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關興就和聯絡員一起搭車回縣裏去了,臨走的時候,關興還是叮囑胡主任和周主任:越是發展經濟的時候,就越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希望他們遇到這些事情一定要冷靜地對待,不能盲目、衝動地傷害社員群眾的積極性。


    胡主任和周主任都說:“我們記住了您昨天說的辦法,那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剛回到縣裏,一進辦公室,助理員就拿來了很多要他簽批的文件,還有要他傳閱的工作簡報。


    關興首先瀏覽了一下工作簡報,有一份重點講的是這次二季度全縣經濟發展方案實施的評價統計。總的來看還算是完成了年初的任務指標,但是顯示出南邊有幾個公社做得差一些,具體存在的問題就在辦學這方麵。明明要求在暑假前要把確定辦初中的校舍建起來,可是評價小組去的時候,還沒有什麽動靜。


    再看計委拿來的幾個要求批複的申請報告,關興看到物資局對於建築公司申請多批鋼材和水泥的報告,沒有寫出明確的意見。


    看到這裏,關興就在報告上批示說:“如果建築公司是為了預製場製作高壓線杆申請的話,請物資局給予考慮為盼。”


    因為建築預製場要趕在年前製作出適用於本地的高壓線杆,這是很緊急的事情。


    把這些事情做完,已經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了。關興因為有幾天沒有回家了,就直接往家裏去吃飯,順便看看家裏的情況。


    回到家沒有見到姆媽的人,他又往物資局胡理芬上班的那排房子走去。這時就看到辦公室的主任走過來了,主任就連忙迎上來說:“朱主任,您是來看胡股長的嗎?”


    “是啊,我不知道她在辦公室沒有?”關興問。


    主任回答說:“胡股長她昨天好像到醫院去了,你不知道嗎?”


    關興說:“我剛從外麵回來,確實不知道呐。”說著就往回走。他一邊走一邊想,有姆媽在一起應該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再說如果是有什麽問題的話,她們是會給他打電話的,於是就往醫院方向走去。


    到醫院去要經過石板坡,關興就想隨便去胡理芬娘家看看,是不是到那裏去有什麽事情。


    關興剛走進去,就聽到他的姆媽說話的聲音。關興心裏就不著急了,走進去一看,大家都在屋裏坐呐。


    胡理芬一看到關興,就說:“你是什麽時候回來的?怎麽就知道往這裏來了呢?”


    關興說:“我回家沒有看見人,又到你們辦公室去,遇見辦公室主任說你昨兒好像去醫院了,我想到醫院去看看,順便就先來這裏問問呐。”


    他的姆媽翠英說:“我們也是剛到沒有多大會兒,聽小胡說巧玲小月了,我們就過來看看的。”


    關興聽了心裏就咯嘣了一下,心想:這才剛結婚沒有幾月怎麽就沒有注意呢?


    因為這事作為關興這個男人是不便於打聽的,就說:“她現在人在哪裏?在醫院還是在學校呢?”


    胡理芬的姆媽就回答說:“剛從醫院回來,在裏屋休息呐。”


    關興就安慰說:“這才剛結婚,要多注意身體,再不能像以前那樣風風火火的了。”


    胡理芬就說:“是啊,我現在走路都不能走快,走一段就要找個地方歇一會兒。她是可能還沒有感覺,就在教學員唱歌、跳舞蹈時候出了問題的。”


    “既然這樣,那就向學校請個假,休息一段時間了在上班吧。”關興說。


    他的姆媽就問:“關興你吃飯了嗎?如果沒有吃飯的話就在這裏吃點吧,我們剛剛吃了。”


    關興說:“好的,我吃點了就回去上班。”


    下午關興一上班,就去李主任的辦公室,向他把這幾天在劉家場、西齋的情況匯報一下。這是關興的一個習慣,有的領導說,大家都是各管一個方麵的事了,沒有必要經常向主要領導匯報。關興卻認為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主要領導要隨時了解正在發生的各方麵的情況。


    李主任看到關興來了,就把手裏的事放下了,說:“朱副主任,聽說你到劉家場、西齋那邊去了?那邊是個什麽情況?”


    關興說:“我上午才從大岩咀回來,這不,剛剛把要處理的一些具體事弄完了,就來向您匯報的嗎!”


    接著就拿出筆記本,看了一下說:“我出門的時候就和馬副主任分了工,他跑北邊去看看,我就到南邊去。”


    “到劉家場先看了水泥廠,那裏外麵的設備都弄好了,現在在搞裏麵的裝修,一弄完就可以試產了。後來我又到鎮裏去看望那些架設高壓線的專業隊的員工,他們進山裏去立鐵塔去了,我看到他們留守的人,問了他們的情況,看來沒有什麽問題,就交代鎮裏幫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麻煩。”


    “後來又到西齋的聯合大隊去看了一下,情況也還很好。他們反映的就是山地和平地的生產隊發展有些不平衡,我建議他們多搞一些兩者互相補充的事。”


    “我在大岩咀他們反映的幾個小問題,我覺得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關興說到這裏就停住了。


    李主任說:“具體是一些什麽問題呢?”


    關興就按照大岩咀周主任說的幾條,把它羅列了出來:一是生產隊裏分工不同,社員之間的心裏感覺不同,生產隊臨時搞了定額記工,有的人提出了異議;二是有幾個生產隊釀酒,其他大隊的社員用糧食去兌換,有人認為這是投機倒把的做法;三是北山大隊打魚的小組和有幾個生產隊用糧食互換鮮魚,有人說是破壞國家的統購統銷的糧食政策。


    李主任聽著記著,就問:“對於這些事情,你是怎麽想的呢?”


    關興說:“我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隻要是在集體管理之下,沒有搞出超越國家政策範圍的事,就應該讓生產隊自行解決。”


    李主任點了點頭,關興繼續說:“我想這些都與集體經濟發展有關,我建議,是不是把凡是下去做了調查研究的部門幹部找了開個會,讓他們也把他們了解到的好壞的典型事例說說,我們革委會領導有個及時、全麵的了解。”


    李主任說:“你的這個建議很好,越是發展快就越會有新的情況出現,我們有了全麵的了解,才能好及時準確地應對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