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再由人工將麥子裏大一些的石子之類的撿走,麥子就可以裝袋了,裝袋後再找機會晾曬一下,麥子就可以儲存起來。


    如此往複,地裏的麥子一點點的減少,村裏大隊的糧食袋子一點點的增多。


    眼看著大部分的麥子都入了庫,趙大山以及周會計還有村裏的老人,疲憊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今年老天爺賞臉啊!”


    “是呀,往年可沒有像今這樣一點雨都沒有。”


    “我看了今年收成應該不錯,麥穗都特別的飽滿,應該是個豐收年!”


    “應該是!”


    村民們臉上也都掛著笑容,討論著今年的收成。


    “弘文,怎麽樣?還行麽?”


    打麥場邊上樹蔭下,王愛國對李弘文道。


    “還行,歇一會就好!”


    他們是剛從一波拉石碾子上換下來的,兩人全身都是汗,脫了衣服光著膀子坐在樹蔭下,用草帽扇著風。


    “快了,過幾天就完了,到時候就能休息休息了。”


    王愛國笑道,他已經在這個村裏是第三個年頭了,都習慣了這農忙時的這種情況,李弘文這頭一年明顯有些受不住。


    “愛國,這麥子一畝能有多少產量?”


    李弘文看著另一波人在喊著口號拉著碾子,心裏感歎這農民確實是苦。


    “二百左右吧!”


    “才二百?這麽少麽?”


    聽到王愛國的回答,李弘文有些不敢相信,因為前世的個畝產可都在千斤以上。


    “還少?你真是沒種過地,你知道在我老家一畝多少麽?八十到一百斤,那還是好地,差的地連這數都達不到。”


    王愛國失笑的看了李弘文一眼,這真是城裏的孩子,畝產二百斤都覺得少。


    當時他到這邊的時候,聽說這裏畝產二百斤的時候,都驚著了,覺得這地裏的土是帶了油麽?能畝產二百斤。


    跟家裏寫信的時候,家裏還說他是去了好地方呢。


    “好吧!”


    王愛國的話讓李弘文這才意識到,這個時代的真實糧食產量到底是什麽情況。


    想想也對,這個時代化肥才開始在一些地方使用,其他地方多數還是用的自漚肥,糧食的種子也還沒有經過培育,機械化也非常低,像靠山屯,連個拖拉機都沒有,產量低才是正常現象。


    夏收最後幾天,天氣開始變得陰了起來,於是所有人更是加快速度開始搶收,不過雨最終沒下來,陰了幾天後,雲漸漸散雲,天氣又開始變得晴朗起來。


    “我點到名字的,明天一大早在大隊集合,我們爭取早點出發,這樣到糧站的時候人能少點,能早點把公糧交了。”


    麥子打出來,隊上統計過後,最終畝產達到了二百六十斤,這讓所有人都笑著說今年是個好年景。


    而收完麥子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公糧,趙大山安排了隊上的壯勞力準備明天一大早拉著糧食去縣裏糧站交公糧。


    這不是個輕鬆的活,所以去送糧的除了十個工分外,還會額外補助五毛錢,村裏想去的人不少。


    知青點王愛國馬愛民史愛黨還有那兩個新來的也都想去,不過李弘文沒去,甚至趙大山因為他有武裝部親戚的關係把他名字加上了,他還是主動跟趙大山說了自己不去。


    之前夏收,那是沒辦法,所有人都要搶收,他不參加不合適,現在交公糧,有的是人想去,他就不摻和了。


    他想好好歇兩天,這段時間太累了,至於補助的五毛錢,他去山裏打點獵就都有了,沒必要非得跟人搶著去。


    知青點最後是王愛國與馬愛民還有一個新來的知青去的。


    這活肯定不可能人人都去,能分給知青點三個名額,已經是趙大山照顧了。


    當然,不去交公糧也不代表就沒事了。


    收完麥子,還能種一波糧食,剩下的人還需要加緊把地種上這波農忙才算是結束。


    也就是這個時候,李弘文才明白,為什麽剛來的時候,分的糧食裏有那麽多的紅薯了。


    種的這波糧食裏,紅薯因為產量高,基本上村裏大部分的地都種了紅薯,用村民的話說,離了紅薯沒法活,一年就靠紅薯活命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紅薯的畝產能達到三千到五千斤,其他糧食都沒有這麽高的產量。


    當然,其他糧食也不是不種,玉米什麽,村裏也種了一些,隻是相對於紅薯,麵積要小的多。


    相對於緊張的搶收,種地就輕鬆多了。


    或許是經曆過了前段時間的勞苦,知青們再種地的時候,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周成背成了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新來的男知青也背起了王安石的船泊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還...”


    女知青也有人唱起了知青之歌,還有唱起了戲的,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而在交完公糧後,就到了村裏分麥子的時候。


    這個時候村裏會給每家按壯勞力人頭,先分五十斤的小麥,剩餘的會在秋收統一計算工分統一再分。


    分糧絕對是讓人興奮的,村裏不管男女老幼,都早早的等在了大隊門前。


    靠山屯不算大村子,人口也就在四百多人的樣子,平時感覺不出來,這一全擠到大隊門前,還挺壯觀。


    村裏分糧是先分村民,最後再分知青,所以雖然到了,但是一幫知青在老知青提示下,也沒往前麵擠,都在外麵看著前麵的村民一個個分糧。


    人口多的人家,有六七個壯勞力的,一次能三四百斤小麥,這是最讓人羨慕的,村民們也會討論著誰誰誰家就是人口興旺,看人家每回分的糧食有多多什麽的。


    而人口少的,隻到分到一百來斤,雖然沒人在這個時候說什麽,但是會不自覺得覺得自家不夠硬氣。


    分糧是需要自己帶袋子的,所以在喊到誰家名字,誰家就會開心的提著袋子擠到前麵去。


    記分員趙石柱周會計趙大山還有村裏年歲大的,會在前麵核實這家幾個壯勞力,能分多少糧,然後把成袋的糧食倒進自家帶的袋子裏,統一進行過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手藝確定讓我混年代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怡紅院的布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怡紅院的布隆並收藏這手藝確定讓我混年代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