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二年一月,金天會五年。
陝州石壕三觜(zi)山。
一月的陝州,因為金人的南下,大地除了一片片血色外,河穀底已經可見淺床。
到處都是一片枯黃的色調,土地幹裂,草木枯萎,一切都仿佛失去了生機。
似乎它們也預見了草原上南下金人的殘暴,收斂了初春後的生機。
陝西石壕三觜山懸崖邊上,站著一個約六尺青年男人。
他身著寬袍短窄上衣,下身一條隨意裁剪類似後世八分褲。
這位青年頭頂枯草草帽,麵色枯黃,草帽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
他就是陝州石壕尉李彥仙。
他站立在懸崖邊上,高聲指揮道:
“檑木那裏再準備多些--”
“這裏再添多些石油--”
石壕三觜山山崖上人頭湧動,數萬人在懸崖兩邊忙碌著布置擂石、往砍伐過來的巨木拋灑石油。
所有人似乎都沒有受這幹燥炎熱的天氣影響,大家在幹活指之時不時爆出“1,2,1,2--好!”的幹活躁動喜悅的聲音。
勞作令青銅色的麵孔下掛滿了汗水。
李彥仙高興看著這些壘砌的巨石和檑木,對勞作的人高聲說道:
“陝州的父老鄉親們,你們好!”
“將軍好!”忙碌的眾人抽空回應著李彥仙。
“我不是本縣人,不像你們一樣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
如今我尚且努力守護國土,如果你們不盡力,那麽金人就會殺死你們!”
“據我們的情報,前日,永興路軍帥範致虛大人率領的30萬勤王大軍已經在鄧州千秋鎮被女真大將完顏婁室的5萬大軍擊敗了。”
“今夜,女真胡虜將會從這裏先行撤退回雲中,經過我們石壕縣休整。”
李彥仙一番話讓勞作的幾個年輕人疑惑不解,“將軍,範大人那裏可是30萬大軍,怎麽就可能兵敗於5萬的女真胡虜呢?”
“是呀,將軍,別說30萬大軍了,就是30萬頭豬,抓起來也要幾天幾夜!”
“我們宋軍雖然孱弱,也不至於如此?”
大家還在議論紛紛-
--
李彥仙拉了拉衣領,抵禦冷冽的寒風。
繼續說道:
“我也不願意相信這個是事實,但的確就是發生了。”
“請大家都再加把勁,趁著這小雪天氣,把檑木和石油拋灑起來!”
三觜山懸崖崖頂兩邊,聽到石壕尉李彥仙的招呼。
大家雖有疑問,但聽到這樣能痛擊這些作惡多端的禽獸,大家都幹得很起勁。
青壯年在懸崖頂上安裝橫檔巨石、檑木的木樁。
婦孺們則在一邊幫忙拾掇著枯藤和枯木,然後幫忙拋灑石油。
年紀稍老一些則在指點著地形,指揮把檑木、巨石擺到適合的位置。
在石壕尉李彥仙帶領下,石壕縣8000多男女老少和太原、洛陽、隆德府,河中府敗退下來的四千八百六十名士卒。
為了壘夠足夠多的巨石和檑木,李彥仙帶領陝州石壕縣老百姓和義軍們,已經連續奮戰了三晝夜,構造了三道巨石和檑木陣。
還加上了石油和大量的枯木助燃。
所有參與的人員盡管亂七八糟。
他們有逃避金軍的農民,有潰散的士兵,有打劫的強盜,也有奮起抗金的義士。
但是這一刻他們都是抗擊金人的先鋒部隊!
他們現在都在興致勃勃要給北撤的金軍一記重拳!
李彥仙的嘴角再也壓不住笑意,他站在這三觜山懸頂,眼中爆出濃濃的恨意。
準確來說,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數月前,有8年特種兵作戰經驗的李彥仙。
在蒼南山地某處剿滅侵入的敵人中,突然遭遇敵人的狙擊。
被鎖定擊中爆頭,本以為會直接掛掉的李彥仙,醒來後卻發現自己意外在另一個時代。
原因是他奪舍了另一個朝代的人的軀體。
他李彥仙已經不是原來的李彥仙,他現在是大宋石壕尉李彥仙。
也就是穿越。
融入原主記憶才知道這是大宋靖康二年1月,金天會五年1月。(1127年1月)
李彥仙還未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喜悅返魂過來。
就傳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壞消息。
原主的這個王朝,大宋都城汴京被金人攻破了。
大宋兩位皇帝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都被金賊俘虜了。
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李彥仙原本是打算不理睬的。
他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是原主李彥仙的皇帝,又不是從後世奪舍了李彥仙的現主的皇帝、上級。
不過李彥仙強烈融合了原主的記憶,震驚地發現了一係列不可思議的地方。
自己不僅與原主軀體各項身體指標高度匹配,連出生地也是寧州彭原,還擁有和原主一樣的倔。
一樣的赤子報國之心。
原主今年三十有二,姓李,名彥仙,字少嚴。
他還有另一個名字,李孝忠。
原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宋忠臣。
靖康元年八月(1126年8月),兩宋名臣李綱奉命宣撫兩河,李孝忠上書彈劾其不知兵,將要誤國,結果被有司下令追捕,被迫逃亡並改名李彥仙。
同年同月,金軍揮師南下入侵大宋,包圍大宋都城汴京。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對應公元時間是1126年12月27日-1127年1月24日)。
統帥六路大軍前去京都增援的永興軍帥範致虛,不但不聽李彥仙“崤山、澠池之間道路險隘,不如分兵前行,留一半兵力鎮守,防止有變”的建議。
還責怪李彥仙貪生怕死,沮喪軍心,罷了李彥仙的裨將官職,降為石壕尉。
因為忠貞愛國,敢於直言,得罪上司,李彥仙原來名字都不能用還遭受朝廷追捕,還被貶職
石壕尉這個軍職,是大宋60級武階官裏排行第53級的無品校尉。
從一開始的第11級承節郎武階官到現在降到的第53級的無品校尉,一下子被貶了42級官職。
原主李彥仙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大宋大忠臣!
這石壕尉大致相當於後世的一縣的武裝部部長。
相當於原主為國仗義執言,殫精竭力卻是官越做越小。
原主縱是大宋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宋如初戀。
還是一直對大宋念念不忘。
一如既往,投軍救國。
這不縱使被貶了陝州做石壕尉,連陝州主政大官陝州經製使王燮和陝州大部官吏逃跑了。
還未奪舍前的原主李彥仙卻還以石壕尉身份堅守在三觜山,抵抗金人!
現在。
早前得到勤王詔令的陝西宣撫使、永興軍帥範致虛。
會同了西道都總管王襄,陝西製置使錢蓋,共20萬兵馬,對外號稱30萬兵馬馳援京都。
永興路軍帥範致虛不聽李彥仙分別會進澠池的建議,在數日前與金軍西路軍都統完顏婁室5萬大軍在鄧州千秋鎮激戰。
30萬大軍就此戰敗潰散!
根據現在情報表明,
完勝範致虛30萬大軍後,金軍西路都統完顏婁室將會押送俘虜和所繳獲範致虛軍糧食、鎧甲、兵器、戰馬、隨軍財物返回雲中。
這個消息還是原主李彥仙廓出性命探查得回的。
原主李彥仙在追擊這隊北返雲中探路的金軍前軍哨騎時不慎落水昏迷。
從而讓來自後世的李彥仙靈魂,莫名奪舍了這具原主身體,重生了過來。
重生了過來,原主的執念讓他不得不冒著寒冷天氣繼續原主誓死抵抗金軍的事業。
對於李彥仙來說,奪舍重生回到古代,他更多的是期盼望而不是懼怕。
這意味著他有機會改變大忠臣嶽飛的結局。
他要從陝州這裏開始,獨霸全國。
且大宋曆史,他熟呀。
他可是從某某科技大學文史專業出來的,就是因為文史類的知識讓他感覺毫無挑戰性了,才從學校直接申請投軍的。
後麵再一路過關斬將,又成功通過華夏最精銳特種部隊701選拔參軍.
這大宋曆史,他可了解得比較清楚。
比如這次前去汴京城的勤王大軍。
永興軍統帥範致虛,和西道都總管兼洛陽守將王襄,陝西製置使錢蓋、環慶路軍帥王似,熙河路軍帥王倚,步騎20萬,隨從馬夫青壯10萬,共30萬兵馬。
在鄧州千秋鎮被僅僅隻有5萬的完顏婁室的精騎打敗。
這30萬宋軍兵馬死者過半,僅王似、王倚、孫昭遠,範致虛等人身率數十騎逃脫。
這是曆代王朝裏最差勁的王朝,沒有之一。
堂堂大宋皇帝,出爾反爾。
比如金國平州的遼人張覺,原先要投降大宋了,宋徽宗趙佶也默許接受。
結果人家金兵圍燕京了,又轉頭把投降過來的張覺斬首熄滅金人的怒火。
導致遼人身份的原大宋恩州觀察使兼啄州諸軍事郭藥師轉身投降了金國,做了燕京留守。
做了大金南下大宋的“帶路黨”,為大金輕車熟路南下攻擊大宋,對汴京成功實施了斬首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情報支持。
再比如,靖康元年,金軍第一次南下汴京時,大宋皇帝明明已經答應了割讓太原,真定,中山三府。
結果後麵各路勤王大軍合計20萬齊聚汴京城,這大宋皇帝又抖起尾巴感覺又可以了,不肯答應割讓上麵北方三鎮了。
金國提兵南下,這次一舉搗破汴京城,俘虜了大宋皇帝。
你說原主侍奉的這一宋國,窩囊不窩囊!
哎,真是又菜又愛玩。
玩到現在,把自己作死了!
亡國了!
都城破了!
數百萬百姓跟著受難!
可笑的是這一切始作俑者大宋兩位皇帝。
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
這城破的過程非常滑稽,很難讓人相信。
堂堂大宋皇帝居然聽信了一個會六甲神兵的道士郭京,可以用法術擊退金軍的讒言。
把守衛汴京,擊退金人的防衛交給了一個道士!
郭京大開城門做法,結果被久攻不下的金軍逮到機會,破城!
後世曆史記載,兩位皇帝就這樣去北方住上了五星級茅屋!
他們的後繼者趙構,人稱完顏構、趙跑跑,完顏九妹。
也一樣完美繼承了他們的膽小怕事,又菜又愛玩的“優良傳統”。
趙構從相州一路南逃,經商丘登基後,繼續南巡(古代皇帝逃跑,為了維護皇帝聲譽,把這叫做巡或狩)。
不停跑呀跑(趙跑跑是這的出處嗎?),揚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
最後在臨安(杭州,我懷疑古人在搞事情,臨時安全,所以叫臨安?)定都,稱行在。
後麵金人為了捉住他,滅亡大宋再次揮軍南下,對趙構進行搜山檢海的軍事行動。
在金人搜山檢海的過程裏,趙構一麵任用嶽飛、韓世忠等抵抗金軍和偽齊,一麵任用汪伯彥、黃潛善、秦檜等負責對金媾和。
當真是打要抓,和也要打,兩手都抓。
這趙構哲學平衡算法給他弄得明明白白。
趙構與金人議和,是以放棄舊疆和對金稱臣納貢為代價。
金人見趙構如此“會做”,最終宋金達成“紹興和議”。
南宋最終得以在東南一隅偏安苟存下來。
按道理來說,之前被人追著滿世界跑,國都都被金人偷家了。
怎樣都要學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什麽,一雪前恥的。
結果這位繼位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文治武功比被破城俘虜的父親和大哥更糟糕。
他來了一波自廢武功。
他和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把民族英雄嶽飛給殺了。
然後把韓世忠,張俊等之前為大宋舍身忘己的武將們的兵權給卸了。
大宋唯一的抗金恢複中原希望的主戰大將們貶的貶,殺的殺。
要知道這時候的大宋,無論是賦稅收入,還是人口,都是曆代王朝之最。
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奪舍了原主的靈魂和身體,李彥仙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反了他娘的!
既然大宋皇帝都這麽兒戲,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反而去跪舔侵地奪民的劊子手金人,不如倒反天罡,反了他!
他李彥仙既然來到了大宋朝,來到了陝州,他可想好了。
重活一世,那就放開手腳,幹它娘的!
先苟一波大發展。
先在陝州站穩腳跟,再圖謀洛陽、長安這些川陝地區做為錢糧,征兵後盾。
後麵再行伐金。
一路先在黃河組建水師製霸黃河,貿易搞錢。等有了大型樓船,戰船,從黃河殺出,遠洋去渤海金國沿海搞事情。
另一路蠶食大宋秦風路、永興路,北上滅掉西夏,聯盟西遼、蒙古,從西邊內陸起兵討伐大金。
最後再來搭理“大慫”,獨霸東方!
什麽金人的鐵浮屠、遼人的鐵林軍、宋人的靜塞軍,還有大唐的最精銳的玄甲軍,大秦銳士這些,就由我李彥仙去實現吧!
打它一個朗朗乾坤!去tm的趙宋王朝!
反正這狗皇帝又不是他李彥仙的皇親國戚!
他李彥仙也沒有被人打了還去舔著臉求和的親戚!
這臉,他李彥仙丟不起。
陝州石壕三觜(zi)山。
一月的陝州,因為金人的南下,大地除了一片片血色外,河穀底已經可見淺床。
到處都是一片枯黃的色調,土地幹裂,草木枯萎,一切都仿佛失去了生機。
似乎它們也預見了草原上南下金人的殘暴,收斂了初春後的生機。
陝西石壕三觜山懸崖邊上,站著一個約六尺青年男人。
他身著寬袍短窄上衣,下身一條隨意裁剪類似後世八分褲。
這位青年頭頂枯草草帽,麵色枯黃,草帽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
他就是陝州石壕尉李彥仙。
他站立在懸崖邊上,高聲指揮道:
“檑木那裏再準備多些--”
“這裏再添多些石油--”
石壕三觜山山崖上人頭湧動,數萬人在懸崖兩邊忙碌著布置擂石、往砍伐過來的巨木拋灑石油。
所有人似乎都沒有受這幹燥炎熱的天氣影響,大家在幹活指之時不時爆出“1,2,1,2--好!”的幹活躁動喜悅的聲音。
勞作令青銅色的麵孔下掛滿了汗水。
李彥仙高興看著這些壘砌的巨石和檑木,對勞作的人高聲說道:
“陝州的父老鄉親們,你們好!”
“將軍好!”忙碌的眾人抽空回應著李彥仙。
“我不是本縣人,不像你們一樣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
如今我尚且努力守護國土,如果你們不盡力,那麽金人就會殺死你們!”
“據我們的情報,前日,永興路軍帥範致虛大人率領的30萬勤王大軍已經在鄧州千秋鎮被女真大將完顏婁室的5萬大軍擊敗了。”
“今夜,女真胡虜將會從這裏先行撤退回雲中,經過我們石壕縣休整。”
李彥仙一番話讓勞作的幾個年輕人疑惑不解,“將軍,範大人那裏可是30萬大軍,怎麽就可能兵敗於5萬的女真胡虜呢?”
“是呀,將軍,別說30萬大軍了,就是30萬頭豬,抓起來也要幾天幾夜!”
“我們宋軍雖然孱弱,也不至於如此?”
大家還在議論紛紛-
--
李彥仙拉了拉衣領,抵禦冷冽的寒風。
繼續說道:
“我也不願意相信這個是事實,但的確就是發生了。”
“請大家都再加把勁,趁著這小雪天氣,把檑木和石油拋灑起來!”
三觜山懸崖崖頂兩邊,聽到石壕尉李彥仙的招呼。
大家雖有疑問,但聽到這樣能痛擊這些作惡多端的禽獸,大家都幹得很起勁。
青壯年在懸崖頂上安裝橫檔巨石、檑木的木樁。
婦孺們則在一邊幫忙拾掇著枯藤和枯木,然後幫忙拋灑石油。
年紀稍老一些則在指點著地形,指揮把檑木、巨石擺到適合的位置。
在石壕尉李彥仙帶領下,石壕縣8000多男女老少和太原、洛陽、隆德府,河中府敗退下來的四千八百六十名士卒。
為了壘夠足夠多的巨石和檑木,李彥仙帶領陝州石壕縣老百姓和義軍們,已經連續奮戰了三晝夜,構造了三道巨石和檑木陣。
還加上了石油和大量的枯木助燃。
所有參與的人員盡管亂七八糟。
他們有逃避金軍的農民,有潰散的士兵,有打劫的強盜,也有奮起抗金的義士。
但是這一刻他們都是抗擊金人的先鋒部隊!
他們現在都在興致勃勃要給北撤的金軍一記重拳!
李彥仙的嘴角再也壓不住笑意,他站在這三觜山懸頂,眼中爆出濃濃的恨意。
準確來說,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數月前,有8年特種兵作戰經驗的李彥仙。
在蒼南山地某處剿滅侵入的敵人中,突然遭遇敵人的狙擊。
被鎖定擊中爆頭,本以為會直接掛掉的李彥仙,醒來後卻發現自己意外在另一個時代。
原因是他奪舍了另一個朝代的人的軀體。
他李彥仙已經不是原來的李彥仙,他現在是大宋石壕尉李彥仙。
也就是穿越。
融入原主記憶才知道這是大宋靖康二年1月,金天會五年1月。(1127年1月)
李彥仙還未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喜悅返魂過來。
就傳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壞消息。
原主的這個王朝,大宋都城汴京被金人攻破了。
大宋兩位皇帝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都被金賊俘虜了。
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李彥仙原本是打算不理睬的。
他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是原主李彥仙的皇帝,又不是從後世奪舍了李彥仙的現主的皇帝、上級。
不過李彥仙強烈融合了原主的記憶,震驚地發現了一係列不可思議的地方。
自己不僅與原主軀體各項身體指標高度匹配,連出生地也是寧州彭原,還擁有和原主一樣的倔。
一樣的赤子報國之心。
原主今年三十有二,姓李,名彥仙,字少嚴。
他還有另一個名字,李孝忠。
原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宋忠臣。
靖康元年八月(1126年8月),兩宋名臣李綱奉命宣撫兩河,李孝忠上書彈劾其不知兵,將要誤國,結果被有司下令追捕,被迫逃亡並改名李彥仙。
同年同月,金軍揮師南下入侵大宋,包圍大宋都城汴京。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對應公元時間是1126年12月27日-1127年1月24日)。
統帥六路大軍前去京都增援的永興軍帥範致虛,不但不聽李彥仙“崤山、澠池之間道路險隘,不如分兵前行,留一半兵力鎮守,防止有變”的建議。
還責怪李彥仙貪生怕死,沮喪軍心,罷了李彥仙的裨將官職,降為石壕尉。
因為忠貞愛國,敢於直言,得罪上司,李彥仙原來名字都不能用還遭受朝廷追捕,還被貶職
石壕尉這個軍職,是大宋60級武階官裏排行第53級的無品校尉。
從一開始的第11級承節郎武階官到現在降到的第53級的無品校尉,一下子被貶了42級官職。
原主李彥仙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大宋大忠臣!
這石壕尉大致相當於後世的一縣的武裝部部長。
相當於原主為國仗義執言,殫精竭力卻是官越做越小。
原主縱是大宋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宋如初戀。
還是一直對大宋念念不忘。
一如既往,投軍救國。
這不縱使被貶了陝州做石壕尉,連陝州主政大官陝州經製使王燮和陝州大部官吏逃跑了。
還未奪舍前的原主李彥仙卻還以石壕尉身份堅守在三觜山,抵抗金人!
現在。
早前得到勤王詔令的陝西宣撫使、永興軍帥範致虛。
會同了西道都總管王襄,陝西製置使錢蓋,共20萬兵馬,對外號稱30萬兵馬馳援京都。
永興路軍帥範致虛不聽李彥仙分別會進澠池的建議,在數日前與金軍西路軍都統完顏婁室5萬大軍在鄧州千秋鎮激戰。
30萬大軍就此戰敗潰散!
根據現在情報表明,
完勝範致虛30萬大軍後,金軍西路都統完顏婁室將會押送俘虜和所繳獲範致虛軍糧食、鎧甲、兵器、戰馬、隨軍財物返回雲中。
這個消息還是原主李彥仙廓出性命探查得回的。
原主李彥仙在追擊這隊北返雲中探路的金軍前軍哨騎時不慎落水昏迷。
從而讓來自後世的李彥仙靈魂,莫名奪舍了這具原主身體,重生了過來。
重生了過來,原主的執念讓他不得不冒著寒冷天氣繼續原主誓死抵抗金軍的事業。
對於李彥仙來說,奪舍重生回到古代,他更多的是期盼望而不是懼怕。
這意味著他有機會改變大忠臣嶽飛的結局。
他要從陝州這裏開始,獨霸全國。
且大宋曆史,他熟呀。
他可是從某某科技大學文史專業出來的,就是因為文史類的知識讓他感覺毫無挑戰性了,才從學校直接申請投軍的。
後麵再一路過關斬將,又成功通過華夏最精銳特種部隊701選拔參軍.
這大宋曆史,他可了解得比較清楚。
比如這次前去汴京城的勤王大軍。
永興軍統帥範致虛,和西道都總管兼洛陽守將王襄,陝西製置使錢蓋、環慶路軍帥王似,熙河路軍帥王倚,步騎20萬,隨從馬夫青壯10萬,共30萬兵馬。
在鄧州千秋鎮被僅僅隻有5萬的完顏婁室的精騎打敗。
這30萬宋軍兵馬死者過半,僅王似、王倚、孫昭遠,範致虛等人身率數十騎逃脫。
這是曆代王朝裏最差勁的王朝,沒有之一。
堂堂大宋皇帝,出爾反爾。
比如金國平州的遼人張覺,原先要投降大宋了,宋徽宗趙佶也默許接受。
結果人家金兵圍燕京了,又轉頭把投降過來的張覺斬首熄滅金人的怒火。
導致遼人身份的原大宋恩州觀察使兼啄州諸軍事郭藥師轉身投降了金國,做了燕京留守。
做了大金南下大宋的“帶路黨”,為大金輕車熟路南下攻擊大宋,對汴京成功實施了斬首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情報支持。
再比如,靖康元年,金軍第一次南下汴京時,大宋皇帝明明已經答應了割讓太原,真定,中山三府。
結果後麵各路勤王大軍合計20萬齊聚汴京城,這大宋皇帝又抖起尾巴感覺又可以了,不肯答應割讓上麵北方三鎮了。
金國提兵南下,這次一舉搗破汴京城,俘虜了大宋皇帝。
你說原主侍奉的這一宋國,窩囊不窩囊!
哎,真是又菜又愛玩。
玩到現在,把自己作死了!
亡國了!
都城破了!
數百萬百姓跟著受難!
可笑的是這一切始作俑者大宋兩位皇帝。
太上皇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恒。
這城破的過程非常滑稽,很難讓人相信。
堂堂大宋皇帝居然聽信了一個會六甲神兵的道士郭京,可以用法術擊退金軍的讒言。
把守衛汴京,擊退金人的防衛交給了一個道士!
郭京大開城門做法,結果被久攻不下的金軍逮到機會,破城!
後世曆史記載,兩位皇帝就這樣去北方住上了五星級茅屋!
他們的後繼者趙構,人稱完顏構、趙跑跑,完顏九妹。
也一樣完美繼承了他們的膽小怕事,又菜又愛玩的“優良傳統”。
趙構從相州一路南逃,經商丘登基後,繼續南巡(古代皇帝逃跑,為了維護皇帝聲譽,把這叫做巡或狩)。
不停跑呀跑(趙跑跑是這的出處嗎?),揚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
最後在臨安(杭州,我懷疑古人在搞事情,臨時安全,所以叫臨安?)定都,稱行在。
後麵金人為了捉住他,滅亡大宋再次揮軍南下,對趙構進行搜山檢海的軍事行動。
在金人搜山檢海的過程裏,趙構一麵任用嶽飛、韓世忠等抵抗金軍和偽齊,一麵任用汪伯彥、黃潛善、秦檜等負責對金媾和。
當真是打要抓,和也要打,兩手都抓。
這趙構哲學平衡算法給他弄得明明白白。
趙構與金人議和,是以放棄舊疆和對金稱臣納貢為代價。
金人見趙構如此“會做”,最終宋金達成“紹興和議”。
南宋最終得以在東南一隅偏安苟存下來。
按道理來說,之前被人追著滿世界跑,國都都被金人偷家了。
怎樣都要學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什麽,一雪前恥的。
結果這位繼位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文治武功比被破城俘虜的父親和大哥更糟糕。
他來了一波自廢武功。
他和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把民族英雄嶽飛給殺了。
然後把韓世忠,張俊等之前為大宋舍身忘己的武將們的兵權給卸了。
大宋唯一的抗金恢複中原希望的主戰大將們貶的貶,殺的殺。
要知道這時候的大宋,無論是賦稅收入,還是人口,都是曆代王朝之最。
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奪舍了原主的靈魂和身體,李彥仙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反了他娘的!
既然大宋皇帝都這麽兒戲,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反而去跪舔侵地奪民的劊子手金人,不如倒反天罡,反了他!
他李彥仙既然來到了大宋朝,來到了陝州,他可想好了。
重活一世,那就放開手腳,幹它娘的!
先苟一波大發展。
先在陝州站穩腳跟,再圖謀洛陽、長安這些川陝地區做為錢糧,征兵後盾。
後麵再行伐金。
一路先在黃河組建水師製霸黃河,貿易搞錢。等有了大型樓船,戰船,從黃河殺出,遠洋去渤海金國沿海搞事情。
另一路蠶食大宋秦風路、永興路,北上滅掉西夏,聯盟西遼、蒙古,從西邊內陸起兵討伐大金。
最後再來搭理“大慫”,獨霸東方!
什麽金人的鐵浮屠、遼人的鐵林軍、宋人的靜塞軍,還有大唐的最精銳的玄甲軍,大秦銳士這些,就由我李彥仙去實現吧!
打它一個朗朗乾坤!去tm的趙宋王朝!
反正這狗皇帝又不是他李彥仙的皇親國戚!
他李彥仙也沒有被人打了還去舔著臉求和的親戚!
這臉,他李彥仙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