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邀請
開局茅草屋,農家走上致富科舉路 作者:花樣劃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簇擁著吳縣令,進入了縣衙一間敞亮的廳堂,吳縣令讓眾人不必多禮,自己率先坐下後,眾人也紛紛落座。
入席的除了吳縣令和五位新科秀才,還有縣衙裏的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
葉長硯悄悄打量了一圈,發現白駿、李元林言談舉止間落落大方,不愧是大家族出來的子弟,而吳家興言談間則是一副主人家心態,坐在葉長硯旁邊的宋儒亮則顯得有些局促,話語也少。
縣令、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則都是一臉和煦的笑容,望著眼前這幾位年輕人,想到自己年輕求學時,揮斥方遒何其灑脫。
“來來來,諸位賢侄,本縣以茶代酒敬諸位一杯,你們可都是本縣青年才俊中的翹楚啊,將來登科入仕,定然前途一片光明啊!“
眾人一開始都納悶,為什麽吳縣令會在這麽重要的場合以茶代酒,後來才得知葉長硯在孝期,這讓幾位秀才對吳縣令的體恤和細膩都很是感動,而縣尉和主簿則對縣令的處事之道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張縣丞卻是十分佩服縣令在拉攏人心上的手腕,看來自己想要在縣令升遷後坐上縣令的位置,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
張縣丞也十分看中葉長硯,此子在五位秀才中年齡是最小的,名次卻是最高的,而來年因守孝不能參加秋闈,要是自己能順利坐上縣令的位置,那此子三年後秋闈中舉,那就是自己的政績了。
雖然把酒換成了茶,但卻不耽誤大家的興致,吳縣令和眾人都喝得很盡興。
席間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都一一和五位新科秀才單獨喝了幾杯。
張縣丞在和葉長硯碰杯的時候,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開口問道。
“賢侄如今有了功名在身,這婚事可有著落啊!”
聽張縣丞這一問,在座的眾人都屏息聆聽,這可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在座的五位秀才,白駿和李元林已經是年近而立之年,孩子都好幾個了,吳家興和宋儒亮皆已及冠,吳家興去年便已經成婚,宋儒亮因家裏清貧,早年便定了親,他讀書的一應費用皆是嶽家資助,考中秀才後婚期也定了下來,不日便將完婚。
張縣丞長女年方十五,出落得亭亭玉立,是這萬壽縣裏有名的美女,這才剛及笄,上門提親的媒婆便踏破了門檻,正值一家有女百家求之際,葉長硯出現在了張縣丞的視野。
葉家雖然家底單薄了些,但攔不住這葉長硯不但學識淵博,十六歲便以第三名的成績考中了秀才,還生得一副眉清目秀的俊俏模樣,張縣丞便動了心思,如果這樣的潛力股是自己的乘龍快婿,那不要太完美。
而在座的,動了同樣心思的人,那可不止張縣丞一人。
縣尉和主簿家裏都向他們打探了葉長硯的情況,都想要和葉長硯說親,吳縣令夫人娘家人也打探上了門。
白駿和李元林生在這萬壽縣的大戶人家,自然知曉投資潛力股的道理,家族中也都讓他們打探具體的情況,就連宋儒亮嶽家也讓他打探打探,如有可能他們還可能成為連襟。
而聽了張縣丞這突然一問的葉長硯,並未注意到,在座的人全部都在豎著耳朵等待他的回答。
“縣丞大人有所不知啊,晚生家境單薄,家中兩位堂兄因此還未說上親事,再者晚生祖父新逝,於我而言,這說親一事著實不是時候。”
聽葉長硯這麽一說,眾人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好消息是這葉長硯還未定親,壞消息是,短時間內怕是不好再提議親之事。
開口發問的張縣丞露出一臉難為情的樣子,率先開了口。
“賢侄,莫見怪,是我唐突了,忘了賢侄正在守孝,著實不是議親的時候,來來來,我自罰一杯。”
推杯換盞間,切換成了更加輕鬆的話題,說說笑笑,關係也在悄無聲息間拉近。
宴畢,吳縣令和縣丞、縣尉、主簿,以及吳家興親自將葉長硯等人送出了縣衙。
出了縣衙,幾人簡單道別便各自離開。
葉長硯還未走出多遠,李元林便追了上來。
“葉兄,且等等!”
“李兄,這是還有何事?”
李元林幾步追了上來,掏出一張精致的請柬,遞向葉長硯。
“葉兄,我代我堂弟李元普誠邀葉兄,三日後參加在雲峰樓的文會。“
葉長硯接過請柬,打開看了看,見確實是一張文會的請柬,而落款也的確是李元普,葉長硯有些疑惑的望向李元林。
“李元普乃是我李氏本家的堂弟,他素來喜歡廣交好友,尤其喜歡以文會友,特讓我務必邀請葉兄賞臉參加。“
葉長硯在腦海中翻找著關於李元普的信息,卻是毫無線索,一時間陷入了沉默,李元林以為葉長硯不願意,就開口接著說道。
“堂弟不但邀請了這萬壽縣有名的才子,還邀請了愉州府城內不少有名望的儒生,屆時大家以文會友,暢所欲言,何不快哉!“
李元林的話把葉長硯的思緒拉了回來,聽對方這麽說,葉長硯便欣然應允。
葉長硯回到上林村時,暮色降臨,踏進家門,看到堂屋裏堆放的禮物又多了不少。
“哥你可算回來了!“
見葉長硯走進堂屋,在裏麵看書的五郎便放下書,開了口。
“發生什麽事了嗎?“
就在這時父母和妹妹端著飯菜也進了堂屋。
“哥,你今天不在家,家裏可熱鬧了!“
二妞的語氣裏,明顯帶著些情緒,母親連氏的臉色很不好看,父親臉上卻有些尷尬之色。
“吃飯,吃飯,先吃飯!“
葉孝正看了看一臉生氣的妻子和女兒,又看了看有些憋屈的小兒子,這才朝著大兒子招呼著。
葉長硯見這架勢,家裏今天怕是發生了什麽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看父親神色,多半和老宅有關,老宅那一幫人,這兩天就圍著轉,怕是在打什麽主意吧。
自己前兩天在家也沒有正麵搭理他們,一方麵確實因為登門的人太多,自己顧不上他們,二則是自己有意要把他們晾上一晾,難不成,自己今日一出門,他們就對家裏發難了?
入席的除了吳縣令和五位新科秀才,還有縣衙裏的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
葉長硯悄悄打量了一圈,發現白駿、李元林言談舉止間落落大方,不愧是大家族出來的子弟,而吳家興言談間則是一副主人家心態,坐在葉長硯旁邊的宋儒亮則顯得有些局促,話語也少。
縣令、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則都是一臉和煦的笑容,望著眼前這幾位年輕人,想到自己年輕求學時,揮斥方遒何其灑脫。
“來來來,諸位賢侄,本縣以茶代酒敬諸位一杯,你們可都是本縣青年才俊中的翹楚啊,將來登科入仕,定然前途一片光明啊!“
眾人一開始都納悶,為什麽吳縣令會在這麽重要的場合以茶代酒,後來才得知葉長硯在孝期,這讓幾位秀才對吳縣令的體恤和細膩都很是感動,而縣尉和主簿則對縣令的處事之道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張縣丞卻是十分佩服縣令在拉攏人心上的手腕,看來自己想要在縣令升遷後坐上縣令的位置,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
張縣丞也十分看中葉長硯,此子在五位秀才中年齡是最小的,名次卻是最高的,而來年因守孝不能參加秋闈,要是自己能順利坐上縣令的位置,那此子三年後秋闈中舉,那就是自己的政績了。
雖然把酒換成了茶,但卻不耽誤大家的興致,吳縣令和眾人都喝得很盡興。
席間縣丞、縣尉和主簿等人都一一和五位新科秀才單獨喝了幾杯。
張縣丞在和葉長硯碰杯的時候,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開口問道。
“賢侄如今有了功名在身,這婚事可有著落啊!”
聽張縣丞這一問,在座的眾人都屏息聆聽,這可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在座的五位秀才,白駿和李元林已經是年近而立之年,孩子都好幾個了,吳家興和宋儒亮皆已及冠,吳家興去年便已經成婚,宋儒亮因家裏清貧,早年便定了親,他讀書的一應費用皆是嶽家資助,考中秀才後婚期也定了下來,不日便將完婚。
張縣丞長女年方十五,出落得亭亭玉立,是這萬壽縣裏有名的美女,這才剛及笄,上門提親的媒婆便踏破了門檻,正值一家有女百家求之際,葉長硯出現在了張縣丞的視野。
葉家雖然家底單薄了些,但攔不住這葉長硯不但學識淵博,十六歲便以第三名的成績考中了秀才,還生得一副眉清目秀的俊俏模樣,張縣丞便動了心思,如果這樣的潛力股是自己的乘龍快婿,那不要太完美。
而在座的,動了同樣心思的人,那可不止張縣丞一人。
縣尉和主簿家裏都向他們打探了葉長硯的情況,都想要和葉長硯說親,吳縣令夫人娘家人也打探上了門。
白駿和李元林生在這萬壽縣的大戶人家,自然知曉投資潛力股的道理,家族中也都讓他們打探具體的情況,就連宋儒亮嶽家也讓他打探打探,如有可能他們還可能成為連襟。
而聽了張縣丞這突然一問的葉長硯,並未注意到,在座的人全部都在豎著耳朵等待他的回答。
“縣丞大人有所不知啊,晚生家境單薄,家中兩位堂兄因此還未說上親事,再者晚生祖父新逝,於我而言,這說親一事著實不是時候。”
聽葉長硯這麽一說,眾人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好消息是這葉長硯還未定親,壞消息是,短時間內怕是不好再提議親之事。
開口發問的張縣丞露出一臉難為情的樣子,率先開了口。
“賢侄,莫見怪,是我唐突了,忘了賢侄正在守孝,著實不是議親的時候,來來來,我自罰一杯。”
推杯換盞間,切換成了更加輕鬆的話題,說說笑笑,關係也在悄無聲息間拉近。
宴畢,吳縣令和縣丞、縣尉、主簿,以及吳家興親自將葉長硯等人送出了縣衙。
出了縣衙,幾人簡單道別便各自離開。
葉長硯還未走出多遠,李元林便追了上來。
“葉兄,且等等!”
“李兄,這是還有何事?”
李元林幾步追了上來,掏出一張精致的請柬,遞向葉長硯。
“葉兄,我代我堂弟李元普誠邀葉兄,三日後參加在雲峰樓的文會。“
葉長硯接過請柬,打開看了看,見確實是一張文會的請柬,而落款也的確是李元普,葉長硯有些疑惑的望向李元林。
“李元普乃是我李氏本家的堂弟,他素來喜歡廣交好友,尤其喜歡以文會友,特讓我務必邀請葉兄賞臉參加。“
葉長硯在腦海中翻找著關於李元普的信息,卻是毫無線索,一時間陷入了沉默,李元林以為葉長硯不願意,就開口接著說道。
“堂弟不但邀請了這萬壽縣有名的才子,還邀請了愉州府城內不少有名望的儒生,屆時大家以文會友,暢所欲言,何不快哉!“
李元林的話把葉長硯的思緒拉了回來,聽對方這麽說,葉長硯便欣然應允。
葉長硯回到上林村時,暮色降臨,踏進家門,看到堂屋裏堆放的禮物又多了不少。
“哥你可算回來了!“
見葉長硯走進堂屋,在裏麵看書的五郎便放下書,開了口。
“發生什麽事了嗎?“
就在這時父母和妹妹端著飯菜也進了堂屋。
“哥,你今天不在家,家裏可熱鬧了!“
二妞的語氣裏,明顯帶著些情緒,母親連氏的臉色很不好看,父親臉上卻有些尷尬之色。
“吃飯,吃飯,先吃飯!“
葉孝正看了看一臉生氣的妻子和女兒,又看了看有些憋屈的小兒子,這才朝著大兒子招呼著。
葉長硯見這架勢,家裏今天怕是發生了什麽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看父親神色,多半和老宅有關,老宅那一幫人,這兩天就圍著轉,怕是在打什麽主意吧。
自己前兩天在家也沒有正麵搭理他們,一方麵確實因為登門的人太多,自己顧不上他們,二則是自己有意要把他們晾上一晾,難不成,自己今日一出門,他們就對家裏發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