去了,標準是10萬現大洋,亦或者同等價位的物資。
張憲鐵了心要從這群人身上撈一筆,弄了幾百萬大洋還不爽,還要繼續的壓榨壓榨,看一看太源富商們的極限。
他既沒有家族,也沒有親戚,更沒有老婆孩子。
光腳一個人,無牽無掛的,可不管什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可不怕得罪人。
手上有槍,規矩依然是持槍人說了算。竊珠者鉤,竊國者侯的道理心裏門清。
部隊握在手上,把他們捏幹了,都沒人敢拿你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