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了一句後,張憲就從前線指揮部撤了,目前的情況打掉14師團問題不大,但需要拖一拖。


    並非他張憲有意壓製,是當下的局勢不合適。


    14師團後方,還有三四個師團的兵力虎視眈眈。


    第五戰區北線部隊,以韓司令的集團軍為主,手握8萬大軍已經違抗命令提前撤下來了。


    張憲也剛剛接到消息,統帥部處理了他。


    一個集團軍的兵力不戰而退,將重要的黃河防線讓給鬼子,導致河防、泰山險地等多處被鬼子占領。


    本可以借助這些天險防守數周,為其他兵力的調動爭取時間,現在嘛,迅速丟了個幹淨。


    鬼子華北兵力、華中兵力聯合調動8個師團、3個旅團、2個支隊,共計24萬兵力南北對進。


    目標是打通津浦線,拿下徐城。


    徐城大會戰可以說是已經爆發了,分為南北兩線作戰。


    可對於前線的情況,張憲還是一臉懵的,所收獲的情報少之又少。


    帶著警衛營直接前往安陽。


    將53軍參謀部搬過來,以黃河以北的大片區域製作沙盤圖,明確敵我雙方形勢,看下一步該怎麽打?


    得先確認鬼子24萬兵力如何調配的,才好殺到津浦線,給鬼子來一個漫天星辰。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有必要向第五戰區索要一些前線情報,以及日寇的進攻方向。


    中原地帶有兩條鐵路幹線,一條是平漢線,一條是津浦線,兩條鐵路線貫穿了南北。


    鬼子的戰略計劃是拿下鐵路線,再打通隴海線,順鐵路南下,橫掃中原。


    以此來逼迫統帥部投降,結束天朝境內的戰事。


    為此呢,他們已經發起了平漢路作戰、津浦線作戰、淞滬會戰。


    滬城、金陵等大城市已經攻克,隻需打通華中,整個平原就都在他們手中了。


    為此華中的兵力向北推進,殺向淮河一線。


    華北的兵力向南推進,越過黃河一線。


    意圖是利用南北夾擊的方式,打通魯、蘇、豫等地,然後集結重兵夾擊鄂漢,全殲反抗之軍。


    這是目前的抗戰形勢,很是不容樂觀啊。


    華北地區大部分淪陷,張憲從正太線殺出來後,又讓局勢幽暗複明一些。


    隻需解決14師團,冀南、豫北、魯西便是安全的,能夠貫通一片。


    但想要參與這種規模的大戰,應對鬼子24萬兵力,光靠手上的三四個師還不夠,六七萬人砸進去,不是說打不過,是很容易拚光光。


    把自己的主力師拚光光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頂多換掉2-3個師團。


    對局勢沒有任何裨益,一旦他第五集團軍崩了,剩下的那些兵力,肯定是如同散沙一樣不堪一擊。


    必須整合第一戰區其他的兵力,聯合向鬼子反撲,牽扯更多師團。


    以期能夠集中精力,狠狠的殲滅鬼子3-5個師團,才能讓局勢徹底明朗。


    張憲手上能夠調動的主力加起來,吃掉兩個師團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但吃完了這兩個師團,部隊必有傷亡,需要好好休整。


    既要最大程度的殲敵,還要保存有生兵力,降低損失,能夠持久作戰,持續作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


    降低損失的方式,除了考驗指揮官的能力外,還有一個最佳的辦法,就是多讓友軍當炮灰。


    戰場之上,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有時候就得需要小蝦米去喂大魚,引誘大魚的注意力,才有精力吃掉更多的小魚。


    這也是為何同意張大彪把新一團外編進來,也能睜一眼閉一眼的看他們拉遊擊隊。


    說實話這點兵力並不影響張憲,卻可以影響日本人的推進。


    如能把所有的村子聯合起來,都變成遊擊作戰區,讓鬼子走一步痛一步,達到牽扯敵寇的目的,這就足夠了。


    此次應對14師團,新一團能夠正麵抵抗50聯隊的進攻,這就是小蝦米牽扯大魚的情景,讓騎兵旅趁機吃掉一千多人,差不多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己方損失百餘人,不值一提。


    這樣的局麵要多一些,讓友軍牽著鬼子走,他手上的精銳來一錘定音。


    如果讓張憲的兵力放上去填線對峙,陷在互相兵力牽扯上,這才是最大的損失。


    鬼子隻要勻出一個師團,就足夠把其他的部隊捅穿。


    盤點友軍的兵力情況,得看第一戰區的作戰範圍。


    沿北平至鄂漢鐵路帶狀分布區以及黃河沿岸部分地區,尚有中央軍15個師,雜牌軍六七個師,整體兵力25萬餘人。


    光豫北這片區域,就有四五個雜牌師活躍,扔在黃河北岸禦敵。


    比較有名的孫大英的暫編第五軍,目前活躍在豫北、晉東南。


    這人頗有江湖草莽氣息。


    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本來是臭名遠揚,卻在抗擊鬼子這件事上異常積極。


    不僅高調唱戲,還真參與了幾次血鬥,也曾在赤峰阻擊鬼子七天七夜。


    另外一點是跟八路貼的比較近,配合默契,隊伍裏吸收了不少流亡學生,以及年輕的愛國青年。轄2個步兵師,2個獨立團、2個補充團。總兵力是10個團,有小兩萬人馬。


    除了裝備差一點,戰鬥力不算太差,算是豫北比較大的一股勢力。


    另外一股兵力是中央軍的97軍,轄一個步兵94師,以及一個騎兵第4師,活躍在冀南、豫北打遊擊。


    中央軍的戰鬥力暫且不說,至少裝備是比雜牌軍要好的。


    還能從統帥部拿到全額的軍餉。


    這兩支部隊如能調動起來,至少是可以牽扯鬼子旅團級別兵力的。


    關鍵是如何調動?


    許以重利?


    還是從統帥部拿命令?


    用正當方式,還是暗地裏接觸?


    正當方式有兩種,


    第一,可以寫一份向西的作戰計劃書,由第一戰區向華北地區反撲,策應徐城大戰,減輕第五戰區的壓力。


    以此來換取統帥部的任命,組成一個臨時的前敵指揮部,轄三個軍,張憲本人來擔任指揮。


    還有一條路是借助第五集團軍的戰功,把曾老哥給送上戰區副司令的位置上去,通過第一戰區來進行調度指揮。這兩個軍隸屬於第一戰區指揮,也是說得通的。


    至於暗地裏接觸,就得靠他張憲的名聲,還要看兩位軍長的脾氣秉性,能不能尿到一個壺裏去。


    先安排騎兵,給兩個軍送信,邀請孫、朱兩位軍長。


    另單獨給騎兵4師的師長王奇鋒,原因無他,此人是東北軍出身,而騎兵4師也有東北軍的殘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