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趙知府看到糧食
末世來臨不用慌,團寵大佬有係統 作者:倉海桑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平府府衙坐北向南。
元寶給府衙裏投放糧食時,精大米碼放在院子裏的西側,蘿卜碼放在院子裏的正中,紅薯碼放院子裏的東側。
這三座大糧堆都是10幾米高,三大糧堆之間除了幾米寬的過道外,幾乎把整個院子都碼滿了。
跑到大堂前,看到院子裏的場景時,趙知府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
回過神後,趙知府趕緊跑到院子裏的糧堆前查看一番……
看到麵前堆積如山的魚網口袋裏裝的都是蘿卜時,趙知府難以置信,心裏那點疑神疑鬼的想法瞬間消失殆盡。
哪個鬼會這麽好心給府衙裏送糧食?
安平府現在既缺糧食,也缺水,府衙裏的這些蘿卜得救多少老百姓的命?
必定是菩薩知道眾生疾苦,晚上顯靈來給府衙裏送這些蘿卜。
……
腦補一會兒後,趙知府向碼放好的紅薯堆走去……
……
“你倆誰認識這東西?”
看到魚網口袋裏裝的紅薯時,趙知府一臉懵,搞不懂這是什麽東西,隨即對身邊的趙三和守門的衙役問道。
“稟大人,小的不認識。”
“稟大人,卑職也不認識。”
守門的衙役和趙三先後應道。
聽到趙知府他們幾人的說話聲後,站在背光處的馮三和鄭四趕緊跑了出來……
……
“稟大人,小人雖然不認識這魚網口袋裏裝的東西,剛才卻大著膽子嚐了幾口這東西。”
跑到趙知府的身邊後,馮三回稟道。
“哦,那你此時可有不適之處?”
“稟大人,這東西肯定沒毒,小人吃了這東西後,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之處,這東西又脆又甜,吃起來既有點像板栗,又有點像荸薺,是個好東西!”
“這麽說這些魚網裏裝的都是好東西,本大人也嚐嚐這東西。”
趙知府一邊說著,一邊掏魚網口袋裏的紅薯……
……
“大人不可!等卑職先嚐嚐這東西,過一會兒,卑職沒任何問題後,您再嚐這東西。”
看趙知府掏出魚網裏的紅薯就捧著往嘴邊送時,趙三趕緊阻止道。
“馮三吃了不是沒事?菩薩顯靈送的東西,肯定沒有問題,你們三人也一起嚐嚐這東西的味道。”
說完這番話後,趙知府也不管手裏的紅薯幹不幹淨,直接捧著紅薯啃了起來……
“是,大人。”
同聲應一聲後,守門的衙役、鄭四和趙三也掏出一根魚網口袋裏的紅薯啃了起來……
——
“這東西果然如馮三所說,又脆又甜,是個好東西。”
吃幾口紅薯嚐到味道後,趙知府由衷地讚道。
“可惜不知這好東西到底叫啥名字?”
嚐到紅薯的味道後,趙三接過話頭道。
“這東西吃起來又脆又甜,味道有點像成熟了的南瓜,不如以後就叫它地瓜。”
“大人英明!”
趙知府身邊幾人同聲道。
……
圍著院子裏的紅薯堆轉一圈後,趙知府向院子西側堆精大米的地方走去……
趙三他們幾人緊緊跟隨……
……
“馮三,鄭四,你倆知道這些麻袋裏裝的是啥糧食嗎?”
走到堆精大米的糧堆前,看到這堆東西都是麻袋裝的時,趙知府向身邊的馮三和鄭四問道。
“稟大人,那些麻袋裏裝的是精大米,小人剛才跟馮三拆開麻袋看過。”
趙知府的話音剛落,鄭四便接過話頭應道。
“鄭四,這堆麻袋裏裝的都是精大米嗎?”
聽鄭四回稟後,趙知府再次問道。
“稟大人,小人目前還不清楚,小人和馮三隻拆開了一袋麻袋。”
“嗯,你們幾個這會兒多拆幾袋麻袋,拆開後,看看麻袋裏麵是不是都是裝的精大米?”
“是,大人!”
應一聲後,趙三他們幾人便動手拆起了麵前的麻袋……
——
趙三他們幾人每拆開一袋麻袋,趙知府便上前看看……
接連拆開十多袋麻袋,發現麻袋裏麵裝的都是精大米時,趙三他們幾人激動不已。
我的個天,這些麻袋裏都是裝的精大米,這麽大一堆精大米得養活多少人!
看到拆開的麻袋裏都是裝的精大米時,趙知府心裏對菩薩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菩薩給安平府送的這些糧食得救多少老百姓的命!
估計蜀州那六支鏢糧也是菩薩弄到府衙裏來的。
多謝菩薩!
——
“天快亮了,大家散了吧,想睡覺的趕緊去睡一會兒,等會兒天亮後府衙裏的事情還多。”
緩解一下激動的情緒,對馮三他們三個值夜的衙役囑咐幾句後,趙知府轉身向後院走去……
趙三緊緊跟隨……
“是,大人。”
三個衙役同時應一聲後,各自向自己的宿舍走去……
……
回到二堂書房裏後,趙知府首先給天武帝寫了一份報喜奏折,向天武帝奏報安平府衙裏有很多糧食的事。
“趙三,把這封奏折送到驛站去,讓驛站的人發800裏加急。”
親自把奏折密封好後,趙知府一邊把奏折遞給趙三,一邊吩咐道。
“卑職遵命!”
雙手接過趙知府手裏的奏折,應一聲後,趙三轉身向書房外掠去……
趙三走後,趙知府在心裏琢磨起:如何安置府衙裏的這麽多糧食?
府衙裏沒有糧食時,趙知府憂心如焚、夜不能寐,這會兒大堂前的院子裏堆滿了糧食時,趙知府的心裏也有點愁。
天氣這麽熱,這些糧食一直放在露天院子裏很容易壞,得想法把這些糧食弄到倉庫裏儲存起了才行。
目前安平府衙有10個糧庫,每個糧庫能裝50萬斤糧食,安平府衙的糧庫最多能裝500萬斤糧食。
目測院子裏至少碼放有一千多萬斤糧食,憑安平府衙這10個糧庫肯定裝不下這些糧食。
既然安平府衙的糧庫放不下這些糧食,不如盡快把這些糧食分發到安平府轄下的各縣裏去。
安平府轄下有十多個縣,這些縣的縣城距離安平府城有遠有近,有幾個縣城距離安平府城幾百裏,先讓各知縣來府衙裏開會再給他們發放糧食,有點誤事,不如直接給各知縣下發個通知,讓他們盡快帶著人手和車馬來安平府府衙領糧食。
打好主意後,趙知府提筆開始給各知縣寫通知……
元寶給府衙裏投放糧食時,精大米碼放在院子裏的西側,蘿卜碼放在院子裏的正中,紅薯碼放院子裏的東側。
這三座大糧堆都是10幾米高,三大糧堆之間除了幾米寬的過道外,幾乎把整個院子都碼滿了。
跑到大堂前,看到院子裏的場景時,趙知府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
回過神後,趙知府趕緊跑到院子裏的糧堆前查看一番……
看到麵前堆積如山的魚網口袋裏裝的都是蘿卜時,趙知府難以置信,心裏那點疑神疑鬼的想法瞬間消失殆盡。
哪個鬼會這麽好心給府衙裏送糧食?
安平府現在既缺糧食,也缺水,府衙裏的這些蘿卜得救多少老百姓的命?
必定是菩薩知道眾生疾苦,晚上顯靈來給府衙裏送這些蘿卜。
……
腦補一會兒後,趙知府向碼放好的紅薯堆走去……
……
“你倆誰認識這東西?”
看到魚網口袋裏裝的紅薯時,趙知府一臉懵,搞不懂這是什麽東西,隨即對身邊的趙三和守門的衙役問道。
“稟大人,小的不認識。”
“稟大人,卑職也不認識。”
守門的衙役和趙三先後應道。
聽到趙知府他們幾人的說話聲後,站在背光處的馮三和鄭四趕緊跑了出來……
……
“稟大人,小人雖然不認識這魚網口袋裏裝的東西,剛才卻大著膽子嚐了幾口這東西。”
跑到趙知府的身邊後,馮三回稟道。
“哦,那你此時可有不適之處?”
“稟大人,這東西肯定沒毒,小人吃了這東西後,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之處,這東西又脆又甜,吃起來既有點像板栗,又有點像荸薺,是個好東西!”
“這麽說這些魚網裏裝的都是好東西,本大人也嚐嚐這東西。”
趙知府一邊說著,一邊掏魚網口袋裏的紅薯……
……
“大人不可!等卑職先嚐嚐這東西,過一會兒,卑職沒任何問題後,您再嚐這東西。”
看趙知府掏出魚網裏的紅薯就捧著往嘴邊送時,趙三趕緊阻止道。
“馮三吃了不是沒事?菩薩顯靈送的東西,肯定沒有問題,你們三人也一起嚐嚐這東西的味道。”
說完這番話後,趙知府也不管手裏的紅薯幹不幹淨,直接捧著紅薯啃了起來……
“是,大人。”
同聲應一聲後,守門的衙役、鄭四和趙三也掏出一根魚網口袋裏的紅薯啃了起來……
——
“這東西果然如馮三所說,又脆又甜,是個好東西。”
吃幾口紅薯嚐到味道後,趙知府由衷地讚道。
“可惜不知這好東西到底叫啥名字?”
嚐到紅薯的味道後,趙三接過話頭道。
“這東西吃起來又脆又甜,味道有點像成熟了的南瓜,不如以後就叫它地瓜。”
“大人英明!”
趙知府身邊幾人同聲道。
……
圍著院子裏的紅薯堆轉一圈後,趙知府向院子西側堆精大米的地方走去……
趙三他們幾人緊緊跟隨……
……
“馮三,鄭四,你倆知道這些麻袋裏裝的是啥糧食嗎?”
走到堆精大米的糧堆前,看到這堆東西都是麻袋裝的時,趙知府向身邊的馮三和鄭四問道。
“稟大人,那些麻袋裏裝的是精大米,小人剛才跟馮三拆開麻袋看過。”
趙知府的話音剛落,鄭四便接過話頭應道。
“鄭四,這堆麻袋裏裝的都是精大米嗎?”
聽鄭四回稟後,趙知府再次問道。
“稟大人,小人目前還不清楚,小人和馮三隻拆開了一袋麻袋。”
“嗯,你們幾個這會兒多拆幾袋麻袋,拆開後,看看麻袋裏麵是不是都是裝的精大米?”
“是,大人!”
應一聲後,趙三他們幾人便動手拆起了麵前的麻袋……
——
趙三他們幾人每拆開一袋麻袋,趙知府便上前看看……
接連拆開十多袋麻袋,發現麻袋裏麵裝的都是精大米時,趙三他們幾人激動不已。
我的個天,這些麻袋裏都是裝的精大米,這麽大一堆精大米得養活多少人!
看到拆開的麻袋裏都是裝的精大米時,趙知府心裏對菩薩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菩薩給安平府送的這些糧食得救多少老百姓的命!
估計蜀州那六支鏢糧也是菩薩弄到府衙裏來的。
多謝菩薩!
——
“天快亮了,大家散了吧,想睡覺的趕緊去睡一會兒,等會兒天亮後府衙裏的事情還多。”
緩解一下激動的情緒,對馮三他們三個值夜的衙役囑咐幾句後,趙知府轉身向後院走去……
趙三緊緊跟隨……
“是,大人。”
三個衙役同時應一聲後,各自向自己的宿舍走去……
……
回到二堂書房裏後,趙知府首先給天武帝寫了一份報喜奏折,向天武帝奏報安平府衙裏有很多糧食的事。
“趙三,把這封奏折送到驛站去,讓驛站的人發800裏加急。”
親自把奏折密封好後,趙知府一邊把奏折遞給趙三,一邊吩咐道。
“卑職遵命!”
雙手接過趙知府手裏的奏折,應一聲後,趙三轉身向書房外掠去……
趙三走後,趙知府在心裏琢磨起:如何安置府衙裏的這麽多糧食?
府衙裏沒有糧食時,趙知府憂心如焚、夜不能寐,這會兒大堂前的院子裏堆滿了糧食時,趙知府的心裏也有點愁。
天氣這麽熱,這些糧食一直放在露天院子裏很容易壞,得想法把這些糧食弄到倉庫裏儲存起了才行。
目前安平府衙有10個糧庫,每個糧庫能裝50萬斤糧食,安平府衙的糧庫最多能裝500萬斤糧食。
目測院子裏至少碼放有一千多萬斤糧食,憑安平府衙這10個糧庫肯定裝不下這些糧食。
既然安平府衙的糧庫放不下這些糧食,不如盡快把這些糧食分發到安平府轄下的各縣裏去。
安平府轄下有十多個縣,這些縣的縣城距離安平府城有遠有近,有幾個縣城距離安平府城幾百裏,先讓各知縣來府衙裏開會再給他們發放糧食,有點誤事,不如直接給各知縣下發個通知,讓他們盡快帶著人手和車馬來安平府府衙領糧食。
打好主意後,趙知府提筆開始給各知縣寫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