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孫勝靈和九天玄女、關小刀同乘一朵雲彩。
一路上,他兩個吵吵鬧鬧,一刻也不消停。
關小刀不高興了:
“你們兩個能不能安靜一會兒?不能的話,給我講講故事,別瞎吵吵!這好幾天呢,就這麽幹飛著,多沒有意思啊。”
兩個都道:
“好啊好啊,你要聽什麽故事?”
關小刀想了想:
“就講講包青天和狄仁傑的故事吧。”
“好,好。我先講,我先講!”
他兩個爭搶起來。
“別爭,別爭……”
關小刀用手一指左邊的“孫勝靈”:
“你先講,一會兒另一個再講。”
左邊的“孫勝靈”道:
“好。我便給你講講這包公包青天。
“他啊,是人間中國北宋時期的人,不到三十歲就考上進士了,之後……”
關小刀打斷他:
“什麽是進士?”
這“孫勝靈”想了想:
“這個……就相當於在你們中國考上了清華北大吧。”
這個關小刀知道。
他才這麽大,老師就經常激勵他們將來要考上清華北大呢。
那個時候的包公能夠考上“清華北大”,自然是非常厲害啦。
這個“孫勝靈”繼續講道:
“他一生一直在做官,給當時的皇帝提了許多好的建議,也得罪了許多人。
“他做的大多數官都和審案子有關,相當於……你們人間現在的法院那些人吧。”
關小刀道:
“你這講得也沒意思啊。”
這個“孫勝靈”臉一紅:
“要講得有意思……我想想啊,對了,我問你,你知道包公有個外號叫什麽嗎?”
關小刀道:
“不是包青天嗎?”
這“孫勝靈”道:
“那不是外號。外號……是與他的某些特點有關的。”
關小刀問:
“外號,都是埋汰人的,是嗎?”
這“孫勝靈”道:
“也不一定。算了,不用你猜了,我告訴你吧,他的外號叫‘包黑子’……”
關小刀樂了:
“是說他長得黑嗎?”
這“孫勝靈”道:
“是啊。
“不過,這隻是一個方麵。
“更重要的是,是說他這人非常正直,鐵麵無私,不管是誰犯了法,他都秉公處理,該殺的殺,該判的判,老百姓可擁護他了……”
關小刀道:
“有沒有什麽有意思的事例?”
這個“孫勝靈”道:
“他審案斷案的故事可太多啦,還拍了許多電影電視劇。對了,你們人間不是有什麽互聯網嗎?你上去一搜,有的是……”
關小刀不高興:
“你們這兒不是上不了網嗎?還好意思提互聯網的事兒。”
右邊的“孫勝靈”著急了:
“你這也不會講故事啊。這麽半天了,你都講啥了?得了,還是我來講吧……”
左邊的“孫勝靈”不幹了:
“你少打岔,誰說我不會講了?我這就給小刀同學講幾個小故事。”
關小刀也對右邊的“孫勝靈”道:
“你著什麽急啊,一會兒有的你講的。”
左邊的“孫勝靈”講道:
“第一個小故事,是說包公打小就聰明,善於發現問題的關鍵。
“說有一天啊,他的嫂子煮了一個雞蛋,結果不知被哪個丫頭給偷吃了,然後嫂子就求他給破案。
“小包公想了一想,有了主意,他把丫頭們召集起來,讓她們每人喝了一口水,再吐到盤子裏,自己在旁邊仔細觀察。
“結果,有一個丫頭吐出來的水裏摻雜著雞蛋的殘渣。
“小包公就指著她說,‘就是你這個饞丫頭幹的!’那丫頭隻好承認……
“怎麽樣,有意思沒?”
關小刀不太滿意:
“湊合吧,不是太過癮。”
這“孫勝靈”道:
“那好,給你來個過癮的,叫‘包青天智審石頭’……”
關小刀來了興趣:
“審石頭?石頭怎麽審?”
這個“孫勝靈”道:
“你別急,聽我講啊。
“說有一戶人家,有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學之後就會到街上幫助父親賣炸糍粑。
“有一天,早早就賣完了,他爸爸讓這孩子用小筐裝著掙來的錢先回家。
“這孩子路上走累了,便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休息了一會。
“誰知,這麽一休息竟然睡著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壞了,發現籃子裏的錢被人偷啦。
“就這樣,他爸爸便告到了包公那裏,請包公為他們做主。
“這可怎麽辦呢?
“包公想啊想,告訴手下,去,把小孩子坐過的那塊石頭抓來,我要親自審問它。
“大家和你剛才的反應一樣啊,這石頭怎麽審?
“可是,又不能不聽包公的話,便把那塊石頭搬到了衙門……”
講到這裏,這個“孫勝靈”故意停了下來,見關小刀和那個“孫勝靈”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臉上露出了得意之色,繼續講道:
“包公又故意把要在第二天審問石頭這件事散布了出去。
“你想啊,人都有好奇之心,結果,第二天,果然有許多百姓都到了衙門,想看看包公到底怎麽審石頭。
“對了,小刀同學,你猜他會怎麽審?”
關小刀搖頭:
“我可猜不到。”
這個“孫勝靈”道:
“嗬嗬,你猜不到,換了誰也很難猜到啊。
“這包公,竟然和審問犯人一樣那麽審。
“隻見他把驚堂木‘啪’地那麽一拍,大聲喝道,你這石頭,說,是不是你偷了這孩子的錢?
“那石頭當然不會說話啊,包公又把驚堂木一拍,好,不招是不是?
“來啊,打它三十大板!
“那些個公差一聽,那就打吧,像模像樣地把那石頭打了三十大板。
“包公假裝湊到石頭跟前聽了聽,說,這石頭招了,是他偷的錢,隻是錢都被他揮霍了。
“我看這孩子很可憐,大家給湊點錢吧。
“讓人拿來一個水桶,他先帶頭往裏扔了一枚銅錢。
“其他的老百姓也排著隊往水桶裏扔錢。
“包公在一邊看著,突然,包公命令手下,來呀,把這個人抓起來!
“那個人當然大呼冤枉。
“包公拿起那人扔的那枚銅錢說,這孩子家是賣炸糍粑的,手上難免會有油,這些油自然也會沾到錢上。
“你剛才投這枚銅錢時,水麵出現了油,說明這枚銅錢是你從這孩子這裏偷來的,你還想抵賴嗎?
“那人隻好承認是他偷的錢……”
右邊的“孫勝靈”不解:
“這跟審石頭也沒有什麽關係啊。”
關小刀道:
“怎麽沒有關係?
“包公就是用審石頭這件事吸引人們來看,他早料到,偷錢那個人十有八九是會來的。”
左邊的“孫勝靈”衝右邊的“孫勝靈”一呲牙:
“你瞅你多笨!”
一路上,他兩個吵吵鬧鬧,一刻也不消停。
關小刀不高興了:
“你們兩個能不能安靜一會兒?不能的話,給我講講故事,別瞎吵吵!這好幾天呢,就這麽幹飛著,多沒有意思啊。”
兩個都道:
“好啊好啊,你要聽什麽故事?”
關小刀想了想:
“就講講包青天和狄仁傑的故事吧。”
“好,好。我先講,我先講!”
他兩個爭搶起來。
“別爭,別爭……”
關小刀用手一指左邊的“孫勝靈”:
“你先講,一會兒另一個再講。”
左邊的“孫勝靈”道:
“好。我便給你講講這包公包青天。
“他啊,是人間中國北宋時期的人,不到三十歲就考上進士了,之後……”
關小刀打斷他:
“什麽是進士?”
這“孫勝靈”想了想:
“這個……就相當於在你們中國考上了清華北大吧。”
這個關小刀知道。
他才這麽大,老師就經常激勵他們將來要考上清華北大呢。
那個時候的包公能夠考上“清華北大”,自然是非常厲害啦。
這個“孫勝靈”繼續講道:
“他一生一直在做官,給當時的皇帝提了許多好的建議,也得罪了許多人。
“他做的大多數官都和審案子有關,相當於……你們人間現在的法院那些人吧。”
關小刀道:
“你這講得也沒意思啊。”
這個“孫勝靈”臉一紅:
“要講得有意思……我想想啊,對了,我問你,你知道包公有個外號叫什麽嗎?”
關小刀道:
“不是包青天嗎?”
這“孫勝靈”道:
“那不是外號。外號……是與他的某些特點有關的。”
關小刀問:
“外號,都是埋汰人的,是嗎?”
這“孫勝靈”道:
“也不一定。算了,不用你猜了,我告訴你吧,他的外號叫‘包黑子’……”
關小刀樂了:
“是說他長得黑嗎?”
這“孫勝靈”道:
“是啊。
“不過,這隻是一個方麵。
“更重要的是,是說他這人非常正直,鐵麵無私,不管是誰犯了法,他都秉公處理,該殺的殺,該判的判,老百姓可擁護他了……”
關小刀道:
“有沒有什麽有意思的事例?”
這個“孫勝靈”道:
“他審案斷案的故事可太多啦,還拍了許多電影電視劇。對了,你們人間不是有什麽互聯網嗎?你上去一搜,有的是……”
關小刀不高興:
“你們這兒不是上不了網嗎?還好意思提互聯網的事兒。”
右邊的“孫勝靈”著急了:
“你這也不會講故事啊。這麽半天了,你都講啥了?得了,還是我來講吧……”
左邊的“孫勝靈”不幹了:
“你少打岔,誰說我不會講了?我這就給小刀同學講幾個小故事。”
關小刀也對右邊的“孫勝靈”道:
“你著什麽急啊,一會兒有的你講的。”
左邊的“孫勝靈”講道:
“第一個小故事,是說包公打小就聰明,善於發現問題的關鍵。
“說有一天啊,他的嫂子煮了一個雞蛋,結果不知被哪個丫頭給偷吃了,然後嫂子就求他給破案。
“小包公想了一想,有了主意,他把丫頭們召集起來,讓她們每人喝了一口水,再吐到盤子裏,自己在旁邊仔細觀察。
“結果,有一個丫頭吐出來的水裏摻雜著雞蛋的殘渣。
“小包公就指著她說,‘就是你這個饞丫頭幹的!’那丫頭隻好承認……
“怎麽樣,有意思沒?”
關小刀不太滿意:
“湊合吧,不是太過癮。”
這“孫勝靈”道:
“那好,給你來個過癮的,叫‘包青天智審石頭’……”
關小刀來了興趣:
“審石頭?石頭怎麽審?”
這個“孫勝靈”道:
“你別急,聽我講啊。
“說有一戶人家,有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學之後就會到街上幫助父親賣炸糍粑。
“有一天,早早就賣完了,他爸爸讓這孩子用小筐裝著掙來的錢先回家。
“這孩子路上走累了,便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休息了一會。
“誰知,這麽一休息竟然睡著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壞了,發現籃子裏的錢被人偷啦。
“就這樣,他爸爸便告到了包公那裏,請包公為他們做主。
“這可怎麽辦呢?
“包公想啊想,告訴手下,去,把小孩子坐過的那塊石頭抓來,我要親自審問它。
“大家和你剛才的反應一樣啊,這石頭怎麽審?
“可是,又不能不聽包公的話,便把那塊石頭搬到了衙門……”
講到這裏,這個“孫勝靈”故意停了下來,見關小刀和那個“孫勝靈”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臉上露出了得意之色,繼續講道:
“包公又故意把要在第二天審問石頭這件事散布了出去。
“你想啊,人都有好奇之心,結果,第二天,果然有許多百姓都到了衙門,想看看包公到底怎麽審石頭。
“對了,小刀同學,你猜他會怎麽審?”
關小刀搖頭:
“我可猜不到。”
這個“孫勝靈”道:
“嗬嗬,你猜不到,換了誰也很難猜到啊。
“這包公,竟然和審問犯人一樣那麽審。
“隻見他把驚堂木‘啪’地那麽一拍,大聲喝道,你這石頭,說,是不是你偷了這孩子的錢?
“那石頭當然不會說話啊,包公又把驚堂木一拍,好,不招是不是?
“來啊,打它三十大板!
“那些個公差一聽,那就打吧,像模像樣地把那石頭打了三十大板。
“包公假裝湊到石頭跟前聽了聽,說,這石頭招了,是他偷的錢,隻是錢都被他揮霍了。
“我看這孩子很可憐,大家給湊點錢吧。
“讓人拿來一個水桶,他先帶頭往裏扔了一枚銅錢。
“其他的老百姓也排著隊往水桶裏扔錢。
“包公在一邊看著,突然,包公命令手下,來呀,把這個人抓起來!
“那個人當然大呼冤枉。
“包公拿起那人扔的那枚銅錢說,這孩子家是賣炸糍粑的,手上難免會有油,這些油自然也會沾到錢上。
“你剛才投這枚銅錢時,水麵出現了油,說明這枚銅錢是你從這孩子這裏偷來的,你還想抵賴嗎?
“那人隻好承認是他偷的錢……”
右邊的“孫勝靈”不解:
“這跟審石頭也沒有什麽關係啊。”
關小刀道:
“怎麽沒有關係?
“包公就是用審石頭這件事吸引人們來看,他早料到,偷錢那個人十有八九是會來的。”
左邊的“孫勝靈”衝右邊的“孫勝靈”一呲牙:
“你瞅你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