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支書婆娘做飯的時候,關興就領著人出來看當地的土壤氣候。這裏和高山大隊相比又有些不同,這裏是水庫的北麵,人在這裏根本就感覺不到初春的寒氣,偶爾從水庫那邊還能看到飄來一陣陣、一團團的雲彩。


    張股長說:“這個地方濕度應該比其他幾個大隊更適合種植水果。”


    楊支書說:“我們這裏主要是種植煙葉,因為煙葉生長期短,又好收整,還不怕黴爛,不像水果那樣嬌貴。”


    黃明天就說:“那你們種煙葉不隻是為了你們自家抽煙吧,那樣哪來的生活來源呢?”


    羅副主任就代他回答說:“他們有多的煙葉就出賣,主要是靠打魚生活。”


    技術員說:“這裏適合種植煙葉,因為溫度適宜,濕度又大,還是要多種才能形成規模。”


    張股長說:“如果有規模的話,可以聯係我們省裏的武漢卷煙廠,或是南邊的常德卷煙廠來收購,那樣既不要你們自己收整,也比就地售賣經濟效益好。”


    關興說:“這倒是個好辦法,我再到學校去了就幫你們聯係,就是不知道人家願不願意來這裏?”


    黃明天說:“來這裏到沒有問題,我去年到四川去辦事,看到四川那裏種煙葉的都在高山上,而且集中起來特別難,那些卷煙廠的人還是在那裏收購呐。”


    楊支書聽了就覺得種煙葉有了路子,就說:“那我們就要求社員群眾都種植煙葉吧,免得果樹、煙葉搞多了,沒有辦法料理。”


    這時,就看到公社的教育幹事從山坡那邊過來了。關興就問:“楊支書,你們辦學的事籌劃得怎麽樣了?我們在縣裏已經聯係好了老師,隻等你們這邊校舍一準備好,就可以開學呐。”


    教育幹事走到跟前,楊支書就要餘幹事來說。餘幹事匯報說:“大隊部的屋子騰出來了,開了兩個大窗子,還用白石灰把牆麵粉刷了,明天我就到區裏去接老師來的。”


    羅副主任就問:“一共開辦幾個年級和班級呢?”


    “現在新入學的娃兒有十多個,以前在平山小學上學的有七八個,所以我們這一學期就是辦一二三年級,也就需要三四個老師吧。”餘幹事回答說。


    關興覺得很滿意,眼見得學校辦起來了,那現在就是一個聯係水庫管理處,聯合起來打魚、賣魚的事了。


    這個時候就聽到楊支書的婆娘喊吃飯,大家才覺得肚子餓了。因為這段時間公社有人在這裏蹲點,楊支書就從供銷社打回了一壺白酒。大家一上桌子就聞到了燉缽爐子飄出來的臘肉香味,黃明天就說:“這就是我們山裏人家的口福,不管在哪裏都是吃不到的。”


    接著楊支書的婆娘又端上了新鮮的桂花魚,這在其他集鎮或是縣城是買不到的。大家根本就不要主家勸酒,自然都端起酒杯邊喝邊吃,隻聽到唏噓、滋溜的聲音,沒有哪個願意說話了。


    酒桌上楊支書給客人酌了幾杯酒後說:“我們這裏離公社遠,出門更是不簡單,上次朱主任建議我們貸款買台手扶拖拉機,我們的會計去公社沒有找到周副主任,到而今還沒有辦好貸款呐。”


    羅副主任說:“那你找不到周副主任你可以找胡副主任啊,他不是一直在公社嗎?”


    關興說:“是的,周副主任跟我去縣裏辦事了,你明兒就去公社找胡副主任辦吧。這個事不能耽擱,還要趕緊把學拖拉機的人選出來,現在就去縣裏農機站學習,不要買了拖拉機沒有人會開呐。”


    楊支書說:“人我們已經選好了,就是不知道找哪個把他領去學習呐。”


    關興想了想說:“我回去就打電話給還在縣裏的周副主任,要他去縣招待所直接找周副主任,我們兩個副主任在那裏,會領他去學校的。”


    一餐飯吃得大家滿頭都是汗,但是沒有哪一個不讚美飯菜爽口的。吃完飯楊支書又給大家倒了砂罐茶,大家喝著茶回味著這裏的山水風光和美味,真是隻想留在這裏不願意走了。


    關興就向楊支書透露說:“縣裏要在大岩咀辦個紡織廠,到紡織廠辦成的時候,你們這裏的豬肉和水庫的鮮魚那就更加搶手了。”


    楊支書聽了就說:“這不知道是哪個年代才能辦成哦,我們隻怕等不及呐。”


    黃明天說:“就是今冬明春就要投產的,那還要等呢?我建議你們趕緊到公社那邊去搞個賣魚的攤子吧,免得好地方被別人占了。”


    羅副主任也是剛聽說,就附和著說:“那是的,那是的!就看哪個大隊搶在前麵呐。”


    吃了飯關興又領著人去看了新建學校的地方,那裏的山坡已經平整了,圍著山大概有兩畝多地,算是不錯了。


    回到公社,關興就要胡副主任給每個人買了一包新華牌香煙,並且要留他們在這裏過夜,黃明天說:“回去了,以後有時間就來這裏‘指導指導’,有玩的,有吃的,就怕你們不願意接待呐。”


    胡副主任說:“我們就希望你們領導長期派人在我們這裏蹲點指導,幫我們把種植搞上去。”


    大家說笑著就上車回去了,關興就把在家的幾個副主任找攏來,向他們說了這幾天在縣裏辦的事情,再就是縣裏要辦棉紡廠的事。


    胡副主任就說:“眼看您預計的公社要辦的幾件大事,都按照我們的預想將要辦妥了,現在那就主要商量怎樣應對辦棉紡廠的事吧。”


    羅副主任說:“朱主任,想必您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盤子了吧?”


    “我這幾天確實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圍繞他們棉紡廠做文章。你們想:他們修建廠房要砂石和石灰吧,這恰恰就是我們這裏的出產。但是如果讓周邊的兩河口、西齋聯係上了,那我們是不是就失去了機會?”


    “還有,那個修建的工人也好,還是來廠裏上班的工人也好,是不是要生活啊,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早做準備,把山裏的東西拿出來賣啊?所以,我想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快在公社周圍搞起小攤子、小餐館、小旅店來。”兩人聽了關興的話,眼前就像出現人聲嘈雜的小集市一樣,心裏都有些激動起來。


    胡副主任說:“那我就通知大隊幹部明天到公社來,我們把這個消息公布出來,讓他們一起商量想出各自大隊的路子吧。”


    關興和羅副主任都同意開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