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希望
錢揣好了,幾時流放? 作者:正逢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楊衛青臉上的堅定,謝知韞沉默半晌,終於開口。
“既然你想知道,那我便告訴你,一切的根源,都來自於我方才所說的,當年東宮的那一場大火。”
楊衛青皺眉,“東宮?太子殿下?”
謝知韞點頭,“不錯,你口中的大人,徐慎之,當年,乃是文官之中學識文采最為出眾之人。
因此,被先太後指給了太子做太子太傅,教授太子文學典史,以及,為君之道。
先太子性情溫和,尊師重道,與徐太傅之前的師生情誼,廣為流傳。
徐太傅生性喜歡熱鬧,太子便專門讓宮廷樂司轉門譜曲,請江南最為有名的伶人研習。
然後,在徐太傅生辰之日為徐太傅唱了一出《桃李》,讚頌徐太傅的高尚師德。
《桃李》唱畢,滿堂喝彩,徐太傅更是熱淚盈眶,拉著先太子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可當時先太子已經領了聖命,立即前去治水,所以不得不提前離開。
離開之前,先太子拉著徐太傅的手,立於盛開的桃樹之下,說了幾句話,具體是什麽,不得而知。
隻知道,徐太傅生辰過後的第二日,他便以為太子整理典籍的名義,搬到了東宮居住。
不久後,太子出事的消息傳來,徐太傅在眾目睽睽之下,吐血暈厥。
就在徐太傅暈厥期間,東宮莫名燃起大火,天邊還出現了一陣難得的狂風,帶著肆掠的大火,迅速席卷了整個東宮!
那一晚,除了吐血暈厥的徐太傅被徐府帶回診治以外,東宮上上下下三百七十四人,無一幸免。
甚至,包括先太子妃,以及尚在繈褓之中的太孫和小郡主……”
聽到這些話,楊衛青的眼睛不自覺的睜大了,先太子和東宮出事的消息天下皆知。
可不知為何,聽見謝知韞如此肅然的在他麵前講起這些事情,他還是莫名的感到了震撼。
尤其是聽到整個東宮,隻有大人因為吐血暈厥而逃過一劫後,他心中,更是難以控製的升起了一股恐懼和不安。
“所以,你當初來找大人,就是因為,想要詢問當年的事情?還是說,你當時對大人,也有懷疑……”
最後一句話,楊衛青說的極輕,甚至帶著幾分自己都覺得荒唐的怪異。
謝知韞一雙黑沉的眼睛直直的盯著楊衛青,“若說我從來不曾懷疑過徐大人,你會相信嗎?”
楊衛青嘴唇輕輕翕動兩下,最終,還是沒有把那句有些打破他所有記憶的話說出來。
見他不願意回答,謝知韞輕輕勾了勾唇角,“你永遠不會知道,當年東宮發生的一切,有多麽慘烈。
東宮就在皇宮之內,整個皇宮高牆之內,內侍禁衛何止千人,竟然都無法撲滅東宮無名而起的大火。
眼睜睜的看著那三百多人死在火海之中,無一人敢上前搭救。
甚至,就連一些命大之人,帶著滿身的大火,從火海之中掙紮而出,都被人阻攔,活生生的推回了火海之中!”
聽到這話,花映雪身上,控製不住的浮現出了一層細密的雞皮疙瘩,腦海中,不受控製的浮現出了大火之中,一群人帶著滿身的火苗,痛苦掙紮的場景。
一想到那樣的場景,花映雪不自覺的感到了一陣恐懼,無聲的攥緊了拳頭。
楊衛青過去聽到的,隻是東宮起了大火,太子妃和太孫郡主都被燒死了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卻從來不曾聽到有人跟他描述過當時的慘烈情況。
偌大一個皇宮,那樣多的禁衛軍和內侍,竟然撲滅不了東宮莫名燃起的大火,甚至連勉強逃出來的人都會被重新推回去。
這裏麵,到底隱藏著多深的黑暗,想想,便讓人不寒而栗。
謝知韞麵色已經幾近冷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我謝國公府作為先太子的母族,能相信誰?又該相信誰?”
楊衛青無法回答,隻能避開了他冷漠的視線,心中不斷告訴自己,大人,跟此事是無關的。
要不然,謝世子方才也不會說虧欠了大人的話……
謝知韞看著楊衛青,將他的慌張盡收眼底,“當時的我們,誰都不能信!
更何況是當初,突然搬進了東宮,又因為吐血暈厥,因此逃過一劫的徐太傅。
所以,我承認,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懷疑過徐太傅的,也急切的想要從他口中問出一些蛛絲馬跡。
但當初東宮大火之後不久,徐太傅便辭官隱退了。
我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發現,他隱居在西南的深山之中。
我當初去尋他,便是想要問當年的東宮大火,原本,我確實是帶著懷疑去了,但後來,這個懷疑,被徐太傅親自打消了。
他向我重新講述了當年的事情,也告訴了我一些更深的內幕,讓我謝國公府多年來的追查,終於有了意義!”
楊衛青迫切的看向謝知韞,“大人都說了些什麽?”
“徐太傅將他生辰那日的真相,告訴了我。
在世人眼中,太子為徐太傅所排的那一出《桃李》,是為了讚頌師恩,但隻有徐太傅這位老師,看出來了太子這出戲的深意。
《桃李》表麵是在讚頌師恩,其實,重點卻在於學生向老師的訣別。
太子早就知道自己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因為那時候的謝國公府,也已經是風雨飄搖,無力再給予太子更多的支持。
因此,太子才會以這一出《桃李》,向徐太傅辭行,也有將自己的孩子 ,托付給徐太傅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麽,徐太傅,會在生辰當日,淚灑當場的原因。
不是感動於太子的心意,而是悲痛於太子的訣別,隻是,這其中深意,卻無人知曉。
生辰宴後,徐太傅便不顧家人的反對,搬去了東宮居住,有他的震懾,東宮尚且安分了些時日。
可不久後,太子遇險的消息傳來,東宮便再也太平不了了。
徐太傅知道消息後,在眾人麵前,吐血暈厥,沒多久,徐府便急匆匆的來接徐太傅回府修養。
也正是這一次,他們從東宮之中,帶出了我們的希望……”
“既然你想知道,那我便告訴你,一切的根源,都來自於我方才所說的,當年東宮的那一場大火。”
楊衛青皺眉,“東宮?太子殿下?”
謝知韞點頭,“不錯,你口中的大人,徐慎之,當年,乃是文官之中學識文采最為出眾之人。
因此,被先太後指給了太子做太子太傅,教授太子文學典史,以及,為君之道。
先太子性情溫和,尊師重道,與徐太傅之前的師生情誼,廣為流傳。
徐太傅生性喜歡熱鬧,太子便專門讓宮廷樂司轉門譜曲,請江南最為有名的伶人研習。
然後,在徐太傅生辰之日為徐太傅唱了一出《桃李》,讚頌徐太傅的高尚師德。
《桃李》唱畢,滿堂喝彩,徐太傅更是熱淚盈眶,拉著先太子的手,久久不願放開。
可當時先太子已經領了聖命,立即前去治水,所以不得不提前離開。
離開之前,先太子拉著徐太傅的手,立於盛開的桃樹之下,說了幾句話,具體是什麽,不得而知。
隻知道,徐太傅生辰過後的第二日,他便以為太子整理典籍的名義,搬到了東宮居住。
不久後,太子出事的消息傳來,徐太傅在眾目睽睽之下,吐血暈厥。
就在徐太傅暈厥期間,東宮莫名燃起大火,天邊還出現了一陣難得的狂風,帶著肆掠的大火,迅速席卷了整個東宮!
那一晚,除了吐血暈厥的徐太傅被徐府帶回診治以外,東宮上上下下三百七十四人,無一幸免。
甚至,包括先太子妃,以及尚在繈褓之中的太孫和小郡主……”
聽到這些話,楊衛青的眼睛不自覺的睜大了,先太子和東宮出事的消息天下皆知。
可不知為何,聽見謝知韞如此肅然的在他麵前講起這些事情,他還是莫名的感到了震撼。
尤其是聽到整個東宮,隻有大人因為吐血暈厥而逃過一劫後,他心中,更是難以控製的升起了一股恐懼和不安。
“所以,你當初來找大人,就是因為,想要詢問當年的事情?還是說,你當時對大人,也有懷疑……”
最後一句話,楊衛青說的極輕,甚至帶著幾分自己都覺得荒唐的怪異。
謝知韞一雙黑沉的眼睛直直的盯著楊衛青,“若說我從來不曾懷疑過徐大人,你會相信嗎?”
楊衛青嘴唇輕輕翕動兩下,最終,還是沒有把那句有些打破他所有記憶的話說出來。
見他不願意回答,謝知韞輕輕勾了勾唇角,“你永遠不會知道,當年東宮發生的一切,有多麽慘烈。
東宮就在皇宮之內,整個皇宮高牆之內,內侍禁衛何止千人,竟然都無法撲滅東宮無名而起的大火。
眼睜睜的看著那三百多人死在火海之中,無一人敢上前搭救。
甚至,就連一些命大之人,帶著滿身的大火,從火海之中掙紮而出,都被人阻攔,活生生的推回了火海之中!”
聽到這話,花映雪身上,控製不住的浮現出了一層細密的雞皮疙瘩,腦海中,不受控製的浮現出了大火之中,一群人帶著滿身的火苗,痛苦掙紮的場景。
一想到那樣的場景,花映雪不自覺的感到了一陣恐懼,無聲的攥緊了拳頭。
楊衛青過去聽到的,隻是東宮起了大火,太子妃和太孫郡主都被燒死了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卻從來不曾聽到有人跟他描述過當時的慘烈情況。
偌大一個皇宮,那樣多的禁衛軍和內侍,竟然撲滅不了東宮莫名燃起的大火,甚至連勉強逃出來的人都會被重新推回去。
這裏麵,到底隱藏著多深的黑暗,想想,便讓人不寒而栗。
謝知韞麵色已經幾近冷漠,“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我謝國公府作為先太子的母族,能相信誰?又該相信誰?”
楊衛青無法回答,隻能避開了他冷漠的視線,心中不斷告訴自己,大人,跟此事是無關的。
要不然,謝世子方才也不會說虧欠了大人的話……
謝知韞看著楊衛青,將他的慌張盡收眼底,“當時的我們,誰都不能信!
更何況是當初,突然搬進了東宮,又因為吐血暈厥,因此逃過一劫的徐太傅。
所以,我承認,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懷疑過徐太傅的,也急切的想要從他口中問出一些蛛絲馬跡。
但當初東宮大火之後不久,徐太傅便辭官隱退了。
我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發現,他隱居在西南的深山之中。
我當初去尋他,便是想要問當年的東宮大火,原本,我確實是帶著懷疑去了,但後來,這個懷疑,被徐太傅親自打消了。
他向我重新講述了當年的事情,也告訴了我一些更深的內幕,讓我謝國公府多年來的追查,終於有了意義!”
楊衛青迫切的看向謝知韞,“大人都說了些什麽?”
“徐太傅將他生辰那日的真相,告訴了我。
在世人眼中,太子為徐太傅所排的那一出《桃李》,是為了讚頌師恩,但隻有徐太傅這位老師,看出來了太子這出戲的深意。
《桃李》表麵是在讚頌師恩,其實,重點卻在於學生向老師的訣別。
太子早就知道自己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因為那時候的謝國公府,也已經是風雨飄搖,無力再給予太子更多的支持。
因此,太子才會以這一出《桃李》,向徐太傅辭行,也有將自己的孩子 ,托付給徐太傅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麽,徐太傅,會在生辰當日,淚灑當場的原因。
不是感動於太子的心意,而是悲痛於太子的訣別,隻是,這其中深意,卻無人知曉。
生辰宴後,徐太傅便不顧家人的反對,搬去了東宮居住,有他的震懾,東宮尚且安分了些時日。
可不久後,太子遇險的消息傳來,東宮便再也太平不了了。
徐太傅知道消息後,在眾人麵前,吐血暈厥,沒多久,徐府便急匆匆的來接徐太傅回府修養。
也正是這一次,他們從東宮之中,帶出了我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