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祝平炎沒怎麽猶豫就拒絕了。
血絞沉默了十秒左右,心裏盤算著祝平炎的意圖。
這件事受益最大的當然是血絞,但祝平炎能得到半個林國,又為什麽要拒絕呢。
難道是想借機索要利益?
在這個祝平炎被半俘虜的狀態下,血絞願意給出這個相對公平的提議,已經算是優厚了,還想要更多,膽子未免太大了些。
沒等血絞搞清楚情況,祝平炎就主動說道:“我與血絞合作,就等於程國歸血絞所有,而表麵上一人一半的林國,在我放棄毒牙與血絞合作後,實際上也全歸血絞。
你們未免太貪心了一些。”
血絞心想,強調血絞的好處豐厚,果然是想要更多利益。
不過隻要知道目的,就好對付多了。
他不慌不忙的說道:“你理解錯了,我們隻要半個林國。
之所以讓你與血絞合作,不是為了我們,是為了你。
打下林國之後,你與毒牙的合作還能繼續嗎?
就算還能繼續,你們之間還能互相信任嗎?
你如果能和毒牙協商一致,也可以選擇不加入血絞。”
“好。”祝平炎點頭:“加入血絞的事暫且不提,關於林國的分配,我想知道,你們是會給我北邊,還是南邊。”
血絞沒想到祝平炎這麽輕易就放過了加入血絞這件事,但他的這個問題也同樣刁鑽。
“你在林國西邊,我們在林國東邊,當然是你拿西邊,我們要東邊。”
林國分為東西兩個郡,東郡繁榮昌盛,一個郡的經濟,幾乎抵得上整個程國。
西郡倒也不算貧窮,但隻能說中規中矩。
而且西郡的經濟,很多都依附於東郡。
兩個郡是一個國家時,這沒有什麽問題。
可如果東西兩郡拆開,分別歸屬兩個國家,西郡的經濟全部仰仗東郡,很顯然是不行的。
不說打起仗來,東郡可以對西郡進行經濟製裁,就算沒有打仗,東郡所屬的國家,也可以利用西郡威脅祝平炎,讓祝平炎在外交中吃虧。
然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祝平炎又不可能拿東郡,把西郡給血絞。
所以他直接要求南北劃分。
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爭執很久,最終也沒有談妥。
血絞最初是不打算讓步的,雖然他們知道東郡更富庶,但現在的局勢,再加上天然的地理位置,他們都覺得己方拿東郡是合理的。
直到祝平炎說出了關於經濟製裁的擔憂,他們才開始鬆嘴。
血絞和祝平炎畢竟不一樣,血絞和毒牙所謂的掌控國家,隻是天驕層麵的,也就是與國家領導人建合作關係,從這個國家汲取利益。
祝平炎卻是真實的掌握一個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由他完全控製。
所以血絞對國家利益的看法,比祝平炎要淺得多。
畢竟如果沒出現祝平炎這種異類的話,這種國家層麵的利益交換,他們是不會插手的。
沒有祝平炎這個跳板,他們承受不起國運的因果。
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刺客,或者情報組織。
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可以通過祝平炎,很大程度上控製程國的行為,反而對自己‘治下’的國家,沒有太大的控製力。
他們即便意識到東西劃分,會讓祝平炎吃大虧,也不可能同意祝平炎的南北劃分。
他們沒有這個權利。
他們原本的計劃,頂多也就是把東郡邊緣的一兩個縣,劃分給西郡。
而想要南北劃分,就必須讓南星的國君和祝平炎談。
南星就是血絞治下靠近林國的國家。
而如果祝平炎和南星國君直接對話,就會有一個尷尬的問題。
血絞不能參加這場談判。
血絞能談這種國家大事,是因為祝平炎,如非必要,他們甚至不願意親自去見南星國君。
就像毒牙和程侯一樣,南星侯也隻是知道有血絞這麽個組織,他沒見過血絞的任何成員,隻知道怎麽把命令傳給血絞,血絞也隻會通過傳令的凡人,將結果告訴南星侯。
現在讓血絞直接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靈台肯定不敢去,隻能找一個送死的證道。
可證道怎麽鉗製祝平炎呢?
別到時候祝平炎挾製南星侯,反過來威脅他們。
所以最終談判的結果,是祝平炎與南星侯書信聯絡,商議南北劃分的事情。
南星侯從血絞那得知,祝平炎的安全受到威脅,所以談判過程可以更強硬些。
但他最終還是同意了南北劃分。
他們要合作的可是一場滅國之戰,戰爭會持續數年,耗資巨大。
這種合作不是靠威脅就能達成的。
即便是古代的中央集權皇帝,也隻有少數國君,能夠獨斷專行,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在現代背景下,天機的君主,更像是世襲,並能掌握一定軍權的總統。
所以為了讓這次合作更加穩固,祝平炎南北劃分的要求,是可以接受的。
隻不過在細節上,肯定還是要更偏向於南星。
而要談的細節,也格外龐雜。
東西劃分隻要簡單的把兩個郡掰開就行,南北劃分則要將兩個郡劈開。
這當然不能簡單的按土地麵積均分。
需要專業團隊,對兩個郡的價值,進行細致的評估,然後雙方再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劃這條線。
這需要祝平炎聯係上自己的國家,他一個人是幹不了這活的。
況且外人又不知道他的君主離線製,按照正常理解,國君長久的失去消息,政權肯定要動蕩。
血絞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和祝平炎談好了,結果程國有了新國君。
但他們也不能放祝平炎回去,萬一祝平炎回去直接躲起來,不認賬了,那不是白忙活。
起碼得等到協議簽署完畢,雙方向林國正式宣戰。
這個時候祝平炎正常出兵攻打林國,能夠得到好處,而如果想要反悔,需要支付極大的信譽代價。
對於祝平炎這樣的年輕君主,信譽是很昂貴的。
這個時候不說十拿九穩,總也有個八成的把握,不算白忙活。
最終,他們也隻能讓祝平炎以商業合作的名義,訪問南星。
血絞沉默了十秒左右,心裏盤算著祝平炎的意圖。
這件事受益最大的當然是血絞,但祝平炎能得到半個林國,又為什麽要拒絕呢。
難道是想借機索要利益?
在這個祝平炎被半俘虜的狀態下,血絞願意給出這個相對公平的提議,已經算是優厚了,還想要更多,膽子未免太大了些。
沒等血絞搞清楚情況,祝平炎就主動說道:“我與血絞合作,就等於程國歸血絞所有,而表麵上一人一半的林國,在我放棄毒牙與血絞合作後,實際上也全歸血絞。
你們未免太貪心了一些。”
血絞心想,強調血絞的好處豐厚,果然是想要更多利益。
不過隻要知道目的,就好對付多了。
他不慌不忙的說道:“你理解錯了,我們隻要半個林國。
之所以讓你與血絞合作,不是為了我們,是為了你。
打下林國之後,你與毒牙的合作還能繼續嗎?
就算還能繼續,你們之間還能互相信任嗎?
你如果能和毒牙協商一致,也可以選擇不加入血絞。”
“好。”祝平炎點頭:“加入血絞的事暫且不提,關於林國的分配,我想知道,你們是會給我北邊,還是南邊。”
血絞沒想到祝平炎這麽輕易就放過了加入血絞這件事,但他的這個問題也同樣刁鑽。
“你在林國西邊,我們在林國東邊,當然是你拿西邊,我們要東邊。”
林國分為東西兩個郡,東郡繁榮昌盛,一個郡的經濟,幾乎抵得上整個程國。
西郡倒也不算貧窮,但隻能說中規中矩。
而且西郡的經濟,很多都依附於東郡。
兩個郡是一個國家時,這沒有什麽問題。
可如果東西兩郡拆開,分別歸屬兩個國家,西郡的經濟全部仰仗東郡,很顯然是不行的。
不說打起仗來,東郡可以對西郡進行經濟製裁,就算沒有打仗,東郡所屬的國家,也可以利用西郡威脅祝平炎,讓祝平炎在外交中吃虧。
然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祝平炎又不可能拿東郡,把西郡給血絞。
所以他直接要求南北劃分。
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爭執很久,最終也沒有談妥。
血絞最初是不打算讓步的,雖然他們知道東郡更富庶,但現在的局勢,再加上天然的地理位置,他們都覺得己方拿東郡是合理的。
直到祝平炎說出了關於經濟製裁的擔憂,他們才開始鬆嘴。
血絞和祝平炎畢竟不一樣,血絞和毒牙所謂的掌控國家,隻是天驕層麵的,也就是與國家領導人建合作關係,從這個國家汲取利益。
祝平炎卻是真實的掌握一個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由他完全控製。
所以血絞對國家利益的看法,比祝平炎要淺得多。
畢竟如果沒出現祝平炎這種異類的話,這種國家層麵的利益交換,他們是不會插手的。
沒有祝平炎這個跳板,他們承受不起國運的因果。
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刺客,或者情報組織。
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可以通過祝平炎,很大程度上控製程國的行為,反而對自己‘治下’的國家,沒有太大的控製力。
他們即便意識到東西劃分,會讓祝平炎吃大虧,也不可能同意祝平炎的南北劃分。
他們沒有這個權利。
他們原本的計劃,頂多也就是把東郡邊緣的一兩個縣,劃分給西郡。
而想要南北劃分,就必須讓南星的國君和祝平炎談。
南星就是血絞治下靠近林國的國家。
而如果祝平炎和南星國君直接對話,就會有一個尷尬的問題。
血絞不能參加這場談判。
血絞能談這種國家大事,是因為祝平炎,如非必要,他們甚至不願意親自去見南星國君。
就像毒牙和程侯一樣,南星侯也隻是知道有血絞這麽個組織,他沒見過血絞的任何成員,隻知道怎麽把命令傳給血絞,血絞也隻會通過傳令的凡人,將結果告訴南星侯。
現在讓血絞直接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靈台肯定不敢去,隻能找一個送死的證道。
可證道怎麽鉗製祝平炎呢?
別到時候祝平炎挾製南星侯,反過來威脅他們。
所以最終談判的結果,是祝平炎與南星侯書信聯絡,商議南北劃分的事情。
南星侯從血絞那得知,祝平炎的安全受到威脅,所以談判過程可以更強硬些。
但他最終還是同意了南北劃分。
他們要合作的可是一場滅國之戰,戰爭會持續數年,耗資巨大。
這種合作不是靠威脅就能達成的。
即便是古代的中央集權皇帝,也隻有少數國君,能夠獨斷專行,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在現代背景下,天機的君主,更像是世襲,並能掌握一定軍權的總統。
所以為了讓這次合作更加穩固,祝平炎南北劃分的要求,是可以接受的。
隻不過在細節上,肯定還是要更偏向於南星。
而要談的細節,也格外龐雜。
東西劃分隻要簡單的把兩個郡掰開就行,南北劃分則要將兩個郡劈開。
這當然不能簡單的按土地麵積均分。
需要專業團隊,對兩個郡的價值,進行細致的評估,然後雙方再按照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劃這條線。
這需要祝平炎聯係上自己的國家,他一個人是幹不了這活的。
況且外人又不知道他的君主離線製,按照正常理解,國君長久的失去消息,政權肯定要動蕩。
血絞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和祝平炎談好了,結果程國有了新國君。
但他們也不能放祝平炎回去,萬一祝平炎回去直接躲起來,不認賬了,那不是白忙活。
起碼得等到協議簽署完畢,雙方向林國正式宣戰。
這個時候祝平炎正常出兵攻打林國,能夠得到好處,而如果想要反悔,需要支付極大的信譽代價。
對於祝平炎這樣的年輕君主,信譽是很昂貴的。
這個時候不說十拿九穩,總也有個八成的把握,不算白忙活。
最終,他們也隻能讓祝平炎以商業合作的名義,訪問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