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說出了所包的各隊進行多種經營的項目,那就預示著前進大隊今年的集體經濟將有一個大的發展。
於是,長鎖書記就強調說:“我們搞多種經營,必須要清楚:這不是搞個樣子給上麵的領導看看的,而是要真正的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讓社員群眾的收入增加。”
“所以下一步不僅是要有想法,還要有具體實行的辦法。因為多種經營是在農業種植的基礎上,那麽就要處理好參加多種經營活路的人,與參加農田勞動的人收入分配的比例關係,要讓農業生產的人和多種經營的人都願意搞事。”
大家聽了當然心裏就很明白了,有技術的人工分怎麽記,有手藝的人怎麽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這些都是很難說清楚的,隻能在現實生產中去慢慢摸索,誰也不知道怎樣記工分才是合理的。
長鎖書記還要關興把一個一個生產隊確定的項目報上來,大隊把這些列成一個表格,到時候把這個表用複寫紙複寫出來,發到各生產隊去,讓大家互相看看,還有不有覺得要修改,最後敲定下來。
會議開了一整天,就相當於給前進大隊今年的經營發展製定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大家都覺得這個會議將要影響前進大隊以後的麵貌,意義確實是很大的。
朱家鋪這幾天開了隊委會,又召開群眾大會,就是要把朱家鋪有關多種經營的事說給社員群眾聽,讓大家都聽一聽,想一想,議一議,社員群眾七嘴八舌的議論,就會發現隊委會考慮的事情合不合理、有不有問題。
大家首先提出的問題就是:農田雙搶的時候缺人手,搞多種經營的人怎麽安排,參不參加農田雙搶?第二個就是要組織機務小組,哪些人可以選上,有不有挑選的資格和標準?第三個就是搞多種經營的人怎樣記工分?
還有人提出,如果是半大勞動力想學手藝,參加搞多種經營行不行?
這些問題一提出來,真是像搞科學研究的難題一樣,給隊委會增添不少的麻煩。
翠英本來是不想參加這些麻煩事的議論的,她就想平時把家裏料理好,在隊裏做點事就行了,可是現在社員提的這些好像都是針對她來的。但是任憑誰問她的想法,她什麽話也不說,仍然做她的事。
文迎隊長要財經隊長德仁,把社員群眾的各種意見都集中起來,用大黑板寫出來,放在倉庫大門的當麵,黑板的下麵用一行大字醒目地提醒:請各位社員群眾,在三天之內想出自己的辦法。目的是說給隊委會的幹部聽,便於召開隊委會的時候,隊委會的幹部能商量好的解決辦法來。
這個消息一公布,朱家鋪簡直就成了大會場。無論是田邊地頭、還是家裏門外、路上會場,到處都在議論這些事,因為這確實即將涉及到所有的朱家鋪村的社員群眾的利益。
人們心裏清楚,挑選機務小組的人員以前就有辦法,一是要讀了書的娃兒,二是要精明、機靈,三是年紀不大,所以各個家裏都在算計著,誰家裏的娃兒有指望,誰家裏的娃兒有點懸。除了機務小組以外,就是學手藝這個事,打豆腐這事一般隻有女娃兒們才願意學,男娃兒們就隻能學其他的手藝,因為學了手藝,相比種地的人肯定記工分要強得多。
三天以後,大家的議論就慢慢的平息了。因為大家知道,再怎麽議論也得要自己的家裏人有能耐、符合條件。
翠英在家裏就和關興說過幾回,關興這幾天也是天天往9隊跑,因為大隊要求盡快落實各生產隊的多種經營的項目。
王隊長雖然對9隊的兩個主要項目盯得很緊,但是心裏還是沒有多大的把握,養豬的事情還好說,因為那都是已經有朱家鋪成熟的經驗。現在最關鍵的是辦磚瓦窯廠的事情,隊裏已經召開社員群眾大會,大家都同意做這個事,而且已經劃定了河灘地的磚瓦窯廠的地界,派專人看管河灘地的蘆柴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派人出門去湖南那邊看看,實地了解別人辦磚瓦窯廠的情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願意來9隊做事的窯廠師傅。
至於搞多種經營的社員怎樣記工分的事,王隊長的看法是:隻要這兩件事能辦起來,就要給參加的人多記工分,萬事開頭難,沒有好處誰個願意來搞這個難事呢?所以9隊就不像朱家鋪,因為他們還是一張白紙,誰來在上麵畫第一筆,這個就很重要了。
關興就把9隊的王隊長的意思講給他的姆媽聽,翠英聽了就覺得王隊長的想法是對的,不然的話,事情一開頭就會搞不動的。
過了一天,王隊長就要關興給他聯係文迎隊長,關興聯係好以後就在家裏等著王隊長。文迎隊長見到王隊長以後就說:“你還是先到我們豬場去看看吧,看了以後,你覺得需要我們隊裏怎麽幫你們,我們再一起商量好嗎?”
王隊長心想也是這樣,就隨著文迎隊長和關興往豬場去。到了豬場,文迎隊長就說:“你先看看,我到地裏頭去看看再回來。”
王隊長就在關興的陪伴下,從裏到外把豬場的圈舍、飼料、糞池還有飼料地都看了一遍。最後坐在正在剁豬草的紅芬旁邊,問:“大姐,你們現在豬場總共養了多少頭豬?有幾個飼養員?一個月隊裏要多大的開銷?”
紅芬說:“我們養的豬都在這裏啊,你剛才不是看了嗎?飼養員就是我們兩個女的,還帶兩個老漢子四個人呐。”想了想說,“開銷的事,隊裏除了要打預防針出錢外,其他的糧食什麽就是到倉庫去領,也沒有哪個來算計。”
王隊長聽了,就覺得隻要能把飼養員扶持到位了,其他的確實不是很難了。再就問:“大姐,如果我們要辦像你們這樣的養豬場,是不是還要與公社的畜牧站取得聯係啊?”
“那是肯定的,沒有畜牧站的技術人員指導,我們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要打預防針,打什麽藥水,還有哪些種豬要更換。”
王隊長聽了就大致明白了,就起身謝了紅芬她們,和關興一起往倉庫會議室去等文迎隊長。
於是,長鎖書記就強調說:“我們搞多種經營,必須要清楚:這不是搞個樣子給上麵的領導看看的,而是要真正的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讓社員群眾的收入增加。”
“所以下一步不僅是要有想法,還要有具體實行的辦法。因為多種經營是在農業種植的基礎上,那麽就要處理好參加多種經營活路的人,與參加農田勞動的人收入分配的比例關係,要讓農業生產的人和多種經營的人都願意搞事。”
大家聽了當然心裏就很明白了,有技術的人工分怎麽記,有手藝的人怎麽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這些都是很難說清楚的,隻能在現實生產中去慢慢摸索,誰也不知道怎樣記工分才是合理的。
長鎖書記還要關興把一個一個生產隊確定的項目報上來,大隊把這些列成一個表格,到時候把這個表用複寫紙複寫出來,發到各生產隊去,讓大家互相看看,還有不有覺得要修改,最後敲定下來。
會議開了一整天,就相當於給前進大隊今年的經營發展製定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大家都覺得這個會議將要影響前進大隊以後的麵貌,意義確實是很大的。
朱家鋪這幾天開了隊委會,又召開群眾大會,就是要把朱家鋪有關多種經營的事說給社員群眾聽,讓大家都聽一聽,想一想,議一議,社員群眾七嘴八舌的議論,就會發現隊委會考慮的事情合不合理、有不有問題。
大家首先提出的問題就是:農田雙搶的時候缺人手,搞多種經營的人怎麽安排,參不參加農田雙搶?第二個就是要組織機務小組,哪些人可以選上,有不有挑選的資格和標準?第三個就是搞多種經營的人怎樣記工分?
還有人提出,如果是半大勞動力想學手藝,參加搞多種經營行不行?
這些問題一提出來,真是像搞科學研究的難題一樣,給隊委會增添不少的麻煩。
翠英本來是不想參加這些麻煩事的議論的,她就想平時把家裏料理好,在隊裏做點事就行了,可是現在社員提的這些好像都是針對她來的。但是任憑誰問她的想法,她什麽話也不說,仍然做她的事。
文迎隊長要財經隊長德仁,把社員群眾的各種意見都集中起來,用大黑板寫出來,放在倉庫大門的當麵,黑板的下麵用一行大字醒目地提醒:請各位社員群眾,在三天之內想出自己的辦法。目的是說給隊委會的幹部聽,便於召開隊委會的時候,隊委會的幹部能商量好的解決辦法來。
這個消息一公布,朱家鋪簡直就成了大會場。無論是田邊地頭、還是家裏門外、路上會場,到處都在議論這些事,因為這確實即將涉及到所有的朱家鋪村的社員群眾的利益。
人們心裏清楚,挑選機務小組的人員以前就有辦法,一是要讀了書的娃兒,二是要精明、機靈,三是年紀不大,所以各個家裏都在算計著,誰家裏的娃兒有指望,誰家裏的娃兒有點懸。除了機務小組以外,就是學手藝這個事,打豆腐這事一般隻有女娃兒們才願意學,男娃兒們就隻能學其他的手藝,因為學了手藝,相比種地的人肯定記工分要強得多。
三天以後,大家的議論就慢慢的平息了。因為大家知道,再怎麽議論也得要自己的家裏人有能耐、符合條件。
翠英在家裏就和關興說過幾回,關興這幾天也是天天往9隊跑,因為大隊要求盡快落實各生產隊的多種經營的項目。
王隊長雖然對9隊的兩個主要項目盯得很緊,但是心裏還是沒有多大的把握,養豬的事情還好說,因為那都是已經有朱家鋪成熟的經驗。現在最關鍵的是辦磚瓦窯廠的事情,隊裏已經召開社員群眾大會,大家都同意做這個事,而且已經劃定了河灘地的磚瓦窯廠的地界,派專人看管河灘地的蘆柴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派人出門去湖南那邊看看,實地了解別人辦磚瓦窯廠的情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願意來9隊做事的窯廠師傅。
至於搞多種經營的社員怎樣記工分的事,王隊長的看法是:隻要這兩件事能辦起來,就要給參加的人多記工分,萬事開頭難,沒有好處誰個願意來搞這個難事呢?所以9隊就不像朱家鋪,因為他們還是一張白紙,誰來在上麵畫第一筆,這個就很重要了。
關興就把9隊的王隊長的意思講給他的姆媽聽,翠英聽了就覺得王隊長的想法是對的,不然的話,事情一開頭就會搞不動的。
過了一天,王隊長就要關興給他聯係文迎隊長,關興聯係好以後就在家裏等著王隊長。文迎隊長見到王隊長以後就說:“你還是先到我們豬場去看看吧,看了以後,你覺得需要我們隊裏怎麽幫你們,我們再一起商量好嗎?”
王隊長心想也是這樣,就隨著文迎隊長和關興往豬場去。到了豬場,文迎隊長就說:“你先看看,我到地裏頭去看看再回來。”
王隊長就在關興的陪伴下,從裏到外把豬場的圈舍、飼料、糞池還有飼料地都看了一遍。最後坐在正在剁豬草的紅芬旁邊,問:“大姐,你們現在豬場總共養了多少頭豬?有幾個飼養員?一個月隊裏要多大的開銷?”
紅芬說:“我們養的豬都在這裏啊,你剛才不是看了嗎?飼養員就是我們兩個女的,還帶兩個老漢子四個人呐。”想了想說,“開銷的事,隊裏除了要打預防針出錢外,其他的糧食什麽就是到倉庫去領,也沒有哪個來算計。”
王隊長聽了,就覺得隻要能把飼養員扶持到位了,其他的確實不是很難了。再就問:“大姐,如果我們要辦像你們這樣的養豬場,是不是還要與公社的畜牧站取得聯係啊?”
“那是肯定的,沒有畜牧站的技術人員指導,我們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要打預防針,打什麽藥水,還有哪些種豬要更換。”
王隊長聽了就大致明白了,就起身謝了紅芬她們,和關興一起往倉庫會議室去等文迎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