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城外十裏的一片樹林旁,數十萬大軍駐紮,軍營延綿數裏。


    自從攻破常山城,明教在常山城再次招攬民眾參軍,如今大軍足足有二十萬之眾。


    眼看著京城就在前方,所有人的目光都變的火熱。


    隻要攻破京城,推翻了韃子朝廷,便是重開乾坤,日月換新天之功。


    在場之人,個個都是開國功臣。


    “教主,何時攻城?兄弟們的大刀已經好幾天沒飲韃子血,已經饑渴難耐了!”厚土旗旗主甕聲甕氣道。


    “京城防備森嚴,必須有萬全之策,否則一旦進攻受挫,反而打擊我們的士氣!”張無忌擺了擺手,示意不用著急。其實他心中也有些急,但作為一教之主,不能輕易表露出心思。便轉移話題,問道:“對了,周顛今日怎麽還沒回來?”


    “周顛這家夥,估計又溜皇帝去了吧!”布袋和尚搖頭晃腦。


    眾人聞言,覺得無語。


    自從三天前到了京城外,明教在常山嚐到了甜頭,打算再次用天子叫門的辦法。這一次,周顛這家夥自告奮勇,騎了一匹馬拖著元帝就衝到了城門下。


    結果,差點被射成刺蝟。


    城樓上的人,毫不客氣,壓根就不認這個韃子皇帝。


    後來打探才知道,京城已經重新立了一位新皇帝。新皇帝不是別人,正是老皇帝的親弟弟。


    這也是個狠人,為了避免常山城的事情再次發生,把老皇帝的親信全部下獄,派自己心腹守城,下了死命令,隻要看到老皇帝出現,直接放箭。


    周顛興致衝衝而去,灰頭土臉回來,丟了個大臉後,為了找回場子,一氣之下,這家夥竟然騎馬牽著元帝繞著城牆溜達了一圈。還用內功傳音,一圈下來大半個京城都聽到了,不少達官貴人,甚至普通的韃子老百姓都爬上了城牆來看。


    平時,幾個人見過皇帝啊?更別說遛馬的皇帝了。


    周顛這家夥,也就這點惡趣味了,一天兩趟,必不可少,每天如同點卯,巳時和申時,京都城牆上早早擠滿了人,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全是來看熱鬧的。


    幾天下來,胖乎乎的元帝五官都明顯了不少,瘦了至少十幾斤。


    就在這時,周顛哼著小曲,騎著馬牽著一臉生無可戀的元帝回來了。


    “給我把馬喂好,把馬跑瘦了,明天騎著你去!”周顛冷哼道。


    元帝聞言臉皮狠狠地抽了幾下,馬四條腿還能跑瘦了?自己可是兩條腿!一手牽著馬,心裏戚戚,自己堂堂天子,竟然成了馬夫。


    不過,再想到,曆史上帶著逆賊打自己人,給逆賊開城門的不少,可叫門的皇帝卻僅此一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己也算得上“千古一帝”,曆史第一人了,喂個馬又算什麽?等這群反賊攻破城門,抓了新帝,也叫自己親弟弟那個王八蛋來喂馬,不但要他當馬夫,還要他砍柴挑水當夥夫。史書就不會隻記載自己了。


    “教主,你可不知道,今天城牆上,那真是人山人海,還有兩個倒黴的家夥被擠下了城牆。”周顛手舞足蹈的說道。


    呃……


    眾人有些無語,這家夥,瘋瘋癲癲,也就這點惡趣味了。


    “你小子小心點,別又被射成刺蝟了。上次屁股中的那兩箭,要不是胡青牛的藥高明,你還能騎馬?”楊逍揶揄道。


    “你懂什麽,我這是攻心。先打擊韃子的士氣。”周顛得意洋洋道,“這皇帝在很多韃子人眼裏就是神,是天。結果咱把韃子的皇帝當狗一樣溜,你說那些韃子是不是覺得天都塌了?連皇帝都被咱們抓了,那些韃子還能有什麽抵抗之力?我可是聽到了,有很多韃子都在商量逃跑,其中甚至還有守城的士兵。”


    哦?


    幾人相視一眼,頗為吃驚。


    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種效果。


    本來,張無忌甚至還有些擔心,周顛的做法會適得其反,激怒韃子百姓。現在看來,倒是多慮了。


    韃子的文化和中原文化可不一樣。


    中原文化,講究一個忠君愛國,天地君親師,正所謂,主辱臣死。


    而韃子本就是一個個不同的部落相互征伐合作,信奉實力為王,誰拳頭大就聽誰的,一旦實力衰弱,其他部落立馬就會露出獠牙,毫無信譽可言。皇帝就如同各個部落的頭狼,頭狼沒了,下麵的人就是一盤散沙,甚至立即倒戈自相殘殺。


    “很多韃子都沒有死戰的信念,他們都覺得,丟掉京城也不是什麽大事,回草原就行。他們本就是從草原來。”周顛這幾天不光是在溜達皇帝,也順便打探了不少信息。他說道:“要我說,最多再過一兩天,京城就會開始有韃子逃跑。不光是老百姓逃跑,甚至很多韃子達官貴人,士兵,軍官都會逃跑。他們在中原收刮了大量財富,回到草原也可以享受幾輩子,怎麽甘心留在這陪葬?”


    “這麽說來,我們倒是不用著急了?”


    “難怪,張真人叮囑我們,先等幾天。看來張真人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真乃神機妙算。”


    張無忌也覺得太師傅果然是神仙,早就算到了。自己還差得遠。還是等太師傅出關再做決定吧。


    太師傅已經閉關三日,也應該出關了吧。


    張三豐倒是沒有預料到這點,按照他的想法,進攻京城要一戰定乾坤,絕對不能用添油戰術。大軍奔襲而來,得先修整幾天,同時也是為了等少室山那邊的結果。


    下午,一則好消息傳來。張無忌看後,當即興奮拍案而起,道:“少室山一戰大勝,殲滅數萬韃子,我師伯他們已經帶著武林群雄趕來助戰,快快,隨我去迎接。”


    當張無忌帶著楊逍,五散人來到營門外,一眼就看見,外公,二師伯俞蓮舟,三師伯俞岱岩,還有七師叔莫聲穀等人都到了,在他們身後,還有上千人,一個個都背著兵器,雖風塵仆仆,但是個個眸露精光,顯然都是武功好手。


    這些人,正是在少室山參加武林大會的各門各派。


    如果之前,讓他們跟著武當來造反,肯定沒人願意。


    可是,在少室山上,殺了汝陽王,又下山跟韃子大軍打了一場,不造反也得造反了。


    在聽說,明教已經打到京都城下後,這些人當即紛紛表示,驅除韃虜,必須出一份力。二話不說跟著俞蓮舟等人趕了過來。


    誰也不傻,眼見京都就要打下來,要重定天下,這可是天大的功勞,豈能錯過?


    ps:有沒有推薦票?幫忙投下!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貧道張三豐,請五大派赴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本拙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本拙計並收藏貧道張三豐,請五大派赴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