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台詞功底
滿級偶像重生後從減肥開始做影帝 作者:清澈的小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是那句話,大劇組就是不一樣。
搭上了這樣一個實力強勁的劇組,根本不用愁宣傳方麵的事情。
劇組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推廣,發布劇照、預告片、新聞稿等,提前造勢一條龍。
劇照的發布時間完全看導演的意思。
而周衍一向習慣開機那天就完成對主創演員的公開,每一次發布都能造成圈內大地震。
周衍的劇組從來不缺影帝,況且這一次周衍就是奔著香江金像獎和威尼斯金獅獎去的,陣容更是逆天。
劇中飾演警長的男主角是金馬影帝航言,總計獲得過十幾次影帝獎項,獎杯拿到手軟,在業內威望高的嚇人。
隨隊法醫扮演者,梁緣,被譽為“百億影帝”,演的電影票房累計超過百億。
甚至連劇中的受害者之一的配角葛佳一,有“平民影帝”的美譽,其表演貼近生活、幽默自然,令觀眾感到無比的親切。
或許你聽到這個名字會想不起這個人,但是你看到他的臉,腦中就會浮現千千萬萬張熟悉的臉。
就是這樣一個逆天的陣容,陸絨混入其中,就像一群老狐狸中混入了一頭懵懵懂懂的小鹿,顯得格外矚目了。
這一回倒沒人去質疑什麽,開玩笑,這樣一個劇組是能隨便塞人的嗎?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劇情演繹需要一個年輕些的角色。
而陸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給網民留下了新生代最有實力的演員標簽,目前全網暫無代餐。
憑什麽人家能在影帝紮堆的劇組裏拿下重要的角色?這本來就是業內對陸絨本人最好的認可。
看到劇照的網友們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照片是很典型的九零年代的香江風格。
照片中,少年站在街頭,背後是色彩斑斕的霓虹燈招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身著寬鬆的牛仔褲、印花襯衫和複古夾克,頭發梳得整齊有型,靠在牆邊。
嘴裏叼著一根香煙,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年輕人獨有的頹色。
他單手插兜,另一隻手拿著墨鏡,微微屈腿,腳下是破舊的水泥地麵,上麵散落著一些報紙和垃圾,一輛紅色的出租車駛過,留下一道模糊的影子。
照片的色調溫暖而複古,仿佛被歲月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
光線從頭頂灑下,勾勒出少年的輪廓,令觀者無不從中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在陸絨工作室轉發的帖子底下,評論區開始蹭蹭蹭得上漲:
“好喜歡這種複古港風的照片,新壁紙get√”
“看了下新劇組的陣容,震驚我媽一整年,清一色影帝我的天!!”
“絨絨越來越好啦,一路陪伴過來真的淚目了( ? ^ ? )”
“這題材,這風格,一看就是奔著獲獎的電影啊,期待一波~”
網友們平淡微驚的態度也超出了工作室的想象。
要是平常,這種消息一經放出,不得因為咖位問題爭吵八百回合,現在怎麽一個個都接受良好了?
其實也不怪工作室的人驚訝,小老板本來黑粉就少,大部分還是買的水軍,被有關部門整頓之後就消失了的大半。
剩下的一些基本都是因為之前擋了某些明星的路,天天霸占熱搜眼紅的個別不理智的粉絲。
至於現在,黑粉也是會麻木的好嗎?
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要顏有顏,無負麵緋聞,日常曝光不是拍戲就是拍戲,找個黑點都得拿上放大鏡。
現在好了,人家已經不擋自家正主的路了,人家走的路他們牆頭這輩子都夠不上。
黑粉黑著黑著就生出了感情,這人怎麽回事?越黑感覺越是完美?
銷號轉了粉絲偷吃也沒人發現{爽歪歪.jpg}。
現在國內一提年輕一代兼具流量與實力的明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陸絨。
當這種認知成為共識之後,它就形成了一種風向標。
哪幾個電影會沒有年輕人這一類的角色?有這麽一個流量高演技還獲得大眾高度認可的青年演員,誰會拒絕?
無形之中,陸絨的電影之路變得無比寬闊。
其實很多時候,除了頂尖級別的影帝,並不是所有影帝得主都能被公眾所熟知。
某些影帝的熱度甚至還沒有青春商業類電影請來的流量小生熱度高。
這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也不是一件多可悲的事,歸根結底是因為追求不同。
一個是奔著獲獎去的,為了藝術,一個是奔著票房去的,為了錢。
兩者不衝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進圈就是為了錢,闖出知名度後就開始追逐名氣與地位。
區別隻是實力的參差,有人思想境界僅僅停留在為了錢,有人實力不達標隻能停留在為了錢。
影帝是一種無形的冠冕,就像勞動者與知識分子之間。
為什麽有些獲獎的影片並不火呢?
就是因為它明確將目標受眾定位為專業影評人、電影愛好者和特定的文化群體。
這類電影也不是全靠票房賺錢,可能在短期內票房表現不一定突出。
但獲獎後的電影往往會在後續的發行、放映和版權銷售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收益。
例如,獲獎電影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和展映會更受歡迎,為製作公司帶來長期的商業回報。
而周衍是難得的雙全人才,他很喜歡現實主題的影片,貼近生活、立意深刻的同時又不失商業跌宕。
這也是為什麽周衍年紀輕輕就成為頂尖導演的原因之一。
拍攝開始的第一天清晨,五點鍾,所有人都陷入了忙碌的準備當中。
陸絨住在劇組安排的一間民宿當中,幾位影帝都住在隔壁,這一點陸絨相當的開心,等稍微熟悉一些就可以向前輩們請教了!
早上四點半,陸絨被糊糊準時叫醒,領去了化妝間。
劇組有專門的化妝師,同時負責很多人,桃夭跟在一邊學習,之後的化妝工作會由她接手。
那名化妝師看到本人後愣了一會才有所動作,將陸絨的五官勾勒深邃之後打了一個稍微黑一些的粉底。
沒辦法,陸絨本人太白了,混在一眾糙漢子中格外顯眼。
路清明的妝造沒那麽複雜,要不是陸絨的膚色比較白嫩,甚至都不用化妝直接穿衣服就可以了。
化完之後陸絨拿著台詞本前往導演指定的排練地點。
剛進門,就受到了來自一眾前輩的眼神洗禮。
還不到六點,人竟然已經來了大半了!
不愧是敬業的前輩們!陸絨眼神熾熱了一瞬,露出了一個禮貌的笑容打著招呼。
他沒有急著寒暄處好關係,但那不卑不亢的態度楊已經贏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
鮮少有人會對陸絨的第一印象產生惡感,尤其是年紀越大的越有體會。
“小絨是吧?果然名不虛傳,來,這邊還有位置。”航言率先開口,笑眯眯地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航言的率先示好讓其他人詫異地眨了眨眼,現場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謝謝航老師。”
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熟悉劇本的內容,陸絨仔細聆聽著先輩們逐句分析的台詞,探討每句話背後的情感、動機和潛台詞。
這個過程中,一些演員分享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感悟讓陸絨受益匪淺。
陸絨很少參與討論,但是一開口就戳到了點上,激起了一些人的討論欲,開始不停地追問和交流,現場的冷凝氛圍消失,逐漸熱鬧起來。
能站在這裏的演員,對藝術的追求都比較純粹,很快就打破了微妙的隔閡聊得熱火朝天。
注視著身邊侃侃而談的小孩,航言的眼中的笑意愈深。
要說這部電影和他對手戲最多的當屬路清明這個反派角色。
香江電影最喜歡塑造的就是英雄和梟雄,充滿濃厚的江湖情義色彩。
一方充滿強烈的信念和正義感。
另一方複雜多麵,可能遊走在黑白之間,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同時又具獨特的人格魅力。
航言研讀劇本一向會帶入角色,在主角視角下,他對劇中的這個獨特的反派形象既心疼又惺惺相惜,還有那麽一點恨鐵不成鋼和可惜之情。
在得知這個角色由一個圈內的新麵孔來演繹之後,他就去查了陸絨的資料。
嗯……結果就是,滿意得不行,符合他對路清明所有的幻想。
將臉帶入角色之後,那種情感就更加深重了。
如果陸絨有好感提示器的話,就能聽到航言好感度持續的+1+1+1……
航言是一個典型的沉浸式演員,每結束一部戲都得休息大半個月,並且對角色的濾鏡會很長一段時間影響著他的態度。
航影帝心中的想法無人知曉,但現場圍讀的大部分演員心中都為陸絨獨特的角色體悟和台詞功底感到些許的驚訝。
現在娛樂圈的風氣可差了,太過依賴後期配音,潛下心打磨演技的人很少,更別說練台詞。
陸絨的演技大家還沒有看到,打上一個問號,但這台詞念的是真不一般,完全沒有新人演員的含糊和生澀。
最關鍵的是,這個小演員甚至還去練了粵語,還是帶有香江口音的粵語!
這就不用得了了!粵語還好,但是帶有地區口音的可就難了。
香江口音的聲調相對平緩,可能會比標準粵語的聲調稍低一些,沒有內地一些方言區那麽明顯的高低起伏。
常常會在句子末尾加上一些語氣詞,如 “啦”“嘅”“咩”“啫” 等。
比如 “好靚嘅風景啦”(好漂亮的風景啊)、“唔係咩”(不是嗎)、“冇問題啫”(沒問題啊)。
更別提他們還有屬於自己地區的獨特粵語詞匯,不是本地人想要注意很難。
圍讀劇本時,在陸絨開口的瞬間,大家都有點傻眼。
“喂,一班古惑仔,唔好擋我路,讓開!我冇時間陪你哋。(喂,一群小混混,別擋我路,讓開!我沒空陪你們。)”
一直低著頭的梁緣也下意識地朝聲源投去目光。
好、好純正的口音……
要知道他們和香江電影打交道多年,一直堅持自己配音,在接受配音老師的指導下才有這樣一份粵語功底。
那麽問題來了,陸絨又是怎麽做到的呢?
孩子,怎麽還念出了香江口音裏的那種懶音感覺嘞??
提前準備?可他們才官宣多久?
難道是學校台詞課?現在大學都這麽硬核嗎?
尤其是個別演員還不小心瞥見那台詞本上密密麻麻的雋秀字跡,更是暗暗感慨,周導選角還是牛的。
導演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了房間內,表麵上高深且欣慰,好像自己提前就有打算一樣,實際上心中也很震驚,同時心中還有一份觸動。
在陸絨身上,他看見了老一輩電影人的品質。
唉,如果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該多好啊,華國影視行業也不至於落寞這麽久。
等到周衍發出聲音,眾人才發現周衍的到來,紛紛站起身問好。
周衍擺了擺手,簡單詢問了眾人進度之後就指揮著所有人開始初步的對戲。
正好大家都站起來了,也就不用繼續坐下,每個人按照劇本中的場景布置,大致確定自己的位置和行動路線。
一開始的對戲比較生硬,主要是為了熟悉台詞的順序和節奏。
隨著對戲的進行,大家才會逐漸融入角色,開始嚐試用角色的語氣、表情和動作來表演。
第一天也有他的戲,熟讀劇本的陸絨當然知道現在對戲的是哪一幕,觀察了一會兒,正準備加入其中,就被周衍拎了出來。
在其他人若有若無的目光關注下,周衍把青年帶到一個站著胡茬的男人麵前:
“第一幕的鏡頭你先來,有一場打戲,就小巷的開場劇情。”
周衍看著明顯有點茫然的陸絨,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跟著這位老師練吧,我好看你哦小夥子。”
陸絨也沒想到這麽重要的第一場戲,導演放著那麽多影帝不要,非要自己一個小新人來開頭彩。
也不是說第一幕很難,而是一個劇組的第一場戲往往帶點小玄學在裏頭。
業內一直有個說法,那就是第一個鏡頭拍攝順利那就意味著接下來都會順順利利。
搭上了這樣一個實力強勁的劇組,根本不用愁宣傳方麵的事情。
劇組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推廣,發布劇照、預告片、新聞稿等,提前造勢一條龍。
劇照的發布時間完全看導演的意思。
而周衍一向習慣開機那天就完成對主創演員的公開,每一次發布都能造成圈內大地震。
周衍的劇組從來不缺影帝,況且這一次周衍就是奔著香江金像獎和威尼斯金獅獎去的,陣容更是逆天。
劇中飾演警長的男主角是金馬影帝航言,總計獲得過十幾次影帝獎項,獎杯拿到手軟,在業內威望高的嚇人。
隨隊法醫扮演者,梁緣,被譽為“百億影帝”,演的電影票房累計超過百億。
甚至連劇中的受害者之一的配角葛佳一,有“平民影帝”的美譽,其表演貼近生活、幽默自然,令觀眾感到無比的親切。
或許你聽到這個名字會想不起這個人,但是你看到他的臉,腦中就會浮現千千萬萬張熟悉的臉。
就是這樣一個逆天的陣容,陸絨混入其中,就像一群老狐狸中混入了一頭懵懵懂懂的小鹿,顯得格外矚目了。
這一回倒沒人去質疑什麽,開玩笑,這樣一個劇組是能隨便塞人的嗎?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劇情演繹需要一個年輕些的角色。
而陸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給網民留下了新生代最有實力的演員標簽,目前全網暫無代餐。
憑什麽人家能在影帝紮堆的劇組裏拿下重要的角色?這本來就是業內對陸絨本人最好的認可。
看到劇照的網友們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照片是很典型的九零年代的香江風格。
照片中,少年站在街頭,背後是色彩斑斕的霓虹燈招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身著寬鬆的牛仔褲、印花襯衫和複古夾克,頭發梳得整齊有型,靠在牆邊。
嘴裏叼著一根香煙,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年輕人獨有的頹色。
他單手插兜,另一隻手拿著墨鏡,微微屈腿,腳下是破舊的水泥地麵,上麵散落著一些報紙和垃圾,一輛紅色的出租車駛過,留下一道模糊的影子。
照片的色調溫暖而複古,仿佛被歲月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
光線從頭頂灑下,勾勒出少年的輪廓,令觀者無不從中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在陸絨工作室轉發的帖子底下,評論區開始蹭蹭蹭得上漲:
“好喜歡這種複古港風的照片,新壁紙get√”
“看了下新劇組的陣容,震驚我媽一整年,清一色影帝我的天!!”
“絨絨越來越好啦,一路陪伴過來真的淚目了( ? ^ ? )”
“這題材,這風格,一看就是奔著獲獎的電影啊,期待一波~”
網友們平淡微驚的態度也超出了工作室的想象。
要是平常,這種消息一經放出,不得因為咖位問題爭吵八百回合,現在怎麽一個個都接受良好了?
其實也不怪工作室的人驚訝,小老板本來黑粉就少,大部分還是買的水軍,被有關部門整頓之後就消失了的大半。
剩下的一些基本都是因為之前擋了某些明星的路,天天霸占熱搜眼紅的個別不理智的粉絲。
至於現在,黑粉也是會麻木的好嗎?
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要顏有顏,無負麵緋聞,日常曝光不是拍戲就是拍戲,找個黑點都得拿上放大鏡。
現在好了,人家已經不擋自家正主的路了,人家走的路他們牆頭這輩子都夠不上。
黑粉黑著黑著就生出了感情,這人怎麽回事?越黑感覺越是完美?
銷號轉了粉絲偷吃也沒人發現{爽歪歪.jpg}。
現在國內一提年輕一代兼具流量與實力的明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陸絨。
當這種認知成為共識之後,它就形成了一種風向標。
哪幾個電影會沒有年輕人這一類的角色?有這麽一個流量高演技還獲得大眾高度認可的青年演員,誰會拒絕?
無形之中,陸絨的電影之路變得無比寬闊。
其實很多時候,除了頂尖級別的影帝,並不是所有影帝得主都能被公眾所熟知。
某些影帝的熱度甚至還沒有青春商業類電影請來的流量小生熱度高。
這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也不是一件多可悲的事,歸根結底是因為追求不同。
一個是奔著獲獎去的,為了藝術,一個是奔著票房去的,為了錢。
兩者不衝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進圈就是為了錢,闖出知名度後就開始追逐名氣與地位。
區別隻是實力的參差,有人思想境界僅僅停留在為了錢,有人實力不達標隻能停留在為了錢。
影帝是一種無形的冠冕,就像勞動者與知識分子之間。
為什麽有些獲獎的影片並不火呢?
就是因為它明確將目標受眾定位為專業影評人、電影愛好者和特定的文化群體。
這類電影也不是全靠票房賺錢,可能在短期內票房表現不一定突出。
但獲獎後的電影往往會在後續的發行、放映和版權銷售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收益。
例如,獲獎電影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和展映會更受歡迎,為製作公司帶來長期的商業回報。
而周衍是難得的雙全人才,他很喜歡現實主題的影片,貼近生活、立意深刻的同時又不失商業跌宕。
這也是為什麽周衍年紀輕輕就成為頂尖導演的原因之一。
拍攝開始的第一天清晨,五點鍾,所有人都陷入了忙碌的準備當中。
陸絨住在劇組安排的一間民宿當中,幾位影帝都住在隔壁,這一點陸絨相當的開心,等稍微熟悉一些就可以向前輩們請教了!
早上四點半,陸絨被糊糊準時叫醒,領去了化妝間。
劇組有專門的化妝師,同時負責很多人,桃夭跟在一邊學習,之後的化妝工作會由她接手。
那名化妝師看到本人後愣了一會才有所動作,將陸絨的五官勾勒深邃之後打了一個稍微黑一些的粉底。
沒辦法,陸絨本人太白了,混在一眾糙漢子中格外顯眼。
路清明的妝造沒那麽複雜,要不是陸絨的膚色比較白嫩,甚至都不用化妝直接穿衣服就可以了。
化完之後陸絨拿著台詞本前往導演指定的排練地點。
剛進門,就受到了來自一眾前輩的眼神洗禮。
還不到六點,人竟然已經來了大半了!
不愧是敬業的前輩們!陸絨眼神熾熱了一瞬,露出了一個禮貌的笑容打著招呼。
他沒有急著寒暄處好關係,但那不卑不亢的態度楊已經贏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
鮮少有人會對陸絨的第一印象產生惡感,尤其是年紀越大的越有體會。
“小絨是吧?果然名不虛傳,來,這邊還有位置。”航言率先開口,笑眯眯地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航言的率先示好讓其他人詫異地眨了眨眼,現場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謝謝航老師。”
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始熟悉劇本的內容,陸絨仔細聆聽著先輩們逐句分析的台詞,探討每句話背後的情感、動機和潛台詞。
這個過程中,一些演員分享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感悟讓陸絨受益匪淺。
陸絨很少參與討論,但是一開口就戳到了點上,激起了一些人的討論欲,開始不停地追問和交流,現場的冷凝氛圍消失,逐漸熱鬧起來。
能站在這裏的演員,對藝術的追求都比較純粹,很快就打破了微妙的隔閡聊得熱火朝天。
注視著身邊侃侃而談的小孩,航言的眼中的笑意愈深。
要說這部電影和他對手戲最多的當屬路清明這個反派角色。
香江電影最喜歡塑造的就是英雄和梟雄,充滿濃厚的江湖情義色彩。
一方充滿強烈的信念和正義感。
另一方複雜多麵,可能遊走在黑白之間,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同時又具獨特的人格魅力。
航言研讀劇本一向會帶入角色,在主角視角下,他對劇中的這個獨特的反派形象既心疼又惺惺相惜,還有那麽一點恨鐵不成鋼和可惜之情。
在得知這個角色由一個圈內的新麵孔來演繹之後,他就去查了陸絨的資料。
嗯……結果就是,滿意得不行,符合他對路清明所有的幻想。
將臉帶入角色之後,那種情感就更加深重了。
如果陸絨有好感提示器的話,就能聽到航言好感度持續的+1+1+1……
航言是一個典型的沉浸式演員,每結束一部戲都得休息大半個月,並且對角色的濾鏡會很長一段時間影響著他的態度。
航影帝心中的想法無人知曉,但現場圍讀的大部分演員心中都為陸絨獨特的角色體悟和台詞功底感到些許的驚訝。
現在娛樂圈的風氣可差了,太過依賴後期配音,潛下心打磨演技的人很少,更別說練台詞。
陸絨的演技大家還沒有看到,打上一個問號,但這台詞念的是真不一般,完全沒有新人演員的含糊和生澀。
最關鍵的是,這個小演員甚至還去練了粵語,還是帶有香江口音的粵語!
這就不用得了了!粵語還好,但是帶有地區口音的可就難了。
香江口音的聲調相對平緩,可能會比標準粵語的聲調稍低一些,沒有內地一些方言區那麽明顯的高低起伏。
常常會在句子末尾加上一些語氣詞,如 “啦”“嘅”“咩”“啫” 等。
比如 “好靚嘅風景啦”(好漂亮的風景啊)、“唔係咩”(不是嗎)、“冇問題啫”(沒問題啊)。
更別提他們還有屬於自己地區的獨特粵語詞匯,不是本地人想要注意很難。
圍讀劇本時,在陸絨開口的瞬間,大家都有點傻眼。
“喂,一班古惑仔,唔好擋我路,讓開!我冇時間陪你哋。(喂,一群小混混,別擋我路,讓開!我沒空陪你們。)”
一直低著頭的梁緣也下意識地朝聲源投去目光。
好、好純正的口音……
要知道他們和香江電影打交道多年,一直堅持自己配音,在接受配音老師的指導下才有這樣一份粵語功底。
那麽問題來了,陸絨又是怎麽做到的呢?
孩子,怎麽還念出了香江口音裏的那種懶音感覺嘞??
提前準備?可他們才官宣多久?
難道是學校台詞課?現在大學都這麽硬核嗎?
尤其是個別演員還不小心瞥見那台詞本上密密麻麻的雋秀字跡,更是暗暗感慨,周導選角還是牛的。
導演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了房間內,表麵上高深且欣慰,好像自己提前就有打算一樣,實際上心中也很震驚,同時心中還有一份觸動。
在陸絨身上,他看見了老一輩電影人的品質。
唉,如果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該多好啊,華國影視行業也不至於落寞這麽久。
等到周衍發出聲音,眾人才發現周衍的到來,紛紛站起身問好。
周衍擺了擺手,簡單詢問了眾人進度之後就指揮著所有人開始初步的對戲。
正好大家都站起來了,也就不用繼續坐下,每個人按照劇本中的場景布置,大致確定自己的位置和行動路線。
一開始的對戲比較生硬,主要是為了熟悉台詞的順序和節奏。
隨著對戲的進行,大家才會逐漸融入角色,開始嚐試用角色的語氣、表情和動作來表演。
第一天也有他的戲,熟讀劇本的陸絨當然知道現在對戲的是哪一幕,觀察了一會兒,正準備加入其中,就被周衍拎了出來。
在其他人若有若無的目光關注下,周衍把青年帶到一個站著胡茬的男人麵前:
“第一幕的鏡頭你先來,有一場打戲,就小巷的開場劇情。”
周衍看著明顯有點茫然的陸絨,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跟著這位老師練吧,我好看你哦小夥子。”
陸絨也沒想到這麽重要的第一場戲,導演放著那麽多影帝不要,非要自己一個小新人來開頭彩。
也不是說第一幕很難,而是一個劇組的第一場戲往往帶點小玄學在裏頭。
業內一直有個說法,那就是第一個鏡頭拍攝順利那就意味著接下來都會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