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韓安非入秦,李法儒諫書
文宣至聖,無敵太子詩詞鎮國 作者:番番小郎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巽統禦六國之兵,驅逐倭奴之際,秦國虎狼之師進逼趙魏韓三國,北荒匈奴蠻軍出兵犯燕。
世人傳言,六相蘇秦在秦王宮遇上了同門師弟張儀,兩人在秦都鹹陽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
此戰落幕,蘇秦黯然離開秦國,秦王阿政興兵伐韓。
鬼穀一脈雙傳,縱橫一生為敵。
勝者方可成為新一任的鬼穀子,然後繼續收徒,開始新一輪的縱橫之爭。
很明顯這次的縱橫交手,蘇秦落入了下風。
秦國大將內史騰東出函穀關,秦軍虎狼之師如同秋風掃落葉之勢,接連攻取許郡、陽翟、長社、鄢陵、襄城等十二郡。
而後大軍數十萬分四麵合圍之勢圍困都城新鄭,切斷城中一切往來,新鄭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韓國軍民在韓安非法術勢的刑名之術下,暫時守住了都城新鄭。
韓國祈求歸附為秦國一郡,秦王阿政指名要公子韓安非入秦才予談判之機。
韓國民眾不舍跪求韓安非留下,他是韓王最傑出的子嗣,將來振興韓國的全部希望。
韓安非雖然知道大秦乃是虎狼之地,但如今敵軍圍困,都城危如累卵,大勢已經由不得他了。
去秦國,韓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韓安非入秦,最開心的當屬秦王阿政。
終於要見到兒時崇拜的大儒了。
秦王阿政雄心勃勃,想要一統中原各國。
他早就聽說過韓安非的大名,拜讀了韓安非的文章後,秦王阿政對法術勢相結合的刑名之術,以法治國的獨特理念十分推崇。
丞相李法儒看穿了秦王的心思,於是建議以韓國要挾韓安非。
秦王阿政本就有意招攬,於是采納了李法儒的意見派兵攻打韓國。
沒想到韓國竟然羸弱至此,被打得隻剩下最後一座都城了。
秦國鹹陽。
秦王宮。
這是韓安非第一次踏入秦國的權力中樞,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氣勢恢宏的宮殿,秦國的文武公卿大臣肅立兩側,秦王阿政一身玄黑金龍冕服高坐王位上。
他是那樣的年輕沉穩,猶如初生的旭日朝陽。
韓安非見到秦王的一刻,不由為六國的處境唏噓。
韓國敗得理所應當。
縱觀中原諸國王室子弟,除了大夏的那位,其他六國根本就沒有像秦王一樣的傑出人物。
六國危矣!
“孤年少困囿邯鄲,賴先生文章佳作,幸得苟延殘喘。”
“今日寡人得見先生,雖死無恨矣!”
秦王阿政臉上浮現質子邯鄲時的景象。
“阿姐你過得幸福嗎?”
他似乎回到了邯鄲的質子宮,與趙傾城共讀《孤憤》《五蠹》的溫馨場景。
他的眼中閃爍喜悅的淚花。
“小國質子,承蒙大王抬愛。”
韓安非不卑不亢,彬彬有禮。
“寡人欲強我秦國,先生何以教我?”
“今秦地方數千裏,師名百萬,號令賞罰,天下不如也。”
韓安非先將秦國現狀分析一番,然後話鋒一轉。
“然則治國卻不得其法,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韓安非話還沒有說完,就引起了秦國宗親貴族的攻訐。
“你一個小國質子,有什麽資格說我大秦治國無方?”
“大王,臣請殺此妄言之狂徒!”
宗伯贏殤怒視韓安非。
“王叔息怒,且聽先生細細道來。”
秦王阿政心裏簡直樂開了花,終於有人敢抨擊宗室的那幫老頑固了。
自他親政以來,王室宗親就頻頻掣肘。
甚至因為他啟用六國客卿,被宗親聯手逼迫,不得已下令驅逐六國客卿,還政於宗親。
“大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王室宗親,更當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如此國家方能長治久安。”
“好!好!好!”
秦王阿政喜上眉梢,連連稱讚。
“好一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不愧是先生,寡人受教了!”
秦王阿政興奮地握著韓安非的雙手。
“寡人與先生相見恨晚啊!”
“大王,微臣早說了,非兄才學十倍百倍於我。”
“今日得非兄相助,是我大秦之福啊。”
丞相李法儒察言觀色,連忙向秦王道賀。
“非兄,稷下學宮一別,已有十餘年未見了。”
“是啊,真懷念以前在老師跟前讀書的日子啊。”
韓安非也有感而發,師兄弟二人把手言歡。
從前圍困新鄭的仇怨似乎煙消雲散了。
“大王,關於驅逐六國客卿一事,微臣深思良久,為我秦國大計,不得不冒死上書諫言。”
“丞相有何高見?”
秦王阿政滿臉期許,或許今日韓安非和李法儒聯手,真的能夠說服那些老頑固。
李法儒躬身一拜,轉頭掃視群臣,目光停留在贏殤為首的王室宗親身上。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繆公求士,西取由餘於戎,東得百裏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
“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
李法儒慷慨陳詞,事實勝於雄辯。
文武大臣全都默然。
百裏奚、蹇叔、來丕豹、公孫支、商鞅、範雎,這些可都是曆代秦王的股肱之臣。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秦王阿政更是激動得心率狂飆,雙手緊緊握住李法儒和韓安非。
這真的是上天賜給他的一對大賢高才。
李法儒文人才氣激蕩,聲若洪鍾餘音繞梁。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臣人微言輕,然公忠體國,望大王深思。”
秦國朝堂爆發出陣陣歡呼,王室宗親們全都目瞪口呆。
眾人心頭一陣巨震,李法儒的陳詞振聾發聵。
他說得好有道理啊,宗親們完全不懂怎麽反駁。
這就是文人騷客獨有的感染力嗎?
世人傳言,六相蘇秦在秦王宮遇上了同門師弟張儀,兩人在秦都鹹陽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
此戰落幕,蘇秦黯然離開秦國,秦王阿政興兵伐韓。
鬼穀一脈雙傳,縱橫一生為敵。
勝者方可成為新一任的鬼穀子,然後繼續收徒,開始新一輪的縱橫之爭。
很明顯這次的縱橫交手,蘇秦落入了下風。
秦國大將內史騰東出函穀關,秦軍虎狼之師如同秋風掃落葉之勢,接連攻取許郡、陽翟、長社、鄢陵、襄城等十二郡。
而後大軍數十萬分四麵合圍之勢圍困都城新鄭,切斷城中一切往來,新鄭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韓國軍民在韓安非法術勢的刑名之術下,暫時守住了都城新鄭。
韓國祈求歸附為秦國一郡,秦王阿政指名要公子韓安非入秦才予談判之機。
韓國民眾不舍跪求韓安非留下,他是韓王最傑出的子嗣,將來振興韓國的全部希望。
韓安非雖然知道大秦乃是虎狼之地,但如今敵軍圍困,都城危如累卵,大勢已經由不得他了。
去秦國,韓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韓安非入秦,最開心的當屬秦王阿政。
終於要見到兒時崇拜的大儒了。
秦王阿政雄心勃勃,想要一統中原各國。
他早就聽說過韓安非的大名,拜讀了韓安非的文章後,秦王阿政對法術勢相結合的刑名之術,以法治國的獨特理念十分推崇。
丞相李法儒看穿了秦王的心思,於是建議以韓國要挾韓安非。
秦王阿政本就有意招攬,於是采納了李法儒的意見派兵攻打韓國。
沒想到韓國竟然羸弱至此,被打得隻剩下最後一座都城了。
秦國鹹陽。
秦王宮。
這是韓安非第一次踏入秦國的權力中樞,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氣勢恢宏的宮殿,秦國的文武公卿大臣肅立兩側,秦王阿政一身玄黑金龍冕服高坐王位上。
他是那樣的年輕沉穩,猶如初生的旭日朝陽。
韓安非見到秦王的一刻,不由為六國的處境唏噓。
韓國敗得理所應當。
縱觀中原諸國王室子弟,除了大夏的那位,其他六國根本就沒有像秦王一樣的傑出人物。
六國危矣!
“孤年少困囿邯鄲,賴先生文章佳作,幸得苟延殘喘。”
“今日寡人得見先生,雖死無恨矣!”
秦王阿政臉上浮現質子邯鄲時的景象。
“阿姐你過得幸福嗎?”
他似乎回到了邯鄲的質子宮,與趙傾城共讀《孤憤》《五蠹》的溫馨場景。
他的眼中閃爍喜悅的淚花。
“小國質子,承蒙大王抬愛。”
韓安非不卑不亢,彬彬有禮。
“寡人欲強我秦國,先生何以教我?”
“今秦地方數千裏,師名百萬,號令賞罰,天下不如也。”
韓安非先將秦國現狀分析一番,然後話鋒一轉。
“然則治國卻不得其法,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韓安非話還沒有說完,就引起了秦國宗親貴族的攻訐。
“你一個小國質子,有什麽資格說我大秦治國無方?”
“大王,臣請殺此妄言之狂徒!”
宗伯贏殤怒視韓安非。
“王叔息怒,且聽先生細細道來。”
秦王阿政心裏簡直樂開了花,終於有人敢抨擊宗室的那幫老頑固了。
自他親政以來,王室宗親就頻頻掣肘。
甚至因為他啟用六國客卿,被宗親聯手逼迫,不得已下令驅逐六國客卿,還政於宗親。
“大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王室宗親,更當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如此國家方能長治久安。”
“好!好!好!”
秦王阿政喜上眉梢,連連稱讚。
“好一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不愧是先生,寡人受教了!”
秦王阿政興奮地握著韓安非的雙手。
“寡人與先生相見恨晚啊!”
“大王,微臣早說了,非兄才學十倍百倍於我。”
“今日得非兄相助,是我大秦之福啊。”
丞相李法儒察言觀色,連忙向秦王道賀。
“非兄,稷下學宮一別,已有十餘年未見了。”
“是啊,真懷念以前在老師跟前讀書的日子啊。”
韓安非也有感而發,師兄弟二人把手言歡。
從前圍困新鄭的仇怨似乎煙消雲散了。
“大王,關於驅逐六國客卿一事,微臣深思良久,為我秦國大計,不得不冒死上書諫言。”
“丞相有何高見?”
秦王阿政滿臉期許,或許今日韓安非和李法儒聯手,真的能夠說服那些老頑固。
李法儒躬身一拜,轉頭掃視群臣,目光停留在贏殤為首的王室宗親身上。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繆公求士,西取由餘於戎,東得百裏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
“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
李法儒慷慨陳詞,事實勝於雄辯。
文武大臣全都默然。
百裏奚、蹇叔、來丕豹、公孫支、商鞅、範雎,這些可都是曆代秦王的股肱之臣。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秦王阿政更是激動得心率狂飆,雙手緊緊握住李法儒和韓安非。
這真的是上天賜給他的一對大賢高才。
李法儒文人才氣激蕩,聲若洪鍾餘音繞梁。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臣人微言輕,然公忠體國,望大王深思。”
秦國朝堂爆發出陣陣歡呼,王室宗親們全都目瞪口呆。
眾人心頭一陣巨震,李法儒的陳詞振聾發聵。
他說得好有道理啊,宗親們完全不懂怎麽反駁。
這就是文人騷客獨有的感染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