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朱珵墝不管他樂不樂意,皇帝留下了命令就離開了。
幾日後,新年來到,京城內喜氣洋洋。
韃靼自從上次之後沒有再南下,整個陝西,陝西,都安分了幾個月。
薊州那邊朵顏三衛的屏障作用開始體現出來,每每長城外有異動,明軍第一時間戒備,幾大軍鎮互相策應,也已經幾個月沒有戰火了。
李成梁在遼東哢哢亂殺,那邊也暫時安靜了下來。
就這樣,隆慶二年在一片祥和,安定平靜中到來。
正月十日,朝廷召開了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會議。
137個府的知府,朝廷和在京的大部分官員,在職勳貴都有參加,皇帝親自主持會議,規格比一般的朝會還要大。
因為會議要長時間舉行,所以皇帝給所有人安排座椅,軟墊,所有人坐著參會。
這倒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雖然有違背祖製的嫌疑,但大明的朝會這些年來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都被摧殘的受不了,因此所有人都默契的選擇了坐著。
皇極殿內一下子都是人,塞得滿滿當當。
說是會議,但皇帝和內閣已經都商量好了,今天隻是讓這些高級官員學習學習。
“諸位都明白了五年計劃是什麽意思,就是朝廷未來五年,要做那些事?做到什麽程度,要定下要求和目標!”
“知道自己要做什麽,朝廷才不會被內外諸事擾的自亂陣腳,不然,今天出什麽事應付一下,明天出什麽事應付一下,煌煌大明這艘船,就停滯不前了!”
“一艘船不動了,沉沒隻是早晚的事而已!”
一開場,皇帝就說出了大膽的話語,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在新年新氣象時確實有些不吉利。
但請放心,今日沒有那些討厭的言官禦史們,沒人會盯著這一句抬杠。
“首先,朕有一組數據分享給各位!”
人們開始交頭接耳,數據這個詞皇帝京常用,有些新人不太懂是什麽意思,老官員們在給他們解釋。
陳洪拿出一些文書給皇帝,小太監們也在下麵轉發給官員們。
“這上麵是洪武朝,永樂朝,和嘉靖朝,以及隆慶元年的大明人口,國庫收入,兵員數據!”
官員們認真的翻閱著。
“洪武24年,全國有6000萬人口,洪武35年,人口卻降到了5600萬!”
洪武35年其實就是建文4年,朱棣後來登基時抹去了建文年號,並入了洪武。
以此來徹底否認建文的存在,並且自欺欺人的表明自己的皇位是從老朱那裏繼承的,不是搶大侄子的。
“難道一場靖難之役打沒了大明1500萬人口?”
“接著是嘉靖45年,全國人口6253萬,而隆慶元年呢?”,說到這裏,朱載坖突然冷笑一聲,皇極殿內氣氛變得嚴肅起來,“是!去年朝廷沒有進行人口統計,因為十年一次嘛!但朕派人從地方上得到了數據!”
朱載坖一登基,就開始不斷的派人去各府或偷偷摸摸的,或光明正大的突擊檢查,得到了大概的人口數據。
“合並在一起,哈哈哈哈…你們知道有多荒唐嗎?去年的登記在冊的人口居然也是6253萬!哈哈哈哈!”
一聲聲冷笑,讓官員們開始汗流浹背。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數據水分多大,並且很多佃戶,奴仆,等人群是不納入計算體係的,所以人口出現巨大的波動和下降也可以理解。
但你tmd一模一樣就很過分了!
“更可笑的是,這還是大致估算的!若按照朕拿到的真實數據計算,去年的人口隻有6100萬!”
朱載坖站起身,手中拿著文書,緩緩走下台階,走到官員們中間去。
每一步都有巨大的壓迫感向他們壓去。
“這是什麽意思?”
“難道朕才登基一年,大明就沒了100萬人?朕是絕世昏君嗎?有這麽大能耐?”
“這個暫且不論,那兩年的人口數據一模一樣又是怎麽回事?難道下麵的人平時都根本不做統計,朝廷要數據的時候給個大概的數,應付了事?”
“這些都說明,地方人口多統計有嚴重的問題!”
在按人頭收稅的社會,人口統計不準確,那你的收稅也會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麽曆朝曆代到了末年幾乎都會經濟崩潰的原因。
土地兼並越來越劇烈,隱藏的人口越來越多,交稅的人越來越少,承擔的稅額卻越來越多。
最後實在活不下去了,反了他奶奶的!
其實明朝也有跟後世十分接近的“身份證”,“戶口本”,就是黃冊,已經很先進了,但在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人治社會,這些數據就很難真實的交到中央手裏。
所以盡管朱元璋規定每十年一次人口統計,但明朝的真實人口依然無法得到。
“並且,各類戶籍統計混亂!民籍由戶部統計,軍籍由兵部管,匠籍由工部管,如此統計,怎能不出亂子?”
“所以,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個決定,以後,凡天下戶籍人口,皆由戶部統計!”
張居正看著手中文書,眼睛透著亮光,緩緩點頭。
這倒是和他想要清丈土地的心思類似,隻不過自己感興趣的是土地,不是人口。
這樣說增加了戶部的工作難度,但依然比三個部門各管各的好一些。
並且,這是為未來的廢除賤籍,改變大明的戶籍製度做鋪墊,先把統計人口的權力拿到戶部再說。
“陛下英明!”高拱帶頭喝彩,一眾官員跟著高拱的節奏高喊英明。
朱載坖倒是有些意外,竟然沒有人拿著祖宗之法不可變來反對,就這麽順利了?
隻是一會,朱載坖又瞬間清醒過來。
怎麽可能呢?
任何政策下麵執行的時候都會出問題,偏離初衷。
他們現在雖然不發聲,但執行的時候肯定會給自己添麻煩。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新法!”
果然,新法這個詞一出來就碰到了他們的神經,所有人都望著皇帝,等著下一句。
朱載坖輕聲細語道,“隆慶二年二月開始,全國正式推行考成法!”
幾日後,新年來到,京城內喜氣洋洋。
韃靼自從上次之後沒有再南下,整個陝西,陝西,都安分了幾個月。
薊州那邊朵顏三衛的屏障作用開始體現出來,每每長城外有異動,明軍第一時間戒備,幾大軍鎮互相策應,也已經幾個月沒有戰火了。
李成梁在遼東哢哢亂殺,那邊也暫時安靜了下來。
就這樣,隆慶二年在一片祥和,安定平靜中到來。
正月十日,朝廷召開了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會議。
137個府的知府,朝廷和在京的大部分官員,在職勳貴都有參加,皇帝親自主持會議,規格比一般的朝會還要大。
因為會議要長時間舉行,所以皇帝給所有人安排座椅,軟墊,所有人坐著參會。
這倒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雖然有違背祖製的嫌疑,但大明的朝會這些年來無論是皇帝還是官員都被摧殘的受不了,因此所有人都默契的選擇了坐著。
皇極殿內一下子都是人,塞得滿滿當當。
說是會議,但皇帝和內閣已經都商量好了,今天隻是讓這些高級官員學習學習。
“諸位都明白了五年計劃是什麽意思,就是朝廷未來五年,要做那些事?做到什麽程度,要定下要求和目標!”
“知道自己要做什麽,朝廷才不會被內外諸事擾的自亂陣腳,不然,今天出什麽事應付一下,明天出什麽事應付一下,煌煌大明這艘船,就停滯不前了!”
“一艘船不動了,沉沒隻是早晚的事而已!”
一開場,皇帝就說出了大膽的話語,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在新年新氣象時確實有些不吉利。
但請放心,今日沒有那些討厭的言官禦史們,沒人會盯著這一句抬杠。
“首先,朕有一組數據分享給各位!”
人們開始交頭接耳,數據這個詞皇帝京常用,有些新人不太懂是什麽意思,老官員們在給他們解釋。
陳洪拿出一些文書給皇帝,小太監們也在下麵轉發給官員們。
“這上麵是洪武朝,永樂朝,和嘉靖朝,以及隆慶元年的大明人口,國庫收入,兵員數據!”
官員們認真的翻閱著。
“洪武24年,全國有6000萬人口,洪武35年,人口卻降到了5600萬!”
洪武35年其實就是建文4年,朱棣後來登基時抹去了建文年號,並入了洪武。
以此來徹底否認建文的存在,並且自欺欺人的表明自己的皇位是從老朱那裏繼承的,不是搶大侄子的。
“難道一場靖難之役打沒了大明1500萬人口?”
“接著是嘉靖45年,全國人口6253萬,而隆慶元年呢?”,說到這裏,朱載坖突然冷笑一聲,皇極殿內氣氛變得嚴肅起來,“是!去年朝廷沒有進行人口統計,因為十年一次嘛!但朕派人從地方上得到了數據!”
朱載坖一登基,就開始不斷的派人去各府或偷偷摸摸的,或光明正大的突擊檢查,得到了大概的人口數據。
“合並在一起,哈哈哈哈…你們知道有多荒唐嗎?去年的登記在冊的人口居然也是6253萬!哈哈哈哈!”
一聲聲冷笑,讓官員們開始汗流浹背。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數據水分多大,並且很多佃戶,奴仆,等人群是不納入計算體係的,所以人口出現巨大的波動和下降也可以理解。
但你tmd一模一樣就很過分了!
“更可笑的是,這還是大致估算的!若按照朕拿到的真實數據計算,去年的人口隻有6100萬!”
朱載坖站起身,手中拿著文書,緩緩走下台階,走到官員們中間去。
每一步都有巨大的壓迫感向他們壓去。
“這是什麽意思?”
“難道朕才登基一年,大明就沒了100萬人?朕是絕世昏君嗎?有這麽大能耐?”
“這個暫且不論,那兩年的人口數據一模一樣又是怎麽回事?難道下麵的人平時都根本不做統計,朝廷要數據的時候給個大概的數,應付了事?”
“這些都說明,地方人口多統計有嚴重的問題!”
在按人頭收稅的社會,人口統計不準確,那你的收稅也會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麽曆朝曆代到了末年幾乎都會經濟崩潰的原因。
土地兼並越來越劇烈,隱藏的人口越來越多,交稅的人越來越少,承擔的稅額卻越來越多。
最後實在活不下去了,反了他奶奶的!
其實明朝也有跟後世十分接近的“身份證”,“戶口本”,就是黃冊,已經很先進了,但在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人治社會,這些數據就很難真實的交到中央手裏。
所以盡管朱元璋規定每十年一次人口統計,但明朝的真實人口依然無法得到。
“並且,各類戶籍統計混亂!民籍由戶部統計,軍籍由兵部管,匠籍由工部管,如此統計,怎能不出亂子?”
“所以,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個決定,以後,凡天下戶籍人口,皆由戶部統計!”
張居正看著手中文書,眼睛透著亮光,緩緩點頭。
這倒是和他想要清丈土地的心思類似,隻不過自己感興趣的是土地,不是人口。
這樣說增加了戶部的工作難度,但依然比三個部門各管各的好一些。
並且,這是為未來的廢除賤籍,改變大明的戶籍製度做鋪墊,先把統計人口的權力拿到戶部再說。
“陛下英明!”高拱帶頭喝彩,一眾官員跟著高拱的節奏高喊英明。
朱載坖倒是有些意外,竟然沒有人拿著祖宗之法不可變來反對,就這麽順利了?
隻是一會,朱載坖又瞬間清醒過來。
怎麽可能呢?
任何政策下麵執行的時候都會出問題,偏離初衷。
他們現在雖然不發聲,但執行的時候肯定會給自己添麻煩。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新法!”
果然,新法這個詞一出來就碰到了他們的神經,所有人都望著皇帝,等著下一句。
朱載坖輕聲細語道,“隆慶二年二月開始,全國正式推行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