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在紐約,以母語寫作,文章發表在兩岸三地。這至少說明,生存環境決定了作品內容。


    但是在一個如此複雜多樣多變的生活現實中,任它弱水三千,我隻能取一瓢飲。至於說取的為什麽是此一瓢,那隻能怪我寫作隨緣。


    也許緣有點玄。換個方式說,四分之三世紀下來,我走過了兩個時代,兩個文化,和那八千裏路雲和月。


    因而不難想象,我的人生經驗,免不了或多或少地滲入作品之中,作者的身影,他的喜怒哀樂,也都免不了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來。


    我去國多年——台北半世紀,北京一甲子——文中提到的一些往事,也就隻能以回顧方式去追憶我腦海中的台灣。至於那更遙遠的古都,更就隻能神遊,或在它處虛構一位俠隱去夢回了。


    至於美國,自我從開車的洛杉磯,移居搭地鐵的紐約,生活方式基本改變。步行非但必要,而且習以為常。幾十年下來,我一步一步成為曼哈頓天空線下的一個漫遊者,但也因此而有機會近距離感受這個複雜多樣多變的大都會。同時,開始寫作。


    不過,生存環境固然決定了我的作品內容,但是我也可以理解,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興趣和我分享此一瓢,去閱讀一些既不切身相關,又大半是地球另一邊的故事。


    盡管如此,我當然還是希望你們或許願意隨著作者的興趣漫遊一圈。有此願者,也算是和我,雖有世代及海洋的間隔,結了一個書緣。


    無此願者無過無失,我隻能怪自己寫作隨緣。


    感謝北京世紀文景和編輯王玲,對作品有此興趣,對作者有此信心。同時感謝張艾嘉的前言,韓湘寧的攝影,鄭愁予的贈詩。


    這些支持和確認,對作者來說,是莫大的榮幸和鼓勵。


    張北海


    2014,紐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瓢紐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北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北海並收藏一瓢紐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