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幹部眼看這個事情鬧得放不下了,就說:“這個事確實可能是有些誤會,你們說怎麽辦好呢?”
翠英就說:“先得要這個看瓜的家夥,領著我們的娃兒去大隊醫務室治傷,再才是要他賠禮道歉。”
看瓜的王明貴就苦著臉,看向隊幹部。隊幹部就知道,王明貴孤身一人,連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好,他哪裏來的錢給娃兒治傷呢?於是,就提議說:“我看這樣,你們的娃兒被蚊子咬了,這是事實。也不是立馬就能用藥治得好的,你們把娃兒領回去慢慢治療,我作為隊裏的幹部做主,給你們稱二十斤糧食,作為給他療傷的補貼,你們說行不行?你看現在要王明貴拿出錢來給你們,也不是很現實的事。”
桂秀聽了就有些不情願,翠英就借坡下驢說:“那就這樣吧,如果娃兒回去傷治不好,我們還回來找你們的。桂秀姐,你說好嗎?”
桂秀聽翠英說了治不好的後話,覺得這樣也好,就點頭同意了。於是,隊幹部就找出一個裝化肥的袋子,叫倉庫保管員給桂秀稱了二十斤小麥,桂秀和翠英抬著袋子,領著長恒往回走。
三個人剛走到與朱家鋪村的棉地交界的地方,就看見長鎖領著人在界溝邊上做事,翠英就對桂秀說:“桂秀姐,長恒的事你還得向長鎖匯報一下,不然的話,以後長恒要真有什麽事,還得讓長鎖有個準備。”桂秀心想,還是翠英做事穩妥,三個人就順著界溝向長鎖他們走去。
長鎖正領著幾個人用鐮刀砍界溝裏的草,看到翠英她們三人走過來了,就直起身說:“你們在哪裏找到長恒的?”
桂秀還沒有說話,就眼淚像拋灑的水嘩嘩流出來了,樣子就像受了委屈的娃兒見了大人一樣。翠英就代替桂秀說:“我們先是去了大隊部尋找,人家說娃兒是回家了,我們又找到10隊他的那個幹媽家裏,人家說自打那次你們把他領回家後,就再也沒有去了。再後來,我們回來經過9隊的時候,聽一個好心的老婆婆說,長恒可能是被隊裏看瓜的地抓了,我們才知道長恒的去向。”翠英停了一下,又接著說,“到了那個看瓜的棚子,才知道那個看瓜的人,把長恒當著偷瓜的抓起來,關在他的棚子裏喂了一夜蚊子,早晨才交到隊幹部那裏。”接著就指著長恒,你看看,娃兒滿身上都是被蚊子咬的傷。
長鎖聽了也很氣憤,就問:“最後他們的幹部怎麽處理的?”
翠英說:“因為長恒雖然是吃了瓜,但那是9隊的一個叫王來喜的娃兒,偷了瓜在路上遇見長恒,給長恒分的一塊。最後,我們要他們把長恒領導大隊醫務室去治傷,他們的隊幹部才說,給我們稱二十斤糧食,作為長恒回家治傷的補貼,如果不好再去找他們。”
長鎖聽了點頭讚同這個辦法,就轉身對長恒說:“這是個教訓,以後出門一定要小心才是。”說完就領著繼續砍草。
翠英就有些想不通,問長鎖:“這大熱天的,你們為什麽想到要砍這裏的草呢?”
長鎖指著旁邊的一片棉花地說:“那邊隊裏棉花地的紅蜘蛛,傳到了我們隊裏來了,雖然才開始,但是如果一蔓延就不得了。我們沒有辦法,就把界溝裏的雜草砍了,讓紅蜘蛛不再傳過來了。”
翠英就問:“這是誰的主意?我想這是個笨辦法。”
長鎖就說:“難道你還有好辦法?”
翠英就說:“你想啊!草砍了是不是可以再長的啊?我們隊裏的地裏已經傳了紅蜘蛛,你不能一直把所有的棉花苗都砍完吧?”
“那你說怎麽辦?”長鎖又反問道。
“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界溝裏鋪上麥稈,點火燒了。”長鎖聽了覺得是個辦法,不如試試。
正好劉慧池從田裏走過來,長鎖就把翠英的建議告訴劉慧池,劉慧池說:“那已經被傳了的棉花苗怎麽辦?”
長鎖就說:“那不就用同樣的辦法,把那些棉花苗全部拔了來,一起燒了,現在才剛進頭伏,頭伏芝麻二伏豆,那個拔了棉花苗的地方,我們就趕緊補種上芝麻和大豆,不是很好嗎?”
翠英見他們商量去了,才和桂秀領著長恒回去了。
到下晚上工的時候,文三哥就問桂秀,長恒是個什麽情形。桂秀就把長恒被蚊子咬,滿身紅腫的事說了。並說大隊醫務室也沒有什麽藥能治,就是抹了一些藍廣(紫藥水)。文三哥想了想說:“你用這個法子看行不行,就是找抽葉子煙的長煙袋,把煙嘴和煙鬥拔了,從煙杆裏麵把那個留在裏麵的煙油掏出來,擦在蚊子咬的地方,過一兩天就會好的。”
桂秀聽了心想,這可能是個好辦法,因為抽煙的煙霧都那麽辣眼睛,還何況煙油呢?那不是更辣嗎?
回家後就按照文三哥的辦法,給老二找來老人的煙杆,掏煙油,擦了個滿身,隻是苦了老二,滿鼻子都是煙油味,都不敢回氣了。好的是,果然過了幾天,就平安的結痂了。
從那以後,老二長恒跟在長鎖後麵就更加聽話了,桂秀也就省去了一份擔心,隻是把與文三哥的事做得更加隱秘了。
這天中午,翠英在家裏吃飯,突然有個人進家門詢問:這裏是不是朱家鋪,有沒有一個大號叫列文的老先生?翠英聽了覺得很好奇,因為列文老先生已經很大年紀了,一般與別人沒有什麽來往,既然詢問的人知道他住在朱家鋪,又知道他的大名,為什麽就不知道他的家呢?
就對詢問的人說:“請問你是哪個?你同他認識嗎?”那人聽翠英這樣說,就靠在翠英家大門的框子上,慢慢對翠英說:“不瞞你說,我住在王馬堰,就是湖北和湖南交界的南大山跟澧水邊上。我是列文先生的侄兒子,前幾天聽湖南我的伯伯說,他老人家在家裏摔傷了,我到這邊來給人治傷,就順道來看看他您的傷。”
翠英聽了才明白,就趕忙給他端椅子,倒茶水。說:“列文先生就在我們村裏住,您坐會兒,我吃完飯就把您送到他家裏去。”
翠英就說:“先得要這個看瓜的家夥,領著我們的娃兒去大隊醫務室治傷,再才是要他賠禮道歉。”
看瓜的王明貴就苦著臉,看向隊幹部。隊幹部就知道,王明貴孤身一人,連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好,他哪裏來的錢給娃兒治傷呢?於是,就提議說:“我看這樣,你們的娃兒被蚊子咬了,這是事實。也不是立馬就能用藥治得好的,你們把娃兒領回去慢慢治療,我作為隊裏的幹部做主,給你們稱二十斤糧食,作為給他療傷的補貼,你們說行不行?你看現在要王明貴拿出錢來給你們,也不是很現實的事。”
桂秀聽了就有些不情願,翠英就借坡下驢說:“那就這樣吧,如果娃兒回去傷治不好,我們還回來找你們的。桂秀姐,你說好嗎?”
桂秀聽翠英說了治不好的後話,覺得這樣也好,就點頭同意了。於是,隊幹部就找出一個裝化肥的袋子,叫倉庫保管員給桂秀稱了二十斤小麥,桂秀和翠英抬著袋子,領著長恒往回走。
三個人剛走到與朱家鋪村的棉地交界的地方,就看見長鎖領著人在界溝邊上做事,翠英就對桂秀說:“桂秀姐,長恒的事你還得向長鎖匯報一下,不然的話,以後長恒要真有什麽事,還得讓長鎖有個準備。”桂秀心想,還是翠英做事穩妥,三個人就順著界溝向長鎖他們走去。
長鎖正領著幾個人用鐮刀砍界溝裏的草,看到翠英她們三人走過來了,就直起身說:“你們在哪裏找到長恒的?”
桂秀還沒有說話,就眼淚像拋灑的水嘩嘩流出來了,樣子就像受了委屈的娃兒見了大人一樣。翠英就代替桂秀說:“我們先是去了大隊部尋找,人家說娃兒是回家了,我們又找到10隊他的那個幹媽家裏,人家說自打那次你們把他領回家後,就再也沒有去了。再後來,我們回來經過9隊的時候,聽一個好心的老婆婆說,長恒可能是被隊裏看瓜的地抓了,我們才知道長恒的去向。”翠英停了一下,又接著說,“到了那個看瓜的棚子,才知道那個看瓜的人,把長恒當著偷瓜的抓起來,關在他的棚子裏喂了一夜蚊子,早晨才交到隊幹部那裏。”接著就指著長恒,你看看,娃兒滿身上都是被蚊子咬的傷。
長鎖聽了也很氣憤,就問:“最後他們的幹部怎麽處理的?”
翠英說:“因為長恒雖然是吃了瓜,但那是9隊的一個叫王來喜的娃兒,偷了瓜在路上遇見長恒,給長恒分的一塊。最後,我們要他們把長恒領導大隊醫務室去治傷,他們的隊幹部才說,給我們稱二十斤糧食,作為長恒回家治傷的補貼,如果不好再去找他們。”
長鎖聽了點頭讚同這個辦法,就轉身對長恒說:“這是個教訓,以後出門一定要小心才是。”說完就領著繼續砍草。
翠英就有些想不通,問長鎖:“這大熱天的,你們為什麽想到要砍這裏的草呢?”
長鎖指著旁邊的一片棉花地說:“那邊隊裏棉花地的紅蜘蛛,傳到了我們隊裏來了,雖然才開始,但是如果一蔓延就不得了。我們沒有辦法,就把界溝裏的雜草砍了,讓紅蜘蛛不再傳過來了。”
翠英就問:“這是誰的主意?我想這是個笨辦法。”
長鎖就說:“難道你還有好辦法?”
翠英就說:“你想啊!草砍了是不是可以再長的啊?我們隊裏的地裏已經傳了紅蜘蛛,你不能一直把所有的棉花苗都砍完吧?”
“那你說怎麽辦?”長鎖又反問道。
“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界溝裏鋪上麥稈,點火燒了。”長鎖聽了覺得是個辦法,不如試試。
正好劉慧池從田裏走過來,長鎖就把翠英的建議告訴劉慧池,劉慧池說:“那已經被傳了的棉花苗怎麽辦?”
長鎖就說:“那不就用同樣的辦法,把那些棉花苗全部拔了來,一起燒了,現在才剛進頭伏,頭伏芝麻二伏豆,那個拔了棉花苗的地方,我們就趕緊補種上芝麻和大豆,不是很好嗎?”
翠英見他們商量去了,才和桂秀領著長恒回去了。
到下晚上工的時候,文三哥就問桂秀,長恒是個什麽情形。桂秀就把長恒被蚊子咬,滿身紅腫的事說了。並說大隊醫務室也沒有什麽藥能治,就是抹了一些藍廣(紫藥水)。文三哥想了想說:“你用這個法子看行不行,就是找抽葉子煙的長煙袋,把煙嘴和煙鬥拔了,從煙杆裏麵把那個留在裏麵的煙油掏出來,擦在蚊子咬的地方,過一兩天就會好的。”
桂秀聽了心想,這可能是個好辦法,因為抽煙的煙霧都那麽辣眼睛,還何況煙油呢?那不是更辣嗎?
回家後就按照文三哥的辦法,給老二找來老人的煙杆,掏煙油,擦了個滿身,隻是苦了老二,滿鼻子都是煙油味,都不敢回氣了。好的是,果然過了幾天,就平安的結痂了。
從那以後,老二長恒跟在長鎖後麵就更加聽話了,桂秀也就省去了一份擔心,隻是把與文三哥的事做得更加隱秘了。
這天中午,翠英在家裏吃飯,突然有個人進家門詢問:這裏是不是朱家鋪,有沒有一個大號叫列文的老先生?翠英聽了覺得很好奇,因為列文老先生已經很大年紀了,一般與別人沒有什麽來往,既然詢問的人知道他住在朱家鋪,又知道他的大名,為什麽就不知道他的家呢?
就對詢問的人說:“請問你是哪個?你同他認識嗎?”那人聽翠英這樣說,就靠在翠英家大門的框子上,慢慢對翠英說:“不瞞你說,我住在王馬堰,就是湖北和湖南交界的南大山跟澧水邊上。我是列文先生的侄兒子,前幾天聽湖南我的伯伯說,他老人家在家裏摔傷了,我到這邊來給人治傷,就順道來看看他您的傷。”
翠英聽了才明白,就趕忙給他端椅子,倒茶水。說:“列文先生就在我們村裏住,您坐會兒,我吃完飯就把您送到他家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