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的早晨,關興吃了他的姆媽做的早飯,就踏上了去縣城的路。因為這是真正標誌著他人生的起點,所以他背著行李,走在開春的路上,心情就像腳下泥土一樣酥軟。
翠英要關和送他到客船碼頭,關興說:“不要,這又不是出去當兵,一去幾年不回來,不見麵的。也不是像過去的官員,一行幾千裏,我就在本縣做事,隨時都會回來看你們的。”
隻是交代關和,要與崇久商量好去學校報名上學的日子。還說:“我隻要到縣裏開會,或是辦事都會去看你們的。”
關和聽著點著頭,眼裏滿是對哥哥的崇敬,因為他覺得哥哥全靠自己一步步做到這樣,就是他心中的英雄了。
翠英也是在心裏舍不得關興到遠處去做事,但是正如關興說的,又不是去當兵,隨時都可以回來的。再說,一個娃兒有出息,不到外麵去做事,老留在家裏種地也沒有什麽發展的。雖然關興年紀不大,但是就朱家鋪、或是前進大隊、梅廠鎮又有幾個人能一步步就走上去的呢?想到這裏,翠英心裏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的甜,當然,她知道整個朱家鋪,好多人都在背後羨慕她呢?
關興坐客船到縣城還不到吃中飯的時候,走進縣招待所裏,基本沒有人住。接待員已經很熟悉關興了,就說:“你這是還沒有過完年就要去上班了?好像沒有哪個單位上班這麽早吧?”
關興說:“我明日要到紅旗公社去上班,公社那邊說的是今兒報到呐,不早啊。”
開了房間,關興就知道今兒招待所是沒有吃的東西的,就把行李放在房間裏,準備吃點東西後,就去縣組織部報到拿介紹信的。但是他轉而一想,還是先到縣委會去,這個時候陳光明同誌應該正在家裏,姆媽要他給陳光明同誌帶來了自己家裏打的魚糕、醃曬的香幹子,這個時候送到陳同誌家裏正合適。
關興就從行李袋裏拿出魚糕和香幹子,用舊報紙包著放在提包裏,出門往陳同誌住的方向走去。陳同誌住在一排平房的邊上,關興敲了門,隻聽到裏麵的開門的是個小娃兒的聲音。小娃兒打開門一看不認識,就問:“你找誰呀,我怎麽不認識你呀?”
關興說:“我認識你呐,你是陳主任的孫子吧?”小娃兒一聽就明白,這是來找他的老爹的,就連忙跑進去報告去了。
隻見陳同誌從裏麵出來,關興見了就說:“我來給您拜年了,估計您現在應該在家裏休息,我就直接到您家裏來了。”
陳光明同誌就笑著說:“我們朱關興同誌還真是個革命的人哦,明兒上班,今兒就提前來了。”
關興跟著陳同誌走進屋裏,就手把提包中的魚糕和香幹子拿出來,說:“這是我的姆媽要我給您帶來的,我們家裏自己打的魚糕、醃曬的香幹子。”
陳同誌就對裏屋喊著說:“孫伢子他婆婆,你出來把這個拿進去吧。這是小朱同誌從朱家鋪拿來的年貨呢!”
接著陳同誌的老婆就從裏屋走出來,麵帶微笑地說:“小朱同誌,經常聽我們家老陳說你們朱家鋪的事,我還真想你們那裏看看呐。”
關興連忙站起來說:“去我那裏很方便的,隻要坐上客船就能到的,我哪天回朱家鋪去的時候,來約您一起去看看。”想了想又說,“我們朱家鋪就是得虧陳同誌的指導,現在日子過得還是很勻翹呢!”
陳同誌說:“等我退休了,就到朱關興你們家的旁邊做個房子去住了。”
關興就很高興地說:“這個不需要您動手,我保證能幫您遂這個心願。”
陳同誌的老婆拿著東西進去了,陳同誌就問:“關興,聽說組織部要你去紅旗公社做事,你有什麽想法呢?”
關興說:“感謝縣裏培養我,信任我,隻要組織需要到哪裏去做事,我就毫不猶豫地去做,不會有什麽想法的。”
陳同誌說:“這個我知道,你是會聽黨組織的話的。我是說,你年前在紅旗公社駐了隊,他們又要把你留下,你有什麽思想準備沒有?”
“我就是想,如果要我繼續分包新民大隊的話,我會想辦法把新民大隊的落後麵貌改變一下的。”關興回答說。
陳同誌說:“一般在公社任職的行政幹部,既要分管一個方麵的工作,又要落到大隊去分包幾個大隊的,所以你要有這個思想準備。”
關興聽了就覺得還要好好向陳同誌討教,就問:“您看我在這方麵還是個學徒,經曆和經驗都不豐富,您還得要多給我做些指導。”
陳同誌說:“是的,你還剛剛進入到農村的領導工作中,一是要多向老同誌學習,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特長,你要暗中把他們當著你的老師,學習他們身上的長處;二是要多向上級主管的領導匯報和請示,這樣才能征得他們的及時指導,不會使工作出現偏差;三是要下到基層去,與幹部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才能聽到他們的真心話,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關興一邊聽一邊在心裏記著,雖然現在手頭上沒有紙和筆,但是他會簡要記住,回去就把這些話寫在本子上的。
這時陳同誌的老婆就端出來了飯菜,說:“我們已經吃過了,我這就是給你做了幾樣簡單的菜,先吃一點,晚上我們再做好吧。”
關興說:“您這就像我家裏一樣,你做很多菜的話,我就吃不下了。”說完就坐到桌前吃飯。
陳同誌就走到裏屋去,過了一會從裏麵找出幾本書來,放在關興的旁邊,說:“這是以前上麵發給我們讀的書籍,你拿回去邊做事邊看吧。”
關興一邊吃一邊說:“有了您這個老師,我就不怕交不了合格的作業了。”陳同誌聽了就大笑著說:“你這個學生還是很聰明的,就怕我這個老師有些落後了呢!”
關興吃完飯就告別了陳同誌,直接到組織部去了。
翠英要關和送他到客船碼頭,關興說:“不要,這又不是出去當兵,一去幾年不回來,不見麵的。也不是像過去的官員,一行幾千裏,我就在本縣做事,隨時都會回來看你們的。”
隻是交代關和,要與崇久商量好去學校報名上學的日子。還說:“我隻要到縣裏開會,或是辦事都會去看你們的。”
關和聽著點著頭,眼裏滿是對哥哥的崇敬,因為他覺得哥哥全靠自己一步步做到這樣,就是他心中的英雄了。
翠英也是在心裏舍不得關興到遠處去做事,但是正如關興說的,又不是去當兵,隨時都可以回來的。再說,一個娃兒有出息,不到外麵去做事,老留在家裏種地也沒有什麽發展的。雖然關興年紀不大,但是就朱家鋪、或是前進大隊、梅廠鎮又有幾個人能一步步就走上去的呢?想到這裏,翠英心裏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的甜,當然,她知道整個朱家鋪,好多人都在背後羨慕她呢?
關興坐客船到縣城還不到吃中飯的時候,走進縣招待所裏,基本沒有人住。接待員已經很熟悉關興了,就說:“你這是還沒有過完年就要去上班了?好像沒有哪個單位上班這麽早吧?”
關興說:“我明日要到紅旗公社去上班,公社那邊說的是今兒報到呐,不早啊。”
開了房間,關興就知道今兒招待所是沒有吃的東西的,就把行李放在房間裏,準備吃點東西後,就去縣組織部報到拿介紹信的。但是他轉而一想,還是先到縣委會去,這個時候陳光明同誌應該正在家裏,姆媽要他給陳光明同誌帶來了自己家裏打的魚糕、醃曬的香幹子,這個時候送到陳同誌家裏正合適。
關興就從行李袋裏拿出魚糕和香幹子,用舊報紙包著放在提包裏,出門往陳同誌住的方向走去。陳同誌住在一排平房的邊上,關興敲了門,隻聽到裏麵的開門的是個小娃兒的聲音。小娃兒打開門一看不認識,就問:“你找誰呀,我怎麽不認識你呀?”
關興說:“我認識你呐,你是陳主任的孫子吧?”小娃兒一聽就明白,這是來找他的老爹的,就連忙跑進去報告去了。
隻見陳同誌從裏麵出來,關興見了就說:“我來給您拜年了,估計您現在應該在家裏休息,我就直接到您家裏來了。”
陳光明同誌就笑著說:“我們朱關興同誌還真是個革命的人哦,明兒上班,今兒就提前來了。”
關興跟著陳同誌走進屋裏,就手把提包中的魚糕和香幹子拿出來,說:“這是我的姆媽要我給您帶來的,我們家裏自己打的魚糕、醃曬的香幹子。”
陳同誌就對裏屋喊著說:“孫伢子他婆婆,你出來把這個拿進去吧。這是小朱同誌從朱家鋪拿來的年貨呢!”
接著陳同誌的老婆就從裏屋走出來,麵帶微笑地說:“小朱同誌,經常聽我們家老陳說你們朱家鋪的事,我還真想你們那裏看看呐。”
關興連忙站起來說:“去我那裏很方便的,隻要坐上客船就能到的,我哪天回朱家鋪去的時候,來約您一起去看看。”想了想又說,“我們朱家鋪就是得虧陳同誌的指導,現在日子過得還是很勻翹呢!”
陳同誌說:“等我退休了,就到朱關興你們家的旁邊做個房子去住了。”
關興就很高興地說:“這個不需要您動手,我保證能幫您遂這個心願。”
陳同誌的老婆拿著東西進去了,陳同誌就問:“關興,聽說組織部要你去紅旗公社做事,你有什麽想法呢?”
關興說:“感謝縣裏培養我,信任我,隻要組織需要到哪裏去做事,我就毫不猶豫地去做,不會有什麽想法的。”
陳同誌說:“這個我知道,你是會聽黨組織的話的。我是說,你年前在紅旗公社駐了隊,他們又要把你留下,你有什麽思想準備沒有?”
“我就是想,如果要我繼續分包新民大隊的話,我會想辦法把新民大隊的落後麵貌改變一下的。”關興回答說。
陳同誌說:“一般在公社任職的行政幹部,既要分管一個方麵的工作,又要落到大隊去分包幾個大隊的,所以你要有這個思想準備。”
關興聽了就覺得還要好好向陳同誌討教,就問:“您看我在這方麵還是個學徒,經曆和經驗都不豐富,您還得要多給我做些指導。”
陳同誌說:“是的,你還剛剛進入到農村的領導工作中,一是要多向老同誌學習,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特長,你要暗中把他們當著你的老師,學習他們身上的長處;二是要多向上級主管的領導匯報和請示,這樣才能征得他們的及時指導,不會使工作出現偏差;三是要下到基層去,與幹部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才能聽到他們的真心話,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擁護。”
關興一邊聽一邊在心裏記著,雖然現在手頭上沒有紙和筆,但是他會簡要記住,回去就把這些話寫在本子上的。
這時陳同誌的老婆就端出來了飯菜,說:“我們已經吃過了,我這就是給你做了幾樣簡單的菜,先吃一點,晚上我們再做好吧。”
關興說:“您這就像我家裏一樣,你做很多菜的話,我就吃不下了。”說完就坐到桌前吃飯。
陳同誌就走到裏屋去,過了一會從裏麵找出幾本書來,放在關興的旁邊,說:“這是以前上麵發給我們讀的書籍,你拿回去邊做事邊看吧。”
關興一邊吃一邊說:“有了您這個老師,我就不怕交不了合格的作業了。”陳同誌聽了就大笑著說:“你這個學生還是很聰明的,就怕我這個老師有些落後了呢!”
關興吃完飯就告別了陳同誌,直接到組織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