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安直覺一股大力湧來,右手單掌招架不住,但先前左手拂打花瓶,已不及收回。眼見桌子就要撞上胸口,危急之間,上丹田眉間真氣全部湧入右掌,猛推而出。
俊秀公子雙掌齊出,隻道勝負已分,蕭平安若不想受傷,隻能起身避開,自己再從容接住天下掉下的花瓶便可獲勝。誰知眼見桌子已經到了蕭平安胸口,突然桌上一股巨力反震回來,力道之猛,大異尋常。
俊秀公子知道不好,大喝一聲,雙臂真氣灌注,猛推回去。隻聽“哢嚓”一聲大響,那桌麵斷成兩截,兩片桌板齊向蕭平安撞去。
那兩塊桌板被掌力所激,如大石一般,蕭平安不敢硬接,起身閃過。一塊桌麵撞在牆上碎成數塊,另一塊撞在窗上,登時撞破了窗框,直飛去院中。
此時空中那花瓶落下,“砰”一聲,也是摔的粉碎。
蕭平安和那俊秀公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砰”的又是一聲響,卻是俊秀公子座下凳子一分為二。
俊秀公子順勢而起,笑道:“這下可好,打碎了花瓶,吵了主人不說,還搭了一張桌子。蕭兄弟,你內功不錯啊!”
蕭平安道:“是我輸了。”他剛剛練出真氣,初次與人動手,果覺勁力吐出之快,當真是勁隨心發,更是雄渾有力。感歎真氣之妙,不覺也有些恍惚。
那俊秀公子隻道他是被勁道震的發呆,微微一笑,道:“我也起了身子,還打碎了花瓶,這一仗你我不分勝負。”起身走到房中,拿了把長劍出來,遞給蕭平安道:“這把劍你拿去吧。”
蕭平安見那劍形狀甚是古樸,鯊魚皮的劍鞘磨的光亮,知必非凡品,搖頭道:“我不要你寶劍,但我那朋友下落,還請告知。”
俊秀公子將長劍硬塞到他手中,道:“你那姓葉的朋友如今應在臨安,帶走她之人沒有惡意,你大可放心。這把劍你拿好,去到峨眉山當有大用。”
蕭平安更是吃驚,道:“你怎知我們要去峨眉?帶走葉姑娘的究竟是何人?”
俊秀公子又從懷中掏出一塊鐵牌,也交到蕭平安手中,道:“那人是誰我卻不能說,這塊牌子也給你,就你們幾個去到峨眉怕還不夠,我勸你先去趟成都,請了蜀中唐門的人再一起前往,他們若是不願,你就可拿這塊牌子出來。”
蕭平安見那鐵牌甚重,觸手冰涼,竟似傳說中的玄鐵打造,一麵刻著一個“唐”字,一麵刻著一個“恩”字。皺眉道:“閣下究竟是誰?這裏麵究竟……”
俊秀公子抬手阻他話語,道:“在下雲錦書,你此際不要管這麽多,按我所說,請了蜀中唐門的高手同去峨眉就是。蕭兄請回,你我定還有再見之時。”
蕭平安疑竇重重,但知那雲錦書不會吐露更多,隻得告辭出來,仍是翻牆到了外麵。
出了府院,待要回客棧,走了幾步,巷子越來越多,卻是迷了道路。原來此前他隻顧緊追,那雲錦書輕功厲害,唯恐被他甩脫,竟是忘了記路。
此時天還沒亮,路上也不見行人,隻得一個人亂摸,卻是越走越遠。好容易天色亮了,見個送水的漢子,上前問路。那漢子奇道:“‘悅來客棧’那是在城西,你跑城東來幹什麽?”
蕭平安循路回去客棧,一路思索,卻是不得要領。進了客棧,正遇見褚博懷幾人。
宋源寶道:“正在找你,蕭大哥你起的好早,到哪裏去了?”
蕭平安跟褚博懷幾人回房,把昨晚之事說了,又把古劍和牌子拿出來請褚博懷過目。
水靈波奇道:“這劍好像葉師姐的那把!就是劍鞘新了些。”
褚博懷拔劍出鞘,見冷光淩人,劍身上有“開陽”二字,轉手遞給水靈波道:“‘開陽劍’?也是你峨眉七劍之一麽?”
水靈波仔細看了一番,道:“除了葉姐姐的‘搖光劍’,我隻見過師傅的‘天樞劍’,其餘幾把都未見過,但看樣子,卻是差不多。”
褚博懷又看了那鐵牌一陣,隨即還與蕭平安,沉吟半晌,方道:“此事真是愈發詭異,看來除了青城、峨眉之事絕不簡單。”
宋源寶道:“咱們去找那人家,把那叫雲錦書的抓過來問問就是。”
褚博懷道:“人家不肯說,你又有什麽辦法,眼下人在不在還是兩說,但看他舉動,似是沒有惡意。看來咱們還是要去趟成都。”
林子瞻道:“此人藏頭露尾,說話說一般,多半也不是什麽好人。咱們就在峨眉腳下,不如還是先上峨眉再說。”
褚博懷搖頭道:“此人說話,必有深意。你們知道那塊牌子是什麽麽?”
幾人都是搖頭。宋源寶道:“是玄鐵的麽,好像挺值錢的樣子。”
褚博懷道:“何止是值錢,這塊牌子價值遠超你等想象。那牌子叫‘報恩牌’,如今江湖上是沒有了。一百多年前,江湖中卻甚是盛行。顧名思義,此牌為報恩所贈,不管是誰拿著牌子,都可請發出牌子的人辦事,隻要能力所及,不得推辭。當年不少高手和宗門都喜歡做上幾塊,顯得自己知恩圖報,義氣深重。但此物實是隱患極大,若被居心叵測之人得去,無異引火燒身。據說當年有位武林奇俠,名叫裘煙客,便是發了這麽一塊牌子,被仇家得了去,結果硬是生生逼死了他。此後就再也無人湊這個熱鬧了。”
宋源寶道:“那這個就是唐門的‘報恩牌’麽?還管用麽?”
褚博懷道:“‘報恩牌’一旦發出,便是牌子主人的承諾,那是絕無更改。但這百餘年過去,唐家還願不願認,恐怕也要看所求何事。但不論如何,這塊牌子價值不菲,那劍也非凡物,人家隨手就送給你,絕非閑著無事來跟你開玩笑。故而我看,咱們還是要先去趟成都。”
水靈波麵露喜色,道:“若是這牌子管用,蜀中唐門的人肯出手相助,那我們還怕什麽青城,打上山去,滅了他們才好。”
林子瞻也道:“是啊,我聽師傅說,蜀中唐門乃是天下最惹不得的家族,端的厲害。”
宋源寶吐吐舌頭,道:“這蜀中唐門倒是人人聽著都怕,如此威風,豈不是天下第一了。”
褚博懷道:“蜀中峨眉、青城、唐門三家一直是旗鼓相當,三足鼎立,誰也不敢說誰就強上一頭。但唐門毒藥太過厲害,這與拳腳兵刃不同,大夥知之甚少,從本性上便有畏懼。而且唐門之人,輕易不出江湖,更是神秘莫測,久而久之,人人談虎色變。”
蕭平安道:“褚掌門的意思是唐門也沒有多厲害?”
褚博懷搖頭道:“自然不是,唐門實力沒有人真正知道。唐門立門三百餘年,少有江湖糾紛,門人弟子也極少露麵,但大凡有敢招惹他的,必然是滿門上下,死個幹淨。江湖中有此先例,這百十年來,從無人敢去試探。”
宋源寶道:“是啊,我也覺得用毒的好厲害,想想都要頭皮發麻。”
褚博懷道:“我們既然要去唐門,這唐門的事,你們自然知道的越多越好。我多講些給你們聽,你們也要多加謹慎,去了不要犯人忌諱。進了成都府,你等記得這三條切莫要犯,第一,不得嘲笑戲弄殘疾人。第二,不得隨便談“毒”字。第三,成都府內不得與人動手。此乃唐門在家門口的三忌。”
宋源寶道:“不得嘲笑殘疾人?為何特別加這一條,還放在第一,他又不是丐幫。”
褚博懷道:“唐門之中,殘疾畸形之人甚多,你們知道即可,切莫要放肆不敬。”
林子瞻道:“前輩放心,我等定當小心。”
褚博懷道:“你們幾個我倒是放心,隻是提醒一二。這蜀中唐門怕是江湖中規矩最大的世家宗門,最重一條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寸草不生。’唐門較少讓門人子弟出去行走江湖,即使出去,也不會主動與人結怨。外人想請唐門幫忙,那幾乎也是緣木求魚,癡心妄想。”
水靈波插口道:“這塊牌子也不行麽?我也搞不懂,唐門如此厲害,行事卻又為何如此小心謹慎。”
褚博懷道:“行是不行,要去了才知。唐門如此規矩,自然是事出有因,子瞻,你衡山當下有多少人?”
林子瞻道:“這幾年新弟子多些,若是記名弟子也算上,一千多人還是有的。”
褚博懷道:“你們這些年是好生興旺,這江湖之中,自然是少林丐幫人數最多,玄天宗、長江三十六水寨這樣的人數也是不少。大的宗門上千,小門派也數百。但蜀中唐門,門下弟子從未過百,少時甚至不到三十人。”
蕭平安奇道:“為何如此之少?”
褚博懷道:“其一,唐門武功、暗器、製毒解毒之法,絕不傳外人,更不收外姓弟子,即便是姓唐,非此族一脈,也不會收。其二,唐門一脈,始終子息不多,或者是製毒本身對身體有損,唐家後輩夭折者極多,往往六七個孩子才能養活一個。是以這麽多年以來,唐門始終人數不多。”
俊秀公子雙掌齊出,隻道勝負已分,蕭平安若不想受傷,隻能起身避開,自己再從容接住天下掉下的花瓶便可獲勝。誰知眼見桌子已經到了蕭平安胸口,突然桌上一股巨力反震回來,力道之猛,大異尋常。
俊秀公子知道不好,大喝一聲,雙臂真氣灌注,猛推回去。隻聽“哢嚓”一聲大響,那桌麵斷成兩截,兩片桌板齊向蕭平安撞去。
那兩塊桌板被掌力所激,如大石一般,蕭平安不敢硬接,起身閃過。一塊桌麵撞在牆上碎成數塊,另一塊撞在窗上,登時撞破了窗框,直飛去院中。
此時空中那花瓶落下,“砰”一聲,也是摔的粉碎。
蕭平安和那俊秀公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砰”的又是一聲響,卻是俊秀公子座下凳子一分為二。
俊秀公子順勢而起,笑道:“這下可好,打碎了花瓶,吵了主人不說,還搭了一張桌子。蕭兄弟,你內功不錯啊!”
蕭平安道:“是我輸了。”他剛剛練出真氣,初次與人動手,果覺勁力吐出之快,當真是勁隨心發,更是雄渾有力。感歎真氣之妙,不覺也有些恍惚。
那俊秀公子隻道他是被勁道震的發呆,微微一笑,道:“我也起了身子,還打碎了花瓶,這一仗你我不分勝負。”起身走到房中,拿了把長劍出來,遞給蕭平安道:“這把劍你拿去吧。”
蕭平安見那劍形狀甚是古樸,鯊魚皮的劍鞘磨的光亮,知必非凡品,搖頭道:“我不要你寶劍,但我那朋友下落,還請告知。”
俊秀公子將長劍硬塞到他手中,道:“你那姓葉的朋友如今應在臨安,帶走她之人沒有惡意,你大可放心。這把劍你拿好,去到峨眉山當有大用。”
蕭平安更是吃驚,道:“你怎知我們要去峨眉?帶走葉姑娘的究竟是何人?”
俊秀公子又從懷中掏出一塊鐵牌,也交到蕭平安手中,道:“那人是誰我卻不能說,這塊牌子也給你,就你們幾個去到峨眉怕還不夠,我勸你先去趟成都,請了蜀中唐門的人再一起前往,他們若是不願,你就可拿這塊牌子出來。”
蕭平安見那鐵牌甚重,觸手冰涼,竟似傳說中的玄鐵打造,一麵刻著一個“唐”字,一麵刻著一個“恩”字。皺眉道:“閣下究竟是誰?這裏麵究竟……”
俊秀公子抬手阻他話語,道:“在下雲錦書,你此際不要管這麽多,按我所說,請了蜀中唐門的高手同去峨眉就是。蕭兄請回,你我定還有再見之時。”
蕭平安疑竇重重,但知那雲錦書不會吐露更多,隻得告辭出來,仍是翻牆到了外麵。
出了府院,待要回客棧,走了幾步,巷子越來越多,卻是迷了道路。原來此前他隻顧緊追,那雲錦書輕功厲害,唯恐被他甩脫,竟是忘了記路。
此時天還沒亮,路上也不見行人,隻得一個人亂摸,卻是越走越遠。好容易天色亮了,見個送水的漢子,上前問路。那漢子奇道:“‘悅來客棧’那是在城西,你跑城東來幹什麽?”
蕭平安循路回去客棧,一路思索,卻是不得要領。進了客棧,正遇見褚博懷幾人。
宋源寶道:“正在找你,蕭大哥你起的好早,到哪裏去了?”
蕭平安跟褚博懷幾人回房,把昨晚之事說了,又把古劍和牌子拿出來請褚博懷過目。
水靈波奇道:“這劍好像葉師姐的那把!就是劍鞘新了些。”
褚博懷拔劍出鞘,見冷光淩人,劍身上有“開陽”二字,轉手遞給水靈波道:“‘開陽劍’?也是你峨眉七劍之一麽?”
水靈波仔細看了一番,道:“除了葉姐姐的‘搖光劍’,我隻見過師傅的‘天樞劍’,其餘幾把都未見過,但看樣子,卻是差不多。”
褚博懷又看了那鐵牌一陣,隨即還與蕭平安,沉吟半晌,方道:“此事真是愈發詭異,看來除了青城、峨眉之事絕不簡單。”
宋源寶道:“咱們去找那人家,把那叫雲錦書的抓過來問問就是。”
褚博懷道:“人家不肯說,你又有什麽辦法,眼下人在不在還是兩說,但看他舉動,似是沒有惡意。看來咱們還是要去趟成都。”
林子瞻道:“此人藏頭露尾,說話說一般,多半也不是什麽好人。咱們就在峨眉腳下,不如還是先上峨眉再說。”
褚博懷搖頭道:“此人說話,必有深意。你們知道那塊牌子是什麽麽?”
幾人都是搖頭。宋源寶道:“是玄鐵的麽,好像挺值錢的樣子。”
褚博懷道:“何止是值錢,這塊牌子價值遠超你等想象。那牌子叫‘報恩牌’,如今江湖上是沒有了。一百多年前,江湖中卻甚是盛行。顧名思義,此牌為報恩所贈,不管是誰拿著牌子,都可請發出牌子的人辦事,隻要能力所及,不得推辭。當年不少高手和宗門都喜歡做上幾塊,顯得自己知恩圖報,義氣深重。但此物實是隱患極大,若被居心叵測之人得去,無異引火燒身。據說當年有位武林奇俠,名叫裘煙客,便是發了這麽一塊牌子,被仇家得了去,結果硬是生生逼死了他。此後就再也無人湊這個熱鬧了。”
宋源寶道:“那這個就是唐門的‘報恩牌’麽?還管用麽?”
褚博懷道:“‘報恩牌’一旦發出,便是牌子主人的承諾,那是絕無更改。但這百餘年過去,唐家還願不願認,恐怕也要看所求何事。但不論如何,這塊牌子價值不菲,那劍也非凡物,人家隨手就送給你,絕非閑著無事來跟你開玩笑。故而我看,咱們還是要先去趟成都。”
水靈波麵露喜色,道:“若是這牌子管用,蜀中唐門的人肯出手相助,那我們還怕什麽青城,打上山去,滅了他們才好。”
林子瞻也道:“是啊,我聽師傅說,蜀中唐門乃是天下最惹不得的家族,端的厲害。”
宋源寶吐吐舌頭,道:“這蜀中唐門倒是人人聽著都怕,如此威風,豈不是天下第一了。”
褚博懷道:“蜀中峨眉、青城、唐門三家一直是旗鼓相當,三足鼎立,誰也不敢說誰就強上一頭。但唐門毒藥太過厲害,這與拳腳兵刃不同,大夥知之甚少,從本性上便有畏懼。而且唐門之人,輕易不出江湖,更是神秘莫測,久而久之,人人談虎色變。”
蕭平安道:“褚掌門的意思是唐門也沒有多厲害?”
褚博懷搖頭道:“自然不是,唐門實力沒有人真正知道。唐門立門三百餘年,少有江湖糾紛,門人弟子也極少露麵,但大凡有敢招惹他的,必然是滿門上下,死個幹淨。江湖中有此先例,這百十年來,從無人敢去試探。”
宋源寶道:“是啊,我也覺得用毒的好厲害,想想都要頭皮發麻。”
褚博懷道:“我們既然要去唐門,這唐門的事,你們自然知道的越多越好。我多講些給你們聽,你們也要多加謹慎,去了不要犯人忌諱。進了成都府,你等記得這三條切莫要犯,第一,不得嘲笑戲弄殘疾人。第二,不得隨便談“毒”字。第三,成都府內不得與人動手。此乃唐門在家門口的三忌。”
宋源寶道:“不得嘲笑殘疾人?為何特別加這一條,還放在第一,他又不是丐幫。”
褚博懷道:“唐門之中,殘疾畸形之人甚多,你們知道即可,切莫要放肆不敬。”
林子瞻道:“前輩放心,我等定當小心。”
褚博懷道:“你們幾個我倒是放心,隻是提醒一二。這蜀中唐門怕是江湖中規矩最大的世家宗門,最重一條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寸草不生。’唐門較少讓門人子弟出去行走江湖,即使出去,也不會主動與人結怨。外人想請唐門幫忙,那幾乎也是緣木求魚,癡心妄想。”
水靈波插口道:“這塊牌子也不行麽?我也搞不懂,唐門如此厲害,行事卻又為何如此小心謹慎。”
褚博懷道:“行是不行,要去了才知。唐門如此規矩,自然是事出有因,子瞻,你衡山當下有多少人?”
林子瞻道:“這幾年新弟子多些,若是記名弟子也算上,一千多人還是有的。”
褚博懷道:“你們這些年是好生興旺,這江湖之中,自然是少林丐幫人數最多,玄天宗、長江三十六水寨這樣的人數也是不少。大的宗門上千,小門派也數百。但蜀中唐門,門下弟子從未過百,少時甚至不到三十人。”
蕭平安奇道:“為何如此之少?”
褚博懷道:“其一,唐門武功、暗器、製毒解毒之法,絕不傳外人,更不收外姓弟子,即便是姓唐,非此族一脈,也不會收。其二,唐門一脈,始終子息不多,或者是製毒本身對身體有損,唐家後輩夭折者極多,往往六七個孩子才能養活一個。是以這麽多年以來,唐門始終人數不多。”