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世子妃令
遠嫁千裏衝喜,夫君竟然懼內 作者:歲歲相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筠何其聰明,立時就懂了方知雨未講完的話,心底喜意瞬間衝上天靈蓋。
可他還未有任何舉動任何話語,那靈動小巧的身影,唰一下就從他麵前奔走了。
拎著裙擺,跑得飛快,隻留殘影。
宋筠:“……”
***
方知雨當然是故意跑走的,因為她沒法解釋那句話的含義。
可跑出世子府,眼瞧著十三跟上來,跟得上氣不接下氣,她突然就對今日的著落大感無奈。
接下來……要尋個什麽由頭遲一些回去麵對那人呢?
最終,方知雨帶上十三直奔仁儀殿。
仁義殿位於正殿廳堂西側,社稷壇東北,淮王府總管和其他外府管事就在此處理日常事務。
外府見過並認識世子妃的人並不多,幸而她帶了那個金鑲玉令牌,才得以暢行無阻。
總管得了稟報,帶了幾個管事迎出來,態度端正,言行得體,卻沒有半點要讓她入內的意思。
寒暄幾句,方知雨隻能自己開口:“我奉淮王令,前來與總管商討要事。”
總管怔了一瞬,躬身行禮,“我等正在清算今年稅收,整理明年春耕種子,欲報聖上。裏麵亂得無法下腳,還請世子妃在此吩咐。”
雖然親王可以推薦王府總管人選,但這個職位仍是皇帝下旨任命的正五品官員。
在皇帝和世子妃之間,總管當然要將皇帝擺在第一位。
方知雨知道會遭遇為難,但沒料到自己連仁義殿的門都進不去。
可這總管態度謙和,言辭無錯,她也揪不出毛病,沒法借題發揮。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內監總管東升坐著轎輦到了。
東淩和石頭也隨之而來,一左一右扶了東升下轎。
方知雨知道這是來給自己撐腰的,忙迎上去,乖乖巧巧喚了聲:“東總管。”
東升回禮,東淩和石頭也見了禮。
跟在方知雨身後的十三,破天荒地也對東升行了一禮,隻是身形動作極其生疏。
王府內監總管隻是七品,但堂堂五品總管卻主動向東升揖了一揖。
東升回禮,“淮王有令,世子妃含章秀出、慧而敏才、命帶福星,以致世子近日病體向好,衝喜大有成效,著全府上下同喜同慶。”
言罷,東升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帶著些微責備。
“淮王府上下,見金鑲玉令牌如見淮王。世子妃令,便等同於淮王令,府中一應人等,必聽之從之。淮王的意思是,世子妃將負責衝喜同慶一應事宜,請總管傾力協助。”
仁義殿一眾人等連連稱諾。
方知雨不由嘴角抽搐。
世子妃又如何,隻要是個女子,就上不得“台麵”,看來她要走的這條路,道阻且長。
有了淮王令,總管不敢再為難,“世子妃,仁義殿確實淩亂,請您稍候片刻,容我等將左偏殿整理出來。”
方知雨點點頭,轉身送東升去了。
東升來到轎輦前,並未上座,而是回頭又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裏還是那股淡淡的責備。
“世子妃請記住一句話,‘欲速反遲’。淮王令都還未下達,府中尚無人知曉世子妃‘衝喜同慶’之策,您的命令何人願聽?又何人敢信?”
聽起來是責備,卻是東升的諄諄教導。
他畢竟在宮裏如履薄冰多年,又陪著淮王見識過諸多明謀暗計,隻一眼就知道方知雨在考量什麽。
方知雨垂眸不語,委屈地咬咬唇。
東升見了這小女兒家姿態,一時心軟,便也沒再多言,讓石頭和東淩都留下來幫忙,自顧回去了。
一小會兒後,總管親自領了方知雨入仁義殿。
“請世子妃恕罪,這內殿之中淩亂不堪,一時半刻也清理不出來,委屈您在左偏殿小坐。”
一行人順著半開的門朝主殿內望去,果然淩亂不堪,一半堆積著鬥車和雜物,另一半排布著小案和筆墨紙硯。
總管道:“今年北方大旱,聖上責令各地臨時征收種子,年節後供給北方春耕之用。皇命太急,我等一時半刻忙不過來,就成了這番模樣。”
方知雨未置一詞,隻覺得淮王府不亂才不正常。
入了左偏殿,炭盆茶水呈上,方知雨便開門見山。
“這番同慶並不複雜,就是給府中所有人提前分發年節賞錢。”
總管眉心跳了跳,沒有講話。
方知雨看在眼底,繼續道:“隻不過,這回和以往不一樣,不是層層下發,而是分司分殿分院親自來領。為了彰顯淮王和世子恩典,還要給每個人的家裏也送一些米糧或布料。”
剛講完,總管便露出難色。
“這……世子妃容稟。一來,聖上之令已經讓我等應接不暇;二來,府中人數眾多,一時半刻也難以集聚;三來,銀錢恩典尚可,米糧和布匹短期內難以采購……”
“還有,兩日後便是臘八節,按照王府往年習俗,是要施粥慰民的。臘八粥食材要采買,熬煮人員、分發人員要分配,這都不是小事。”
聽起來句句為難,其實是在推脫。
不知這總管平日裏如何辦事,也不知淮王如何忍得了這等人,方知雨越聽越惱,把自己氣笑了。
“那如不總管你告訴我,能替我做些什麽?”
總管稍一愣怔,“請世子妃寬容數日,等臘八節事宜處理完畢,等春耕種子統計完畢,再安排人送入京城,我等立刻著手賞賜一事。”
三日是數日,十日也是數日,總管拖得起,方知雨卻等不起。
衝喜同慶的消息都已經傳出去了,難免驚了蛇卻沒能打對方措手不及。
方知雨抬眸,望向窗外,簷角邊墜著一縷青藤,與整個殿宇格格不入。
她有些心累,更有些後悔。
東升都忍不住責她,也確實是她錯了。
為了躲避宋筠,沒有想清策略便匆匆闖來,如今掣肘不知如何是好。
默然片刻,腦中靈光一閃,她道:“總管的意思是,當下無法抽調人手出來?”
總管麵露難色,連聲請罪。
方知雨冷笑一聲:“那好,此事我自己來辦。煩請總管將府中人員名錄,以及財務賬冊送到世子府。”
總管眉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狠厲之色,又快速轉變成委屈為難之態。
可他還未有任何舉動任何話語,那靈動小巧的身影,唰一下就從他麵前奔走了。
拎著裙擺,跑得飛快,隻留殘影。
宋筠:“……”
***
方知雨當然是故意跑走的,因為她沒法解釋那句話的含義。
可跑出世子府,眼瞧著十三跟上來,跟得上氣不接下氣,她突然就對今日的著落大感無奈。
接下來……要尋個什麽由頭遲一些回去麵對那人呢?
最終,方知雨帶上十三直奔仁儀殿。
仁義殿位於正殿廳堂西側,社稷壇東北,淮王府總管和其他外府管事就在此處理日常事務。
外府見過並認識世子妃的人並不多,幸而她帶了那個金鑲玉令牌,才得以暢行無阻。
總管得了稟報,帶了幾個管事迎出來,態度端正,言行得體,卻沒有半點要讓她入內的意思。
寒暄幾句,方知雨隻能自己開口:“我奉淮王令,前來與總管商討要事。”
總管怔了一瞬,躬身行禮,“我等正在清算今年稅收,整理明年春耕種子,欲報聖上。裏麵亂得無法下腳,還請世子妃在此吩咐。”
雖然親王可以推薦王府總管人選,但這個職位仍是皇帝下旨任命的正五品官員。
在皇帝和世子妃之間,總管當然要將皇帝擺在第一位。
方知雨知道會遭遇為難,但沒料到自己連仁義殿的門都進不去。
可這總管態度謙和,言辭無錯,她也揪不出毛病,沒法借題發揮。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內監總管東升坐著轎輦到了。
東淩和石頭也隨之而來,一左一右扶了東升下轎。
方知雨知道這是來給自己撐腰的,忙迎上去,乖乖巧巧喚了聲:“東總管。”
東升回禮,東淩和石頭也見了禮。
跟在方知雨身後的十三,破天荒地也對東升行了一禮,隻是身形動作極其生疏。
王府內監總管隻是七品,但堂堂五品總管卻主動向東升揖了一揖。
東升回禮,“淮王有令,世子妃含章秀出、慧而敏才、命帶福星,以致世子近日病體向好,衝喜大有成效,著全府上下同喜同慶。”
言罷,東升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帶著些微責備。
“淮王府上下,見金鑲玉令牌如見淮王。世子妃令,便等同於淮王令,府中一應人等,必聽之從之。淮王的意思是,世子妃將負責衝喜同慶一應事宜,請總管傾力協助。”
仁義殿一眾人等連連稱諾。
方知雨不由嘴角抽搐。
世子妃又如何,隻要是個女子,就上不得“台麵”,看來她要走的這條路,道阻且長。
有了淮王令,總管不敢再為難,“世子妃,仁義殿確實淩亂,請您稍候片刻,容我等將左偏殿整理出來。”
方知雨點點頭,轉身送東升去了。
東升來到轎輦前,並未上座,而是回頭又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裏還是那股淡淡的責備。
“世子妃請記住一句話,‘欲速反遲’。淮王令都還未下達,府中尚無人知曉世子妃‘衝喜同慶’之策,您的命令何人願聽?又何人敢信?”
聽起來是責備,卻是東升的諄諄教導。
他畢竟在宮裏如履薄冰多年,又陪著淮王見識過諸多明謀暗計,隻一眼就知道方知雨在考量什麽。
方知雨垂眸不語,委屈地咬咬唇。
東升見了這小女兒家姿態,一時心軟,便也沒再多言,讓石頭和東淩都留下來幫忙,自顧回去了。
一小會兒後,總管親自領了方知雨入仁義殿。
“請世子妃恕罪,這內殿之中淩亂不堪,一時半刻也清理不出來,委屈您在左偏殿小坐。”
一行人順著半開的門朝主殿內望去,果然淩亂不堪,一半堆積著鬥車和雜物,另一半排布著小案和筆墨紙硯。
總管道:“今年北方大旱,聖上責令各地臨時征收種子,年節後供給北方春耕之用。皇命太急,我等一時半刻忙不過來,就成了這番模樣。”
方知雨未置一詞,隻覺得淮王府不亂才不正常。
入了左偏殿,炭盆茶水呈上,方知雨便開門見山。
“這番同慶並不複雜,就是給府中所有人提前分發年節賞錢。”
總管眉心跳了跳,沒有講話。
方知雨看在眼底,繼續道:“隻不過,這回和以往不一樣,不是層層下發,而是分司分殿分院親自來領。為了彰顯淮王和世子恩典,還要給每個人的家裏也送一些米糧或布料。”
剛講完,總管便露出難色。
“這……世子妃容稟。一來,聖上之令已經讓我等應接不暇;二來,府中人數眾多,一時半刻也難以集聚;三來,銀錢恩典尚可,米糧和布匹短期內難以采購……”
“還有,兩日後便是臘八節,按照王府往年習俗,是要施粥慰民的。臘八粥食材要采買,熬煮人員、分發人員要分配,這都不是小事。”
聽起來句句為難,其實是在推脫。
不知這總管平日裏如何辦事,也不知淮王如何忍得了這等人,方知雨越聽越惱,把自己氣笑了。
“那如不總管你告訴我,能替我做些什麽?”
總管稍一愣怔,“請世子妃寬容數日,等臘八節事宜處理完畢,等春耕種子統計完畢,再安排人送入京城,我等立刻著手賞賜一事。”
三日是數日,十日也是數日,總管拖得起,方知雨卻等不起。
衝喜同慶的消息都已經傳出去了,難免驚了蛇卻沒能打對方措手不及。
方知雨抬眸,望向窗外,簷角邊墜著一縷青藤,與整個殿宇格格不入。
她有些心累,更有些後悔。
東升都忍不住責她,也確實是她錯了。
為了躲避宋筠,沒有想清策略便匆匆闖來,如今掣肘不知如何是好。
默然片刻,腦中靈光一閃,她道:“總管的意思是,當下無法抽調人手出來?”
總管麵露難色,連聲請罪。
方知雨冷笑一聲:“那好,此事我自己來辦。煩請總管將府中人員名錄,以及財務賬冊送到世子府。”
總管眉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狠厲之色,又快速轉變成委屈為難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