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敲門進了陳光明同誌家,陳嬸就在門邊候著,看到關興來了嘴都笑得合不攏。關興就問:“陳嬸您好,陳同誌在家嗎?”


    “在家,在家呐,剛才他吃飯的時候都念叨你呐,說怎麽你都去了這麽多天,連個音訊都沒有。”原來這就是陳嬸見了他笑的原因。


    陳嬸把關興領到客廳,關興見陳同誌正在看報紙,就輕巧地來到他的身邊問了聲好。陳同誌放下報紙說:“關興同誌啊,剛才我都還在念叨,怎麽一去十多天就沒有音訊呐,這不是神了嗎?一念你就來了!”


    關興也聽出了陳同誌話中的高興,就說:“我剛去那裏,第一是要下到各大隊去走訪調查,摸清情況後又製定了一個趕緊要做的幾件大事,再就是要在分配任務的同時,還要製定好幹部下鄉分包蹲點的製度,把這一些必要做的事情弄完,就到了現在,您說我沒有音訊,這是我的錯,我應該要隔幾天和您通個電話,一是好讓您隨時了解我的工作情況,二是隨時向您請示有些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陳同誌大致聽了關興的話,心裏就更加高興了。就問:“那你說說你們那裏各大隊的情況和你準備要辦的幾件大事吧。”


    關興就先向陳同誌匯報了大岩咀公社三個大隊的基本情況,再就是簡略地說了幾件大事。關興說:“一是要給各大隊拉電話線,讓每個大隊都能與公社和外界相聯係,去年的雪災就是沒有電話的教訓;二是要把公社到各大隊的主要大道修整好,要保證行人、車馬都能平安順利的行走;三是要把北山大隊的小學開辦起來,不能讓小娃兒們成為新的文盲;四是要發揮各大隊的優勢,發展集體經濟,把社員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個最重要的就是突出各大隊的特點。”


    陳同誌就插話說:“怎樣發揮他們的優勢呢?你舉個例子我聽聽。”


    “比如平山大隊在種植的基礎上,要搞多種經營,在公社周邊開設小攤子、小餐館、小飯店、小旅店。高山大隊就是搞果樹種植,北山大隊就是搞煙葉種植,還要與水庫管理處聯係,搞好集體打魚、賣魚的事情。”關興回答說。陳同誌聽了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五是要成立一個電影放映隊,在拉電話線的同時,給大隊和小隊同時拉廣播線,讓社員群眾都能聽到廣播;六是要各大隊推薦幾名鄉村老師和鄉村醫生到縣裏的師範和衛校來培訓,要今後能保證各大隊能開辦衛生室和小學。”關興一口氣把要說的內容大致都說了一遍。


    陳同誌就說:“關興啊,看來你到那裏後的這十多天,一天也沒有閑著呐,幹事情就是要有這樣一種勇猛的勁頭,那你現在來我這裏就是為了匯報嗎?大老遠的跑一趟沒有必要吧?”


    陳嬸就在旁邊打補丁說:“看你這人說的,人家關興不來你要念叨,人家來了親自在你麵前匯報,你又說他來不劃算,那你要他怎樣呢?”


    關興連忙就解釋說:“陳嬸您誤會陳同誌了,他您的意思是問我需要縣裏怎樣幫助扶持的。”


    陳嬸聽了就打笑著說:“你真不愧是他帶出來的,我都還沒有弄明白,你就一清二楚了。”說著走開了。


    陳同誌說:“既然你已經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就說說,我能幫你什麽忙吧。”


    “拉電話線,找縣裏分配老師,給大岩咀公社添置電影放映機,要縣裏師範和衛校接收我們推薦的年輕人來學習,這些都是要縣革委會批示才能落實的。”關興回答說。


    陳同誌說:“那你也不能就當著我的麵說一遍,我就給你作批示吧。”


    關興聽了陳同誌話,就高興起來了,他知道這些事縣裏是會扶持的,就說:“我把分管這些事的兩個副主任都帶來了,明天辦公室一上班,我就要他們把我們寫好的請示報告遞給辦公室,希望您能盡快地給我們做出批示。”


    陳同誌看著關興,很關愛地說:“那我就等你們遞上來的報告吧,你們要想把這些事情辦好,還得要在這裏跑幾天呐。”


    關興說:“是的,我為什麽要把幾個副主任都帶來呢?一是拿到批示以後,我們就分頭找有關部門去辦,再就是哪個先辦好,哪個就先回去,這樣就不會耽誤人。”


    關興看事情說完了,他怕耽誤了陳同誌休息,就告辭出來了。陳同誌把關興送出門的時候,就問:“你們大岩咀到這裏來,是不是坐班車來的?”


    關興剛才匯報的時候,不敢說交通不便的事情,因為要縣裏扶持的方麵太多了,現在聽了陳同誌的問詢,就說:“我們大岩咀眼下還沒有通班車,我們要到縣城來,必須要騎自行車到西齋,然後再才能在西齋坐車來。”


    陳同誌聽了就說:“我知道了,隻要你把剛才談的這些事辦好了,地方的經濟發展起來了,通班車的事就好辦了。”


    關興告別了陳同誌,就直接往胡理芬家裏去,關興估計應該快十點鍾,不知道胡老師他們睡沒有。


    他便加快腳步走過去,到了胡理芬家的屋外,看到門窗還亮著燈,關興就敲門,裏麵是胡理芬的姆媽開的門,一看到是關興,就大聲向裏麵說:“小朱來了,朱關興來了。”


    胡老師就連忙走出來,關興進門就問候倆老身體好。他再一打眼看,胡理想還在客廳的桌子旁邊坐著,就跟胡理想說:“怎麽你還沒有回學校去?”


    胡理想說:“我回去了,剛把開學要準備的事情弄好,爹爹就打電話要我回來呐。”


    胡老師就解釋說:“是因為荊州師範要增補幾個插班生,要求就是必須是中學畢業、現在已經在學校任教的鄉村老師,所以我就覺得胡理想是符合條件的,就要他回來,征求他的意見呐。”


    關興就說:“這是個好事,也是個好機會,出去讀了書再回來就可以在縣城附近工作了。”


    他的姆媽就在旁邊說:“是啊,我和他的爹爹都是這樣想的。”


    關興看向胡理想說:“你該不會不願意吧?”


    胡老師說:“他就是有些不願意,他認為要讀就要像你一樣,推薦選拔到武漢去讀書。”


    關興就說:“理想,我們倆不說別的,都是中學的同學吧,現在我們同學中有幾個能得到上荊州師範的機會呢?再說,形勢在不斷變化,究竟以後還能不能推薦選拔,誰也不知道呐。你就去吧,好在現在的學製也不像以前,讀一年半載就回來了。你想繼續讀書,那以後不是還有多的機會嗎?萬丈高樓平地起嘛!”


    聽關興這樣一說,胡理想心裏就有了轉變,就說:“那好吧,我明兒就回去,向大隊長鎖書記說清楚了,就回來準備去上學吧。”


    胡老師倆老這才放了心,回身給關興倒茶水,胡老師知道關心夜裏來肯定是有事的要說的,就問關興有什麽事。關興就把到大岩咀去了後的情況大致說了一下。直截了當地說:“我們明天向縣革委會遞申請後,就想找您幫忙批準我們來幾個鄉村老師到師範培訓的事。”


    胡老師說:“隻要縣裏批示了,我們教育局就好辦了。”關興聽了就說:“天很遲了,我就不打擾您們休息了。”說完就告辭回招待所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