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時光如梭
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爺 作者:李枯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一晃,大半年過去了。
這段時間,桓王在南邊平叛進展可謂是如火如荼,叛軍被打的節節敗退。
大理那邊高家殺了大理皇帝段正明,卻將他的弟弟段正淳扶上了皇位,立為傀儡。
在收到大理段家的求救後,桓王見叛軍的勢頭已經被控製住,在文彥博的勸說下,讓沈從興帶著三萬隴右軍以及五萬廂軍分兵去大理幫助大理皇室平叛,自己則帶著袁文純繼續對大宋的叛軍進行絞殺。
大理那邊在段家的內部配合下,隴右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高家在大理囤積在邊境的士卒全部清除。
可在清除掉大理叛軍後,沈從興不但沒走,反而繼續向前推進,將兵鋒直指大理首府羊苴咩城。
大理段家在清除掉高家勢力後,卻傳來大宋入侵的急報,大驚失色,問其原因後連忙派人前去求和。
可派出去的使者根本無法靠近沈從興的大帳就被趕了出去,眼看不妙,段家急忙向坐鎮廣南西路的桓王求救,送去了好多寶物。
桓王仁善,在得知消息後親自出馬,去大理將沈從興的兵鋒給攔了下來,大理皇室這才放下心來。
可誰料到桓王走的時候卻沒有將沈從興帶走,大宋的軍隊依舊駐守在羊苴咩城以東不到百裏之地。
大理新皇段正淳連忙帶著一隊士卒追上桓王趙策英想要問個原由,可趙策英給的理由卻是大宋與大理為兄弟之邦,如今弟弟的政局不穩,哥哥的軍隊你盡管拿去用好了,不用客氣!
你的軍隊我拿去用...
他們要是聽我的話我還能拿去用,可我的使者連大帳都進不去,你現在在這講什麽呢...
段正淳聽了這話剛要反駁,卻見桓王周邊的兵馬不懷好意的看著自己,就仿佛自己若是拒絕就要將自己斬殺當場一樣...
沒辦法,段正淳隻能苦澀的點了點頭。
見段正淳點頭,桓王又以汴梁離大理太遠,糧草一時無法供應,讓大理供應著沈從興的糧草事宜...
段正淳此時已經破罐子破摔了,滅了個高家,又來了個沈家!
這可怎麽辦,人家沈從興和高家不一樣,人家是大宋皇帝的妻弟,自己麵前這位大宋儲君的嫡親舅舅...
若是在大理出了些什麽事情,我大理怕不是會被大宋的鐵蹄給踏平...
沒辦法,大理勢弱,隻能認命...
隻要他不要大理的皇位,區區糧草而已,便是再苛刻都可以依著他!
西南戰事一片大好的時候,北方局勢也越來越好。
歐陽修在到了隴右後,勵精圖治,與河北賑災的富弼聯合,不斷的將沒有土地的流民送去隴右。
那些流民本來還不想去的,可在聽說隴右那邊隻要開荒,土地全都歸自己,並且還免稅五年,一窩蜂的往隴右那邊跑去。
雖然說隴右可耕種的土地不算多,可再怎麽說也是土地不是...
即便是開荒累點苦點,可地是自己的,種出來的莊稼也是自己的,不會被別人給搶走。
免稅五年,五年不用繳稅啊!
自己去了隴右就能過的上好日子!
隴右那邊本來就缺漢人,先帝雖說遷徙了不少漢人過去,可在龐大的黨項部族之中,這些也是杯水車薪。
隨著流民的到來,隴右那邊官員在歐陽修的帶領下,都將分配下來的流民給好好的安頓了下來。
與此同時,商行也將黨項人從隴右遷徙到了大宋各地,真正實現了什麽叫做融合...
目前隴右的局勢在歐陽修的治理下平穩了起來,駐守在隴右的英國公見狀也以身體不適為由,向趙宗全遞了折子。
可英國公回來了,西北怎麽辦,西北確實需要一個老牌勳貴坐鎮,以防止軍情突發。
於是,趙宗全思前想後,為了隴右,也為了朝堂上的平衡。
趙宗全將曹國舅的弟弟,現任耀州觀察使的曹儀給調了過去,用來替換英國公。
當時曹國舅來宮裏勸大娘娘交還玉璽,大娘娘給趙宗全開出了幾個條件,裏麵有一條就是收複幽雲得有曹家參與。
現在趙宗全拿到玉璽後便將曹儀安排去了隴右,也算是遵守諾言了。
而那位在桓王出征那日大庭廣眾之下彈劾韓章的禦史在皇城司的仔細查探下,卻是半點問題都沒發現。
趙宗全無奈,總不能人家沒什麽過錯就處罰人家吧,可看到他又煩心,便下了道旨意,將他升遷一級,外放出去做了個知州。
至於彈劾的那兩個人,韓章依舊是如同沒事人一般,接手了大相公的職責,每日輔助趙宗全處理政事。
可盛弘卻被趙宗全給換了一個官職,身為禦史中丞,私自扣留奏疏實在是不應該。
而且盛弘在禦史中丞這個位置上也沒什麽用,膽子小,不願意得罪人。
想著他在國子監做的不錯,便將他平調到了禮部做了個侍郎,專職負責教化一事。
而盛長柏在翰林院之中才華出眾,又有嶽家,母家提攜,現在短短一年不到,便從翰林院出來,從正七品的翰林編修一躍成為從六品上的太常寺丞。
現在也很得趙宗全重用!
華蘭十月懷胎,也與兩個月前給燕國公府帶來了個哥兒,趙宗全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親自賜名:“毅”!
並且將其與桓王嫡女賜了個娃娃親...
...
燕國公府。
此時已經是初冬,這幾日休沐,徐壽正躺著躺椅在院中曬著太陽。
今日十五,命婦都要去宮裏給皇後娘娘請安,華蘭雖然剛剛生產完畢,可畢竟是出了月子都一個月了,哪怕皇後娘娘給了信說是不讓去,華蘭依舊還是去了。
畢竟皇後娘娘不讓去是疼愛,自己去是禮法,禮不可廢,不然別人該說她嬌慣了...
勇哥兒也因為過完今年就要被自己送去白鹿洞書院求學,盛老太太心疼,便讓長柏將勇哥兒接去盛家多過幾日。
徐壽百無聊賴,一身輕鬆。
這段時間,桓王在南邊平叛進展可謂是如火如荼,叛軍被打的節節敗退。
大理那邊高家殺了大理皇帝段正明,卻將他的弟弟段正淳扶上了皇位,立為傀儡。
在收到大理段家的求救後,桓王見叛軍的勢頭已經被控製住,在文彥博的勸說下,讓沈從興帶著三萬隴右軍以及五萬廂軍分兵去大理幫助大理皇室平叛,自己則帶著袁文純繼續對大宋的叛軍進行絞殺。
大理那邊在段家的內部配合下,隴右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高家在大理囤積在邊境的士卒全部清除。
可在清除掉大理叛軍後,沈從興不但沒走,反而繼續向前推進,將兵鋒直指大理首府羊苴咩城。
大理段家在清除掉高家勢力後,卻傳來大宋入侵的急報,大驚失色,問其原因後連忙派人前去求和。
可派出去的使者根本無法靠近沈從興的大帳就被趕了出去,眼看不妙,段家急忙向坐鎮廣南西路的桓王求救,送去了好多寶物。
桓王仁善,在得知消息後親自出馬,去大理將沈從興的兵鋒給攔了下來,大理皇室這才放下心來。
可誰料到桓王走的時候卻沒有將沈從興帶走,大宋的軍隊依舊駐守在羊苴咩城以東不到百裏之地。
大理新皇段正淳連忙帶著一隊士卒追上桓王趙策英想要問個原由,可趙策英給的理由卻是大宋與大理為兄弟之邦,如今弟弟的政局不穩,哥哥的軍隊你盡管拿去用好了,不用客氣!
你的軍隊我拿去用...
他們要是聽我的話我還能拿去用,可我的使者連大帳都進不去,你現在在這講什麽呢...
段正淳聽了這話剛要反駁,卻見桓王周邊的兵馬不懷好意的看著自己,就仿佛自己若是拒絕就要將自己斬殺當場一樣...
沒辦法,段正淳隻能苦澀的點了點頭。
見段正淳點頭,桓王又以汴梁離大理太遠,糧草一時無法供應,讓大理供應著沈從興的糧草事宜...
段正淳此時已經破罐子破摔了,滅了個高家,又來了個沈家!
這可怎麽辦,人家沈從興和高家不一樣,人家是大宋皇帝的妻弟,自己麵前這位大宋儲君的嫡親舅舅...
若是在大理出了些什麽事情,我大理怕不是會被大宋的鐵蹄給踏平...
沒辦法,大理勢弱,隻能認命...
隻要他不要大理的皇位,區區糧草而已,便是再苛刻都可以依著他!
西南戰事一片大好的時候,北方局勢也越來越好。
歐陽修在到了隴右後,勵精圖治,與河北賑災的富弼聯合,不斷的將沒有土地的流民送去隴右。
那些流民本來還不想去的,可在聽說隴右那邊隻要開荒,土地全都歸自己,並且還免稅五年,一窩蜂的往隴右那邊跑去。
雖然說隴右可耕種的土地不算多,可再怎麽說也是土地不是...
即便是開荒累點苦點,可地是自己的,種出來的莊稼也是自己的,不會被別人給搶走。
免稅五年,五年不用繳稅啊!
自己去了隴右就能過的上好日子!
隴右那邊本來就缺漢人,先帝雖說遷徙了不少漢人過去,可在龐大的黨項部族之中,這些也是杯水車薪。
隨著流民的到來,隴右那邊官員在歐陽修的帶領下,都將分配下來的流民給好好的安頓了下來。
與此同時,商行也將黨項人從隴右遷徙到了大宋各地,真正實現了什麽叫做融合...
目前隴右的局勢在歐陽修的治理下平穩了起來,駐守在隴右的英國公見狀也以身體不適為由,向趙宗全遞了折子。
可英國公回來了,西北怎麽辦,西北確實需要一個老牌勳貴坐鎮,以防止軍情突發。
於是,趙宗全思前想後,為了隴右,也為了朝堂上的平衡。
趙宗全將曹國舅的弟弟,現任耀州觀察使的曹儀給調了過去,用來替換英國公。
當時曹國舅來宮裏勸大娘娘交還玉璽,大娘娘給趙宗全開出了幾個條件,裏麵有一條就是收複幽雲得有曹家參與。
現在趙宗全拿到玉璽後便將曹儀安排去了隴右,也算是遵守諾言了。
而那位在桓王出征那日大庭廣眾之下彈劾韓章的禦史在皇城司的仔細查探下,卻是半點問題都沒發現。
趙宗全無奈,總不能人家沒什麽過錯就處罰人家吧,可看到他又煩心,便下了道旨意,將他升遷一級,外放出去做了個知州。
至於彈劾的那兩個人,韓章依舊是如同沒事人一般,接手了大相公的職責,每日輔助趙宗全處理政事。
可盛弘卻被趙宗全給換了一個官職,身為禦史中丞,私自扣留奏疏實在是不應該。
而且盛弘在禦史中丞這個位置上也沒什麽用,膽子小,不願意得罪人。
想著他在國子監做的不錯,便將他平調到了禮部做了個侍郎,專職負責教化一事。
而盛長柏在翰林院之中才華出眾,又有嶽家,母家提攜,現在短短一年不到,便從翰林院出來,從正七品的翰林編修一躍成為從六品上的太常寺丞。
現在也很得趙宗全重用!
華蘭十月懷胎,也與兩個月前給燕國公府帶來了個哥兒,趙宗全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親自賜名:“毅”!
並且將其與桓王嫡女賜了個娃娃親...
...
燕國公府。
此時已經是初冬,這幾日休沐,徐壽正躺著躺椅在院中曬著太陽。
今日十五,命婦都要去宮裏給皇後娘娘請安,華蘭雖然剛剛生產完畢,可畢竟是出了月子都一個月了,哪怕皇後娘娘給了信說是不讓去,華蘭依舊還是去了。
畢竟皇後娘娘不讓去是疼愛,自己去是禮法,禮不可廢,不然別人該說她嬌慣了...
勇哥兒也因為過完今年就要被自己送去白鹿洞書院求學,盛老太太心疼,便讓長柏將勇哥兒接去盛家多過幾日。
徐壽百無聊賴,一身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