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斃鬼子的戰報可以作假,本來擊斃10人,可以吹成一百人。


    但繳獲的物資跟裝備是做不得假的,尤其是繳獲的棉衣軍裝,軍裝上有鬼子的士兵編號。


    隨便一查就能查出來對不對。


    槍械之類的更別提,都有出廠的一些編號,也能驗證戰功。


    高平北部山區的大捷,更值得吹噓,更值得鼓舞人心。


    濁漳河雖然也打了勝仗,可那是八路打出來的,統帥部能吹這個嘛?


    不給你壓下去算不錯了,怎麽會吹噓他們的戰功。


    反觀張憲帶領的53軍,這是正兒八經的國軍序列,在統帥部領導之下,不算根正苗紅,也得算師出有名。


    吹肯定是吹自己人。


    在各部戰場節節敗退的時候,任何一場勝利,都值得宣傳,值得振奮士氣。


    另外也讓人明白一件事情,不是太源城防司令部那邊的兵精銳才取得了對敵勝利,也不是老摳的軍火庫裝備好,八成是張憲這個人的緣故。


    整軍能力強,帶兵能力突出,作戰風格強硬。


    晉東南隻有一些雜兵散勇,到了他手上,連續兩次對敵占了便宜。


    第一次擊斃鬼子數百人,振奮130師上下。


    這一次幾乎全殲鬼子步兵聯隊,振奮的可不隻是130師,振奮的不隻有晉東南,是足夠讓各戰區一塊鑒賞鑒賞的。


    連續三日,晉東南的兵力連續反撲,持續打擊。


    各路的遊擊隊,既有八路人員,也有中央軍的幾股兵力,輪番上陣。


    小鬼子的士氣低下,厭戰情緒在軍隊內彌漫。


    受天氣的影響,受山地作戰的摧殘,也有對張憲這個人的抵觸。


    從進入晉戰區開始,隻要碰上張憲,沒有一次占的便宜。


    最好的情況是1:1,最壞的情況是被殲滅。


    任何一支部隊,麵對傷亡都是沒辦法冷靜對待的。


    鬼子精銳也沒辦法淡然的麵對傷亡。


    老鬼子的補充是很困難的,多個師團壓入戰場,各大會戰都有戰損,都需要預備兵力補充。


    預備的兵力要用在重要的戰事上,能夠決定國戰勝負的大戰上。


    這也是鬼子108師團突然收斂的主要原因,它耗不起啊。


    連續兩天,每天被幹掉一個聯隊,加起來過千的傷兵,陣亡四千多人。


    直接導致作戰兵力驟減,真正能拉出來野戰的人手銳減。


    109師團是分出了5路兵力,108師團分出了4路兵力,整個進攻計劃看起來完備且嚴密。


    各部之間聯合有度。


    可突然折損了兩個步兵聯隊,讓鬼子精心策劃的進攻變成了漏洞百出。


    四處漏風,處處挨揍。


    後勤運輸線接連被伏擊,丟失了大量的輜重物資。


    鬼子想要打通山區,進行大規模掃蕩的計劃剛剛開始,就直接夭折在胎腹之中。


    不僅如此,多股兵力出現了被圍堵攔截的情況。


    主力部隊四處救火,從這個山頭救援那個山頭。


    從這個據點支援另一個據點。


    在支援過程中,也要考慮遭遇伏擊的可能。


    整片地區的作戰主動性,牢牢的握在了守軍手上。


    想進攻就進攻,想撤退就回山區。


    116師宋有力的一個團,順勢壓入太嶽山區,沿太嶽山區北部路段進行駐防。


    保證太源的兵力與晉東南地區的貫通。


    並與鬼子109師團的一部交戰,順利擊退鬼子步兵大隊,將其打出山區。


    始終維持一條可以直達晉東南的山區運輸路線。


    130師目前主力團1個,預備團2個,先向西北方位猛攻,奪回對安澤、沁源地區的控製權。


    兩個團的兵力沿太嶽山區南部路段駐防。


    以3個團的兵力放在山區內,確保太源的兵力與晉東南的兵力連成線。


    接下來重要的一點是拿下平安縣城,徹底阻斷正太線。


    讓鬼子20師團變成無根遊萍,斷了他的後勤路線。


    張憲遠程操控119師兵力東出,占據山區的有利位置,威脅平安縣守軍。


    大膽的跟鬼子聯隊交火。


    抽出一個野炮團進入壽陽,參與對縣城的攻防作戰。


    童程的指揮部就放在了靈芝鎮,當初張憲在這裏以一個團的兵力硬扛四個步兵聯隊的進攻,還能找到血戰的痕跡。


    119師兵力過萬,有炮團配合,拿下鬼子聯隊沒有壓力。


    逼著小鬼子109師團持續往平安縣城一線增兵,維持5個步兵大隊,以及2個炮兵大隊的兵力。


    駐防在平安縣城周邊。


    晉東南的主要兵力則北出高平,分別向長子、潞安方向壓進,逼迫鬼子108師團的兵力繼續收縮,威脅其師團指揮部所在。


    91師出一個團的兵力,從山區壓向邯黎公路方向,隨時破壞鬼子的主要運輸線。簡單畫了下目前的形勢圖  很顯然鬼子108師團、109師團已經處在了聯合包圍當中,所謂的九路進攻,已經變成了九龍拉棺。


    拉著他們自己的棺材板四處跑。


    跑不動的時候,就成了他們的墳頭頭。


    張憲的指揮部內,氣氛相對活躍。


    廖書澆雖說別的能力沒有,調節氣氛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講了幾個笑話,逗得大家哈哈一笑。


    偵察人員匯報的情報,也由參謀人員調整到作戰地圖上,並製作了簡單的沙盤圖,來標記鬼子主力的方向。


    “軍長你看,鬼子往平安縣投入2個步兵聯隊,致使109師團的兵力,隻有三四個步兵大隊的兵力來維持戰線,向山區圍剿47軍跟八路4團。”


    “太嶽一線,已經完全處在我軍的掌握之中,在逐步清掃鬼子侵入兵力。”


    戰線非常明朗,根本不需要講解。


    張憲轉移目光,抬起頭看向通訊人員,詢問道:


    “童師長有沒有聯係47軍?”


    “武器裝備方麵,我可以提供一些的,抗戰的友軍部隊都不容易。”


    嗬,別的時候可沒見你大方啊。


    張憲的目的性很高,主動提出裝備援助的目的就是拉攏47軍。


    這一點不言而喻,對雙方都有好處。


    合則兩利。


    戰場的另一端,也可以說晉戰區的西部戰場,依然是不斷的潰退,丟失縣城十幾個。


    真正殲敵隻有一百多人,


    抵抗性幾乎沒有,堪稱一泄再泄。


    老摳連續發出邀請,以前是發出命令,讓張憲的兵力出擊。命令了半天根本沒有反應。


    以前張憲隻是團長或者旅長,你命令也就算了,現在叫張司令,能是你能命令的嗎?


    一改態度,快求著張憲從北路出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