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維的神色之中是真有點怕了。


    張憲也不是太小氣的人,兩人之間的那點小事,都懶得提起來了。


    見對方出了血,有認錯的態度,這件事可以揭過去。


    但軍需處長的職務,就不要想了。


    接手53軍後,所有的後勤供應,肯定是自己的後勤處來處理,以前的這些軍需班子,能用的用,不能用的替換掉。


    “禮物我收下,此事任何人不要再提,退下吧!”


    “是,多謝軍長海量。”


    晚上,幾位師長在高平飯店為張憲安排了接風宴,到場的是今日參會的校官。


    8人一桌,湊了三大桌。


    張憲稍微休息了一下,才到飯店來應局。


    示意大家放開了吃,今天這頓他來買單。


    有什麽事情,明天上午再說,今日純接風宴。


    各桌可飲兩瓶酒,避免誤事。


    廖叔澆跟朱紅勳也旁敲側擊的,想從張憲口中套一些話出來。


    這倆人的地位很尷尬。


    手上的兵既不能打,也沒有多少人,生拉硬湊也就湊一個兩千人的團。


    這哪是人過的日子,哪是師長的日子。


    論關係呢,也不如馮占海,跟張憲可以兄弟相稱。


    唯一能夠靠一靠的,就是那點最不值錢的資曆。


    資曆這東西,最不值一提。


    放在以前,還稍微有點點用,如今混戰的亂局,槍杆子才是硬道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憲就借故身體不舒服,讓大家盡情,自己撤回了師部睡覺。


    這四天的簽到情況還沒梳理,


    已簽到9日,分別獎勵:


    中正式步槍3000支,子彈100萬發;


    木柄手榴彈6000枚;


    火藥2噸;


    24式重機槍36挺,機槍子彈100萬發!


    獎勵的東西中規中矩,足夠裝備一個步兵師了。再配上一些重武器,裝備一個師綽綽有餘。


    既然來到了高平,自然要對各部整編,獎勵的這些武器,正好分配給各團。


    按照手上的兵力來看,116師、130師分別縮編成一個團,91師能縮編出2個步兵團,預留一部分師部直屬兵力。


    先將武器裝備、單兵狀態調理一番。


    拿出一部分急救藥品、維生素粉,再從太源那邊調撥新的軍裝過來。


    張憲讓騎兵連給後勤處發令,安排一隊運輸人員,從山區過來。


    過來的路線可以順著騎兵行動的路線,可以直接從太嶽山區貫通到晉東南。


    另外一件事在發酵,


    黑市上突然流出了一大批青黴素,價格炒的很高,本來的價格是240元左右,有價無市,現在能賣到500元。


    靳連啟選擇迅速出手5000支,分批從幾個黑市渠道扔了出去。


    返回的時候,順帶著采購了一些軍用物資,選擇從晉東南入晉。


    恰好張憲就在這邊。


    這倒不是偶然,晉南那邊是晉綏軍、中央軍、鬼子,晉東南這邊好歹是53軍,靳連啟手握二百多萬大洋,又采購了三十多萬的物資,擔心車隊被人扣下。


    還是從自家的地盤入境方便。


    靳連啟連夜趕至高平,準備先把大洋交到張憲手上。


    他手握二百多萬元,一部分是現洋,一些換成了小黃魚,還有一些換成了物資。


    真的怕出現一些問題。


    張憲上午起床後,靳連啟已經吃了早飯,在外邊等著了。


    得知了這好消息,張憲是大步走過來。


    “靳老爺一路順利?”


    靳連啟雙手抄在袖子裏,連忙起身。


    “順利,比預想的順利。豫、陝、鄂那邊相對安定些,沒出什麽亂子,事兒都辦妥了。”


    簡單匯報了一下過程,故意留了一些尾巴,讓人能順著尾巴查到青黴素的源頭在晉省黑市,日後再往外散,先找黑市的渠道。


    就不用每次安排人往外跑了。


    不愧是心細且有魄力的靳老爺,當初為了兒子,舍棄靳家堡的家產過來。


    真讓張憲刮目相看了。


    各部的軍餉都在裁減,國難當頭,士兵也得緊衣縮食。


    200萬大洋,放在張憲手上能撐兩三個月。


    再輔以手上的物資、征繳的稅收,騰挪一下撐三個月問題不大。


    光靠這份功勞,給靳洋安排個少校的軍銜就不差。


    盡量安排在運輸隊,減少上戰場的情況,也算給靳老爺留個“後”。


    “物資先放在高平,我這段時間親自坐鎮整軍,繼續物資補充。”


    “這裏不比太源,一切東西都需要采購。”


    靳連啟聽張憲安排就行了。


    趁著物資入城裝進53軍的軍用倉庫,張憲也順勢將這四天獎勵的武器裝備放了進去。


    隨後安排三個師的軍需人員過來,將武器裝備按照4份分發。


    116師一份,130師一份,91師兩份。


    張憲辦事,突出一個效率。


    上午拿到了各師的花名冊之後,直接翻開自己的掛,翻開帝國成長手冊對照。


    哪些士兵是真的,哪些是臨時抓來頂包的一目了然。


    頂包的這些人,用鉛筆畫上叉子,算是給各部一個警告。


    隨後現有的這些人當中,查看作戰天賦情況。


    116師剩餘2670人;


    130師剩餘2180人;


    91師7623人;


    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師部了,這連一個團都湊不明白,還要什麽師級的架子,多餘的軍官抽出來。


    挑選軍官人員,多設立副職。


    團長1名,副團長3名,各帶一個營,表現好的上,表現差的下,來一個競爭。


    其餘營連也是如此。


    好歹也使用了300張單兵經驗書,給骨幹的軍官強化了一下。


    好歹是一些上過軍校,或者識文斷字的人,有一點點用。


    比啥都不知道的大頭兵強一些。


    “魏大勇,把這幾份花名冊帶給他們,下午就按照我的要求進行整編。”


    張憲隻用了一個小時,就搞定了花名冊的虛實。


    這效率著實有點誇張的。


    按照最新的人員清單,配備裝備武器,分配軍用物資。


    想貪張憲的東西,沒那麽容易。


    廖叔澆跟朱紅勳在一塊,倆人拿到花名冊的時候,腦門上那是一層汗珠子。


    他們找的頂雷的那些壯丁,全被張憲標記了出來。


    馮占海這邊也臉色陰沉,從手下報上來的名單裏,竟然也有不少空職。


    “李副官,這怎麽回事?你清楚嗎?”


    李維真拿著花名冊,不知道怎麽解釋,他確實不知道這些情況,立刻找各團去核實。


    張憲不動聲色,既沒有發火,也沒有多說一句話。


    越是如此,越讓53軍的這些人如坐針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