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多人的錦衣衛,倒是也符合朱載坖的預期。


    錦衣衛其實對明朝財政也是一個比較重大的負擔。


    普通錦衣衛一年的俸祿20兩,那八萬人左右的錦衣衛得多少錢?


    朱元璋時期,錦衣衛主要集中在京城,大概有2000多人。


    後來廢除之後,朱棣時期重新成立,開始慢慢遍布全國。


    嘉靖時期,據說錦衣衛已經到了八萬人左右。


    再加上這裏麵有多少關係戶,皇帝給愛臣族人賞賜的世襲職位,數量龐大的同時質量也沒有保證。


    倒不如改組他們,留下精兵強將,精簡組織架構,引進新人,保持活力。


    三萬多人看似很少,但已經綽綽有餘了,比較後世鷹醬的fbi也就不到四萬人的規模,帶鷹的軍情六處也不到四萬人。


    拋開後世的交通和通訊技術的優勢,再加上朱載坖需要錦衣衛北院隻在大明周邊領國活動,不需要去更遠的地方,三萬多人的規模已然足夠。


    “那就按照三萬多人的預期來整改錦衣衛!南北中三院的印已經做好了,腰牌也在加班加點的趕!”


    “拿著這朕親手寫的規劃,你們三個回去就開始改組錦衣衛!”


    三人拿上《錦衣衛改組方案》,默默退下。


    打了個哈欠,朱載坖揉了揉眼睛。


    隨著新政的推開和朝局的變化,他也越來越忙。


    睜開眼睛,看著走來準備稟報的小太監,朱載坖笑問,“是不是禮部和翰林院的?”


    “是!”


    “叫進來吧!”


    朱載坖不是笑別的,而是笑自己這個皇帝還是太不成熟了。


    今年有一個很重大的事情啊!


    自己卻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事上麵,實在是不妥。


    “臣等參見陛下!”


    新任禮部尚書呂調陽,禮部侍郎殷士儋,翰林院學士陸樹聲,王希烈,張四維等人齊齊行禮。


    朱載坖看著這幾個人,心裏是既興奮又忐忑。


    徐階走後,朝廷大臣幾乎沒有不挪屁股的,全都換了位子,換了人。


    這不,這四人中有三個都是朱載坖剛剛調上來的。


    “眾卿免禮!”


    “謝陛下!”


    “今年的科舉是重中之重!朕對此甚是期待,所以召來你們商量一下七月份的科舉殿試!”


    明朝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部分。


    鄉試,顧名思義是在各省之內進行的地方考試,可以中秀才,舉人。


    會試,是在京城舉行的全國考試,錄取者為貢士。


    最後的殿試就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基本上之前的貢士們都會參加,隻不過排名要由皇帝來決定。


    而這幾個人,除了呂調陽,其他人也是大有來頭。


    張四維,嘉靖32年庶吉士第一。


    之後入翰林院當編修。


    他在翰林院有兩個重要政績,一個是參與編修《世宗實錄》,還有一個就是參與重修《永樂大典》。


    隆慶帝繼位時候,為生母榮淑康妃杜氏上諡號的冊文詔書是他寫的。


    年紀輕輕就參與這些重要工作,足以證明張四維有多優秀。


    曆史上,他也是張居正逝世之後的內閣首輔,人稱救世宰相。


    而陸樹聲就更厲害了。


    他是朱載坖親自下令抬過來的人。


    是真的抬過來。


    朱載坖看中他的兩點,一個是出身,他是真正的農民的孩子,貧農出身,卻勤學好問,還是嘉靖20年的會試第一名。


    第二個就是他剛正不阿的性格。


    他在曆史上三次辭官,淡泊名利,不避權貴,敢於直言,是真正的那種適合做學問的人。


    曆史上他第三次辭官之後,萬曆多次派人去找他回來,屢辭不歸,死後被萬曆給予文定的諡號。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他是徐階的老鄉,朝中也那麽多徐黨被處理掉的情況下他依然被朱載坖下令回朝任職的原因。


    不出意外,陸樹聲還是不肯回歸,結果朱載坖下旨,讓鬆江府衛所兵把他強製帶回來,朱載坖在聖旨裏明言,“就是抬也要把他抬到京城來!”


    從此民間把他叫做陸抬京。


    再加上內閣中的郭樸,趙貞吉等人,如今的朝廷中正直,務實,不畏權貴,敢於直言的大臣數量也不少了。


    朱載坖把他們叫做務實派。


    對於皇帝來說,這樣的大臣多一些是好事,但不能太多。


    因為說實話,這類人三觀很正,也很是愛國愛民,但辦事的能力嘛…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海瑞那種魄力和趙貞吉那樣的宰相之才,若國家大事全靠這種人,國家可能會崩潰。


    所以朱載坖也沒有透露出對這類人的喜愛,不然有那麽多表演藝術家,一個個都裝成剛正不阿的,朱載坖也難辦。


    海瑞可以有一兩個,但不能人人都是海瑞!


    “會試就定在七月舉行!”,朱載坖說道,“消息比以往早一個月放出去!”


    “北方去年,今年幾個大省還算安然無恙,陝西,山西今夏肯定不會太平,這個朕就明確告訴你們吧!”


    呂調陽拱手,“敢問陛下,可是因為俺答?”


    “正是!內閣,兵部,還有九邊諸將前些日都討論了一下!俺答今年犯邊的次數,力度,可能會比往年更大!”


    “所以,朕想的是,是不是應該給這些省的學子給一些優惠!比如朝廷來承擔他們的路費等等!你們怎麽看?”


    其實這次朱載坖的一次試探。


    試探看看這些南方出身的官員對北方學子的態度。


    因為朝廷上的官員南北比例太失衡了。


    南方主要是江浙地區的官員非常多。


    而北方是以山東和河南為主,上麵的兩個邊境省份,還有遼東出身的官員,寥寥無幾。


    特別是江浙一帶,官紳勾結最為嚴重,許多官員甚至本身就是地方豪紳大戶。


    五個人看了看左右,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後還是官最大的呂調陽開口。


    “陛下,陝西山西確實是遭遇戰火,學子趕考不易,可是我大明南有南場會試,北有北方會試,為的就是便利學子交通。”


    “陛下已經要比往年早一個月放出消息,各地學子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是萬曆他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鑰匙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鑰匙孔並收藏大明:我是萬曆他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