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團先一步到達戰場,看著狼藉一片的鬼子陣地,毫不猶豫的落到側翼,部署重機槍,對準鬼子轉進的方位掃射。


    6門迫擊炮+4挺重機槍作為主要火力,朝著戰場傾瀉。


    騎兵要考慮往騎步兵的方向發展,到達作戰地點,紛紛下馬作戰,變成步兵。


    依托槍支火炮,對敵展開突襲反擊。


    一旦鬼子妄圖衝鋒,立刻轉移陣地,拉開距離後,再挑選合適的位置貼上來廝殺。


    用騎兵衝鋒,純粹是傻瓜式指揮。


    戰場呈現了一片倒的局麵,但小鬼子的士兵頑強,還在苦苦支撐戰鬥。


    今天的揚沙天氣減緩,能見度提升很多。


    鮮血流淌在大地上,暗紅色的血就是最好的目標。


    燃燒彈投向鬼子人群,火焰升騰,最能克製武士道精神。


    不怕死的小鬼子,難道還不怕燒嗎?


    都是碳基生物,最大的天敵就是火。高溫磷火之下,骨頭都能燒成灰,何況所謂的不值一提的武士道精神。


    在多麵進攻之下,鬼子援兵出現了左右難支的場麵。


    張憲下令放緩了進攻速度,這樣能夠降低傷亡。


    充分利用火炮的優勢,進一步打擊鬼子的陣線。


    減少齊射、覆蓋射擊,轉入精準打擊。


    各榴彈炮專門打擊鬼子殘餘的火力點,提高殺敵的效率。


    火炮覆蓋是為了破壞鬼子陣型,精準打擊是為了殲滅負隅頑抗的畜生們。


    鬼子幾個大隊損失非常慘重,沿途都是遺棄的來不及拖走的屍體,已有成百上千人的傷亡。


    還有沒死透的小鬼子,在地上掙紮著,嘴裏呼出的熱氣,格外顯眼。


    12師的士兵也不著急,從二三百米位置,先瞄準射擊,對著還在動的小鬼子,piu的一槍,命中其腦瓜子。


    待屍體抽搐後,一動不動了,再逐步的上來清掃殘餘。


    優勢在我,便一直拉開幾百米距離,充分利用火炮壓製鬼子的火力,然後逐一突破,逐一分割殲滅。


    不給對方白刃戰、反擊戰的機會。


    利用瘋狂蠶食的手段,削減鬼子的有生兵力。


    這怎麽打?


    火炮嚴重不足,急需要把26師團乃至其他獨立混成旅團的火炮派遣過來,否則支援的步兵要全軍覆沒於此。


    鬼子依然把守著雁門關方向,但左右兩側已經被封堵。


    援兵想要過來,隻能通過雁門關一處隘口。


    張憲的口袋陣成型,擁有差不多2萬兵力,還有30多門火炮,緊接著就能拉出飛機作戰。


    巴不得小鬼子持續往口袋陣裏增援。


    倒要看看察哈爾兵團的三四萬人,能派過來多少,夠不夠張憲殺的。


    544團、543團的團屬迫擊炮,從兩翼推進射擊,炮火持續打擊鬼子的防守圈。


    騎兵聯隊已經潰散了,在坦克連的衝殺下傷亡慘重。


    匯總的傷兵,還妄圖在戰場邊緣遊鬥。


    立馬指揮騎兵團,配合坦克連殲滅該機動兵力。


    鬼子的騎兵聯隊轄4個騎兵中隊跟一個機槍中隊,滿編情況下1400人左右,一般情況下機槍中隊是配備12挺重機槍的,也算是重火力之一。


    但實際作戰當中,機槍中隊交給了步兵聯隊指揮。


    騎兵聯隊手上就隻有4個騎兵中隊,每中隊144人加143匹戰馬,差不多600人配置,再加上一個121人的聯隊部,作戰兵力不到800人。


    這還是26師團的騎兵聯隊,需要在草原地帶作戰,加強了2個騎兵中隊。


    否則別的騎兵聯隊隻有不到500人。


    這差不多800人的騎兵,手握的都是騎步槍,怎麽打坦克?


    這年頭的騎兵,無外乎是玩不起機械化作戰,玩不起坦克,才拉出騎兵作為機動兵力。


    真正碰到了坦克連,在騎兵聯隊中橫衝直撞,別說一個騎兵聯隊了,再來幾個騎兵聯隊也是戰敗的結局。


    反坦克武器不足,沒辦法抗衡坦克連的。


    再加上張憲的騎兵團也從後方殺了出來,聯合坦克連雙麵絞殺。


    鬼子騎兵不斷的掉落馬下,這是特意保護戰馬的打法,盡量擊斃鬼子士兵,保存東洋大馬。


    今日作戰突出一個井然有序,以保存自身為前提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殺傷鬼子有生兵力。


    降低傷亡,多利用三方圍剿的優勢,多利用鬼子三麵交戰的劣勢,多利用手上火力優勢、兵力優勢。


    進行分割蠶食。


    張憲的指揮手段提升,對兵力的調動指揮也得心應手。


    手上還有3張中級軍官經驗書,此時此刻,看著戰場推進順利,毫不客氣的對自己使用上。


    男人嘛,對自己要狠一點。


    使用第三張中級軍官技能書,


    選擇繼續強化人海戰術,可獲得步兵戰術加強,步兵戰鬥力的進一步提升。


    強化效果【步兵衝鋒速度+8%,步兵戰鬥力+10%!】


    選擇第四、五張中級軍官技能書


    選擇機動作戰、塹壕決戰。


    新增兩個環境因素,以前已經擁有的山地、城市,現在增加平原、河流。


    獲得新的指揮加成後,整體的指揮加成變動如下,


    【火炮對步兵殺傷能力+15%、對工事、裝甲殺傷能力+10%,步炮協同能力提升30%,


    步兵衝鋒速度+8%,步兵戰鬥力+10%;


    部隊組織能力+30%、機械化行軍速度+10%、部隊突襲衝鋒戰鬥力提升8%;


    部隊土工作業能力+30%、陣地戰戰鬥力提升8%、陣地戰傷亡降低8%;


    山地作戰提升10%攻防能力;


    城市防守能力+10%;


    平原作戰提升10%攻防能力;


    河流作戰提升20%的防守能力】


    綜合指揮評價:名將之星


    對此刻的張憲而言,提升最大的不是什麽攻防能力,不是什麽衝鋒戰鬥力啥的,最有效的隻有一個,那即是組織能力+30%。


    指揮的兵力越多,越能體會到組織能力的重要性。


    帶一百多人的連隊,不太需要組織能力,帶頭衝鋒就完了。


    指揮一千人的小團,就需要考慮各營配合作戰了,考慮火力部署,如果還是一波莽的進攻,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指揮上萬人的軍級、師級作戰,既要考慮整個戰略範圍的布局,也要考慮各部具體的作戰方針。


    否則很難打出有效的配合,打出有效的戰術。


    成功晉升名將,名將之後,必須使用高級經驗書來提升,需要鬼子中將以上的軍官提供。


    再繳獲中級軍官經驗書,可以考慮提升張大彪、楚雲飛兩人,其次是楊昭、秦朗兩人潛力不錯,這是預備的師級指揮官。


    如能完全整合53軍、第3軍,成為集團軍司令,那必然給唐為源、寸之奇等人提升。


    至於低級軍官經驗書,考慮提升宋有力、曾世秉、宋大壯、李連勝、鐵匠,作為團、旅級指揮官。


    指揮人員還是要多多吸納跟發掘一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