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
諜戰:我有空間,但我選擇單幹 作者:喜歡過王和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由於犧牲的隊友太多,剩下的戰士們終於可以做到人手一槍,不像之前很多抗聯戰士還得用大刀梭鏢作戰。
趁著剛吃完東西,還有點力氣,二十多名抗聯戰士開始費力的搬石頭,挖土,建立一條不能稱為防線的防線。
張振國走到金護士身邊,看了看盡可能還在繼續給傷員處理傷口的金護士,從腰間取出一枚手榴彈默默的留在她身邊。
正在緊張處理傷員的金護士,身體一怔,然後像是什麽也沒有發生過繼續給繃帶鬆了的戰士除了繃帶。
而後張振國走到自己的位置,看了看自己的手下,掏出自己的匕首,在身後的一棵樹上用力的刻著什麽。
而在三十幾公裏開外,一個渾身披著自製雪地偽裝網,隻露出一雙眼睛的人影停在了幾具被人砍掉頭顱的屍體麵前。
看著這幾具瘦的跟骷髏,渾身都是汙垢,身上的棉衣也是亂七八糟,有人上身是小鬼子的棉衣,下麵是百姓的棉褲,有人穿著百姓衣服,地上還有鬼子的棉帽子的無頭屍體。
馬良知道,這些就是抗聯戰士。
日軍為了最大限度恐嚇抗聯戰士堵死百姓投奔抗聯,也為了誇耀軍功。
因為關東軍暫時不讓上戰場,所有殺死抗聯在關東軍中算是比較拿得出手的功勞。
所以日軍一般就是打死了抗聯戰士都會用刀砍下戰士們的頭顱帶回去作為誇耀軍功的證據。
一路忙著將獨自建立新密營,將空間中的彈藥物資放進去的馬良沒有無視這幾具無頭烈士遺體。
從空間中掏出工具,在地上刨了一個大坑,將烈士的遺體都統一放進去,隨後在隨身的地圖上做了標記。
隨後給這些無名英雄敬了一個軍禮後繼續踏上了尋找楊將軍的路程。
有人曾這麽評價過抗聯:
“在抗戰期間,我們曆經了無數困難,但是論戰爭的殘酷和艱巨,沒有任何一個能夠超越東北抗聯。”
相對於關內日軍隻能控製主要城市和鐵路幹線,農村基本屬於真空區不同。
敵後武裝可以在關內的農村建立根據地,在百姓中招募兵員,獲得糧食和休整機會。
而東北的的日軍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對地方的控製力都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日軍在東北強製推行歸屯並戶,在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下凡是遊擊隊活動過的地方的居民統統搬出來,到日軍指定的嚴密看守的大屯子裏生活。
不願意走的就殺掉,製造“集團部落”和“無人區”,試圖把抗聯餓死、困死。
“集團部落”幾乎遍布東北全境,有500萬以上的農村人口被強行遷入到實行殘暴統治的大屯子裏,稱為“集團部落”。
“集團部落”深溝環繞,溝沿上架著鐵絲網,唯一能通行的路口豎著崗樓,有日軍和偽軍把守,以抗聯的實力很難打下來。集團部落 到39年時,全東北共建成“集團部落”個。
為了防止百姓支援抗聯部隊,日軍還製定了許多具體規定。
日軍強迫東北百姓實行“糧穀出荷”,所謂“糧穀出荷”,就是規定了給每家每戶的配給製度,所有百姓不準存有私糧,私人間不允許買賣。
百姓就算是平時外出下地幹活也隻準帶一頓飯的幹糧。
可以說完全把抗聯和百姓物理隔絕開來,而遊擊戰的核心就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
沒有自己穩定的根據地的抗聯在兵員,糧食,彈藥,藥品上都完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關東軍在諾門戰役後,失去北上信心,加之抗聯的情報讓日軍的細菌戰失效。
關東軍立刻就把矛頭對準了抗聯,39年10月,日偽軍7.5萬餘人,對人數不足4000人的抗聯第1路軍進行規模,力度都空前的殘酷“討伐”。
由於敵眾我寡,抗聯第一軍決定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
抗聯之所以能在幾十萬關東軍全力圍剿下,在白山黑水中堅持戰鬥14年之久,主要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的密營。
密營是東北抗聯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營地,儲存有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賴以生存的物資,在冬季大雪封山時抗聯就會退入深山裏的密營休整,以待來年繼續作戰。
東北的冬季長達五個月,最低氣溫可以低到零下幾十度,尤其是抗聯活動的山區,氣溫隻會更低。
相對於日軍的“大討伐”,東北冬季極度酷寒才是抗聯麵臨的最大敵人。
密營可以就是說抗聯的補給生命線。
可如同每一個集體中都有不好的人一樣,抗聯也不例外。
抗聯有一個又一個足以感天動地的英雄戰士的同時,也不乏有一個又一個的敗類,叛徒。
其中破壞力最大,職務最高的就是程兵,作為抗聯第一軍第一師的師長,日軍把他的老母親抓來威脅他投降。
按照現在人的道德觀念,這種情況下他獨自脫離隊伍,自己一個人為了老母親投降也不算是特別說不過去的事。
可他又是怎麽做的呢?
為了提高自己的在小鬼子那邊的權力地位,先是召開會議試探同僚,對部下表現出的堅定革命立場感到威脅,於是槍殺不願投敵的部下。
而後帶著抗聯僅剩的大炮、槍彈、糧草、藥品,以及115名部下集體投降日軍。
為了贏得日軍的信任並獲取更高的位置,他積極參與殺害昔日的戰友的作戰。
他親自帶領敵人摧毀抗聯第一軍的70多個密營,幾乎在一夜之間,抗聯第一軍在零下幾十度的山區,陷入了彈盡糧絕的絕境。
過去日軍不敢在山林裏過夜,所以抗聯戰士白天再艱苦,晚上也可以喘息、休整、轉移。
但程兵卻帶部隊晚上連續追蹤,並傳授日軍夜間戰鬥追蹤技巧,把昔日的戰友逼入了絕境。
第一軍沒有電台,就算是馬良拿著最先進的追蹤儀器也沒法通過電台定位,隻能在長白山區碰運氣式的人工尋找。
正在此時,馬良看見七八公裏外,大白天的有生火的煙霧冒出。
這種天氣,隻有抗聯和日軍才會出現在深山,而敢在白天生火的隻有日偽軍。
剛埋了無頭烈士遺體的馬良正窩了一肚子氣,拿起lr19就無聲的摸了過去。
十幾分鍾之後,馬良看著山坳裏二十幾個衣衫襤褸的人形生物,圍繞著一棵樹建立的簡陋防禦工事,樹上刻著十個足以光耀古今的有力大字: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
趁著剛吃完東西,還有點力氣,二十多名抗聯戰士開始費力的搬石頭,挖土,建立一條不能稱為防線的防線。
張振國走到金護士身邊,看了看盡可能還在繼續給傷員處理傷口的金護士,從腰間取出一枚手榴彈默默的留在她身邊。
正在緊張處理傷員的金護士,身體一怔,然後像是什麽也沒有發生過繼續給繃帶鬆了的戰士除了繃帶。
而後張振國走到自己的位置,看了看自己的手下,掏出自己的匕首,在身後的一棵樹上用力的刻著什麽。
而在三十幾公裏開外,一個渾身披著自製雪地偽裝網,隻露出一雙眼睛的人影停在了幾具被人砍掉頭顱的屍體麵前。
看著這幾具瘦的跟骷髏,渾身都是汙垢,身上的棉衣也是亂七八糟,有人上身是小鬼子的棉衣,下麵是百姓的棉褲,有人穿著百姓衣服,地上還有鬼子的棉帽子的無頭屍體。
馬良知道,這些就是抗聯戰士。
日軍為了最大限度恐嚇抗聯戰士堵死百姓投奔抗聯,也為了誇耀軍功。
因為關東軍暫時不讓上戰場,所有殺死抗聯在關東軍中算是比較拿得出手的功勞。
所以日軍一般就是打死了抗聯戰士都會用刀砍下戰士們的頭顱帶回去作為誇耀軍功的證據。
一路忙著將獨自建立新密營,將空間中的彈藥物資放進去的馬良沒有無視這幾具無頭烈士遺體。
從空間中掏出工具,在地上刨了一個大坑,將烈士的遺體都統一放進去,隨後在隨身的地圖上做了標記。
隨後給這些無名英雄敬了一個軍禮後繼續踏上了尋找楊將軍的路程。
有人曾這麽評價過抗聯:
“在抗戰期間,我們曆經了無數困難,但是論戰爭的殘酷和艱巨,沒有任何一個能夠超越東北抗聯。”
相對於關內日軍隻能控製主要城市和鐵路幹線,農村基本屬於真空區不同。
敵後武裝可以在關內的農村建立根據地,在百姓中招募兵員,獲得糧食和休整機會。
而東北的的日軍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對地方的控製力都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日軍在東北強製推行歸屯並戶,在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下凡是遊擊隊活動過的地方的居民統統搬出來,到日軍指定的嚴密看守的大屯子裏生活。
不願意走的就殺掉,製造“集團部落”和“無人區”,試圖把抗聯餓死、困死。
“集團部落”幾乎遍布東北全境,有500萬以上的農村人口被強行遷入到實行殘暴統治的大屯子裏,稱為“集團部落”。
“集團部落”深溝環繞,溝沿上架著鐵絲網,唯一能通行的路口豎著崗樓,有日軍和偽軍把守,以抗聯的實力很難打下來。集團部落 到39年時,全東北共建成“集團部落”個。
為了防止百姓支援抗聯部隊,日軍還製定了許多具體規定。
日軍強迫東北百姓實行“糧穀出荷”,所謂“糧穀出荷”,就是規定了給每家每戶的配給製度,所有百姓不準存有私糧,私人間不允許買賣。
百姓就算是平時外出下地幹活也隻準帶一頓飯的幹糧。
可以說完全把抗聯和百姓物理隔絕開來,而遊擊戰的核心就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
沒有自己穩定的根據地的抗聯在兵員,糧食,彈藥,藥品上都完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關東軍在諾門戰役後,失去北上信心,加之抗聯的情報讓日軍的細菌戰失效。
關東軍立刻就把矛頭對準了抗聯,39年10月,日偽軍7.5萬餘人,對人數不足4000人的抗聯第1路軍進行規模,力度都空前的殘酷“討伐”。
由於敵眾我寡,抗聯第一軍決定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
抗聯之所以能在幾十萬關東軍全力圍剿下,在白山黑水中堅持戰鬥14年之久,主要就是靠著一個又一個的密營。
密營是東北抗聯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營地,儲存有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賴以生存的物資,在冬季大雪封山時抗聯就會退入深山裏的密營休整,以待來年繼續作戰。
東北的冬季長達五個月,最低氣溫可以低到零下幾十度,尤其是抗聯活動的山區,氣溫隻會更低。
相對於日軍的“大討伐”,東北冬季極度酷寒才是抗聯麵臨的最大敵人。
密營可以就是說抗聯的補給生命線。
可如同每一個集體中都有不好的人一樣,抗聯也不例外。
抗聯有一個又一個足以感天動地的英雄戰士的同時,也不乏有一個又一個的敗類,叛徒。
其中破壞力最大,職務最高的就是程兵,作為抗聯第一軍第一師的師長,日軍把他的老母親抓來威脅他投降。
按照現在人的道德觀念,這種情況下他獨自脫離隊伍,自己一個人為了老母親投降也不算是特別說不過去的事。
可他又是怎麽做的呢?
為了提高自己的在小鬼子那邊的權力地位,先是召開會議試探同僚,對部下表現出的堅定革命立場感到威脅,於是槍殺不願投敵的部下。
而後帶著抗聯僅剩的大炮、槍彈、糧草、藥品,以及115名部下集體投降日軍。
為了贏得日軍的信任並獲取更高的位置,他積極參與殺害昔日的戰友的作戰。
他親自帶領敵人摧毀抗聯第一軍的70多個密營,幾乎在一夜之間,抗聯第一軍在零下幾十度的山區,陷入了彈盡糧絕的絕境。
過去日軍不敢在山林裏過夜,所以抗聯戰士白天再艱苦,晚上也可以喘息、休整、轉移。
但程兵卻帶部隊晚上連續追蹤,並傳授日軍夜間戰鬥追蹤技巧,把昔日的戰友逼入了絕境。
第一軍沒有電台,就算是馬良拿著最先進的追蹤儀器也沒法通過電台定位,隻能在長白山區碰運氣式的人工尋找。
正在此時,馬良看見七八公裏外,大白天的有生火的煙霧冒出。
這種天氣,隻有抗聯和日軍才會出現在深山,而敢在白天生火的隻有日偽軍。
剛埋了無頭烈士遺體的馬良正窩了一肚子氣,拿起lr19就無聲的摸了過去。
十幾分鍾之後,馬良看著山坳裏二十幾個衣衫襤褸的人形生物,圍繞著一棵樹建立的簡陋防禦工事,樹上刻著十個足以光耀古今的有力大字: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