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關興約的顧楚南和楊玉紅他們來了電話,說由顧楚南做東,就在黨校附近吃個飯,因為關興帶了家屬和小娃兒,不能跑很遠的路。


    關興帶著胡理芬和亮亮,到了那地方一看還是個很正規的酒店。關興就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可能是顧楚南因為第一次請這些人,覺得應該慎重些。


    過了一會兒,顧楚南來了,楊玉紅跟著關老師倆老一起進來了。關興站起來迎接他們,並把身邊的胡理芬和亮亮介紹給顧楚南和楊玉紅。


    楊玉紅就要抱亮亮,亮亮這幾天見的人多了,他也不認生。可能是看到楊玉紅與爸爸關興很熟悉的樣子,他也就主動伸過手去。楊玉紅抱過亮亮說:“我們的小朋友叫什麽名字?想要吃什麽東西?阿姨給你去買。”


    關老師說:“人家還不會說話,你最好是買個玩具吧。”


    胡理芬連忙說:“別麻煩了,他的玩具已經很多了。”說著就要接過亮亮來,可是亮亮卻不願意。


    楊玉紅說:“看來亮亮同誌是有想法的,就像他的爹爹一樣哦。”


    關興說:“呃,親不親,看行動哦,我們亮亮是在考驗你楊阿姨咯。”


    楊玉紅就要抱出去給亮亮買玩具去,胡理芬隻得跟著一起出去了。


    顧楚南見他們出去了,就說:“我們等他們回來了再上菜,師娘您說行不行?”


    關嬸說:“小顧你想得很周到,我沒有什麽事,那就等會兒吧。”


    顧楚南就問關興:“聽說你到北京去學習了,怎麽有時間回來呢?是不是牛郎想織女了,就要回來搞個鵲橋會?”


    關興說:“怎麽不想呢,不過這隻是順帶而已,正事還是回來向關老師做匯報呐。”


    關老師就說:“楚南,你最近看報紙上的那篇理論文章沒有?現在中央很關注的。”


    顧楚南想了想說:“是不是那篇有關真理問題的文章?我看了,我們區裏的領導還在會上布置要大家學習呐。”


    關興說:“就是你說的那篇文章,因為這是中央黨校《理論動態》首先刊登出來的,後來國家的大報又都轉載了,所以就引起了全國性的討論。”


    顧楚南好像明白了,說:“是不是你們在黨校也重點討論,因此關老師才要你回來匯報情況的?”


    關興點了點頭,說:“是的,因為中央黨校的胡副校長給我們做了報告,黨校又做過安排,希望學員回省裏做匯報,所以我就請假回來了。”


    這個時候,楊玉紅她們抱亮亮出去買玩具的回來了,顧楚南就要服務員上菜,大家邊吃邊說話。


    因為老師和同學在一起,大家又都是在機關裏做事的,說話就很關心當下的形勢。


    楊玉紅就說:“朱關興,你被關老師派到北京去學習,有什麽新情況得要向我們如實地匯報哦。”


    顧楚南就代替關興把剛才他們說的話,簡短地轉告給了楊玉紅。楊玉紅就揣測說:“看來上麵的政策是不是要有變化了?以前那樣搞也好像是太死板了,弄得大家都不敢隨便說話隨便想問題。”


    關老師說:“你們就多看看報紙上關於真理問題的討論吧,我們省裏的領導也很重視,朱關興回來,就是向省裏的領導們做匯報的。”


    大家也就不在往下說了,就把話題轉向了詢問關興在北京學習的感受。吃飯到很晚才結束,回到招待所,胡理芬說:“我明天就想回去了,這幾天一直陪著你,我都好像個無事可做的閑人了。”


    關興說:“好不容易閑下來,帶著亮亮玩幾天,你就不願意了。”


    “你看亮亮需要我陪嗎?倒是你借亮亮的由頭想我陪著你吧。”胡理芬看著關興說。


    關興說:“誰陪誰都不要緊的,既然出來了,那就多玩幾天吧。我去給駐漢辦那邊打個電話問問,看縣裏這幾天有不有人過來,如果有人過來,就把你們帶回去吧。你帶著亮亮如果是搭車回去,我還是有些不放心呐。”


    胡理芬現在已經很受用關興的這種愛護了,就說:“那你現在就去打電話吧,我想回去了,免得別人說閑話。好像我是專門出來跟你享福來了。”


    關興得到駐漢辦那邊電話說,徐局長前兒來了明天要回去的,第二天就把胡理芬母子送到駐漢辦去,讓她們跟著徐局長一起回去。並且囑咐她,回去要給李主任帶信,說明他這次回來的目的。


    送走了胡理芬母子,關興要辦的事情也結束了,周五就坐火車回了北京黨校。


    到了下周一課間休息的時候,他就到閱覽室去看報紙,這裏全國各省市的大報都有。關興就拿起《湖北日報》看起來,首先就發現昨天的報紙,在顯眼的頭版刊登了署名文章:實踐檢驗真理從來就不應該忽視。


    關興仔細瀏覽了一下文章內容,看到裏麵的內容主要就是他回去匯報的延伸。由此,他就知道了從上到下這種很微妙的學習、討論的方式,也是我們長期運用的一種工作策略。


    他個人雖然沒有起什麽大的作用,但是能起到傳聲筒的效果,也就沒有辜負關老師對他的用心了。


    接下來黨校學習,主要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聯係實際思考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快速把經濟發展引向正確的軌道上來。


    當然每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要聯係到過去的說法和做法是不是符合我國的實情,是不是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越到後麵,學員們就越感到以前的有關真理問題的討論的現實意義,因為沒有這個大討論,大家就不會敢於對以前的一些事情進行反思和檢討。


    快到建黨節的時候,學習就進入了結業的時光。大家一麵準備最後的結業文章,一麵在背地裏做告別的事情。雖然很多人都是在各省的黨校工作,但是難免以後還會聯係。互相都要留下各自的聯係方式,並且叮囑以後要經常聯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