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把電話打到前進大隊,接電話的正是長鎖書記,長鎖書記聽說是關興,心裏就很高興。
長鎖書記就問:“關興,你今兒怎麽記得給我打電話呢?是不是你家裏有什麽事,要我傳給你的姆媽?”
關興說:“打電話問候一下您和我家裏的情況吧,出門在外總是有些時候希望得到家裏和大隊的消息阿。”
長鎖書記說:“家裏都很好,上次崇久他們回來了,我送崇久到你們家裏去,見到你的姆媽很好的。”
關興說:“那就好,我們大隊現在學習革命理論,開展得很好吧?”
長鎖書記沒有直接說:“還不是在工作組的帶領下,按照上麵的精神抓好革命、促動生產呐。”
關興知道長鎖書記不好說對割資本主義尾巴的看法和想法,就說:“我把放映員借來都有幾天了,他後天就要結束,我想請您幫忙給傳個話,要朱家鋪的拖拉機大後天來接他回去。”
長鎖書記說:“好的,他們朱家鋪的隊長長庚就在這裏,我放下電話就對他說,好吧?”
最後,關興還是忍不住直接問:“我們前進大隊準備怎樣執行、落實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指示呢?我們這邊社員群眾聽了反響很大。”
長鎖書記說:“我們大隊也是今兒才討論這個事情,按照工作組的意思是,堅決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不走樣。我們各隊的隊長都說明了家裏的家禽家畜,是家裏零用花費的來路,不能一刀切。”
“那最後具體怎麽決定的呢?”關興急切地問。
“一直爭論得很厲害,有的隊長就說,如果硬要堅持一刀切的話,就請工作組的同誌去挨家挨戶動手。工作組的同誌當然知道這是在為難他們,就說要隊長們提出自己的辦法。最後就是決定各隊回去討論,把討論後形成的辦法匯報給大隊和工作組,如果是不符合上麵的精神,還是得要一刀切的。”長鎖書記詳細說。
關興聽了沒有再說什麽,長鎖書記見關興沒有說話,就問關興:“你們那裏準備怎麽辦呢?”
關興說:“我剛才問新來的工作組的小組長,他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他說要看明天大隊開會幹部是什麽想法呐。”
長鎖書記說:“那就是還沒有什麽想法吧,這件事工作組是肯定很為難的,但是你要多聽社員群眾的意見,想出一個既能對上,也能對下的辦法才好,千萬不能引起社員群眾的不滿哦!”
關興聽了長鎖書記的交代和提醒,覺得還是結合實際、實事求是為最好,就感謝長鎖書記的提醒和建議,掛了電話。
這個時候甘支書從外麵回來了,就對關興說:“朱同誌,你聯係好了來接放映員的拖拉機嗎?我今兒跟大隊長說了,要他找8隊買一些白蓮藕來的。”
關興說:“我剛剛給我們前進大隊打了電話,他們大後天會來拖拉機接的。”想了想,關興就問,“明天通知開全大隊的隊長會,是不是要布置落實公社會議的精神呢?”
甘支書就說:“是啊,你看公社把時間安排得很緊,而且還說要派人下來檢查的,我們不抓緊那不就拖了全公社的後腿嗎?”
關興說:“上午付隊長向我打聽明天開會的內容,我大致透露一下公社會議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他就覺得想不通。我還列舉了8隊社員私自下湖撈魚摸蝦、搞小買賣的事情,他就更加難以接受,他說那是所有8隊社員群眾的活命的法子。哪個不讓他們這樣做的話,那就是要8隊全體社員的命呐。”
甘支書聽了就不好再說了,他不敢說付隊長說的是對的,也不敢直接否定他的錯。過了一會兒,甘支書就試探地說:“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上,你們工作組有什麽想法嗎?”
關興說:“我還沒有什麽好的想法,既能執行、落實上麵的精神,又能讓社員群眾滿意的接受,這還得要隊長們來討論才好。”
這時,大隊長進來要與甘支書商量給前進大隊拖拉機付油費的事,關興就轉身拿起報紙來看。
關興看到報紙上都在報道怎樣落實革命理論的新聞,有的地方堅決地割除資本主義的尾巴,清除小資本滋生的土壤,收效很大,廣大貧下中農認為這是很及時的,不然的話,讓資本主義滋生了,貧下中農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還有地方都把落實這項工作的效果列出了數據:和去年相比多挖了多少水渠,修整了多少農具,農閑變成了春耕備耕忙。
看到這些新聞,關興內心感到很有壓力,不知道是不是新民大隊特別落後,還是自己思想上確實存在右傾的表現?
這個時候,甘支書就把與大隊長商量的結果告訴關興:“我們商量給朱家鋪的拖拉機貼補油費80元,你看怎麽樣?是多還是少?”
關興想了想說:“不要這麽多吧,一斤柴油也才一角多錢,往返兩次就給六十元吧,他們如果是吃了虧,這個人情算在我的頭上吧,畢竟我是朱家鋪的人嘛。我們大隊拿出這麽多錢來,也就差不多全大隊幹部一個月的補貼了吧?”
甘支書說:“我就是怕拿少了,對不住朱家鋪的拖拉機師傅呐。”
關興說:“這個不要緊的,到時候我就直接和拖拉機師傅說,要他們把我說的話帶回去就是了。”
甘支書聽了又一次感到關興的實誠、體察民情,在心裏覺得新民大隊遇到關興這樣的工作組同誌是很帶運的,如果是遇到那些什麽都不管不問,隻是擺擺樣子的同誌的話,那就會讓下麵的人難辦事了。
關興想繼續看看其他報紙,但是新民大隊因為下雪後泥路很難走,估計送報紙的這幾天就沒有來,關興也就隻好放下報紙了。一般在基層做事的人,沒有看報紙的習慣,因為他們覺得報紙上的新聞,與他們本地的事情關係不大,隻要按照上麵的指示做事就行了。
關興卻是不這樣看的,他要從報紙上了解外麵其他的地方是怎樣做的,有些什麽好的做法可以借鑒的,他都會從中得到學習、啟發的。
長鎖書記就問:“關興,你今兒怎麽記得給我打電話呢?是不是你家裏有什麽事,要我傳給你的姆媽?”
關興說:“打電話問候一下您和我家裏的情況吧,出門在外總是有些時候希望得到家裏和大隊的消息阿。”
長鎖書記說:“家裏都很好,上次崇久他們回來了,我送崇久到你們家裏去,見到你的姆媽很好的。”
關興說:“那就好,我們大隊現在學習革命理論,開展得很好吧?”
長鎖書記沒有直接說:“還不是在工作組的帶領下,按照上麵的精神抓好革命、促動生產呐。”
關興知道長鎖書記不好說對割資本主義尾巴的看法和想法,就說:“我把放映員借來都有幾天了,他後天就要結束,我想請您幫忙給傳個話,要朱家鋪的拖拉機大後天來接他回去。”
長鎖書記說:“好的,他們朱家鋪的隊長長庚就在這裏,我放下電話就對他說,好吧?”
最後,關興還是忍不住直接問:“我們前進大隊準備怎樣執行、落實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指示呢?我們這邊社員群眾聽了反響很大。”
長鎖書記說:“我們大隊也是今兒才討論這個事情,按照工作組的意思是,堅決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不走樣。我們各隊的隊長都說明了家裏的家禽家畜,是家裏零用花費的來路,不能一刀切。”
“那最後具體怎麽決定的呢?”關興急切地問。
“一直爭論得很厲害,有的隊長就說,如果硬要堅持一刀切的話,就請工作組的同誌去挨家挨戶動手。工作組的同誌當然知道這是在為難他們,就說要隊長們提出自己的辦法。最後就是決定各隊回去討論,把討論後形成的辦法匯報給大隊和工作組,如果是不符合上麵的精神,還是得要一刀切的。”長鎖書記詳細說。
關興聽了沒有再說什麽,長鎖書記見關興沒有說話,就問關興:“你們那裏準備怎麽辦呢?”
關興說:“我剛才問新來的工作組的小組長,他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他說要看明天大隊開會幹部是什麽想法呐。”
長鎖書記說:“那就是還沒有什麽想法吧,這件事工作組是肯定很為難的,但是你要多聽社員群眾的意見,想出一個既能對上,也能對下的辦法才好,千萬不能引起社員群眾的不滿哦!”
關興聽了長鎖書記的交代和提醒,覺得還是結合實際、實事求是為最好,就感謝長鎖書記的提醒和建議,掛了電話。
這個時候甘支書從外麵回來了,就對關興說:“朱同誌,你聯係好了來接放映員的拖拉機嗎?我今兒跟大隊長說了,要他找8隊買一些白蓮藕來的。”
關興說:“我剛剛給我們前進大隊打了電話,他們大後天會來拖拉機接的。”想了想,關興就問,“明天通知開全大隊的隊長會,是不是要布置落實公社會議的精神呢?”
甘支書就說:“是啊,你看公社把時間安排得很緊,而且還說要派人下來檢查的,我們不抓緊那不就拖了全公社的後腿嗎?”
關興說:“上午付隊長向我打聽明天開會的內容,我大致透露一下公社會議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他就覺得想不通。我還列舉了8隊社員私自下湖撈魚摸蝦、搞小買賣的事情,他就更加難以接受,他說那是所有8隊社員群眾的活命的法子。哪個不讓他們這樣做的話,那就是要8隊全體社員的命呐。”
甘支書聽了就不好再說了,他不敢說付隊長說的是對的,也不敢直接否定他的錯。過了一會兒,甘支書就試探地說:“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上,你們工作組有什麽想法嗎?”
關興說:“我還沒有什麽好的想法,既能執行、落實上麵的精神,又能讓社員群眾滿意的接受,這還得要隊長們來討論才好。”
這時,大隊長進來要與甘支書商量給前進大隊拖拉機付油費的事,關興就轉身拿起報紙來看。
關興看到報紙上都在報道怎樣落實革命理論的新聞,有的地方堅決地割除資本主義的尾巴,清除小資本滋生的土壤,收效很大,廣大貧下中農認為這是很及時的,不然的話,讓資本主義滋生了,貧下中農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還有地方都把落實這項工作的效果列出了數據:和去年相比多挖了多少水渠,修整了多少農具,農閑變成了春耕備耕忙。
看到這些新聞,關興內心感到很有壓力,不知道是不是新民大隊特別落後,還是自己思想上確實存在右傾的表現?
這個時候,甘支書就把與大隊長商量的結果告訴關興:“我們商量給朱家鋪的拖拉機貼補油費80元,你看怎麽樣?是多還是少?”
關興想了想說:“不要這麽多吧,一斤柴油也才一角多錢,往返兩次就給六十元吧,他們如果是吃了虧,這個人情算在我的頭上吧,畢竟我是朱家鋪的人嘛。我們大隊拿出這麽多錢來,也就差不多全大隊幹部一個月的補貼了吧?”
甘支書說:“我就是怕拿少了,對不住朱家鋪的拖拉機師傅呐。”
關興說:“這個不要緊的,到時候我就直接和拖拉機師傅說,要他們把我說的話帶回去就是了。”
甘支書聽了又一次感到關興的實誠、體察民情,在心裏覺得新民大隊遇到關興這樣的工作組同誌是很帶運的,如果是遇到那些什麽都不管不問,隻是擺擺樣子的同誌的話,那就會讓下麵的人難辦事了。
關興想繼續看看其他報紙,但是新民大隊因為下雪後泥路很難走,估計送報紙的這幾天就沒有來,關興也就隻好放下報紙了。一般在基層做事的人,沒有看報紙的習慣,因為他們覺得報紙上的新聞,與他們本地的事情關係不大,隻要按照上麵的指示做事就行了。
關興卻是不這樣看的,他要從報紙上了解外麵其他的地方是怎樣做的,有些什麽好的做法可以借鑒的,他都會從中得到學習、啟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