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巽不屑地朝夏英看去。


    秦王夏英,是他的二弟。


    在九位皇子中武道修為最高,年紀輕輕就已經達到了禦空初境。


    這時候,左相吳文通出列,朝夏皇躬身行禮。


    “陛下,趙魏韓三國的使團,明日即將到達京師。”


    “魏國世子魏承乾,更是揚言要挑戰我大夏儲君,一戰決定燕雲十六州的歸屬。”


    “什麽?”


    “卑鄙小人!”


    大臣們義憤填膺。


    “誰不知我朝太子殿下武道不通。”


    “他怎麽不去挑戰秦王?”


    “無恥至極。”


    夏巽心中一個咯噔,好熟悉的名字啊。


    燕雲十六州。


    它在華夏曆史上簡直是如雷貫耳。


    公元938年,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從此之後中原數個朝代,始終被北方遊牧民族壓製。。


    直到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達、常遇春北伐,才徹底結束北方遊牧政權,在燕雲十六州數百年的統治。


    而文心大陸的燕雲十六州,對於大夏同樣重要。


    它與魏國、趙國和韓國三國接壤,是大夏京師的北方屏障。


    秦王夏英主動請纓,要替太子出戰。


    結果卻被夏巽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他一臉懵逼,這和想象中的劇本完全不一樣啊。


    正常不應該是廢物太子不敢出戰,為了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和億萬黎民百姓,他隻好勉為其難繼任大夏新太子,承擔起對戰魏承乾的責任嗎?


    “區區一個魏承乾,本宮對付他綽綽有餘。”


    “倒是你,休想覬覦太子之位。”


    “太子殿下,您誤會臣弟了。”


    “與魏承乾一戰,事關我燕雲十六州億萬黎民百姓。”


    “個人得失事小,國家榮辱事大。”


    “望您以江山社稷和祖宗基業為重。”


    夏巽嗬嗬一笑,夏英居然對他道德綁架。


    文武百官對夏英的這一番慷慨陳詞連連點頭。


    秦王殿下不愧有心係天下蒼生的大氣魄。


    “好話全都讓你一個人說了。”


    他不想被廢反倒成了大夏的罪人。


    夏巽直接開懟。


    “你要是不計較個人得失,就不會來爭奪太子之位了。”


    “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又談什麽忠君愛國呢?”


    夏英傻眼了,廢物大哥開竅了?


    他們千算萬算,算漏了一件事。


    夏巽已經不再是從前的廢物太子。


    他擁有整個文心大陸,獨一無二的文人才氣,就連禦空初境都能輕鬆秒殺。


    夏皇思慮良久,似乎下定了決心。


    “月兒,朕終於還是辜負了你!”


    “為了大夏萬年基業,朕不得不如此。”


    眼看夏皇準備下詔廢掉自己,夏巽心中一寒,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


    “你們聯手逼迫陛下廢立太子,是想要效仿前朝的奸臣佞黨嗎?”


    “廢嫡立庶,取亂之道!”


    “莫非你們已經忘了,前朝大武是如何亡國的嗎?”


    振聾發聵,夏皇立刻被點醒。


    大武正是因為廢嫡立庶才亡國的。


    百官一個個恨得牙癢癢的,廢物太子將他們比作前朝的亂臣賊子。


    眾人正欲聯手發難,夏巽卻絲毫不給他們反抗的機會。


    “武皇正是聽信了你們這樣的奸臣蠱惑,惹得皇子們同室操戈自相殘殺,最終丟失了整個天下的權柄。”


    “一群亂臣賊子,莫非想要我大夏,重蹈前朝的覆轍嗎?”


    “陛下,臣等對大夏的忠心日月可鑒。”


    “臣等絕不是亂臣賊子。”


    左相吳文通誠惶誠恐,率領一眾文武磕頭發誓。


    廢物太子言辭竟如此犀利,給他們扣上了一個亂臣賊子的大帽。


    他們想要廢了太子,而太子則是想要他們的命。


    要他們九族所有人的命。


    夏皇的思緒已經隨著太子的陳詞回到了前朝。


    大武。


    一個虎視天下的強國。


    中原其他七國都要仰望的存在。


    因為武皇,七國的君主隻能稱王。


    一皇七王的局麵持續了將近千年。


    末代武皇聽信讒言,廢掉嫡出太子,另立武道修為最高的三皇子。


    本以為大武可以在三皇子的帶領下再上更高峰。


    誰知三皇子登基才半年,大武就土崩瓦解了。


    道理也很簡單。


    太子被廢,讓皇子們看到了奪權的希望。


    大家都是小妾的兒子,誰也不比誰高貴。


    憑什麽就你三皇子可以當太子。


    於是朝臣們拉幫結派,各自擁護一位皇子,輪番對權力的寶座發起衝擊。


    一時間整個大武都亂了,兄弟鬩牆手足相殘。


    最終參與奪嫡的九位皇子,鬥得隻剩下三皇子一人。


    武皇氣憤之下一命嗚呼……


    霓凰汐雙目異彩連連,太子殿下竟然用前朝之事做隱喻。


    大夏如果不想重蹈覆轍,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行廢立之事。


    畢竟大夏立國才十餘年,根基底蘊和大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宣德殿死一般的沉寂,眾人心頭上仿佛都壓著一塊大石。


    “你這……這是在詭辯。”


    “我大夏主賢臣明,陛下更是有天縱之資,才能打下這萬裏河山。”


    “大武豈能與我大夏相提並論?”


    “太子武道不通,秦王天縱神武,才是儲君最佳人選。”


    夏巽朝說話的人看去。


    原來是秦王夏英的舅舅,兵部尚書鄭可法。


    “鄭可法,你極力挑唆我們皇室手足相殘,究竟有何居心?”


    他厲聲嗬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莫非你鄭可法,想通過這樣的手段,打下一個大鄭的萬裏河山嗎?”


    鄭可法整個人如遭雷擊,嚇得跪在大殿上磕頭如搗蒜。


    “陛下,微臣對大夏忠心不二。”


    “萬萬不敢懷有二心。”


    “陛下,微臣絕無挑撥皇室之意。”


    “微臣隻是……隻是……”


    眼看鄭可法被太子嚇得魂不附體,夏皇瞪了他一眼。


    “下去吧,朕知道你的忠心。”


    鄭可法語無倫次跪恩入班。


    就連煽動廢立的兵部尚書,也被夏巽安了一個離間皇室的罪名,剩下的王公大臣都不敢再吱聲。


    “本宮乃是正宮嫡出,豈是爾等庶子可比?”


    殺人誅心!


    一發入魂。


    這句話就像是一把利刃,深深地插在夏英等人的心窩上。


    就因為他們不是皇後嫡出,所以無論他們多努力多優秀,他們一出生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


    有些人生來就在羅馬,而他們生來就隻是牛馬。


    夏英攥緊雙拳,兩眼死死瞪著夏巽。


    眼中的怒火恨不能把他燒成灰燼。


    一個武道不通的廢物,竟然霸占了本該屬於他的太子之位。


    原本借著三國使團入京,商定燕雲十六州歸屬的由頭,他聯合了朝中大臣共同製定了廢立太子的計劃,結果反而被羞辱了。


    出身是他一輩子的痛。


    “自古以來英雄莫問出處,這怎麽能作為儲君的標準?”


    “當然是能者居之。”


    他忍氣吞聲這麽多年,此刻終於憋不住了。


    “遭逢亂世,時勢造英雄,英雄才會莫問出處。”


    夏巽也不慣著他,作為華夏國學學霸,懟人從來不會理屈詞窮。


    就算是彎的也能給他掰直了。


    “在父皇英明神武的治理下,我大夏海清河晏國泰民安。”


    “你這位莫問出處的大英雄,準備在這朗朗盛世造反作亂嗎?”


    眾人心如明鏡,平頭百姓要實現階級的躍遷,隻有造反一條道。


    “聖人祖訓,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伴隨著這句訓誡落下,天空中響起陣陣大道雷音。


    每個人心中似有所感,那是聖言道則在影響他們的心神。


    在雷音轟鳴聲中,夏巽的聲音鏗鏘有力。


    “孤乃大夏嫡長太子,你又是什麽身份?”


    “是嫡?”


    “是長?”


    “還是貴?”


    一字一句和轟轟雷音交相輝映。


    “你非嫡非長非貴,憑什麽與本宮相提並論?”


    文武大臣全都默然。


    文心大陸,人族立身於世,依仗兩樣很重要的東西。


    武道和禮法。


    修煉武道與各族相爭,遵循禮法與萬民相安。


    他們能夠順利繼承家業,就是依靠的祖宗禮法。


    如果他們自己帶頭反對祖宗禮法,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他們自己的地位。


    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在聖道規則的影響下,他們也都認為嫡長子繼承製度最好。


    要是誰敢說這個製度不好,他們立刻聯合起來掀翻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宣至聖,無敵太子詩詞鎮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番小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番小郎君並收藏文宣至聖,無敵太子詩詞鎮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