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帝輕拍齊王微生優右肩,轉身而去,齊王急急跟上。


    管太守,郡丞洛南和主簿尚疆站在酒肆門前相送,洛南輕問:“齊王,可需相隨?”


    微生優擺擺手:“不用,郡丞去別家館舍置辦幾間上房,酉初報臨淄別苑。”


    洛南領命。


    管太守上前問道:“洛郡丞,齊王喚你何事?”


    “命我等不必跟隨,齊王想與雲先生單獨聊聊。”


    太守點頭:“那位是誰?”


    洛南壓低聲音:“此人便是征虜將軍高偉光,太守沒有見過?”


    管太守驚訝:“那中間那位又是誰?也是王爺?”


    “屬下不知。”洛南搖頭。


    管太守又看向尚疆,尚疆輕輕說:“我猜,是世帝吧?”


    管太守與洛南方才反應過來。


    對啊,齊王尊為‘兄’,不是當今寧安帝,還能有誰?管太守與尚疆回了府衙,洛南要去對月軒置辦幾間上房,匆匆走了。


    立秋已過,前幾日還暑氣逼人,難得昨日一場大雨,天氣清涼不少。漫步臨淄堂皇街頭,百業興旺,民風淳和,街道清潔寬敞。店鋪店牌位置統一規劃,不置於街心阻礙車行人走。店內物品琳琅滿目,還有些不常見的稀罕物件售賣。


    寧安帝誇讚:臨淄物兆民豐,萬物井然有序,齊王功不可沒。”


    微生優拱手作禮:“世帝福澤深厚,愛民如子,百姓安居樂業,融洽和美。”


    寧安帝擺手,忽見前麵左首有麵朱紅色大鼓,擊鼓棒掛在鼓旁,鼓旁立著石碑,雕刻著“為民鼓”三個字。字下麵詳述為民鼓的用法、步驟、需承擔責任等。


    “這是?”寧安帝手指為民鼓。


    “這是為民鼓,郡丞提議而設,專管民間不平不滿之事。不過為民鼓不能隨意擊打,每年每戶百姓隻能擊鼓一次,專為奇冤大案而設。牽涉一百戶以上的大案亦以擊鼓兩次為限。不過亦有例外,如有鄉裏裏正作保,或甘受二十板刑,亦可擊響為民鼓一次。為民鼓一響,太守、郡丞、主簿便加急審案,審結後張貼公示眾民。”


    寧安帝靜靜地在“為民鼓”旁站了會兒,又輕輕撫摸著朱紅色大鼓與擊鼓棒,回頭對齊王微生優說:“為民鼓為民伸冤,此鼓甚妙。這是郡丞洛南想的主意?”


    見齊王微生優點頭,寧安帝提出“為名鼓”的做法值得普及,以後改名為“登聞鼓”,在全國各地施行,造福百姓。


    “為民鼓”此法實際出於尚薑,尚公生前已置“為民鼓”,取“鼓聲一響,為民請命”之意。尚疆與郡丞洛南無意提起,洛南便向齊王有心倡議了。


    借來的點子,讓洛南在寧安帝和微生優眼裏有了份量。此子有才——這是寧安帝與齊王的共同判斷。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冷巷中竄出一群孩童,笑笑嚷嚷。走得近了些,才聽清孩子口中念著兒歌:齊王微生優,奔走藍縷街。時疫原不怕,百姓存心間。送糧又送藥,噓寒且問暖。臨淄街坊間,抬頭見青天。


    眾人聽見兒歌,征虜將軍高偉光微微皺眉,寧安帝與安樂亭侯杜玉隻是微笑。那群孩子跑遠,繼續笑嚷前行。


    堂皇街果然大器堂皇,名副其實。小巷叫賣聲不絕,書社中讀書人穿梭,茶室裏上演著戲曲,就連那碧波河畔也是龍舟聚集,張燈結彩。河畔雜花生樹,又有暗香浮動,好一幅臨淄堂皇圖!


    寧安帝走出堂皇街,行至東安街,有人在空曠處玩雜耍,周圍聚了一大群人。湊近一看,原來展示的是口吞火海的遊戲。隻見表演的大漢含了一口水,對著手中小小的火把一噴,長長的火焰如同一條火蛇蜿蜒爬去。周圍的人們沒料到火勢如此強勁,下意識往後退。但有些人退得慢,有些人退得快,中間還有個小孩不慎摔倒。


    齊王微生優挺身上前,擋住往孩子身上踩的人流,將孩子帶到空曠處。孩子顯然是與大人一起來的,四下找尋著大人的蹤影,微生優拍拍他的肥嘟嘟的小臉:“在找誰呢?哪位是你的親人?我帶你過去。”


    寧安帝站立不穩,幸虧安樂亭侯杜玉眼明手快近身扶住。三人退至牆角,卻發現不見了齊王微生優。目光搜索到他時,他的手邊牽著一個十分可愛的胖臉嘟嘟的孩子。


    齊王將孩子送至其父親身旁,孩子父親自然千恩萬謝。孩子還在微生優的臉上“啵”親了一口。微生優頂著一臉唾沫回到寧安帝身邊,耳朵通紅,似有幾分靦腆。


    齊王微生優快走到寧安帝身旁時,街心有個人橫衝直撞過來,撞在了寧安帝、安樂亭侯杜玉、征虜將軍高偉光中間,順手摸走了征虜將軍高偉光身上的錢包,匆匆忙忙跑了。


    因三人目光都在齊王微生優身上,並未注意到此人的小動作。微生優歸隊,幾人都有些餓了,遙遙望見鼎食軒的牌子。寧安帝抬手一指,幾個人都進了鼎食軒。


    堂倌趕緊迎了上去,見四位都衣冠楚楚、儀表堂堂,自然格外殷勤。


    菜尚未上桌,寧安帝偏頭問安樂亭侯:“你昨日說起常平倉?現在可詳述一下。”


    杜玉匆匆起身下拜,寧安帝趕緊扶起:“聊聊而已,卻行如此大禮,若將身份暴露,十分不智。”


    杜玉坐回席中:“竹國遷都武昌,又尋遷都建業。起新館,綴珠玉,傷民心,廢稼穡,失民傾國之象。一國當以農為本,稼穡為第一要務。常平倉可令官府在我國豐年存糧,災年又令官府以平價放糧,以常平之糧求百姓溫飽……”


    寧安帝點頭:“中軍將軍曾言安樂亭侯有勇有謀,頗有識人之明。兩位為朕保家護國,朕心甚慰。”


    寧安帝又問:“待會就去臨風酒肆白吃白喝?”


    安樂亭侯和征虜將軍聞言,齊聲朗笑。


    微生優提醒道:“不如去臨淄行宮?今日動靜鬧得這麽大,臣弟怕有居心不良之人欲渾水摸魚。”


    寧安帝擺手:“朕倒覺得臨風酒肆清雅得很,想先住幾日再說,臨淄行宮嘛,過陣再去。”


    酒足飯飽,堂倌屁顛屁顛跑來:“客官,一共三十兩銀。”


    征虜將軍高偉光向錢袋摸去,竟然沒有摸到!


    “怎麽了?”安樂亭侯問道。


    “錢袋丟了。”高偉光臉上詫異。


    “裏麵可有貴重物品?”齊王問道。


    “貴重物品倒沒有,但我們一行人的盤纏都在我的錢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珺璟如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葉念昭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葉念昭暘並收藏珺璟如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