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秀就連忙走到文軍身邊,摸摸他的鼻息,揉揉他的胸脯,看文軍仍然沒有反應,就對老三說:“你就在爹爹身邊,幫他揉揉,我來出去找人。”
桂秀口裏說出去找人來幫忙,但是去找誰呢?沒有方向,因為她家裏平時與別人沒有什麽來往,突然去找誰,肯定不好開口。她就一下想到了翠英,雖然翠英是個女人,但是畢竟兩人都在豬場出工,而且翠英平時也肯為別人做事,大家都很相信她。
還好,桂秀跑到翠英家裏,翠英一個人正在吃飯。翠英一看桂秀氣喘噓噓地跑進門,就知道有急事。連忙站起身來,就聽桂秀說:“翠英妹,不好了,我娃兒的爹爹死過去了。”翠英聽了,就是一驚,“這是怎麽回事?這是怎麽了?”
一邊說一邊就跟著桂秀跑出了門,跑進桂秀家裏,一看文軍仰臥在飯桌旁的地上,老三還在大聲叫喚著爹爹,手在他爹爹的胸脯上不停的揉著。翠英看到這個情景,立馬說:“桂秀姐,你在家裏看著文軍哥,我去找隔壁三家的男人,趕快幫忙送醫院。”翠英說完就小跑出去了。
以前遇到這樣的事,翠英首先想到的是文迎,現在文迎殘疾了,她就跑到長銀家,看見傳琴在吃飯,就對傳琴說:“長銀在家嗎?你看文軍哥快不行了,如果長銀在家的話,請他幫忙把文軍哥抬到醫院去,行不行?”傳琴聽了也是一驚,就說我去水埠頭喊他回來。翠英再也沒說什麽,出門又去找長坤,還好長坤在家整理農具,聽翠英一說,就連忙跟著她出來,向桂秀家跑去。
兩個人剛跑進門,長銀也在後麵來了。翠英就要他們兩個男人綁了擔架,把文軍抬到公社醫院去。翠英心裏明白:桂秀找她翠英,是把她當了主心骨,所以從一開始翠英就跑前跑後,沒有離開過。
到了公社衛生院,醫生一檢查,說:“人是不行了,就看給他打一針強心針,有沒有反應,如果沒有反應的話,就隻有抬回去了。”
醫生也沒有叫人把文軍從擔架上抬下來,直接就給他打了針。過了一會兒,隻見文軍仰麵咳嗽了幾聲,一口濃血就從嘴巴裏嗆出來了。隨即就睜了睜眼,好像在找人,沒看見家裏人在身邊。翠英見到這個情形,立即走到擔架邊上,用手拉著文軍的手臂。文軍看見翠英,就朝向翠英努力地說:“我不行了,你們把我抬回家去吧。”說完就閉上了眼睛。
醫生見到文軍的情況,就對來的人說:“快把病人抬回去吧,興許還能讓他和家裏人說上話。”
還隻抬到半路上,就遇見了文軍的老大長星。長星扶著擔架大聲叫了幾聲“爹爹”,文軍好像從很遙遠的山對麵,看著長星的麵相,模模糊糊地說:“你回來了——就好——,幫你姆媽——磨點——麵粉吧——,我——不行——了——。”說完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按照荊州地方的風俗,人死在外麵了,是不能直接抬進家門的。所以,長銀和長坤就把擔架放在了文軍家門前的場地上。長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桂秀就隻是一個勁的嚎哭。翠英看到這個情況,就對長星說:“你也還沒有經曆過這種事,你的姆媽又悲傷,看來隻有你趕快去找隊長長鎖去了。”長星聽了點著頭,就要走,翠英又繼續說,“你見到長鎖以後,要給長鎖行個大禮——就是下個跪,說你爹爹疾病發作,走了,請他幫忙出麵料理喪事。”
長星按照翠英的指引,把長鎖找來了,長鎖看了文軍家裏的情況,才安排隊裏的男人、女人幫忙辦喪事。
可憐文軍家裏一直沒有什麽生活的來路,翠英幫桂秀在衣櫃裏,也沒有找到文軍穿的什麽像樣的衣服。翠英出來把這事向長鎖他們幾個男人說了,長鎖又才對長銀、長坤他們說:“你們哪個有什麽合身的衣服,給文軍找幾件來裝死吧,做了好事會有好報的。”
好的是長星在鎮上做事,還能找人拆挪借錢,就很簡單七拚八湊地才算把文軍安葬入土。
文軍在世的時候,雖然常年病痛不能支撐家裏的門麵,但是對於桂秀來說,畢竟還是有男人的家庭,別人不願意到她家裏來,也不會無形中就找她什麽麻煩。現在文軍不在了,桂秀也就成了寡婦,而且還有幾個吃閑飯的娃兒拖著,就更加沒有人與她來往了。
但是桂秀和翠英的想法就有些不同:平時隻要有需要人幫忙的,就找人幫忙,毫不忌諱自己是個寡婦什麽的。因為她心裏清楚:沒有別人幫忙,她們幾母子就會連飯食都會弄不上嘴,就會餓死!所以文三大叔在豬場幫忙做事,就成了桂秀隨時“拉夫”的對象。文三大叔自從婆娘投水死了後,就以隊裏倉庫為主要生活的地方,除了平時幫豬場做點事,給文迎和自己做飯,就再也沒有什麽事了。
桂秀也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經常找文三大叔幫她做些事。比如隊裏分糧食,就請文三大叔幫她挑家裏去。需要到打米房去打米,需要推個磨、舂個碓啦,一般都是可以找他的。人家也不會說什麽閑話,因為桂秀家確實有困難,而且文三大叔也完全可以幫忙,他也願意幫這個忙,何況他們也是同輩份的人。
在豬場做事的時候,文三大叔閑悶了,桂秀還可以和他說說話,解解悶。偶爾也能聽到說笑的聲音。在這種時候,翠英就會在一邊做事,不參與他們的言語。翠英心裏想:像這樣也是一種辦法,為什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呢?男人需要女人調理,女人需要男人出力。
隻是有些時候就讓人覺得難為情,比如頭天準備給母豬下鍋煮食的蘿卜,留好了的豌豆麵,到第二天卻少了,或者是就沒有了。隻得重新去倉庫裏領。文迎還發現就近倉庫做飯的大米就吃得快,幾天就要領一次。所以,文迎就背後對長鎖說:人無良心吃飽飯,阿彌陀佛害死人。長鎖後來把這話拿來問翠英,說文迎這話是什麽意思。翠英心裏明白,這話前一句是指桂秀說的,後一句是指文三大叔說的。但是她絲毫也沒有流露給長鎖。
桂秀口裏說出去找人來幫忙,但是去找誰呢?沒有方向,因為她家裏平時與別人沒有什麽來往,突然去找誰,肯定不好開口。她就一下想到了翠英,雖然翠英是個女人,但是畢竟兩人都在豬場出工,而且翠英平時也肯為別人做事,大家都很相信她。
還好,桂秀跑到翠英家裏,翠英一個人正在吃飯。翠英一看桂秀氣喘噓噓地跑進門,就知道有急事。連忙站起身來,就聽桂秀說:“翠英妹,不好了,我娃兒的爹爹死過去了。”翠英聽了,就是一驚,“這是怎麽回事?這是怎麽了?”
一邊說一邊就跟著桂秀跑出了門,跑進桂秀家裏,一看文軍仰臥在飯桌旁的地上,老三還在大聲叫喚著爹爹,手在他爹爹的胸脯上不停的揉著。翠英看到這個情景,立馬說:“桂秀姐,你在家裏看著文軍哥,我去找隔壁三家的男人,趕快幫忙送醫院。”翠英說完就小跑出去了。
以前遇到這樣的事,翠英首先想到的是文迎,現在文迎殘疾了,她就跑到長銀家,看見傳琴在吃飯,就對傳琴說:“長銀在家嗎?你看文軍哥快不行了,如果長銀在家的話,請他幫忙把文軍哥抬到醫院去,行不行?”傳琴聽了也是一驚,就說我去水埠頭喊他回來。翠英再也沒說什麽,出門又去找長坤,還好長坤在家整理農具,聽翠英一說,就連忙跟著她出來,向桂秀家跑去。
兩個人剛跑進門,長銀也在後麵來了。翠英就要他們兩個男人綁了擔架,把文軍抬到公社醫院去。翠英心裏明白:桂秀找她翠英,是把她當了主心骨,所以從一開始翠英就跑前跑後,沒有離開過。
到了公社衛生院,醫生一檢查,說:“人是不行了,就看給他打一針強心針,有沒有反應,如果沒有反應的話,就隻有抬回去了。”
醫生也沒有叫人把文軍從擔架上抬下來,直接就給他打了針。過了一會兒,隻見文軍仰麵咳嗽了幾聲,一口濃血就從嘴巴裏嗆出來了。隨即就睜了睜眼,好像在找人,沒看見家裏人在身邊。翠英見到這個情形,立即走到擔架邊上,用手拉著文軍的手臂。文軍看見翠英,就朝向翠英努力地說:“我不行了,你們把我抬回家去吧。”說完就閉上了眼睛。
醫生見到文軍的情況,就對來的人說:“快把病人抬回去吧,興許還能讓他和家裏人說上話。”
還隻抬到半路上,就遇見了文軍的老大長星。長星扶著擔架大聲叫了幾聲“爹爹”,文軍好像從很遙遠的山對麵,看著長星的麵相,模模糊糊地說:“你回來了——就好——,幫你姆媽——磨點——麵粉吧——,我——不行——了——。”說完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按照荊州地方的風俗,人死在外麵了,是不能直接抬進家門的。所以,長銀和長坤就把擔架放在了文軍家門前的場地上。長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桂秀就隻是一個勁的嚎哭。翠英看到這個情況,就對長星說:“你也還沒有經曆過這種事,你的姆媽又悲傷,看來隻有你趕快去找隊長長鎖去了。”長星聽了點著頭,就要走,翠英又繼續說,“你見到長鎖以後,要給長鎖行個大禮——就是下個跪,說你爹爹疾病發作,走了,請他幫忙出麵料理喪事。”
長星按照翠英的指引,把長鎖找來了,長鎖看了文軍家裏的情況,才安排隊裏的男人、女人幫忙辦喪事。
可憐文軍家裏一直沒有什麽生活的來路,翠英幫桂秀在衣櫃裏,也沒有找到文軍穿的什麽像樣的衣服。翠英出來把這事向長鎖他們幾個男人說了,長鎖又才對長銀、長坤他們說:“你們哪個有什麽合身的衣服,給文軍找幾件來裝死吧,做了好事會有好報的。”
好的是長星在鎮上做事,還能找人拆挪借錢,就很簡單七拚八湊地才算把文軍安葬入土。
文軍在世的時候,雖然常年病痛不能支撐家裏的門麵,但是對於桂秀來說,畢竟還是有男人的家庭,別人不願意到她家裏來,也不會無形中就找她什麽麻煩。現在文軍不在了,桂秀也就成了寡婦,而且還有幾個吃閑飯的娃兒拖著,就更加沒有人與她來往了。
但是桂秀和翠英的想法就有些不同:平時隻要有需要人幫忙的,就找人幫忙,毫不忌諱自己是個寡婦什麽的。因為她心裏清楚:沒有別人幫忙,她們幾母子就會連飯食都會弄不上嘴,就會餓死!所以文三大叔在豬場幫忙做事,就成了桂秀隨時“拉夫”的對象。文三大叔自從婆娘投水死了後,就以隊裏倉庫為主要生活的地方,除了平時幫豬場做點事,給文迎和自己做飯,就再也沒有什麽事了。
桂秀也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經常找文三大叔幫她做些事。比如隊裏分糧食,就請文三大叔幫她挑家裏去。需要到打米房去打米,需要推個磨、舂個碓啦,一般都是可以找他的。人家也不會說什麽閑話,因為桂秀家確實有困難,而且文三大叔也完全可以幫忙,他也願意幫這個忙,何況他們也是同輩份的人。
在豬場做事的時候,文三大叔閑悶了,桂秀還可以和他說說話,解解悶。偶爾也能聽到說笑的聲音。在這種時候,翠英就會在一邊做事,不參與他們的言語。翠英心裏想:像這樣也是一種辦法,為什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呢?男人需要女人調理,女人需要男人出力。
隻是有些時候就讓人覺得難為情,比如頭天準備給母豬下鍋煮食的蘿卜,留好了的豌豆麵,到第二天卻少了,或者是就沒有了。隻得重新去倉庫裏領。文迎還發現就近倉庫做飯的大米就吃得快,幾天就要領一次。所以,文迎就背後對長鎖說:人無良心吃飽飯,阿彌陀佛害死人。長鎖後來把這話拿來問翠英,說文迎這話是什麽意思。翠英心裏明白,這話前一句是指桂秀說的,後一句是指文三大叔說的。但是她絲毫也沒有流露給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