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依靠著地網的情報網絡,不管對手實力如何,祝平炎一向都是能在情報上占據主動的。
這是他第一次被偷襲,別說地網,連他自己都有點懵,好一會才想起來賴三是誰,然後就更懵了。
這是什麽意思?拿望東城的情況對比,這就好像他收拾了幾個小幫派,然後萬家就直接殺過來要滅了他?而且還是不宣而戰。
在大漢,不宣而戰是很惡劣的事,特別是大幫派打小幫派,不宣而戰會被千夫所指。
大漢的規矩在這裏顯然沒有用,賴三隻需要考慮弄死祝平炎,其他一切都不需要想,隻要不得罪官方,沒有人可以鉗製他。
所以賴三隻派了五十人去攻擊街道上的店鋪,因為祝平炎和其他外國人一樣,把那些店鋪搞得像碉堡一樣堅固,用輕武器根本不可能打進去。
那些朝生暮死的小幫派還敢用土雷炸門,賴三卻根本不敢在街道上動用任何重武器,稍微控製不好,就可能引起諸侯的注意。
諸侯可不會管賴三為什麽要這麽做,隻會隨手拍死這隻肆意妄為的蒼蠅,然後再選出另一個人接替賴三。
既然去幾十人和去十個人都是一樣打不進去,那幹脆就派最少的人過去,隻把門堵上,不讓裏麵的人出來就行。
至於這裏,荒郊野嶺,他就是用炮轟也沒事,直接全軍壓上來了。
大軍壓境的效果也很好,一路平推,這個膽大妄為的外地商人根本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他不禁想著,這些外國商人雖然蠢,但是都很有錢,要不給他個贖罪的機會?
正想著要開價多少,前方傳來激烈的槍聲。
他那三百多人的大部隊,終於在一路平推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
在祝平炎的院門口,八個士兵用非人類的速度點射。
如果隻看他們的槍口,大概沒人會以為他們是在點射,但如果有人能夠追蹤每一顆子彈的去向,就會明白,這不僅僅是點射,而且是百發百中的點射。
八杆步槍,在接觸後短暫的一兩秒鍾,就打中了將近三十人。
為了追求最大化的火力覆蓋,士兵們隻是模糊射擊,並不瞄準要害,隻確保每一顆子彈都打軀幹,所以這四十人大多是受傷,當場死亡的沒幾個。
不過這也足夠了,因為子彈隻要打中軀幹,無論打到哪都會造成嚴重創傷,讓中彈者無法繼續戰鬥。
士兵點射凡人的實力,在大漢時曾展露過一次,當時是在開闊地帶,而且隻有兩個士兵,所以隻風光了幾秒,就被火力壓製下去,最後靠機械飛升才翻盤。
這次情況卻不同,在狹窄的門口,八個士兵同時開槍,達到了絕對的火力壓製,前麵的人倒下,後麵的人還沒來得及瞄準就也被擊倒,隻有極少人能倉促的反擊,還都打在士兵們臨時堆積的掩體上了。
賴三的那些人也不是什麽正規軍,根本沒有隊形可言,一窩蜂的湧向門口,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後,又一窩蜂的逃走,各自找掩體躲避。
在殺死前排最密集的敵人後,後麵的敵人就稀疏多了,敵人稀疏且更遠,瞄準就要花更長時間。
雖然士兵們的效率還是比人類高得多,但與最開始那兩秒的急速殺傷比起來,還是差的遠了。
最終在丟下將近五十具屍體後,賴三的人狼狽的撤回了掩體後麵。
如果是正常的戰鬥,在死傷如此慘重的情況下,這些人早就潰逃了,這些人的組織化程度別說和軍隊比了,甚至比不上大漢的職業打手。
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事發突然,後麵的人根本沒看見發生了什麽,在大優勢的情況下,自然也就不會潰逃。
現場的人很多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傳遞出去的消息自然也不會準確,對於潰敗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裏麵有幾十人衝他們開槍,有人說是門口擺著八挺機槍,甚至還有說門口有地雷的。
而所有說法中,聽起來最不靠譜的就是門口有八個神槍手,迅速點殺了幾十號人。
-
根據現場的情況,賴三從眾說紛紜中找到了最可信的答案,門口埋伏著機槍陣地。
祝平炎手裏確實有機槍,不過他並沒有修建什麽機槍陣地,因為他完全沒有預想到會有今天的襲擊,所以機槍都放在倉庫裏。
當然,現在這兩挺機槍已經被祝影從倉庫裏搬了出來,此時正暗中瞄準門口。
先前的攻擊中,士兵們的火力已經完全足夠,祝影就沒有開槍,打算把機槍作為殺手鐧,在最關鍵的時刻起到逆轉戰局的作用。
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士兵們的傳奇射擊,讓敵軍出現了混亂,竟然誤打誤撞猜到了他們有機槍,所以敵人也搬出了殺手鐧。
伴隨著一聲巨響,二樓的牆上多出了一個大洞,接著響聲連綿不斷,圍牆一處處炸裂崩塌,樓房也千瘡百孔。
如果說機槍是步兵的克星,那火炮就是機槍的克星。
機槍之所以要變得越來越輕便,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火炮越來越精準。
一個機槍陣地一旦暴露,必定會遭到火炮的精準打擊,機槍陣地在火炮麵前,和一個士兵也沒有什麽不同。
賴三用的自然不會是什麽正規武器,都是些自製的土炮,造價相當低廉,談不上什麽精準打擊。
可壞就壞在這,賴三以為機槍陣地在門口,按常理來說,他也應該會重點轟炸門口,真正的機槍陣地反而沒有危險。
但是土炮的準確度不夠,賴三也知道根本不可能準確的擊中目標,幹脆火力覆蓋,以數量彌補準確,不僅把真正的機槍陣地給炸了,還把防守的人都逼進了地下室裏。
一輪飽和轟炸之後,賴三確定不可能再有什麽機槍陣地,立刻決定總攻,炮火停止,大軍壓境。
賴三想的沒錯,除非祝平炎在自家院子裏建了個碉堡,否則被這麽一通飽和打擊,不可能還存在機槍陣地。
但是阻擋他第一波攻勢的本來也不是機槍,在炮火停止後,士兵們就探頭出來查看,見到敵人湧了上來,立刻出去阻擊。
這是他第一次被偷襲,別說地網,連他自己都有點懵,好一會才想起來賴三是誰,然後就更懵了。
這是什麽意思?拿望東城的情況對比,這就好像他收拾了幾個小幫派,然後萬家就直接殺過來要滅了他?而且還是不宣而戰。
在大漢,不宣而戰是很惡劣的事,特別是大幫派打小幫派,不宣而戰會被千夫所指。
大漢的規矩在這裏顯然沒有用,賴三隻需要考慮弄死祝平炎,其他一切都不需要想,隻要不得罪官方,沒有人可以鉗製他。
所以賴三隻派了五十人去攻擊街道上的店鋪,因為祝平炎和其他外國人一樣,把那些店鋪搞得像碉堡一樣堅固,用輕武器根本不可能打進去。
那些朝生暮死的小幫派還敢用土雷炸門,賴三卻根本不敢在街道上動用任何重武器,稍微控製不好,就可能引起諸侯的注意。
諸侯可不會管賴三為什麽要這麽做,隻會隨手拍死這隻肆意妄為的蒼蠅,然後再選出另一個人接替賴三。
既然去幾十人和去十個人都是一樣打不進去,那幹脆就派最少的人過去,隻把門堵上,不讓裏麵的人出來就行。
至於這裏,荒郊野嶺,他就是用炮轟也沒事,直接全軍壓上來了。
大軍壓境的效果也很好,一路平推,這個膽大妄為的外地商人根本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他不禁想著,這些外國商人雖然蠢,但是都很有錢,要不給他個贖罪的機會?
正想著要開價多少,前方傳來激烈的槍聲。
他那三百多人的大部隊,終於在一路平推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
在祝平炎的院門口,八個士兵用非人類的速度點射。
如果隻看他們的槍口,大概沒人會以為他們是在點射,但如果有人能夠追蹤每一顆子彈的去向,就會明白,這不僅僅是點射,而且是百發百中的點射。
八杆步槍,在接觸後短暫的一兩秒鍾,就打中了將近三十人。
為了追求最大化的火力覆蓋,士兵們隻是模糊射擊,並不瞄準要害,隻確保每一顆子彈都打軀幹,所以這四十人大多是受傷,當場死亡的沒幾個。
不過這也足夠了,因為子彈隻要打中軀幹,無論打到哪都會造成嚴重創傷,讓中彈者無法繼續戰鬥。
士兵點射凡人的實力,在大漢時曾展露過一次,當時是在開闊地帶,而且隻有兩個士兵,所以隻風光了幾秒,就被火力壓製下去,最後靠機械飛升才翻盤。
這次情況卻不同,在狹窄的門口,八個士兵同時開槍,達到了絕對的火力壓製,前麵的人倒下,後麵的人還沒來得及瞄準就也被擊倒,隻有極少人能倉促的反擊,還都打在士兵們臨時堆積的掩體上了。
賴三的那些人也不是什麽正規軍,根本沒有隊形可言,一窩蜂的湧向門口,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後,又一窩蜂的逃走,各自找掩體躲避。
在殺死前排最密集的敵人後,後麵的敵人就稀疏多了,敵人稀疏且更遠,瞄準就要花更長時間。
雖然士兵們的效率還是比人類高得多,但與最開始那兩秒的急速殺傷比起來,還是差的遠了。
最終在丟下將近五十具屍體後,賴三的人狼狽的撤回了掩體後麵。
如果是正常的戰鬥,在死傷如此慘重的情況下,這些人早就潰逃了,這些人的組織化程度別說和軍隊比了,甚至比不上大漢的職業打手。
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事發突然,後麵的人根本沒看見發生了什麽,在大優勢的情況下,自然也就不會潰逃。
現場的人很多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傳遞出去的消息自然也不會準確,對於潰敗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說裏麵有幾十人衝他們開槍,有人說是門口擺著八挺機槍,甚至還有說門口有地雷的。
而所有說法中,聽起來最不靠譜的就是門口有八個神槍手,迅速點殺了幾十號人。
-
根據現場的情況,賴三從眾說紛紜中找到了最可信的答案,門口埋伏著機槍陣地。
祝平炎手裏確實有機槍,不過他並沒有修建什麽機槍陣地,因為他完全沒有預想到會有今天的襲擊,所以機槍都放在倉庫裏。
當然,現在這兩挺機槍已經被祝影從倉庫裏搬了出來,此時正暗中瞄準門口。
先前的攻擊中,士兵們的火力已經完全足夠,祝影就沒有開槍,打算把機槍作為殺手鐧,在最關鍵的時刻起到逆轉戰局的作用。
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士兵們的傳奇射擊,讓敵軍出現了混亂,竟然誤打誤撞猜到了他們有機槍,所以敵人也搬出了殺手鐧。
伴隨著一聲巨響,二樓的牆上多出了一個大洞,接著響聲連綿不斷,圍牆一處處炸裂崩塌,樓房也千瘡百孔。
如果說機槍是步兵的克星,那火炮就是機槍的克星。
機槍之所以要變得越來越輕便,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火炮越來越精準。
一個機槍陣地一旦暴露,必定會遭到火炮的精準打擊,機槍陣地在火炮麵前,和一個士兵也沒有什麽不同。
賴三用的自然不會是什麽正規武器,都是些自製的土炮,造價相當低廉,談不上什麽精準打擊。
可壞就壞在這,賴三以為機槍陣地在門口,按常理來說,他也應該會重點轟炸門口,真正的機槍陣地反而沒有危險。
但是土炮的準確度不夠,賴三也知道根本不可能準確的擊中目標,幹脆火力覆蓋,以數量彌補準確,不僅把真正的機槍陣地給炸了,還把防守的人都逼進了地下室裏。
一輪飽和轟炸之後,賴三確定不可能再有什麽機槍陣地,立刻決定總攻,炮火停止,大軍壓境。
賴三想的沒錯,除非祝平炎在自家院子裏建了個碉堡,否則被這麽一通飽和打擊,不可能還存在機槍陣地。
但是阻擋他第一波攻勢的本來也不是機槍,在炮火停止後,士兵們就探頭出來查看,見到敵人湧了上來,立刻出去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