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土財主張憲,掌管火炮的王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都仿造出來了?
張憲心頭一動,讓人安排汽車,直接前往兵工廠。
剛準備上車,又讓人拿上兩箱子大洋。
說獎勵就獎勵。隻要火炮的性能達標,研發的技術人員都有獎勵。
五萬大洋、十萬大洋,張憲還是舍得掏出來獎勵技術人才的。
錢不給技術人員,難道去打賞戲子嗎?
搞笑!
兵工廠這邊彌漫著一股疲憊卻興奮的矛盾氣氛,一夥人輪軸轉,按照圖紙仿造出來了迫擊炮跟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對炮彈的要求比較高,這一點也需要協同配合。
張憲到了兵工廠的時候,楊昭、秦朗兩人也被下令迅速過來。
這兩人算是炮兵的支柱指揮,也是張憲一手扶持上來的。
火炮好不好用,讓專業的人來評估。
對於無後坐力炮這樣的新鮮玩意兒,秦朗留學漢斯,稍微有點眼力,一眼就認了出來。
“司令,之前在漢斯留學,見過他們的75毫米無後坐力炮,攜帶方便,機動性強,既可以直射工事,也可以作為臨時支援火力,非常優越。”
張憲不說話,擺手示意他過去看看。
75毫米步兵炮、無後坐力炮更適合配屬給團級支援火力。
目前有山炮、野炮,團級火力的需求沒那麽明顯。
57毫米無後坐力炮是準備配給步兵營的強勢火力,還可以考慮給部分連隊加強作戰使用,作為反坦克、工事、碉堡的直射武器。
每分鍾射速8-12發,使用破甲彈可以有效打穿70毫米鋼板以及0.2米深的混凝土。
直射距離300米,最大射程3000米
佩戴三腳架的重量是36千克,不帶三腳架用肩扛式射擊,隻有28千克。
找個壯漢就能肩扛射擊。
至於另一款迫擊炮,則需要楊昭過去調教。
82毫米迫擊炮屬於營級火力,真正衝鋒的時候是放在後方,很難隨步兵一起往前提供火力壓製。
手榴彈投擲距離最遠不超過60米,真正作戰二三十米就算好的。
而60毫米迫擊炮的定位就是給連排提供火力,彌補1000米左右的火力空檔。
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每分鍾射速30發,總重量22千克。
這兩款武器,將大幅度增強連排火力。
再搭配著擲彈筒使用,麵對鬼子小隊、中隊級別,根本不需要火力支援,一個連就能輕鬆應對。
按照張憲的規劃,嫡係部隊的連隊,至少一門60毫米迫擊炮,滿編3門,搭配一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
其他部隊,一個營配置2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2門60毫米迫擊炮,作為加強火力,隨時配屬給連隊作戰。
這樣一個師可以配備81門60毫米小炮,27門無後坐力炮。
按照現有的產能,一個月能完成這些,一個月能裝備一個師。
秦朗跟楊昭真是愛不釋手啊。
這兩款連級火力,將大大提升嫡係部隊的戰鬥力。
隨後進行火炮驗證,進行性能測試。
張憲也兌現諾言,讓人把現大洋搬上來,直接給技術工人分發。
白花花的銀洋,抓起一把撒下去,嘩啦啦如流水。
清脆悅耳。
幾個技術負責人嘴都快咧到耳後根了,這幾天連夜不休的幹為了啥,不就是為了大洋嗎。
“我這人辦事兒,說到做到,突破技術有獎勵,製作出精品有獎勵,產量提升還有獎勵。”
揮手示意劉嘎豆,別磨磨嘰嘰的,給大家發錢。
10萬大洋毫不猶豫的灑出去。
隨後又讓人拿來10萬大洋,放在月獎金池子裏,隻要產量提升30%,大家分這些錢。
除正常的薪水外,都是額外的獎勵。
先把積極性調動起來。
兵工廠前後的幹勁兒,可謂是翻天覆地。以前幹得好了,那是領導層受益,幹的差了扣工人的薪水。
能有幹勁兒才怪了。
接下來就得考慮火炮入編,組織人手訓練,這兩件事秦朗跟楊昭負責。
一個負責培訓57毫米無後坐力炮,一個負責培訓60小炮。
培訓完成後,往34師內編入。
“一會替我下令,讓張大彪的34師休整3天,隨後往太源來,雲中城交給12師就夠了。”
處理完這些,張憲並沒有返回司令部。
自己還得去一趟晉東南,先給三個師去消息,要求各師長等骨幹人員,到高平等候。
116師、130師目前在晉城、高平、陵川一帶布防,依托山高地形,阻敵前進。
91師目前在安陽,活躍在冀南、豫北,跟鬼子保持遊鬥。
目前20師團逼近臨汾,108師團在長治方向,都未展開下一步攻勢。
沿鐵路、公路沿線的各處,已經被鬼子師團接連拿下了。
張憲要從太源過去,最安全的路線是走太嶽山脈一線,這些地區的縣城還沒失守。
好處是安全,難處是翻山越嶺。
表裏山河的地理情況擺在那,確實能夠利用地形有效阻敵。
張憲手上有一個騎兵連,算是半個警衛連,半個偵察連,一直擔任太源周邊的偵察任務,緊盯鬼子的動向。
讓魏大勇去集合騎兵連,再找一個熟絡的地方人帶路,下午就前往城郊。
既要看看119師、第7師的籌備情況,也考慮從東南城郊進入山區。
唐為源作為此次進攻的主力,倒不是張憲逼著第三軍打頭陣,而是宋有力是新提上來的軍官,經驗跟資曆都撐不住場子。
119師更像是張憲以前幾個主力營的大雜燴。
內有李連勝、宋大壯、宋有力三人,按照正常配置,宋有力也就是一個團長。
強行提拔到師長的位置,還砸了6張軍官經驗書。
指揮能力或許夠格了,經驗不夠老練,需要跟著第三軍的前輩多學學。
張憲檢查了一下手槍步槍,又給騎兵連配備了足量的彈藥、手榴彈,這才帶兵往城郊去。
宋大壯團的兵力在集結,率先逼近榆次地區。
第7師則從正麵向南壓進瀟河一線,跟鬼子的小股部隊交火。
槍聲清脆,打破了與20師團相斥的平靜日子。
鬼子留守了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分別駐守榆次、北格鎮、張慶鎮,留守在汾河東部、瀟河支流北部。
剛一交鋒,小鬼子就被連續擊斃。
98k狙擊步槍發揮了威力,雙方都沒有動用火炮的時候,士兵輕而易舉的射殺7名鬼子。目前對峙情況
張憲心頭一動,讓人安排汽車,直接前往兵工廠。
剛準備上車,又讓人拿上兩箱子大洋。
說獎勵就獎勵。隻要火炮的性能達標,研發的技術人員都有獎勵。
五萬大洋、十萬大洋,張憲還是舍得掏出來獎勵技術人才的。
錢不給技術人員,難道去打賞戲子嗎?
搞笑!
兵工廠這邊彌漫著一股疲憊卻興奮的矛盾氣氛,一夥人輪軸轉,按照圖紙仿造出來了迫擊炮跟無後坐力炮。
無後坐力炮對炮彈的要求比較高,這一點也需要協同配合。
張憲到了兵工廠的時候,楊昭、秦朗兩人也被下令迅速過來。
這兩人算是炮兵的支柱指揮,也是張憲一手扶持上來的。
火炮好不好用,讓專業的人來評估。
對於無後坐力炮這樣的新鮮玩意兒,秦朗留學漢斯,稍微有點眼力,一眼就認了出來。
“司令,之前在漢斯留學,見過他們的75毫米無後坐力炮,攜帶方便,機動性強,既可以直射工事,也可以作為臨時支援火力,非常優越。”
張憲不說話,擺手示意他過去看看。
75毫米步兵炮、無後坐力炮更適合配屬給團級支援火力。
目前有山炮、野炮,團級火力的需求沒那麽明顯。
57毫米無後坐力炮是準備配給步兵營的強勢火力,還可以考慮給部分連隊加強作戰使用,作為反坦克、工事、碉堡的直射武器。
每分鍾射速8-12發,使用破甲彈可以有效打穿70毫米鋼板以及0.2米深的混凝土。
直射距離300米,最大射程3000米
佩戴三腳架的重量是36千克,不帶三腳架用肩扛式射擊,隻有28千克。
找個壯漢就能肩扛射擊。
至於另一款迫擊炮,則需要楊昭過去調教。
82毫米迫擊炮屬於營級火力,真正衝鋒的時候是放在後方,很難隨步兵一起往前提供火力壓製。
手榴彈投擲距離最遠不超過60米,真正作戰二三十米就算好的。
而60毫米迫擊炮的定位就是給連排提供火力,彌補1000米左右的火力空檔。
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每分鍾射速30發,總重量22千克。
這兩款武器,將大幅度增強連排火力。
再搭配著擲彈筒使用,麵對鬼子小隊、中隊級別,根本不需要火力支援,一個連就能輕鬆應對。
按照張憲的規劃,嫡係部隊的連隊,至少一門60毫米迫擊炮,滿編3門,搭配一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
其他部隊,一個營配置2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2門60毫米迫擊炮,作為加強火力,隨時配屬給連隊作戰。
這樣一個師可以配備81門60毫米小炮,27門無後坐力炮。
按照現有的產能,一個月能完成這些,一個月能裝備一個師。
秦朗跟楊昭真是愛不釋手啊。
這兩款連級火力,將大大提升嫡係部隊的戰鬥力。
隨後進行火炮驗證,進行性能測試。
張憲也兌現諾言,讓人把現大洋搬上來,直接給技術工人分發。
白花花的銀洋,抓起一把撒下去,嘩啦啦如流水。
清脆悅耳。
幾個技術負責人嘴都快咧到耳後根了,這幾天連夜不休的幹為了啥,不就是為了大洋嗎。
“我這人辦事兒,說到做到,突破技術有獎勵,製作出精品有獎勵,產量提升還有獎勵。”
揮手示意劉嘎豆,別磨磨嘰嘰的,給大家發錢。
10萬大洋毫不猶豫的灑出去。
隨後又讓人拿來10萬大洋,放在月獎金池子裏,隻要產量提升30%,大家分這些錢。
除正常的薪水外,都是額外的獎勵。
先把積極性調動起來。
兵工廠前後的幹勁兒,可謂是翻天覆地。以前幹得好了,那是領導層受益,幹的差了扣工人的薪水。
能有幹勁兒才怪了。
接下來就得考慮火炮入編,組織人手訓練,這兩件事秦朗跟楊昭負責。
一個負責培訓57毫米無後坐力炮,一個負責培訓60小炮。
培訓完成後,往34師內編入。
“一會替我下令,讓張大彪的34師休整3天,隨後往太源來,雲中城交給12師就夠了。”
處理完這些,張憲並沒有返回司令部。
自己還得去一趟晉東南,先給三個師去消息,要求各師長等骨幹人員,到高平等候。
116師、130師目前在晉城、高平、陵川一帶布防,依托山高地形,阻敵前進。
91師目前在安陽,活躍在冀南、豫北,跟鬼子保持遊鬥。
目前20師團逼近臨汾,108師團在長治方向,都未展開下一步攻勢。
沿鐵路、公路沿線的各處,已經被鬼子師團接連拿下了。
張憲要從太源過去,最安全的路線是走太嶽山脈一線,這些地區的縣城還沒失守。
好處是安全,難處是翻山越嶺。
表裏山河的地理情況擺在那,確實能夠利用地形有效阻敵。
張憲手上有一個騎兵連,算是半個警衛連,半個偵察連,一直擔任太源周邊的偵察任務,緊盯鬼子的動向。
讓魏大勇去集合騎兵連,再找一個熟絡的地方人帶路,下午就前往城郊。
既要看看119師、第7師的籌備情況,也考慮從東南城郊進入山區。
唐為源作為此次進攻的主力,倒不是張憲逼著第三軍打頭陣,而是宋有力是新提上來的軍官,經驗跟資曆都撐不住場子。
119師更像是張憲以前幾個主力營的大雜燴。
內有李連勝、宋大壯、宋有力三人,按照正常配置,宋有力也就是一個團長。
強行提拔到師長的位置,還砸了6張軍官經驗書。
指揮能力或許夠格了,經驗不夠老練,需要跟著第三軍的前輩多學學。
張憲檢查了一下手槍步槍,又給騎兵連配備了足量的彈藥、手榴彈,這才帶兵往城郊去。
宋大壯團的兵力在集結,率先逼近榆次地區。
第7師則從正麵向南壓進瀟河一線,跟鬼子的小股部隊交火。
槍聲清脆,打破了與20師團相斥的平靜日子。
鬼子留守了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分別駐守榆次、北格鎮、張慶鎮,留守在汾河東部、瀟河支流北部。
剛一交鋒,小鬼子就被連續擊斃。
98k狙擊步槍發揮了威力,雙方都沒有動用火炮的時候,士兵輕而易舉的射殺7名鬼子。目前對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