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書生寄餘生
誰說穿成三寸金蓮就不能踹你? 作者:魚非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杭白菊嚶嚶怪,哭得那叫一個肝腸寸斷。
“當年木家既已將女兒嫁與陶家,那她的嫁妝自然屬於陶家的,木家全家死於疫病,隻剩蘭香一個外嫁的女兒,那遺產自然也是蘭香的,蘭香的即是陶家的。”
木家全家死於疫病?這種放在二十一世紀不足為懼的病症,在這時都是致命的,而且嚴重的一家人都逃不過。
“白菊,你怎麽就不能明白呢?沒有陶家,隻有我,木家將女兒嫁給了我之後,才有了陶家,才有了陶府,陸陸續續有了這一大家子人,有了你和恬恬。”
陶老爺聽上去有點捶胸頓足了。
“那我不管,大小姐本來嫁的就是競王府,競王府是什麽人家?那可是王府,是皇上的親弟弟,有世襲爵位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缺這點東西嗎?這些東西對競王府來說不就是仨瓜倆棗,他們也不稀罕。”
“他們稀罕與不稀罕,這些東西都不是你能動的,你平日裏在府裏,跋扈些,驕縱些,我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唯獨這件事情,我萬萬不能遂你意。”
撲通一下是什麽東西掉地上的聲音。
“表哥,我可憐啊,我從辛州一路討飯才尋到你,娘家人全死於那一場疫病,我沒有好的出生,沒有娘家人,沒有任何財產,我隻是想為了恬恬的將來多做打算,讓她將來嫁了人不至於被婆家輕視,我有什麽錯?”
聽聲音,原來是杭白菊跪倒在了地上。
“我陶尚賢,乃堂堂朝廷四品官員,誰敢輕視我的女兒?等夭夭成婚之後,我們陶府就是競王府的親家,放眼整個京城,誰人敢輕視我們?”
“可恬恬心儀的人是世子,世子不喜歡大小姐,對恬恬卻有好感,你為何不同意讓恬恬嫁過去呢?”
這?算盤打得珠子崩得一地都是,撿都撿不完,這母女倆,沒有道理,就硬搶。
“你糊塗啊!按家世門第,我們家算是配不上競王府的,世子與夭夭的婚約全憑王妃與蘭香的情誼,與我們陶家沒有幹係的,你怎麽能有這種想法呢?”
“怎麽會沒有關係呢?蘭香不是已經死了嗎?恬恬也是陶家的女兒。”
“白菊,你先起來,回屋去吧,我叫了夭夭過來書房有話說,她馬上就要來了,別讓她看到你這副樣子。”
“老爺,表哥,你作為父親,要一視同仁,不能偏心啊。”
“你出去吧,讓我靜靜。”
在聽到杭白菊帶著守在門口的田媽媽走遠了以後,陶夭夭才從後麵繞到了前麵。
敲了敲門。
“進來吧!”
這聲音有氣無力的,滿是疲憊。
“爹,您找我?”
陶尚賢見陶夭夭推門進來了,馬上調整好情緒,揉了一把臉對她發出一個勉強卻又真摯的微笑。
“夭夭啊,你來了,剛聽姚媽媽說你帶著冬棗出去了?”
陶夭夭打量了一圈書房,好幾排書架上滿滿的全是書籍,一屋子的書香墨香聞著讓人很舒心,這爹果然是好學之人。
“我,我出去逛了逛街,爹,您找我來什麽事情啊?”
陶尚賢把她拉到了旁邊的木椅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旁邊。
“坐吧。”
陶尚賢看了看桌上的一個黑匣子,繼續道。
“夭夭,還有二十來天就是你大婚之日了,明日是王府下聘的日子,爹有些事啊,想和你交代一下。”
陶夭夭也看了看這個黑匣子,a4紙的寬度,大概十公分厚,猜測著裏麵是不是就裝著他們剛剛所討論的三瓜兩棗。
“爹你說吧!”
“夭夭,爹這次回來看到你變化挺大,爹心裏很高興,要是照你以前的性格嫁出去我實在是無法安心。”
“以前……以前怎麽讓爹無法安心?”
“這競王府雖有王妃護著你,但對女子而言,嫁人嫁的始終是夫君,你以前寡言少語,不苟言笑,這小世子又是個玩世不恭的,我怕你嫁過去受委屈。”
反正蕭山肅也不是什麽好鳥,剛剛杭白菊還說他對陶恬恬有好感呢,什麽品位?
她本想說,那我不嫁了,但她若說不嫁,不正合了杭白菊母女的意嗎?
她還想著趁婚期越來越近,等著她們坐不住,狗急跳牆,主動露出破綻呢。
“爹放心,女兒隻需恪守自己的本分,侍奉好公婆,至於世子如何,女兒不是太在乎。”
陶尚賢側頭看著她,表情像是第一次見這個女兒。
陶夭夭摸了摸自己的臉,瞪大眼睛道:“怎麽了爹,我臉上有東西嗎?”
“夭夭,你是真變了,你能這樣想,是我預料不到的,我最擔心的就是你什麽話都不說埋在心裏,久而久之,或抑鬱成疾。”
“我,我想通了,放心吧爹。”
陶尚賢轉憂為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能過得平安幸福,我對你娘也就有了交代了。”
陶夭夭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在提到娘的時候,他眼底那一抹悵然若失的神情,和臉上的憂傷,是無所遁形的。
她於是試探著問道。
“爹……會想娘嗎?”
在燭光的映照下,陶尚賢的眼底溢出了點點星亮。
“二十多年前,我在我們村子所有人的資助下,隻身來到京城,隻為考取功名,衣錦還鄉。”
“可辛州到京城,道阻且長,再加上那年天公不作美,連連下雨,緩慢了行程,還沒進城呢,錢就花完了。”
陶夭夭聚精會神的聽著,猜測著接下來的劇情。
“然後您就遇到了我娘?”
陶尚賢笑了笑,淚眼中竟閃爍著一絲羞澀的光芒。
“你娘去燒香回來的路上,看到我奄奄一息的餓倒在路邊,便把我救上馬車帶回了木家。”
陶夭夭調皮道:“娘看到爹,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就愛上了你,非你不嫁?”
陶尚賢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食指。
“可這木家是京城有名的富商,你外公怎麽可能同意她嫁給一個身無分文,無家可歸的窮書生呢?”
陶尚賢目視前方,眼神放空,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且第一次考試,我還名落孫山了,那時你娘已經十七了,你娘的才華品貌,在整個京城也是數一數二的,求親的人都踏破了木府的門,你外公催得緊,給她找了個門當戶對的,想讓她趕緊嫁了。”
父親當年還名落孫山過?他也不是一進京就考出了探花郎。
陶夭夭手托著腮問道:“可娘還不是沒嫁呢?她是怎麽說服外公的。”
“當年木家既已將女兒嫁與陶家,那她的嫁妝自然屬於陶家的,木家全家死於疫病,隻剩蘭香一個外嫁的女兒,那遺產自然也是蘭香的,蘭香的即是陶家的。”
木家全家死於疫病?這種放在二十一世紀不足為懼的病症,在這時都是致命的,而且嚴重的一家人都逃不過。
“白菊,你怎麽就不能明白呢?沒有陶家,隻有我,木家將女兒嫁給了我之後,才有了陶家,才有了陶府,陸陸續續有了這一大家子人,有了你和恬恬。”
陶老爺聽上去有點捶胸頓足了。
“那我不管,大小姐本來嫁的就是競王府,競王府是什麽人家?那可是王府,是皇上的親弟弟,有世襲爵位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們缺這點東西嗎?這些東西對競王府來說不就是仨瓜倆棗,他們也不稀罕。”
“他們稀罕與不稀罕,這些東西都不是你能動的,你平日裏在府裏,跋扈些,驕縱些,我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唯獨這件事情,我萬萬不能遂你意。”
撲通一下是什麽東西掉地上的聲音。
“表哥,我可憐啊,我從辛州一路討飯才尋到你,娘家人全死於那一場疫病,我沒有好的出生,沒有娘家人,沒有任何財產,我隻是想為了恬恬的將來多做打算,讓她將來嫁了人不至於被婆家輕視,我有什麽錯?”
聽聲音,原來是杭白菊跪倒在了地上。
“我陶尚賢,乃堂堂朝廷四品官員,誰敢輕視我的女兒?等夭夭成婚之後,我們陶府就是競王府的親家,放眼整個京城,誰人敢輕視我們?”
“可恬恬心儀的人是世子,世子不喜歡大小姐,對恬恬卻有好感,你為何不同意讓恬恬嫁過去呢?”
這?算盤打得珠子崩得一地都是,撿都撿不完,這母女倆,沒有道理,就硬搶。
“你糊塗啊!按家世門第,我們家算是配不上競王府的,世子與夭夭的婚約全憑王妃與蘭香的情誼,與我們陶家沒有幹係的,你怎麽能有這種想法呢?”
“怎麽會沒有關係呢?蘭香不是已經死了嗎?恬恬也是陶家的女兒。”
“白菊,你先起來,回屋去吧,我叫了夭夭過來書房有話說,她馬上就要來了,別讓她看到你這副樣子。”
“老爺,表哥,你作為父親,要一視同仁,不能偏心啊。”
“你出去吧,讓我靜靜。”
在聽到杭白菊帶著守在門口的田媽媽走遠了以後,陶夭夭才從後麵繞到了前麵。
敲了敲門。
“進來吧!”
這聲音有氣無力的,滿是疲憊。
“爹,您找我?”
陶尚賢見陶夭夭推門進來了,馬上調整好情緒,揉了一把臉對她發出一個勉強卻又真摯的微笑。
“夭夭啊,你來了,剛聽姚媽媽說你帶著冬棗出去了?”
陶夭夭打量了一圈書房,好幾排書架上滿滿的全是書籍,一屋子的書香墨香聞著讓人很舒心,這爹果然是好學之人。
“我,我出去逛了逛街,爹,您找我來什麽事情啊?”
陶尚賢把她拉到了旁邊的木椅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旁邊。
“坐吧。”
陶尚賢看了看桌上的一個黑匣子,繼續道。
“夭夭,還有二十來天就是你大婚之日了,明日是王府下聘的日子,爹有些事啊,想和你交代一下。”
陶夭夭也看了看這個黑匣子,a4紙的寬度,大概十公分厚,猜測著裏麵是不是就裝著他們剛剛所討論的三瓜兩棗。
“爹你說吧!”
“夭夭,爹這次回來看到你變化挺大,爹心裏很高興,要是照你以前的性格嫁出去我實在是無法安心。”
“以前……以前怎麽讓爹無法安心?”
“這競王府雖有王妃護著你,但對女子而言,嫁人嫁的始終是夫君,你以前寡言少語,不苟言笑,這小世子又是個玩世不恭的,我怕你嫁過去受委屈。”
反正蕭山肅也不是什麽好鳥,剛剛杭白菊還說他對陶恬恬有好感呢,什麽品位?
她本想說,那我不嫁了,但她若說不嫁,不正合了杭白菊母女的意嗎?
她還想著趁婚期越來越近,等著她們坐不住,狗急跳牆,主動露出破綻呢。
“爹放心,女兒隻需恪守自己的本分,侍奉好公婆,至於世子如何,女兒不是太在乎。”
陶尚賢側頭看著她,表情像是第一次見這個女兒。
陶夭夭摸了摸自己的臉,瞪大眼睛道:“怎麽了爹,我臉上有東西嗎?”
“夭夭,你是真變了,你能這樣想,是我預料不到的,我最擔心的就是你什麽話都不說埋在心裏,久而久之,或抑鬱成疾。”
“我,我想通了,放心吧爹。”
陶尚賢轉憂為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能過得平安幸福,我對你娘也就有了交代了。”
陶夭夭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在提到娘的時候,他眼底那一抹悵然若失的神情,和臉上的憂傷,是無所遁形的。
她於是試探著問道。
“爹……會想娘嗎?”
在燭光的映照下,陶尚賢的眼底溢出了點點星亮。
“二十多年前,我在我們村子所有人的資助下,隻身來到京城,隻為考取功名,衣錦還鄉。”
“可辛州到京城,道阻且長,再加上那年天公不作美,連連下雨,緩慢了行程,還沒進城呢,錢就花完了。”
陶夭夭聚精會神的聽著,猜測著接下來的劇情。
“然後您就遇到了我娘?”
陶尚賢笑了笑,淚眼中竟閃爍著一絲羞澀的光芒。
“你娘去燒香回來的路上,看到我奄奄一息的餓倒在路邊,便把我救上馬車帶回了木家。”
陶夭夭調皮道:“娘看到爹,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就愛上了你,非你不嫁?”
陶尚賢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食指。
“可這木家是京城有名的富商,你外公怎麽可能同意她嫁給一個身無分文,無家可歸的窮書生呢?”
陶尚賢目視前方,眼神放空,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且第一次考試,我還名落孫山了,那時你娘已經十七了,你娘的才華品貌,在整個京城也是數一數二的,求親的人都踏破了木府的門,你外公催得緊,給她找了個門當戶對的,想讓她趕緊嫁了。”
父親當年還名落孫山過?他也不是一進京就考出了探花郎。
陶夭夭手托著腮問道:“可娘還不是沒嫁呢?她是怎麽說服外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