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導演項陽的轉型之作
滿級偶像重生後從減肥開始做影帝 作者:清澈的小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完這個劇本的陸絨幾乎將前麵瀏覽的故事忘得一幹二淨,不是他的記憶差,而是《玫瑰熱意》給了他太深刻的印象。
就像你連續幾天看了三兩本味同嚼蠟打發時間的書籍,讀之無味棄之可惜,有時候通篇讀下來,甚至主角的名字都還有些模糊。
這時突然找到一本各方麵都符合心意的書,廢寢忘食的那種感覺就類似於陸絨現在的心情。
一部優秀的作品往往從細節處就能窺見端倪。
前期的懷雲間即使因為家庭環境等等因素養成了懦弱敏感的性格,也並不招人厭煩,讀者心中反而升起了憐愛欲。
這是因為男主的人設足夠豐滿,並不是單薄如紙片的唯唯諾諾,人是多麵性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個人渾身都是缺點。
由於父母經常不在家,懷雲間不得不早早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從而培養出較強的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父母的高知背景和嚴苛教育導致男主漸漸養成了過度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極高。
未黑化前的男主還算是一個正常人,是這個世界普普通通不起眼的一員。
人生設置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心做平衡的橋梁,度過了就是一個平凡充實的一生,度不過就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女主就是這個失衡的催化劑。
男主黑化後瘋狂到了將自己原有的人格硬生生地湮滅,巨大的負麵情緒和病變的愛意撐起了一副空洞皮囊,像一具執念深重的行屍走肉。
但追求完美的行事準則已經刻進了他的骨血深處,在這麽一種瘋癲又冷靜的詭異狀態下自導自演了莊園驚魂的鬧劇。
品讀完劇本的陸絨幾乎沒有過多猶豫就敲定了接下來的行程。
不僅僅是人設劇情出彩,在少年決定進軍電影圈後,並不是嘴上說說然後將一切都交給經紀人,自己也有去全麵地了解電影圈行業規則、市場需求、趨勢以及電影的大環境。
這裏就要重點提一下華國恐怖電影的大環境了。
中式恐怖的恐懼閾值極高,可為什麽華國很少有出彩的恐怖片呢?
原因就在於華國沒有尚未形成正式的電影分級政策體係,這就導致恐怖電影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諸如文化價值導向、電影尺度、受眾。
簡單來說就是恐怖片的播放沒有特定人群限製,為了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統一對這一類電影做出限製。
不允許宣揚封建迷信思想,不能有違背主流價值觀的內容,一旦有過度驚悚、衝擊感官和心理,可能難以通過審核。
限製了所謂的美式恐怖,華國恐怖片中不存在過度渲染血腥、暴力、邪惡戰勝正義、反人類等不良導向情節。
並且故事邏輯上不能以完全無法解釋的超自然靈異來收尾。
這就是很多華國恐怖片進行到最後發現一切隻是主角的一場夢,或者主角精神疾病所產生的臆想,令很多觀眾大失所望。
政策如此,導演也沒有辦法,不改就過不了審。
對於恐怖場景、血腥畫麵等隻能歸結到人為、幻覺、心理問題、科學現象等範疇,否則就可能被認為存在迷信導向。
在種種限製下,恐怖類電影爛片層出不窮,漸漸落得一個尷尬的境地,很多有才華的導演也陸續轉到其他影視題材,隻有寥寥幾人還在苦苦堅持。
業內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正麵評分的國產恐怖片了,最能打的還是僵屍片。
而在所有人都遵循著大環境腳步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打破常規。
陸絨從這簡易的劇本中看出了導演敢於挑戰規則,利用規則的決心和底氣。
什麽?你不讓我拍攝所謂的真鬼魂?我直接主角人為製造鬧鬼現場。
什麽?不能有血腥暴力的場景嚇壞小孩子?關我浪漫唯美的玫瑰莊園什麽事?
什麽?主角是個殺人犯?不不不,他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我以一個反麵教材去倡導正確的親情、愛情價值觀,再說主角最後不也死了嗎?
甚至為了避免輿論,女主和男閨蜜的人物設定本就不是什麽好人,即使作為受害者,觀眾們也隻會說上一句惡人自有惡人磨,罪有應得,報應之類的。
劇情流暢地進行著,完美地避開了政策的限製,將氛圍恐怖渲染到極致,反而比粗劣的鬼物追趕更能挑逗觀眾的恐懼神經。
比所謂幻覺、夢境收場來的更加真實過癮。
且鬧鬼本就是一場騙局,相關的恐怖畫麵可以突破很多的限製,達到以往那些影片難以到達的真實度。
打個比方,一個鬼宅,一個鬼屋,真的不可以,而鬼屋布置地再恐怖再真實因為是假的能以最低限製接待遊客。
這個導演的手段比起傳統影片的處理方式無疑是高了數倍。
因為上述的種種因素,再加上陸絨自身蠢蠢欲動的挑戰欲,這個試鏡的名額他要定了!
“你看哪個角色了…?”趁著陸絨閱讀劇本的空檔,商雲正協調著日程安排,確保幾天後小老板能夠高效地參與各種工作。
聽到動靜的商雲探過頭,眼神一凝:“你真要選這個?”
陸絨肯定地點點頭。
商雲扶額,沒想到小祖宗一眼就挑上了這個讓他自己都有些猶豫的劇本。
以他的眼光當然看出這個劇本的內容無疑是非常出色的,但圈內很多時候並不是劇本優秀就能孕育出同樣優秀的影片。
況且這個劇本是唯一一個導演親自聯係邀請的劇本。
《玫瑰熱意》的導演項陽也並不是什麽無名之輩,相反,他的作品還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如果不是為了圓滿自己兒時的願望,在最輝煌的時候果斷轉型恐怖片,他的人生恐怕會一直順風順水直到退休。
別人都是往高處走,項陽這種自斷前程的行為放在圈子裏也是相當炸裂的,但不耽誤與項陽結仇的人落井下石。
所謂過剛易折,項陽性格直來直往並不圓滑,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就像你連續幾天看了三兩本味同嚼蠟打發時間的書籍,讀之無味棄之可惜,有時候通篇讀下來,甚至主角的名字都還有些模糊。
這時突然找到一本各方麵都符合心意的書,廢寢忘食的那種感覺就類似於陸絨現在的心情。
一部優秀的作品往往從細節處就能窺見端倪。
前期的懷雲間即使因為家庭環境等等因素養成了懦弱敏感的性格,也並不招人厭煩,讀者心中反而升起了憐愛欲。
這是因為男主的人設足夠豐滿,並不是單薄如紙片的唯唯諾諾,人是多麵性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個人渾身都是缺點。
由於父母經常不在家,懷雲間不得不早早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從而培養出較強的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父母的高知背景和嚴苛教育導致男主漸漸養成了過度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極高。
未黑化前的男主還算是一個正常人,是這個世界普普通通不起眼的一員。
人生設置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心做平衡的橋梁,度過了就是一個平凡充實的一生,度不過就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女主就是這個失衡的催化劑。
男主黑化後瘋狂到了將自己原有的人格硬生生地湮滅,巨大的負麵情緒和病變的愛意撐起了一副空洞皮囊,像一具執念深重的行屍走肉。
但追求完美的行事準則已經刻進了他的骨血深處,在這麽一種瘋癲又冷靜的詭異狀態下自導自演了莊園驚魂的鬧劇。
品讀完劇本的陸絨幾乎沒有過多猶豫就敲定了接下來的行程。
不僅僅是人設劇情出彩,在少年決定進軍電影圈後,並不是嘴上說說然後將一切都交給經紀人,自己也有去全麵地了解電影圈行業規則、市場需求、趨勢以及電影的大環境。
這裏就要重點提一下華國恐怖電影的大環境了。
中式恐怖的恐懼閾值極高,可為什麽華國很少有出彩的恐怖片呢?
原因就在於華國沒有尚未形成正式的電影分級政策體係,這就導致恐怖電影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諸如文化價值導向、電影尺度、受眾。
簡單來說就是恐怖片的播放沒有特定人群限製,為了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統一對這一類電影做出限製。
不允許宣揚封建迷信思想,不能有違背主流價值觀的內容,一旦有過度驚悚、衝擊感官和心理,可能難以通過審核。
限製了所謂的美式恐怖,華國恐怖片中不存在過度渲染血腥、暴力、邪惡戰勝正義、反人類等不良導向情節。
並且故事邏輯上不能以完全無法解釋的超自然靈異來收尾。
這就是很多華國恐怖片進行到最後發現一切隻是主角的一場夢,或者主角精神疾病所產生的臆想,令很多觀眾大失所望。
政策如此,導演也沒有辦法,不改就過不了審。
對於恐怖場景、血腥畫麵等隻能歸結到人為、幻覺、心理問題、科學現象等範疇,否則就可能被認為存在迷信導向。
在種種限製下,恐怖類電影爛片層出不窮,漸漸落得一個尷尬的境地,很多有才華的導演也陸續轉到其他影視題材,隻有寥寥幾人還在苦苦堅持。
業內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正麵評分的國產恐怖片了,最能打的還是僵屍片。
而在所有人都遵循著大環境腳步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打破常規。
陸絨從這簡易的劇本中看出了導演敢於挑戰規則,利用規則的決心和底氣。
什麽?你不讓我拍攝所謂的真鬼魂?我直接主角人為製造鬧鬼現場。
什麽?不能有血腥暴力的場景嚇壞小孩子?關我浪漫唯美的玫瑰莊園什麽事?
什麽?主角是個殺人犯?不不不,他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我以一個反麵教材去倡導正確的親情、愛情價值觀,再說主角最後不也死了嗎?
甚至為了避免輿論,女主和男閨蜜的人物設定本就不是什麽好人,即使作為受害者,觀眾們也隻會說上一句惡人自有惡人磨,罪有應得,報應之類的。
劇情流暢地進行著,完美地避開了政策的限製,將氛圍恐怖渲染到極致,反而比粗劣的鬼物追趕更能挑逗觀眾的恐懼神經。
比所謂幻覺、夢境收場來的更加真實過癮。
且鬧鬼本就是一場騙局,相關的恐怖畫麵可以突破很多的限製,達到以往那些影片難以到達的真實度。
打個比方,一個鬼宅,一個鬼屋,真的不可以,而鬼屋布置地再恐怖再真實因為是假的能以最低限製接待遊客。
這個導演的手段比起傳統影片的處理方式無疑是高了數倍。
因為上述的種種因素,再加上陸絨自身蠢蠢欲動的挑戰欲,這個試鏡的名額他要定了!
“你看哪個角色了…?”趁著陸絨閱讀劇本的空檔,商雲正協調著日程安排,確保幾天後小老板能夠高效地參與各種工作。
聽到動靜的商雲探過頭,眼神一凝:“你真要選這個?”
陸絨肯定地點點頭。
商雲扶額,沒想到小祖宗一眼就挑上了這個讓他自己都有些猶豫的劇本。
以他的眼光當然看出這個劇本的內容無疑是非常出色的,但圈內很多時候並不是劇本優秀就能孕育出同樣優秀的影片。
況且這個劇本是唯一一個導演親自聯係邀請的劇本。
《玫瑰熱意》的導演項陽也並不是什麽無名之輩,相反,他的作品還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
如果不是為了圓滿自己兒時的願望,在最輝煌的時候果斷轉型恐怖片,他的人生恐怕會一直順風順水直到退休。
別人都是往高處走,項陽這種自斷前程的行為放在圈子裏也是相當炸裂的,但不耽誤與項陽結仇的人落井下石。
所謂過剛易折,項陽性格直來直往並不圓滑,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